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笠庵藏檀

    這個問題有問題,不能這麼提。楚人在湖北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楚文明,成為當時中國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國家,說明了什麼?

  • 2 # 冶基大師

    因為楚國一直不被中原各國認同,而歷史恰恰是中原人寫的。

    所以歷史記載楚國總是屢敗屢戰,但是結果疆土卻越來越大……

    打下這麼大的疆土卻連個名將的名號都沒有,所以大機率楚國的領土是睡服來的

  • 3 # Mr君故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很久,為什麼戰國七雄之中一直實力較強的楚國很少湧現名將呢?想起齊有田忌、匡章、田單等,魏有樂羊、吳起、魏無忌等,趙有廉頗、李牧、趙奢等。秦有嬴疾、司馬錯、白起、王翦等,連燕國都有樂毅這樣的名將,楚國卻很少見。

    我想了想,楚國還是有名將的,只是缺少一流名將。我想對於戰國時期的上述名將分一下級別,像吳起、白起、李牧等為超一流名將,其餘的為一流名將。楚國之中,我認為項燕可入選一流名將。項燕生活在戰國末年,秦國獨強的背景之下,仍能大敗李信20萬秦軍,實屬不易。其實到了戰國晚期,秦軍的戰鬥力早已躍居其他六國軍隊之上,像趙奢、信陵君魏無忌、李牧、項燕等都有敗秦之功,列為名將,當實至名歸。除項燕之外,其他的楚國將軍再難入選一流名將(秦末除外)。在此之前也有名將來到楚國發展,吳起之功,多在魏國,他到楚國後多以政治上的成就為主;田忌、廉頗也來到過楚國,但那是他們仕途不順,心志不在楚國。

    有人或許會問,像成得臣、養由基、景舍,昭陽、景翠等不算名將嗎?

    我認為,他們屬二流名將。楚成王時的楚國稍強於晉國,而成得臣性情剛躁,剛愎自用,少有大將風範,城濮之役,晉國以弱勝強,得臣兵敗引咎而死。其戰功也多為此前攻打一些小國而來,因此,難稱一流名將。養由基,有百步穿楊的箭法,確為春秋第一神箭手,我認為它是作為一個奇人登上歷史舞臺的,並不是一位卓著的將軍。景舍有圍魏救趙之功,但是起到救趙作用關鍵的是孫臏、田忌的齊軍,魏軍主力沒有同楚軍交戰,景舍只是小勝。昭陽在威王時期有“破魏國襄陵七邑”之功,但那時的魏國幾經齊、秦兩國輪番打擊,已難稱強國,以強勝弱,沒什麼可驕傲的。景翠在丹陽之戰時敗於秦、韓之手,又在宜陽之戰時觀望秦韓交戰,雖然秦軍勝後,他聲稱威脅要攻打秦國,秦國給了他一座城便了事了,並沒有突出戰功。而且昭陽、景翠都做到了爵“執珪”,官“上柱國”,位極人臣,但是在《史記·張儀列傳》中有句話說“楚嘗與秦構難,戰於漢中,楚人不勝,列侯執珪死者七十餘人,遂亡漢中。”秦楚丹陽之戰,喪失列侯、執珪者有七十餘人之眾,所以“執珪”所能體現出來的將領的軍事水準值得商榷。

    致使楚國沒有一流名將的原因是楚國的政治制度。楚國的政治制度的表現形式是貴族政治,在春秋時期的顯赫家族有若敖氏、屈氏、及楚國王族,到了戰國時期,顯赫家族又有屈、景、昭三氏。若敖氏為楚國國君楚若敖的後代,屈氏為楚武王的後代,景氏為楚平王的後代,昭氏為楚昭王的後代,其中若敖氏在楚莊王時被滅族,後來主要是楚國王族及屈、景、昭三氏活躍在楚國政治舞臺,像春申君黃歇、項燕能走到楚國政治中心是少有的。楚國的貴族政治在春秋時期就已盛行,到戰國時期更甚於春秋時期。即時間越往後,貴族政治就更加明顯。

