首頁>Club>
能出土如此巨大精美編鐘的墓葬,肯定還有別的寶貝出土吧
7
回覆列表
  • 1 # 四都火雞

    曾侯乙是戰國時期曾國(今天湖北省隨縣、棗陽一帶)的一個諸侯,這位諸侯姓“乙”❕

    曾侯乙墓出土青銅禮器是歷來中國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

    墓中除了出土“曾侯乙編鐘”,不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等文物15404件,其中有8件定為“國寶”,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 2 # 日升昌

     曾侯乙墓還出土了冰鑑 在炎炎夏日裡若能品嚐到冰箱中經過冰鎮的冷飲,莫過於是夏日中最大的快慰。一想到冰箱其實這個詞其實十分有趣,那麼兩千多年前的“冰箱”長個什麼樣子呢?看了後你會發現這確實跟你腦子裡箱這個字的概念相符合,因為他就是頂上開啟的。湖北省北部隨州城郊擂鼓墩一號大型古墓是上個世紀七十末年代發現的,以出土的巨型編鐘著稱於世。就在這次考古大發現中就出了兩件古代“冰箱”且與著名的大編鐘同出土於中墓室,顯出一派貴族們當年鐘鳴鼎食的快意生活。在中國先秦時期的古籍《周禮·天官·凌人》中就有“大喪共夷盤冰”、“祭祀共冰鑑”的記載,所以尊盤、鑑缶亦可稱為“冰盤”、“冰鑑”。但是他們卻有著另外一個名字叫“銅冰鑑"。 我們在曾侯乙墓的這個冰鑑中看到的是中國最早的雙層組合設計的器具。實際上,冰鑑和酒缶是屬於兩種完全分離的器具,所以設計者在設計這樣的組合器具時就考慮了器具外形、置冰空間和盛酒空間的分割功能,充分地將“文與質”“器與用”結合起來,當兩者組合運用時,中間就產生了相當大的空間,這時候就可以在酒缶的四周放置與酒缶容積比例協調的冰塊,冰塊於酒缶周圍緊緊地包圍,達到了充分冰鎮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由於方鑑較大、較重,因此設計者也同時配製了一把長勺,讓我們在冰鎮的同時能夠直接舀酒喝,這時候就強調了鑑蓋和缶蓋鈕環的啟閉作用。 銅冰鑑主要由六部分組成分別是外面上大下小的方形鑑身與鑑蓋,內部略小型的方形尊缶及缶蓋,以及一個長柄的帶流勺和一個漏斗狀的青銅過濾器。鑑高1580px、缶高1295px、鑑邊長62.8-1585px、重170kg。過濾器通高2212.5px、重4.6kg。由方鑑、方缶組合而成,缶置於鑑內。鑑直口,方唇,短頸,深腹,四個獸形足承託鑑底。鑑身四角及四邊中部榫接八個方形或曲尺形附飾和八條龍形耳。方鑑的頂蓋面板中空,留有方孔以套合方否頸部。鑑蓋浮雕變形蟠螭紋,鑑體浮雕蟠螭紋,下腹飾蕉葉紋;方缶小口,方唇,斜肩,鼓腹,平底。缶上裝飾勾連紋、菱形帶紋、蕉葉紋等。 曾侯乙墓冰鑑的發現讓我們瞭解到中國古代工匠們的設計智慧,它作為一種傳統器具不僅造型精美,同時還能一器兩用,在冰鎮的同時,也能夠保溫。造型相較於如今的家用冰箱更為便攜。因此,我們在設計迷你冰箱和車載冰箱時也可以考慮借鑑冰鑑的綠色環保理念,在傳承其文化蘊意和器用思想的同時,能夠根據當今冰箱市場的情況加以昇華和改進。以期在保留原有傳統文化元素的基礎上能夠生產出真正站在使用者角度思考,革新傳統冰箱形式、結構和功能單一化的設計,從而滿足中國冰箱市場需求,拓寬消費人群的使用範圍。  到了清代,宮廷已普遍使用以天然冰製冷的木質冰箱,當時稱作“冰桶”或“洋桶”,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鑑”演變而來,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製成,箱內一般採用導熱性較弱的鉛或錫。使用時先在箱內放入冰塊,然後便可以將瓜果、飲料等食物鎮於冰上。箱底有小孔,可以隨時排放冰水,保持箱內清潔。箱蓋則雕有鏤空的通氣孔,用於散氣通風,在保鮮食物的同時,亦可藉助裡面排出的冷氣降低室內溫度。由於木質冰箱成本較高,使用場合僅限於宮廷和權貴之家。 在古代,官府在冬天大量貯藏天然冰塊於冰窖中,一旦夏天到來,有錢人家便買來冰塊擺放在居室當中,冰塊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達到降溫效果。

