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豐源

    紅山文化的發源地在哪裡?有什麼歷史依據?

    一、首先要詢問下提問者你說的意思發源地還是發祥地?因為發源地和發祥地意義不同。發源地是指根源來自何處。發祥地是指興起興盛的地方。

    二、要知道紅山文化的發源地首先要了解紅山文化所處的時間和地理位置。

    1.紅山文化是距今6500—5000年,是蒙東、遼西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紅山文化”由著名考古學家尹達先生1955年在《新石器時代》一書中提出並命名,之後1956年裴文中、呂遵諤帶領北大考古專業學士對紅山後遺址發掘,也是中國學者第一次正式發掘該遺址並正式使用了“紅山文化”這一稱謂。

    2.紅山文化命名地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市郊東北方向一座赭紅色山的後面。新的文化型別的命名方式是根據夏鼐先生的(關於考古學上文化的定名簡題)一文提出的方式來命名,是以發現新的文化型別所處的小地名來命名。

    3.紅山文化的範圍分佈非常廣闊,北面跨過鬆遼分水嶺,東面越過醫巫閭山到達遼河的西岸,南 面到達燕山南麓薊運河流域,西面在張家口桑乾河上游的壺流河流域。紅山文化其主要的中心區域是以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及大淩河流域。

    4.紅山文化的原始農業較為發達, 兼狩獵漁牧, 農牧交錯。在紅山文化分佈區域內各遺址中出土和發現的陶器、石器、玉器、動物骨骼及其他 遺蹟等得到證實。

    紅山文化的石器種類繁多且製作精美,有斧,石耜,石刀等。玉器多出現在重要的墓葬及遺址中,有玉璧,勾雲形佩,筒形玉器,動物類玉器等無一不彰顯氏族社會權利和等級。

    陶器以夾砂陶為主,泥陶佔有相當的比重。最常見的紋飾是壓印之字紋,之字紋有橫縱兩種飾法。彩陶主要採用紅黑兩色,紋飾有勾連文,菱形紋,三角紋等。

    5.紅山文化是蒙東、遼西諸多文化的一種,也是這一地區文明程序中最關鍵的階段。紅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繼承了本地區更早的新石器時代的興隆窪文化(8400—7200)、趙寶溝文化(7500—6500)、富河文化也同時吸取了中原的仰韶文化和東北地區諸多原始文化因素。

    吉林農安縣左家山遺址距今7000-4000年。陶器主要紋飾以刻劃和壓印之字紋居多,器型有深腹筒形罐等,代表性器物如下圖

    還有黑龍江饒河縣小南山新石器時代遺址。根據出土遺物劉國祥先生在(黑龍江史前玉器研究)一文中分析其文化最早大體與興隆窪文化中晚期接 近 , 距今約 7500年左右。

    紅山文化涉及的各個方面內容太多也很複雜。所以一時也不能都一一列舉完。然而有記載的《山海經》一書是神話傳說類的書籍,它的記載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某種文化的依據。

    陳國慶先生在(紅山文化淵源再探討)一文中 從陶器、聚落、生產工具、玉器、埋藏習俗五個方面探討了紅山文化的淵源問題,其觀點是紅山文化的淵源主要是來自於本地區興隆窪文化,並透過趙寶溝文化發展而來。所以根據大量的田野調查和科學的考古發掘收集了大量重要的考古資料,充分證明紅山文化是蒙東、遼西地區發展起來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型別,其繼承了本地區之前的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也吸取了中原的仰韶文化和東北地區的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同時也影響其他文化。

  • 2 # 中國社科國際關係學

    【文萃】田小冬 孫永剛:紅山文化彩陶勾旋紋初步研究

    紅山文化時期是西遼河流域文明程序中的關鍵階段,紅山文化是東北地區最有影響力的一支史前考古學文化。紅山文化彩陶大部分出土於墓葬中,居址中也有一些發現。紅山文化彩陶多為紅地黑彩,個別器皿施以紅彩,陶器表面施彩部位比較固定,敷彩面一般比較大,能佔到陶器表面的4/5。

