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北宋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以歲幣換取和平,但也因此被詬病為積貧積弱,那麼簽訂澶淵之盟到底值不值得。
5
回覆列表
  • 1 # 澹奕

    值得,但是目的不對。“澶淵之盟”簽訂後,遼宋之間維持了上百年的和平,雖然宋朝每年需要給遼白銀10萬兩,絹帛20萬匹,然而課本上並不會提起,宋朝人當年簽訂“澶淵之盟”的時候,曾經說:雖每歲贈送,較用兵之費,不及百之一二。

    相對於戰爭,歲幣的區區之數對於北宋龐大的財政收入而言,不值一提。契丹人建立的遼,與曾經的突厥、匈奴等完全不同,是擁有自身獨特文字、語言與文化,並且半漢化建立完整國家政權的存在。

    契丹人時常侵擾中原,為了並不是單純的搶掠財物,而且想入主中原。平心而論,當時遼與宋勢均力敵,任何一方想輕易吞併另一方,可能性都微乎其微,反倒可能兩敗俱傷,讓第三方趁虛而入。

    雖然條約規定宋朝每年給遼大量歲幣,但是兩國之間約定為兄弟之國,宋為兄、遼為弟,遼同時歸還了佔領的宋朝土地。最重要的是,雙方在邊境開榷場互市,這對於生產力要發達於遼百倍的宋來說,實在是天大的便宜,百年的和平,遼國大量的財富透過貿易進入宋朝國庫,而宋朝文化無形中入侵了遼,甚至宋真宗駕崩,遼國上下舉國哀悼。

    總體來說,澶淵之盟弊大於利,然而宋錯就錯在,應該趁機休養生息聚集力量,以求真正一統天下。

  • 2 # 先秦簡史

    許多人可能會習慣性地認為,“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是一份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條約。然而,從前面我們的講述便可以知道,“澶淵之盟”其實是在宋朝打了勝仗的情況下,願意停兵與遼朝談判,並作了讓步而達成的和議,跟城下之盟的性質並不一樣。“城下之盟”語出《左傳•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是指兵敗後迫於無奈而簽訂的屈辱性條約。而宋朝跟遼朝立盟,並非因為戰敗後,迫於敵人兵鋒而忍辱求和,而是不欲兩國長年征戰,希望達成長遠和平。

    今人之所以認定澶淵之盟“喪權辱國”,想來應該是因為盟書約定了宋政府每年要給予遼朝歲幣。這裡我們有必要來探析一下“歲幣”的性質。不管從宋遼談判過程中的說法,還是從兩國誓書的用詞來看,歲幣既不是戰敗國的戰爭賠款(19世紀鴉片戰爭以降,清政府對西方列強支付的銀子,才是屈辱的戰爭賠款),也不是藩屬國的納貢,宋政府對歲幣的交割形式,也盡力避免給人納貢的印象:“更不差使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毋寧說,歲幣實際上就是發達國家對經濟落後國家的資助:“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念河北居人重有勞擾,儻歲以金帛濟其不足”,類似於今天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援助。

    而從成本—收益的功利角度來看,每年十萬兩銀、二十萬匹絹的歲幣支出,也是收益遠大於成本的划算買賣。以宋朝龐大的財稅收入,區區二三十萬兩銀的開銷並不構成什麼負擔;而且,由於宋朝對遼朝的貿易長期處於“出超”地位,每年的歲幣基本上又流回宋人手裡,據日本漢學家斯波義信的估算,“平均來看,宋透過對遼貿易每年可獲得八十萬貫順差。這其中,政府的官方貿易往來佔到了四十萬到五十萬貫。此順差使宋朝實際上重新賺回了對遼國的歲貢” 。