  • 3 # 驪姐的人類學之眼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位於縣城西北約三公里叫擂鼓墩的地方,原編為擂鼓墩一號墓。1977年華人民解放軍某部在興建營地、平整山頭時發現此墓,要不是考古發燒友雷達修理廠廠長鄭國賢先生一再上報,這座大墓就毀於大炮之下了。1978年6月上旬大墓開始發掘,6月底基本完成。參加發掘的單位有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大學歷史系以及地方文博人員。墓坑的平面呈不規則形,方向正南,總面積為220平方米,超過了此前著名的馬王堆和鳳凰山大墓。

    曾侯乙墓考古簡報的大墓俯拍圖

    在發掘之前,不少人期待墓中會不會出土馬王堆那樣的儲存完好的屍體,然而大墓開啟,除了主棺,還有21具陪葬棺。墓主人的屍體已經蕩然無存,出土的寶藏倒是不少。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五千餘件,可分為青銅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金器、玉器、漆木器、竹器等八大類。出土物數量眾多、規模宏大,為中國發掘的同類墓葬中所罕見,其中的各種寶藏全面顯示出曾國領先全國的科技水平。武漢市的湖北省博物館專門開闢了曾侯乙展廳,展出其中的精品寶藏。下面驪姐就從青銅器、金器、玉器、漆木器四大類給大家介紹其中部分曾侯乙墓出土的國家重寶。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模型

    一、青銅器

    1. 尊盤

    尊盤是尊和盤的合一,尊是盛酒器,盤一般作水器用,用來祭祀和禮賓的。整套器物紋飾繁縟,窮極富麗,其精巧達到先秦青銅器的極點。整個尊體裝飾二十八條蟠龍和三十二條蟠螭,尊體由三十四個部件,透過五十六處鑄焊而成。尤其是器上鏤空裝飾,透視有若干層次,採用失蠟法鑄造(即先用蠟做模,模外做範,加熱烘烤使蠟模融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一個空殼,再將青銅溶液澆灌至空殼內,就可鑄成所需的器物),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

    2. 大尊缶

    大尊缶為古代盛酒器,是目前所知中國先秦酒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堪稱“酒器之王”。它不但擁有足以傲視同類的巨大體型,而且在紋飾上也極盡精美,器表由細密複雜的渦紋、重環紋、蟠螭紋、雷紋、蕉葉紋、帶紋、蟠蛇紋等構成,花紋花式統一,線條整齊劃一。大尊缶出土時,裡面還存有酒液,歷經二千四百多年沒有洩漏,可見其密封性之好。

    3. 青銅冰鑑

    這是古代用以冰(溫)酒的器具,也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冰箱。它由內外兩件器物構成;外部為鑑,鑑內建一尊缶。鑑與尊缶之間有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塊,冬天則貯存溫水,尊缶內盛酒,這樣就可以喝到“冬暖夏涼”的酒。

    4. 青銅聯禁大壺

    禁是盛放酒器的器座,銅禁出土不多,迄今為止國內外僅見4件,在湖北省是首次發現。此壺是綜合使用這多種技藝而鑄製成的精品,壺身、雙龍耳、圓拱蓋、禁面、四獸足是分別先塑雕其形狀並加淺浮雕(龍身、獸足上的頭、角、鱗爪)、線刻、模印後鑄成,再經嵌、填增其美觀,壺蓋罩經鏤空鑄成,最後將四獸足與龍耳分別焊於壺身和禁上,經組裝(兩壺裝于禁面圓圈內,罩蓋置於壺唇)形成整體。

    二、金器

    曾侯乙墓金器中最牛的是雲紋金盞,重2156克,所配的金匙重56.45克。金盞造型端莊典雅,構思巧妙,三條腿塑成倒立的鳳首猶如三鳳托盤,盞周身的花紋精緻華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中國的黃金製造工藝在漢代以前並不發達,戰國時期中國的黃金製品多為一些片飾,而此盞是黃金制容器,是目前所見中國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1件,足見曾國國力之富強。

    三、玉器

    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六節龍鳳玉掛飾是迄今發現的多節活動鏈狀玉佩中最長、最精美的一件。玉掛飾全長48釐米,由13片鏤空的各種形式或圖案的玉片以及24個圓環、方扣連線而成,玉掛飾採取了透雕、平雕、陰刻、分雕連綴等多種雕刻工藝,共雕出37條龍,7只鳳,10條蛇,全器合為一條形象生動的龍形,各節上下活動自如,皆可卷折。據專家們分析,玉掛飾的做法是五塊玉料分別雕成後,再由三塊另外玉料製作的開口活環和一個玉銷釘聯綴成一器,堪稱戰國玉器工藝之最。