      一、紅山文化彩陶勾旋紋特徵

      紅山文化彩陶最重要的代表性紋飾是勾旋紋,亦有研究者稱其為勾連紋,可以分為單勾旋紋和雙勾旋紋兩種,其中單勾旋紋又可以細分為尖弧形單勾旋紋、弧線三角單勾旋紋兩種。

       尖弧形單勾旋紋

       弧線三角單勾旋紋

       雙勾旋紋

      尖弧形單勾旋紋均為黑彩,頂端尖弧,見於罐、碗等器類上,主要施於腹部。

      弧線三角單勾旋紋主要為黑彩,旋心較大,彎勾線條較粗,見於罐、缽、碗、無底筒形器等器類上。此紋樣一般都採用多行式排列,最多有6 行並列的紋樣,以無底筒形器為代表器類,反映了從紅山文化生活類陶器的流行紋飾轉變為祭祀類陶器的專屬紋飾的過程。

      雙勾旋紋均為黑彩,彎勾線條較細,單排內上下反向成組,相對彎勾兩兩相錯,見於罐、缽、甕、無底筒形器和塔型器等器類上,以無底筒形器為主,甕罐次之。此紋樣與平行橫線紋或成組的平行橫線紋組成穩定的紋飾組合,亦主要施彩於祭祀類陶器,少見於生活類陶器,此紋樣出現並流行於紅山文化晚期。

      二、勾旋紋與勾雲形玉器的關係

      目前所知,紅山文化勾雲形玉器的總數23 件,有明確出土層位的有15 件, 其中有8 件出自於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冢的墓葬中,多屬於紅山文化晚期,已有學者進行了分類研究。

      第一類,外伸勾角尖部較銳,中部鏤空,中心作勾雲狀蟠卷,其外伸勾角造型與上面提到的尖弧形單勾旋紋較為接近,勾雲形玉器中心勾雲狀造型與尖弧形單勾旋紋較為接近。

      第二類,器體近似長方形,中部左右兩側分別鏤空,各作一個卷勾,外圍均琢磨出相應的淺凹紋槽網格,兩側各置一對背對彎曲的勾角。此形制勾雲形玉器的中心雙目部分幾乎佔據了整件玉器的表面,雙目外既有下旋線,又有上旋線,表現出雙旋的特徵。

      兩類勾雲形玉器的部分造型與彩陶勾旋紋有著相同因素。首先不僅第一類勾雲形玉器的中部鏤空部分作勾雲狀旋盤與尖弧狀單勾旋紋非常相似,而且兩類勾雲形玉器的勾角也與尖弧形單勾旋紋有神似之處;其次第二類勾雲形玉器“其漩渦眼系由兩頰下部琢出的溝槽沿拋物線向額前延伸,再從內眼角向外卷繞,圍住鏤成圓孔的目睛”,雙線勾勒出的旋目同樣形成勾旋的氣勢,如果強行與雙勾旋紋對比,有附會之嫌,但作為勾旋這一動態因素,二者均有強烈的體現。勾雲形玉器僅作為紅山文化大型墓葬的隨葬品出現,所包含祭祀或巫術的含義遠遠超出普通佩飾的意義,我們可從側面得知勾旋紋彩陶紋飾也應被紅山先民賦予了更多的神化和象徵色彩,而非普通紋飾所能比擬。

    三、紅山文化彩陶勾旋紋探源

      從紅山文化彩陶勾旋紋所施繪的器形來看,尤以雙勾旋紋大多施繪於無底筒形器、陶甕以及塔型器等典型與祭祀相關的器物外壁上,如此重要的彩陶紋飾不會作為無源之水紛繁地出現在紅山文化中晚期,我們可以從本地區的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和鄰近地區的諸多同時期考古學文化的陶器紋飾中找尋具有與勾旋紋飾相同或相似特徵因素的典型紋飾,以求探尋紅山文化彩陶勾旋紋的源頭。

