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研習社
-
2 # 今古達觀
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美國獨立革命來自於法國的思想火種,孟德斯鳩等人的天賦人權、主權在民,以及三權分立理念深深影響了北美大陸的殖民地人民。同時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法國給了美華人民大量的經濟、政治、軍事支援,著名的自由女神像就是法華人送來。反過來,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實踐 給了法華人民最真實的強烈震撼,有別於任何國家的嶄新國體,沒有君主,沒有強權,自由選舉,權力制衡都讓人耳目一新、心馳神往,法國大革命也便水到渠成。
-
3 # 益達Vlog
美國獨立戰爭既是民族解放戰爭也是資產階級革命,它的首要任務是推翻英國殖民統治。法國大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主要目的是推翻封建專制。共同點:都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確立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同點:美國獨立戰爭的首要目標是實現國家獨立,而法國大革命則推翻了封建帝制。
-
4 # 走讀地球
美國獨立戰爭是1775年,而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完全不在一個年代,毛關係都沒有!我覺得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是偶然,所謂聯絡都是後來人們總結推導的產物!美國獨立戰爭也不例外。
就像馬加爵殺同學一樣,是那一刻他不能忍受同學的羞辱,瞬間殺人,事後我們剝開他人生的軌跡,把軌跡裡凡是能導致殺人的星火動機都歸納為必然,由此專家斷定,馬加爵殺人跟他性格和小時候成長有關係!
回到美國獨立戰爭,不就是英華人壓榨他們太過了一點,就爆發了嗎,如果英華人稍微收斂一點,美華人再剋制一點,戰也打不起來!有可能美國跟加拿大一樣,成為英聯邦成員國,當然歷史不能假設,坐著五月花號的第一批美華人登陸北美海岸時,其實心裡就有了大致的規劃,做一個自由的新教移民國家,自由、平等、民主這是他們最早的共識!
為什麼說歷史事件都是偶然呢?因為歷史是向前發展,而前方充滿這許多未知,我們已有的經驗和條件都只是適應過去,不能適應未來,在你前方有陷阱有坦途,你突然掉進陷阱跟你前面走對100步都沒有關係,有關係的只是當時走出的那一步,而那一步就是眼前一黑,就像馬雲碰到了孫正義那個偶然,如果沒有,當然他還會碰到劉正義、李正義,但能否成功,就難說,也可能隨時掉進陷阱。
很多成功人到處說他之所以能成功主要靠過去怎麼怎麼樣,其實決定他一切就是偶然!
-
5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法國的三級會議已經很久沒開了,之前的貴族也早已經被法國王權打擊得沒落了,國王與民眾之間徹底喪失了緩衝地帶,導致他們不開會議還好,一開會議就亂了,最終不可收拾!
-
6 # 楊早講史
【一句話答案】美國能建國,跟法國的關係,比跟英國大。
1607年,一支百人左右的探險隊登上北美洲大陸,由此開始了英國對美國的殖民拓展。自此美國生活在英國的殖民之下。雖說是殖民,但不是白人殘殺和統治土著的二元世界這麼簡單,今早還看了一些蘇珊·巴斯奈特,生活在殖民地的人們,是混成的多元的,既是白人的後代又是土著的後裔,既是侵略者的火與劍又是原住民古老文明的鷹與蛇。美國的獨立戰爭,所以與其說是民族解放,不如說是新興文化對宗主國封建統治的政變。
(遊戲《刺客信條》中的法國大革命場景)
法國大革命為美國作了先導,無論從共和的政治體制,還是自由的現代文化方面,北美從萊剋星頓槍聲開始就一直借用法國的“天賦人權”、“公民權利”等諸多概念用於北美解放的文化宣傳。所以法國大革命時在歐洲本土,英國是最激烈反對的,多次帶頭組織反法同盟試圖撲滅,其中的原因比起在歐洲大陸,與北美的利益牽涉更深。
(今天的萊剋星頓是個靜謐的小鎮,完全看不出當年的戰火)
回覆列表
萊剋星頓的一聲槍響,燃起了北美人民同仇敵愾的反英怒火。從1776年到1783年,北美人民在《獨立宣言》的感召下,高舉自由與民主的旗幟,徹底將英國殖民者趕出了美利堅合眾國十三州的領土,建立了新世界第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然而僅僅六年不到,遠在大洋彼岸的法蘭西便燃起了革命的烈火,這兩場接連爆發的革命運動真的有關係嗎?他們有什麼內在聯絡呢? 圖/親切交談的美法元首
堅不可催的法美友誼
當我們看到屹立在北大西洋海岸上的自由女神像,就會聯想起曾經堅不可摧的美法同盟,這座神像便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為了紀念美國獨立一百週年對美國兄弟的饋贈,同時也是為了紀念當年兩個國家並肩戰鬥的友誼。從1776年起,法國就參加北美反英戰爭,企圖乘機削弱英國在海上和歐洲大陸的優勢地位。而這場耗費了15億利弗爾(法國貨幣單位)的戰爭,結果卻只是收復了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德干沿海、波旁島和塞內加爾,鞏固了安的列斯群島的那些貿易據點。然而,由此帶來的巨大軍費支出卻讓法蘭西的財政情況大大惡化。大量的賦稅壓在了人民的頭上,這首先激起了以資產階級為首的第三等級城鄉平民的不滿和嗟怨,這場“正義”的戰爭也就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圖/自由女神像思想的火炬
啟蒙思想也是連線兩場運動的重要紐帶,法蘭西啟蒙思想家們(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關於天賦人權、主權在民與三權分立的思想在18世紀上半期就在北美的土地上廣泛傳播。獨立戰爭時期,托馬斯·潘恩在其著作《常識》中再次將啟蒙運動的思想與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境遇聯絡起來,不僅堅定了大陸會議上華盛頓等人與英國決裂的信念,更掀起了廣大殖民地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愛國浪潮。所以美國的獨立不僅僅是北美人民的勝利,更是啟蒙思想的勝利。當美華人民追求獨立的號角傳入法國後,這個曾經啟蒙思想最為繁榮國度的人們收到了震撼,他們看到了一個沒有君主的國度,一個人民的國度出現在了世間。這種精神上的感召就如同一顆火星點燃了人民的怒火,巴士底獄的槍聲便隨之響起。美國獨立戰爭的思想淵源來自法蘭西,而這場鬥爭的勝利又成為法國大革命的催化劑,歷史總是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圖/托馬斯潘恩與他的著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