    宋朝人自己也曾做過一番成本—收益計算,結論是“雖每歲贈遺,較於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歲遺差優,然不足以當用兵之費百一二焉。則知澶淵之盟未為失策” 。歲幣支出只相當於戰爭損耗的百分之一。財物的損耗還是小事,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宋遼征戰,勢必有無數的軍人與平民要死於戰火;而澶淵之盟訂立之後,至宋朝與女真秘密訂立海上之盟之前,兩國實現了一百餘年的和平,其間儘管有糾紛、有區域性衝突,有勾心鬥角,但基本上都是透過談判解決問題,並沒有引發戰爭。單說這一點,就非常了不起。

    宋代之前的漢朝、唐朝,為締約和平,一般採用“和親”的方式(據學者的研究,西漢至少有16起和親,隋唐有45起和親,宋代以後的和親共計有37起)。宋朝則從無“和親”之舉,遼朝與西夏都曾經向宋朝提出“和親”的要求,但宋政府都婉轉拒絕了,寧願每年多支付點歲幣。今天許多人都能夠接受漢唐的“和親”政策——王昭君與文成公主的故事一直受到歌頌,卻無法接受宋代的歲幣。我感到有點難以理解,因為如果以現代文明價值觀視之,“和親”過程中,至少有一名女性被當成政治犧牲品,顯然更不應該為現代人所接受。

    如果說,漢唐的“和親”是中世紀式的和平機制,那麼宋遼開創的“和約”,則可以說是近代化的和平機制。根據“澶淵之盟”的盟書以及後續的系列約定,宋遼兩國達成的重要協議包括:

    一、宋遼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地位平等;

    二、宋朝每年給予遼朝歲幣十萬兩銀、二十萬匹絹,“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

    三、雙方大致按佔領現狀劃清領土邊界,在國境線立下“石峰”(相當於今天的界碑),“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

    四、約定兩國互不單方面增加邊防武裝,“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

    五、約定雙邊司法上的合作,“或有盜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類似於罪犯引渡協定;

    六、兩國在邊境開設榷場,開展雙邊貿易。

    宋朝與遼朝“建交”之後,在長達一百餘年的來往中,還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外交”機制,包括:

    一、設立“國信所”,有點像現代國家的外交部,負責選派外交使團、接待外國使節、保管外交文書與禮物;

    二、每逢重大節日,譬如元旦,兩國會互派使臣前往慶賀,一國皇帝、太后壽辰,另一國也會遣使祝賀。一國若遇上國喪,另一國也要派人弔慰;

    三、一國新君即位,也會派遣使臣通報對方,對方則致函相賀;

    四、凡遣使訪問,對方都會給予禮遇,雙方通常也會互贈禮物;

    五、一方若要征討第三國,也需要遣使照會對方,以期達成“諒解備忘錄”;

    六、兩國若發生利益糾紛與區域性衝突,都透過派遣代表談判解決,不致誘發戰爭。

    ——近代民族國家謀求建立的國際條約關係,不就是如此麼?

    “澶淵之盟”告訴我們:軍事實力固然是談判席上最有力的籌碼(這一點必須承認),但和平談判卻能夠創造出戰爭無法完成的歷久彌新的文明價值。

  • 3 # 國史記聞

    北宋時期的亞歐大陸

    唐朝中後期開始,藩鎮割據勢力逐漸增強,中央政府再也沒有統治全國的能力,中國開始進入又一個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時期。正在中原地區打得不可開交之時,北方一個民族悄然崛起,它就是契丹族。在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八部,建國稱帝,遼國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遊牧民族建立的強大帝國,與之前的匈奴、突厥類似,契丹族也經常南下掠奪北方漢人的財物,但是他們已經有了領地的概念,正是這個概念,讓他們與中原王朝展開了持續數十年的戰爭。

    北伐戰爭

    宋太宗趙光義

    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多次講到中原王朝針對契丹的北伐戰爭,其中包括後周世宗柴榮的北伐、宋太祖趙匡胤的北伐以及宋太宗趙光義北伐。雖然目的都是收復燕雲十六州,但前兩位皇帝主要針對的還是土地狹小的割據政權——北漢,從趙光義蕩平北漢之後,便將矛頭直接對準了北漢身後的契丹。趙光義的兩次大規模北伐都以慘敗告終,而雍熙北伐則將宋軍士氣徹底打光,從此宋朝對契丹始終懷有巨大的恐懼。