      在白音長汗遺址興隆窪文化筒形罐肩部往往附加一週凸出與器表的凸泥帶,凸泥帶上便習見於勾連的圖案,線條流暢。屬於趙寶溝文化的趙寶溝遺址出土陶缽肩部泥條交織組成的紋帶與白音長汗遺址出土的陶罐極為相似,是直接繼承興隆窪文化的結果。所以,勾旋紋是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中的一種傳統紋飾,紅山文化先民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彩陶的形式再現這種傳統圖形。

      內蒙古中南部的海生不浪文化中同樣存在一定數量的彩陶,而且紋樣多變,有單線、複線、垂弧和方格等組成的繁縟的花紋圖案。海生不浪型別的絕對年代約在距今5700~5000 年間,和紅山文化後半段有重合,單看彩陶紋飾這一項即可表明這兩種文化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傳播和交流。

      在紅山文化的早、中期,它的彩陶和中原地區的後崗一期文化和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的彩陶有較密切的關聯;海岱地區的的大汶口文化在陶器形制和彩陶紋樣方面也與紅山文化陶器有著較多的相似性;到了紅山文化晚期,紅山文化的彩陶不僅與中原地區,而且還與西北地區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有某種聯絡。所以,這種文化因素的關聯性印證了中國北方東、西部地區史前文化的交流。

      四、紅山文化彩陶勾旋紋的去向

      紅山文化消亡之後,遼西地區出現同樣具有豐富彩陶的小河沿文化,其彩陶多為缽形器,紅底施黑彩,主要紋飾有平行線間以相對半重環紋或相對的平行斜線間以三角紋,組成寬頻紋飾,並在口沿內側施以倒三角紋或平行短斜線紋。其中平行的斜線和直線與紅山文化彩陶存在密切聯絡。在上店遺址出土一件泥質紅陶高領罐,腹部施黑彩,圖案為兩道平行線黑彩間飾勾連形紋飾,旋心較小,應是紅山文化勾旋紋在小河沿文化中的殘留。在小河沿文化大南溝遺址M55中出土的陶器中有一件彩陶罐,腹部施黑彩,以上下三角相對並在兩側延伸出平行折線為一組,形成原始雲雷圖案,共5 組,間以立獸紋。其實這種原始的雲雷圖案應該可以推測是紅山文化雙勾旋紋在小河沿文化中的具象體現。

      以夏家店文化為代表,西遼河流域進入了早期青銅時代,文化面貌較紅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發生了巨大變化,延續了數千年的平底筒形罐系統的陶器徹底消失,以鬲為主的三足系統的陶器成為主流。夏家店下層文化陶器施有彩繪的器類有各種鬲、罐、鼎、壺、尊等,所繪圖案紋飾式樣可辨識近二百餘式,為探討彩陶紋樣的演變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其中大甸子遺址和奈曼南橫溝一號墓出土器物紋飾所包含的勾旋因素最為明顯,但與紅山文化勾旋紋施繪方式不同,前者是在陶器外壁彩繪,直接使彩繪陶器脫離了實用性,從而這種勾旋的紋飾同樣具有祭祀或巫術等神化含義。關於夏家店下層文化的淵源存在不少爭議,有觀點認為夏家店下層文化是紅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並廣泛吸取了中原龍山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諸原始文化的先進因素,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北方早期青銅文化遺存。從夏家店下層眾多陶器彩繪圖案包含勾旋因素來看,支援夏家店下層文化承自於本地區紅山—小河沿文化系統這一觀點。

