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6佛心道骨6

    信貸員分析資料沒錯,前提是後臺大資料得初審透過,但更多的是初期查驗報表和流水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更多的時候要實地盡調,到財務處核實臺賬,進銷存以及資產和負債,看看企業實際的經營情況,看看個人的資信和生活情況,最後上會分析。

  • 2 # 王東曜

    您提的問題是所有信貸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是信貸調查工作中的重要一環。真要把這個講明白,那完全可以展開來做一個課題。在此是難以詳盡作答的。

    在此,我僅將自己總結的一些拙見與您分享,有不當之處請多多指教。

    關於企業報表,個人認為重點在於判斷是否符合行業規律、長短期償債能力分析以及重點科目分析。

    所謂判斷是否符合行業規律,就需要收集企業連續幾年的財務報表(通常收集三年),連續性的來看企業近幾年的發展。如果主要指標(資產、營業收入等)變動異常,則要麼是企業經營出現問題,要麼是報表存在問題(報表作假)。要想知道某個行業的規律情況,在此分享兩個經驗:一是可以查詢該行業中較知名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其資產配置規律,利潤分配規律,現金流規律,以及利潤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因為是同行業,比例應當差得不是很多,而上市公司的報表往往審計比較嚴格,所以很具有代表性;二是本地區同行業企業報表比對,以及該行業知情人士交流。

    所謂長、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就是常見的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存貨週轉率、應收帳款週轉率、營業利潤率等指標分析,在此不多贅述。但現實操作中,報表往往存在不完全客觀、真實的情況,這個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如果上面提到的行業規律摸透了,報表的些許虛報我們也便可以心中有數,完全在掌控範圍之內,更何況,信貸調查還有企業基本狀況分析、非財務分析、信用分析、現場調查、知情人士打聽等環節,只要報表不是徹頭徹尾的虛假報表,財務資料偏離行業規律不是很嚴重,便完全無需太過擔心。

    所謂重點科目分析,個人感覺很重要,且最好與現場調查結合起來分析。企業財務的主要指標,如現金、應收帳款、存貨、其他應收款、固定資產、應付帳款等,均可在現場調查中進行交叉驗證,尤其是存貨、固定資產等很直觀的擺在面前的東西,應有現成清點的意識。對於應收帳款、應付帳款等指標,最好能夠做到現場與財務手工帳驗證,對於主要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交易人,最好能電話核實。一定要謹記:很多企業都不是死在經營上,而是死在“債”上,死在資金鍊斷裂上。每一個科目都可以延伸出很多問題,在此不一一展開,附上我以前一位“大牛”同事總結的調查問題清單,他就是以財務報表為基準來延展出現場調查的問題的,您可以參考一下。

    而企業交易流水的分析,則更需細心和耐心。首先,我們需要讓客戶提供所有銀行賬戶流水,並記錄銀行帳號,這樣,萬一以後需要訴訟,我們便可以將所掌握的銀行賬戶資訊提供給法院申請查封。其次,我們需要企業列印帶交易對手戶名的交易流水,這樣我們便可以看到每一筆交易的用途和對方戶名。從中,我們可以剔除為做流水而刻意做的走賬,就能更客觀的將由主營業務產生的流水進行加總分析;也可以審查有無進行民間高利借貸的行為(有無與民間借貸公司、個人進行大額交易的行為,有無用途為利息的支出等)。第三,財務報表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分析企業的現金流情況,以及應收帳款、應付帳款等是否能夠按時(按合同)收回等。

    總結起來,企業財報和交易流水都是貸款調查的輔助,幫助我們抓住行業規律、分析企業經營是否合理、有無嚴重現金流問題、資產負債情況是否在可控範圍之內、經營是否健康穩健等。

  • 3 # 銀行的真相

    一是看構成。每一個報表科目,都不僅僅是一個科目名稱和數字,而是企業某方面現實的反應。所謂看構成,就是要看這個科目對應的實際狀況。比如說存貨,就要看是什麼存貨,原材料?產成品?有多少數量?單價多少?總價多少?是否賬實相符?再比如其他應付款,是個什麼款項?往來款?母公司借款?等等。再比如營業收入,有那幾個業務板塊?每個板塊收入多少?佔比多少?透過看構成,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報表資料看出企業的資產、負債、盈利及現金流情況。

    二是看變化。也就是透過最近一期年報和上一期、上上期甚至更早的年報各個科目的資料變化,或者最近一期月報或季報與年初報表及上年同期報表之間的增減變化,來看企業的發展變化情況和趨勢。比如總資產、總負債、收入、利潤等的增減變化情況和趨勢,更具體的每一個二級科目的增減變化趨勢,都反應了企業在某方面的變化情況。

    三是看結構。也就是看各個二級科目在一級科目中的佔比情況,三級科目在二級科目、一級科目中的佔比情況等,以分析企業的資產結構、負債結構等。比如說看它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的佔比,應收賬款在流動資產中的佔比,有息負債在總負債中的佔比,有息負債中長、短期借款的佔比等。

    四是看比率。也就是算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應收賬款週轉率、存貨週轉率、總資產週轉率、毛利率、淨利率、息稅前倍數等等財務比率,每個比率都反應了企業對應的經營、週轉或償債能力。

    五是看勾稽。這個就是看三張報表之間的勾稽關係,以相互印證。比如說現金流量表中銷售收到的現金,與利潤表中銷售收入、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之間的勾稽關係,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增加額與利潤表中淨利潤的關係等。

    而針對流水,也可以概括為“三看”:

    一是看真偽。有的企業提供的銀行流水,屬於虛增的流水,也就是同一筆錢,在幾家關聯企業之間倒來倒去,故意做出來的流水,並不反應企業的真實收入情況。所以拿到流水,先要識別判斷是否是虛增的“假流水”。

    二是看金額。這個就是統計這個流水上的借貸雙方的金額,去與企業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收支情況做對比,看是否大致相符,特別是對於銷售收到現金這樣的關鍵科目,一般是需要對照銀行流水佐證的,當然,這個流水可能不只一家銀行,甚至對於民營企業而言,可能不只是企業賬戶,有時還會有個人賬戶。

    三是看頻率。這個就是看銀行流水的進款頻率,是否符合企業的經營和結算的特點。比如說,季節性的旅遊企業,如溫泉,就應該是冬季為進款高峰。

    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用,並請大家批評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扶持男人的女人,最終被拋棄,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