    澶淵之盟

    宋真宗趙恆

    宋朝怕了,遼國的膽子自然就更大了。在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遼國承天蕭太后帶著遼聖宗耶律隆緒率領二十萬精兵南下,他們一路打到了黃河邊。宋朝舉國震盪,官員紛紛勸皇帝遷都或者逃亡,但宰相寇準堅決反對,在他的逼迫及恐嚇之下,宋真宗最終御駕親征,雙方在澶淵對陣。正在宋朝嚇得哆哆嗦嗦之時,遼國認識到了自己的危險處境——他們孤軍深入,背後有十幾萬宋軍作壁上觀,而且在關鍵時刻遼軍主將蕭撻凜死於北宋八牛弩之下,於是雙方開始議和。議和中出現幾個趣聞,國史君(國史通論)在之前文章中曾經寫過專篇,在此不再贅述。

    澶淵之盟

    最終雙發達成“澶淵之盟”,規定宋遼從此是“兄弟之國”,真宗年長,便是哥哥,但哥哥每年要給弟弟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並規定了兩國停止戰爭的一些條款,最後附加了一條——邊境開設榷場,發展正常貿易。

    互利共贏

    清明上河圖中的駱駝隊

    “澶淵之盟”的條款其實有很多很多項,但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只看重其中“歲幣”這一條,認為這是與滿清末年一樣的喪權辱國,但實際上並不是。首先,宋朝給遼國歲幣,並不是一個屈辱條款,而更像是對欠發展國家的經濟援助,愛面子的宋朝對這一行為解釋得更清楚、更趾高氣揚——“念河北居人重有勞擾,儻歲以金帛濟其不足”,意思是你們那嘎達太窮了,哥哥給你點零花錢,改善一下生活。

    北宋與遼國形勢

    其次,歷史上早就有很多學者對宋遼歲幣之事算過賬,對於經濟高度發達的宋朝來說,每年三十萬兩匹實在不算什麼,而透過雙邊貿易,宋朝每年至少能夠淨賺八十萬。另外,“澶淵之盟”簽訂之後,宋遼兩國保持了長達百年的和平,儘管這一百年中,歲幣幾乎從未斷絕,但是“較於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則知澶淵之盟未為失策”。

    金滅遼、北宋線路

    所以,“澶淵之盟”雖然規定宋朝每年給遼國大量歲幣,但宋朝不失顏面而且還賺了錢,實在是一樁划算的買賣。只是後來的皇帝昏了頭,與金國簽訂“海上之盟”,出賣了友好相處、互利共贏的盟友,最終宋遼兩國雙雙滅亡。

  • 4 # 朝文社

    第一,從簽約時,北宋王朝的國事來說,《澶淵之盟》是值得的。

    雖然北宋號稱“富宋”,但《澶淵之盟》落墨前後,特別是澶州戰役拉鋸期間,卻恰恰是宋真宗時代的北宋,國家最舉步維艱的時候。以國防形勢說,由於宋真宗的父親宋太宗,一輩子業餘水平的瞎指揮,兩次伐遼敗光了北宋精銳,以至於遼國轉守為攻,戰爭連年不停,西北的党項也趁機作亂,到了宋真宗年間時,更成了遼國党項“來回鬧”,當時的北宋國防,堪稱兩頭捱打。

    同樣嚴重的是,由於宋太宗在位時,對西南地區近乎掠奪的統治政策,西南也爆發了著名的“王小波起義”,整個西南大地打成了一鍋粥。甚至以宰相呂蒙正的吐槽說,別看當時北宋京城繁榮,但農村的經濟狀況,簡直到了慘不忍睹。如此內憂局面,外面還要面對與遼國党項的戰爭,局面可想而知。