      綜上所述,紅山文化彩陶勾旋紋與勾雲形玉器關聯性較大,在紅山文化之前西遼河地區土著文化的紋飾中找到根源,異地的考古學文化對紅山文化彩陶勾旋紋紋飾的影響也較大,說明紅山文化彩陶勾旋紋紋飾應是從“前紅山文化”固有的文化傳統中發展而來,其中也糅合了其他地區彩陶紋飾因素,隨後的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在不同程度上繼承和發展了勾旋紋紋飾。勾旋紋是探討紅山文化來去何蹤的關鍵線索,值得我們繼續探析。

      基金專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專案“新石器時代的東北:文化、生業、社會研究”(17JJD780002);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援計劃”A 類領軍人才培養計劃(NJYT-17-A17)

      (摘編自《赤峰學院學報( 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紅山文化彩陶勾旋紋初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網 齊澤垚/摘編)

      (作者簡介:田小冬,男,赤峰學院2016 級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研究生;孫永剛,男,赤峰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方向為植物考古學、科技考古、東北地區史前時代考古)

  • 3 # 紅塵文化CEO

    紅山文化的發源地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西郊。因上世紀七十年代國家考古學家在這個地方發現了紅山後遺址而得名。

    紅山文化始於五六千年前,在燕山以北,大淩河與西邁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農業文化。

    紅山文化是先由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的。

    紅山文化的遺存以獨具特色的彩陶與之字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特徵。

    紅山文化是與中原仰韶文化同時分佈在西遼河流域的發達文明,在發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及北方草原文化相交匯產生的多源文化。

  • 4 # NN梅泠

    所謂"紅山文化”是中國考古學方面的一個專有名詞。是指: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因為最早發現於中國內蒙古赤峰紅山而得名。以農業為主,也養豬羊等家畜。出土文物有 : 打製和磨製石器;紅泥彩陶;C形玉豬龍、無足玉龜等。紅山文化是介於同時期的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之間混融的多元文化。它是史前文化 新石器時期 分佈於西遼河流域的發達文明。手工業達到很高水平,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勾雲形、勾旋紋形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具有一定水平的紅銅冶鑄技術;它是龍的故里`是傳說中的女媧的故里,是中國商王族氐的先祖、華夏文明的先驅。// 巜紅山文化》的發源地 : 是在內蒙古自治區 赤峰市`熬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 東南1.5 公里處。面積約2萬平方米。它是西遼河流域和內蒙古地區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多年的考考發掘,發現了聚落房址,中心地區發現了兩處面積達140平方米的大屋,環形壕溝`大型墓葬,灰坑、溶冶紅銅坩堝集中地,大量之字形`勾雲形`勾旋紋形彩陶器、磨製石器`骨器、玉器。發現了私有制文化`一王獨尊的等級制度。//最先發現《紅山文化》是一位日本人,時間是1906年。幾年時間發現了三十多處。爾後是一位法華人,發現了二十多處。中國考古家梁思永於1930年也開始了巜紅山文化》考古工作。《紅山文化》揭開了序幕,震驚了全世界!大量C形玉龍的出土,赤峰被稱為“中國龍"的故鄉!成批6500多年前玉器出土,其形狀等方面,透過與甲骨文等的對照,發現了它們是中華文明巜像形文字》 的原始碼!其中單說一個"我"字,也從玉龍的形狀以及陶器的巜勾雲形》紋飾`甲骨文等方面獲得可信的論證!從墓葬中也發現了"以玉為尊"“私有制的出現""一王為尊的等級制度"……等等。從而在世界上奠定了中國《紅山文化》輝煌的文化價值!