    四、漆木器

    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個漆箱,箱蓋面繪有一“鬥”字和二十八宿名稱及青龍、白虎圖象,多年來有不少學者對此爭論不休。有專家指出,這是考古發掘中所見年代最早的將北斗、四象與二十八宿配合的實物,也是中國迄今發現的關於二十八宿全部名稱最早的文字記載,說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創立二十八宿體系的國家之一。曾侯乙墓天文星象圖的出土,使得當時已經定稿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相關內容不得不重新修改,這一發現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 4 # 吉林省佳舜裝飾裝潢工

    湖北省博物館我去過,特意去的,在武漢,真的是目不暇接,震撼,先人的智慧和燦爛的文明,發達程度之高,絕非一般民族可比,帶著六歲的兒子去的,他特喜歡,我帶孩子旅遊到哪裡都先去博物館,比如上海,昆明,北京,昆明博物館也很棒

  • 5 # 伊藩

    除了【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墓還出土了以下主要寶貝,下面聽我一一道來。

    一是青銅尊盤。尊高33.1釐米,口寬62釐米,盤高24釐米,寬57.6釐米,深12釐米。尊是盛酒器,盤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二為一器,尊內盛摻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時酌以獻屍,賓禮時酌以飲客,整套起舞紋飾繁縟,窮極富麗,其精巧程度達到先秦青銅器的極點。尤其是器上的鏤空裝飾,透視有若干層次,系用失蠟法鑄造。它的發現,證實了在2400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

    二是尊缶。通高124.5釐米,口徑48.4釐米,足徑69釐米,重327.5千克。尊缶為古代盛酒器,這件大尊缶是目前所知中國先秦酒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堪稱“酒器之王”。大尊缶出土時,裡面還存有酒液,歷經2400多年沒有洩露,可見缶的密封性之好,這件尊缶讓人感受到了當時貴族的豪飲之風。

    三是雲紋金盞。通高11釐米,口徑15.1釐米,重2156克;勺長13釐米,重56.45克。此盞是仿銅的金制容器,是目前所見中國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

    四是青銅冰鑑。通高61.5釐米,邊長62釐米,重170千克。這是古代用以冰(溫)酒的器具。它由內外兩件器物構成,外部為鑑,鑑內建尊缶。鑑與尊缶之間有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塊,冬天則貯存溫水,尊缶內盛酒,這樣就可以喝到“冬暖夏涼”的酒。這種青銅冰鑑同時出土兩件,其造型、紋飾、大小均同。

    曾侯乙有說是曾國的諸侯王,也有說是隨國的諸侯王,有待進一步的考證。在他的墓裡還有鴛鴦形漆盒,後來被製作為郵票;鹿角立鶴,是寓意主人靈魂寓意駕鶴遨遊太空,關注為了鎮墓辟邪,至今任爭論不休。

    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多,之珍貴,可以看出曾國在曾侯乙的治理下非常強盛,也表明曾侯乙生前非常注重樂器製造與音律研究,興趣廣泛,同時也是擅長車戰的軍事家。

  • 6 # 俗家方丈

    1978年,隨州某雷達後勤部隊擴建營房,發現了曾侯乙墓。墓中出土文物眾多,僅青銅器就達到驚人的6239件。其中,最為著名的恐怕是那一套編鐘了。

    編鐘一共65枚,總重超過3.5噸。歷時2400多年,連同支架儲存完好,甚至還能演奏,可以說是個奇蹟。

    (尊盤)

    其實,除了這組編鐘,達到國寶級文物的還有8件,包括青銅冰鑑、聯禁銅壺、尊盤等。但是還有一件國寶,我們一直無緣見到,是全國首次發現。

    對曾侯乙墓進行考古發掘時,開啟槨蓋發現所有的文物都泡在水裡。於是,考古隊組織人員對浮棺進行清理並抽水。最先露出水面的是三段橫樑和一根木柱。

    (青銅冰鑑)

    三段橫樑大家能夠猜到,就是著名曾侯乙墓編鐘的支架。但是不要小看那根木柱,也是不可多得寶物。不過當時的工作人員並不知道,直到水全部抽完之後,真相才浮現在人們面前,只不過那時已經晚了。

    (建鼓)

    事實上,這根木柱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一套樂器的組成部分。這種樂器叫做建鼓,屬於宮廷樂器,木柱則是建鼓的支架。木柱貫穿鼓身豎直放置,當人們看到上面提到的木柱時,建鼓已在水中矗立了2400多年。

    (建鼓底座)

    建鼓長約100釐米,兩面蒙皮,鼓面直徑80釐米,非常沉重。幸運的是積水保護了支柱,水的浮力使建鼓不至於把它壓垮。但當積水抽去,支柱再也支撐不住折斷倒地。就這樣,中國首次發現的“建鼓”支架毀於一旦。