    所以到了宋真宗在位初時,北宋的經濟軍事,都是一團糟。就連後世無比羨慕的官員俸祿,當時也只有唐朝的三分之一。幾乎每一仗,都是從牙縫裡省出錢來打。這種情況下,以戰爭來促成和平,就成了必須的選擇。

    也正是在《澶淵之盟》生效後,宋真宗時代的北宋,開始了經濟高速發展。宋真宗在位時期,先進的農具與稻種推廣全國,北宋戶口增加四百多萬戶,耕地增加到5億畝,人均財富增加三倍,商品經濟紅紅火火。真正開始了“富宋”年代。更值得一提的是,北宋的軍事實力,也一度大大增強。《澶淵之盟》後的宋軍,還一度揮兵西進,痛打作亂的党項部落,取得“三都谷大捷”等勝仗。

    以這個意義說,《澶淵之盟》對於北宋的養精蓄銳,是有重要作用的。

    第二,從北宋的國運脈絡說,《澶淵之盟》卻是嚴重不值。

    在經過了宋真宗時代的勵精圖治後,北宋迎來了宋仁宗時代,但就是從這個時代開始,曾經的宋遼戰爭,卻已經被這一代政治家拋在腦後,自感外無邊患的北宋君臣,“文治”抓的紅紅火火,文官集團地位不斷上升,官僚機構日益冗贅。宋仁宗晚年的官僚隊伍,竟然達到了兩萬人之多。沒有了外患的北宋,反而攤上了人浮於事的“冗政”。

    更可怕的是,由於《澶淵之盟》的成功,北宋君臣更習慣了“花錢買和平”。比如西夏扯旗叛亂,疏於訓練的北宋軍隊被打的大敗,最後只是花錢買西夏稱臣。而簽過《澶淵之盟》的遼國呢,卻是趁火打劫,鬧出了“慶曆增幣”的鬧劇,逼得北宋不得不繼續咬牙加歲幣換和平,財政負擔越發重,國家尊嚴更是喪盡。

    而與之一道發生的,就是北宋軍備的嚴重廢弛。在宋遼戰爭期間,北宋一大稱雄天下的優勢,就是“戎具精勁”,但到了宋仁宗年間時,各支部隊用的武器,竟是絕大多數不合格,軍隊偷工減料嚴重,訓練也越發廢弛,邊境上的騎兵,能騎馬不摔下來,竟然就是好兵。這樣的軍備水平,來自北宋的腐敗,但同樣的,來自北宋的忘戰。

    以這個意義說,正是《澶淵之盟》後,北宋在經過短暫的振作後,卻自中期起,進入了文恬武嬉的節奏。但這能怪《澶淵之盟》?當一個王朝喪失了進取精神,不懂忘戰必危的道理,什麼樣高明的條約,也是沒救。

    參考資料:《宋史》

  • 5 # 蕭武

    如果以漢唐鼎盛期全力出擊,擊敗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為參照,澶淵之盟當然算是城下之盟。用後來丁謂跟真宗說的話說,就是城下之盟,春秋恥之,確實是不光彩的。甚至現在還有許多人揪著這一點不放,認為北宋給遼國歲幣,是喪權辱國。其實未必。

    第一,從當時宋遼雙方的絕對實力對比來說,北宋並沒有能夠徹底擊敗遼國的把握,遼國也沒有徹底擊敗北宋的把握,所以從北宋初期開始,宋遼雙方進行了長期的拉鋸,到澶淵之盟簽訂的時候,戰爭已經持續了40多年,雙方都是疲憊的,都需要休養生息。在這種大體均衡的局面下,達成一個和平協議,減輕一下國家和老百姓的負擔,不算失策。

    第二,北宋方面派去出使遼國進行談判的是曹利用,真宗給的底線是一百萬匹兩,但遼國其實也很想趕緊達成協議,早早退兵,所以並不敢要高價,最後是以十萬匹兩達成的協議。這個價錢當然不僅遠遠低於真宗的預期,甚至也低於寇準預期的三十萬。後來雙方經過多次反覆和拉鋸,才穩定在了三十萬匹兩。