  • 5 # 文物考古聊歷史

    紅山文化的範圍較廣,又分早中晚三期,發源地、歷史依據挺難說的。

    紅山文化遺址主要分佈區域

    1.赤峰西水泉 2.巴林左旗二道梁 3.林西白音長汗 4.克什克騰旗南臺子5.敖漢旗西臺 6.敖漢旗四稜山 7.敖漢旗興隆窪 8.錦州沙鍋屯 9.阜新胡頭溝 10.喀左東山嘴 11.巴林右旗那斯臺 12.赤峰紅山後 13.凌源牛河梁

    紅山文化屬於史前文化,而甲骨文這樣比較成熟的文字是出現在商代,史前文化中只有些許符號出現。《史記》、《山海經》中倒是有些關於史前文化的記載,但是離我們實在太久了,有些記載又過於神乎其神。所以關於紅山文化的歷史依據蠻難考證的。目前關於紅山文化是存在著有幾種學說。紅山文化似乎跟很多文化都能扯上點關係。看過幾個論證不太充分的觀點,認為:

    紅山文化的女神塑像是女媧黃土造人的證明

    紅山文化女神塑像是在屬於紅山文化的牛河梁遺址發現,在一座女神廟中,室內發現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塊,且皆女性,以及紅山文化中發現的大量陶器,而女媧造人便與黃土有關。

    發達的宗教遺蹟對應顓頊帝的“絕地通天”

    紅山文化宗教遺址眾多,而關於顓頊有個傳說就是他阻斷了通天的路徑,成為人世間的“人神”,由此便在人世間出現了眾多的祭祀活動。

    與紅山文化玉(豬)龍有關的

    玉龍勾形體態對應蚩尤的字形,還有根據玉龍的,認為紅山文化率先跨進古國時代,與皇帝的在五帝時代的領頭相吻合。由此聯想到龍的起源以及龍崇拜。

    《史記·五帝本紀》:“神農氏衰,諸侯相侵伐”。而記載黃帝與炎帝之戰、黃帝與蚩尤之戰所在冀西北的涿鹿縣,其附近的桑乾河上游發現了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與紅山文化相遇的遺蹟。

    同時,也有幾個比較確信的觀點,認為紅山文化早期的夾砂陶上的橫壓豎排“之”字紋與興隆窪文化中的部分紋飾相似,是受興隆窪文化的影響。紅山文化距今約5~6千年,而興隆窪文化距今約8000年。興隆窪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原敖漢旗而得名。

    而從陶器群來看,紅山文化陶器也受到了黃河流域的文化影響。但總體來說,紅山文化的大部分文化特徵當源自本地的,在紅山文化之前的文化影響。

  • 6 # 三井壽Mitsui

    紅山文化,發源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起始於五六千年前,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分佈範圍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游。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遼西北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松嶺山脈及努魯爾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14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共同簽署了《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備忘錄》宣佈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

  • 7 # 西域老高

    紅山文化壇、廟、冢遺存位於內蒙古東部和遼西地區,他們的發現充分展現了距今000年前西遼河流域的原始文化不僅有別於中原地區,而且是相當發達又具有神秘的色彩,引起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

      距今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壇、廟、冢遺存,地處凌源、建平、喀左三縣境內的大淩河河谷地帶。祭壇址位於其東南方的東山嘴後的山樑前端,面臨大淩河,並與隔河的一座山口相對;神廟則在祭壇址西北約50公里外名叫牛河梁的山樑之上,其南四公里有一座山勢突兀、形似豬首的山頭與之遙遙相對。神廟以東是山樑下一片開闊地,環神廟西一南方位的山丘上,分佈著10多座積石冢。

      1982年發現的喀左東山嘴祭壇址,是以相當講究的石材加工砌築而成,佔地面積約2400平方米,其內的建築按中軸、兩翼分佈。在中軸線的北部是一座方形祭臺,東西長11.8米、南北寬9.5米,其內聳立著許多大石條,石條高約85釐米,朝上一頭為錐形,排列密集,祭臺上出土有雙龍首玉璜等物件。中軸線的南部是一圓形祭臺,北距方形祭臺約15米,直徑約2.5米,臺內原置有一群小型裸體孕婦塑像和幾個大型坐式人物塑像,出土時都傾倒在祭臺外側。這些小型孕婦像,頭部大都殘缺,高約五釐米,腹部凸鼓,臀部肥大,陰部刻紋清晰,通體打磨光滑,身上似塗紅彩,可能是當時祈求豐產的偶像。大型坐像約當真人的1/2,頭部亦殘缺,雙手交叉於腹部,盤膝正坐,可能是當時祖先崇拜的偶像。這些距今5000年前的人物塑像,在中國是首次發現,她們坐落在南北方圓對應的祭壇上,應該是當時祭祀的物件,方形祭臺中的大石條可能是又一種祭祀物件的象徵物。所以這裡是5000年前人們從事祭祀活動的中心場所。