    如今,我們再也看不到完整的建鼓,只剩下鼓身和那件40年來無法複製的底座。也怪當時我們考古經驗不足,如果再有下次,估計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 7 # 西域老高

    曾侯乙墓,位於湖北省隨州市西郊擂鼓墩,是戰國早期的一座特大墓葬。1978年發掘。該墓規模巨大。出土物共萬餘件,不少是前所未有的珍品。其數量之多,製作之精,文字資料之豐富,實屬罕見。在一些銅器上鑄有“曾侯乙”之類銘文,說明曾侯乙就是這座墓的主人。又據銅鎛銘文:“佳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酓〔xióng熊〕章乍曾侯乙宗彝……”獲知曾侯乙下葬年代為楚惠王熊章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或稍後。

      該墓為巖坑豎穴木槨墓。平面多邊形。方向正南北,東西21米,南北16.5米,深13米左右。木槨置於墓底,四周及槨頂填木炭逾60000公斤。木槨高3.1—3.5米,由171根長條方木壘成,共用木料380立方米。槨室分東、北、中、西四室。主棺置於東室,分內外兩層,外棺長3.2米,寬2.1米,高2.19米,是在銅質的巨大框架上鑲嵌木板構成,總重量達七噸多,棺外先塗黑漆再繪以朱、金黃色花紋。內棺長2.49米,寬1.27米,高1.32米,用大型厚木板製成。內塗朱漆,外以朱漆為地,繪以黃黑色彩花紋。一端繪窗戶,兩側繪門,門兩旁繪神獸武士。墓主骨骸經鑑定為男性,年45歲左右,原本用多層絲織物包裹,周圍置有玉、骨、角器及金器等物300多件。墓內殉葬人(21具),均為女性,年齡在13—25歲之間,可能是墓主的妃嬪樂舞之人。

      出土物達萬餘件,包括禮樂兵車在內的各種青銅器件,總重量達10噸左右,是歷年來出土銅器最多的一座墓。中室的西、南兩側陳放著編鐘,北側置編磬。瑟笙等樂器則列於鐘磬之間。北室內,擺滿著兵器和車馬器,有成捆的箭鏃、長杆兵器及甲冑、車軎〔wèi衛〕、馬鑣〔biāo標〕、車華蓋等,另有一對各重300多公斤的大銅缶和竹簡等。

      銅禮器中,有九鼎八簋,成對的簠〔fǔ甫〕、豆、壺、鑑、缶及鬲、甗、盤、匜等140餘件。大多是渾鑄、分鑄和二者結合焊接等方法鑄造。有的用浮雕鏤空、錯嵌等技術製成。令人驚異的是一件尊盤,口沿上細膩多層的鏤空附件,系用失蠟法鑄造的。更引人注目的是大批樂器:編鐘、編磬、鼓、瑟、琴、笙、排簫、箎〔chí池〕八種,共124件。管絃樂器與打擊樂器俱全。在打擊樂器中,以整套編鐘最為珍貴。竹管排簫、銅座建鼓、十絃琴、五絃琴均為首次發現。箎在已出土的同類樂器中是年代最早的。

      曾侯乙編鐘,包括紐鍾19件,甬鍾45件及外加的一件鎛鍾,共計65件。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153.4釐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一件,通高20.4釐米,重2.4公斤。整套編鐘總重量達2500公斤。出土時,全部編鐘依大小和音高為序組成八組,懸掛在銅木結構的曲尺形三層鍾架上。鍾架全長10米以上,通高2.73米。中下層橫樑由三個佩劍青銅武士分別用手、頭頂託著。編鐘,經測音,每個鍾都能敲出兩個樂音,整套音階結構與現今國際通用C大調七聲音階屬同一音列,總音域跨至五個八度,其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至今仍能演奏多種曲調。編鐘上有篆體銘文,多為錯金文字,共有2800餘字。除“曾侯乙乍[口寺]〔chí持〕”外,其餘均是音樂方面的,可分標音與樂律兩大類。確為中國古代音樂史上的珍寶。

      出土竹簡240多枚,簡長72—75釐米,寬一釐米。簡文墨書篆體,總字數6600字。內容是喪儀用的車馬兵器紀錄,是一份珍貴的文字資料。

      出土的漆木箱,蓋上繪一個大“鬥”字,周圍是“二十八宿”名稱和青龍白虎影象。這在現存“二十八宿”名稱資料裡,是年代最早的一種。可證中國是在世界上最早創立“二十八宿”體系的國家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拿破崙的“玫瑰花懸案”。最後以什麼樣的結果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