    第三,雖然按照協議,北宋起初需要每年給遼國十萬匹兩的錢帛,後來又增加到了三十萬匹兩,但以北宋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說,這點財物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而且,在達成和平協議之後,雙方開始進行和平貿易,北宋能夠賣給遼國的物資當然比遼國能賣給北宋的要多多了,所以北宋從貿易中獲取的利潤遠遠超過送給遼國的歲幣的數量。

    第四,北宋時期的中原地區經過中晚唐到五代的長期戰亂,需要休養生息來恢復和發展,而南方在同一時期卻得到了更加充分的發展,比如江西、福建、浙江在晚唐到五代十國時期的開發速度就非常快,所以北宋佔據的都是比較有利於發展的農業區,只要進入和平時期,搞和平競賽,北宋的發展速度會遠遠超過遼國。

    第五,雖然從財政上來說,給遼國的歲幣對北宋並不算太重的財政負擔,而且避免了與遼國進行戰爭的鉅額財政支出,但同時不能不承認的是,雖然雙方達成了和平協議,但雙方的互信始終是存在問題的,所以北宋需要在邊境地區囤積大量軍隊,來保證自己的安全。因為沒有燕雲地區的山地地形可資利用,只能搞人海戰術,北宋在河北地區苦心經營多年,才形成了一條代價高昂的防線,軍隊規模最多時達到三十多萬人,這個負擔是非常沉重的。

    第六,即使時從短期效應來看,在澶淵之盟達成之後,北宋君臣就長出了一口氣,進入了相對比較和平的環境,雖然一些正直的大臣還一直在勸皇帝要做臥薪嚐膽的準備,以後還是要收復燕雲,但真宗之後就開始搞封禪和祥瑞之類的事情,完全沒有把心思放在正經事情上了。到仁宗時期,經過了三四十年的和平,西夏戰事一起,舉朝震驚,甚至有人乾脆建議放棄潼關以西,或者遷都四川,可見持續的和平對北宋君臣的腐蝕程度。

  • 6 # 這些歷史要讀

    從長遠來看,《澶淵之盟》的簽訂,對北宋和遼國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因為,大家都能在合約中獲得實惠,使得兩國從此再無大的干戈,帶來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

    而題目中提到北宋的積貧積弱,其實這並非因為遼夏歲幣支出造成的。因為那點歲幣,對於富裕繁榮的北宋來說,幾乎可以說是不值一提的。

    遼夏歲幣總量,不過相當於當時北宋幾個縣的稅賦而已,然而北宋全國可是擁有近兩千個縣。而且,由於盟約的簽訂,宋遼兩國一百多年在於大規模的戰爭,不僅消去了不必要的戰爭開支和損耗,還能讓彼此在和平的環境下發展,使得邊境貿易逐步繁榮起來。對北宋而言,這點歲幣在宋遼邊貿的發展中,其實是可以掙回來的。因此,歲幣並非北宋積貧積弱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北宋積貧積弱是因為官僚體系過於龐大所造成的。北宋始終推行重文輕武的國策,雖然推動了文化的繁榮,但卻透過科舉產生了大批的文官,形成了臃腫的官僚體系。

    比如基層的縣就是個例子。北宋的縣是非常多的,許多很小的縣,本來就不具備設縣的條件,然而宋廷並沒有適當的將之合併,而是繼續保留縣制,養著一群縣衙的官吏。這就使得宋朝的官僚體系十分龐大而臃腫,開支與日俱增,給國家財政帶來巨大的負擔。這就是“積貧”!

    其次,北宋統治者為了避免五代十國武人亂政局面的再次發生,一直對武將進行打壓。其軍隊制度僵化,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軍隊戰鬥力低下,導致北宋對外戰爭敗多勝少。這就是“積弱”!

    因此,北宋的積貧積弱完全是他們自己造成的,與《澶淵之盟》的簽訂沒有多少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在想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愛情和金錢這兩樣東西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