      牛河梁神廟址位於凌源、建平兩縣交界處,1983—1985年的發掘表明,其建築結構比較複雜,由一個多室和一個單室兩組建築組成。多室在北,為主體建築,南北長18.4米,東西殘寬6.9米,主室位於該建築南北中心部位偏北處,平面略呈圓形,在其東、西、北三面各有一室與主室相通。單室建築位於多室建築以南約2米,面積約16平方米。在這組建築的牆壁上發現有彩繪圖案,圖案以赭紅間黃白顏色交錯繪成,有三角形幾何紋、勾蓮紋等,華麗壯觀,是迄今中國發現年代最早的彩繪壁畫。

      在主室中除發現有豬龍、禽爪等泥塑件外,還發現了分屬六個個體的人像泥塑殘件,有頭、肩、臂、乳房、手等。人像大小不一,但都屬女性,其中最大的一個位於主室中心部位,約為真人的三倍。在其側旁發現一箇中型人像的頭部,儲存較為完整,大小與真人相當,其發頂部分缺失,高22.5釐米、顏寬16.5釐米、通耳寬23.5釐米,額頂發跡平直起稜,眼窩較淺,眼內嵌圓形玉片為睛,炯炯有神,低鼻樑、闊嘴、雙唇塗朱,顏面塗紅彩,似為蒙古人臉形。這些大小不一的女性塑像大都是坐式,其坐次可能有中心、層次之分,都是當時供奉的女神,可能就是神化了的祖先崇拜的偶像。因此,這組建築是一座女神廟。

      積石冢已發現六處,分別相距神廟約750—1100米。其中1983年在神廟南部發掘的一處有四座積石冢,東西向排列,全長110餘米,中間的兩座,一為方形、一為圓形。方形積石冢東西長17.5米,南北寬18.7米,殘高約1.4米,東、西、北三面以大石壘砌外牆,牆上覆蓋積石,牆內積石近3米寬,1.2米高;冢中央為一石砌方臺,邊長3.6米,現高0.5米,其中心以石板為槨構成墓室,墓室東西長2.21米,寬0.85米,高0.5米。圓形積石冢位於方形積石冢以東二米,由內外三圈淡紅色石樁圍成,呈內高外低的圓壇,圓壇外圈直徑約22米,內圈直徑約11米。這一圓壇可能具有墓祭的性質。在方形積石冢以西3米是一長方形積石冢,東西長26.8米,南北寬19.5米,設有內外石牆。在內牆內側發現一排24件彩繪紅陶筒形器,可能具有特殊的用意。在南內牆外,發現石板墓15座,這些墓都以豎置的石板或平壘的石塊構成墓壁,墓室大小約容身,墓頂以石板或石塊封蓋,墓中一般以玉器隨葬,多者五件,種類有玉箍形器、環狀玉豬龍、玉璧、玉勾雲形飾、玉環等,件件製作精良。

      牛河梁積石冢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冢內大小墓有別,是中國發現的距今5000年前最大的積石冢群。它們以神廟為中心,成組分佈,各居山頭,並在50公里範圍內,與神廟以及東山嘴祭壇一起構成一個具有等級關係的神聖地帶,體現了當時在一個廣闊的區域記憶體在著一個富有濃厚宗教色彩、已相當發展的社會組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百家姓中,婁姓的起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