    在楚國擴張早期,這種形式還不是很突出的。楚文王時期,楚伐申,楚軍俘虜了一個叫彭仲爽的人,文王聽說他賢明,破格提拔他為令尹,這是非常罕見的,但是由於文獻記載簡略,彭仲爽作為一個將領的軍事水準未知。隨著楚國越來越強大,楚國的公族也越來越強大,這與當時的北方中原國家是恰恰相反的,像晉國、齊國、魯國、宋國都有強大的豪族,於是有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等重大事件發生在戰國初期,楚國則由於公族的強大,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內部的安穩。

    但是戰國初期的楚國不像剛剛蛻變出來的三晉與田齊那樣有活力,王室宗族壟斷了楚國政治,使楚國缺乏銳意進取的決心,政治守舊,封君制、世襲制的盛行又使得冗官龐大。

    到楚悼王時期,三晉對楚國咄咄逼人,楚國不得不退出了黃河流域。楚悼王決心改變這種政治局面。恰逢吳起來到楚國,楚悼王任他為令尹,主持改革事務,楚悼王則在背後全力支援吳起。這就是著名的“吳起變法”。吳起變法是對魏國“李悝變法”的繼承,但又添加了適應楚國國情的新法令,如減爵祿、廢除貴族世襲制、減封君、整肅吏治等等。變法遭到貴族們的強烈反對,但是有楚悼王在背後支援,貴族們還不敢妄為。

    但是楚悼王一死,貴族們便迫不及待的要找吳起算賬,甚至不昔傷及楚悼王的屍體。於是楚國便也出現了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的政治現象。新繼位的楚肅王,沒有繼承吳起變法,楚國又重蹈覆轍,即使他連殺作亂的七十二家貴族也沒能扭轉楚國公族壟斷政治的現狀,由此可見公族的強大。楚國繼續沿著原來的路前進,楚國的有識之士得不到重用,便紛紛出走他國,甘茂、魏冉、李斯等都投向秦國,張儀雖不是楚人,但也是由楚入秦的,楚國朝堂好不容易才成長起來的大才羋原,也滿遭讒佞詆譭,名仕陳軫,雖在楚國,卻不受重用。

    在這樣一個政治背景之下,從底層成長出來一個軍事人才是有多麼的艱難,除非他屬楚國公族。所以楚國少有名將的真正原因是楚國的政治不允許。像戰國末年和秦末漢初名聲鵲起的項燕、項羽、韓信、周勃等都不是楚國公族(關於項燕的出身,歷史記載並不明確,只知其姓因受封於項地而得,項燕此前姓什麼並不知道,但是按照楚國的政治背景,項燕應改為楚國公族之後,但這僅僅是猜測,我暫時認為他不是楚國公族之後)。所以又應該這樣說,楚國實際有不少大將之才,但是很不幸,他們都被埋沒了。

  • 4 # Laymanli

    楚國境遇和現在中國類似!在所謂中原各國看來,楚國出生低微,環境惡劣蠻夷!但楚國國力強盛,疆域廣大,而且文化獨立!反觀現在中國,被西方視為蠻夷,但中國確在不斷強大,這時候,西方不爽了,為了面子,也得使勁黑中國!

  • 5 # 電影中的歷史

    發現回答提到的都是戰國中後期,沒人提到楚國大擴張的春秋時期,其實這時期楚國也是有一些的,比如令尹子玉(成得臣)。

    當然由於春秋時期的軍政不分家,這時期的大部分戰爭都是村戰級別,很多楚軍將領都是君主、大奴隸主或政治家,沒實行全面徵兵制的戰國中後期的武將那麼特徵明顯。

    成得臣,出生年月不詳,羋姓,成氏,名得臣,字子玉,鬥伯比之子,令尹子文之弟。若敖氏後裔。楚成王三十五年(前637年),子文退休前推舉子玉為令尹。

    子玉雖然留下的事蹟不多,但也都比較有名,比如晉文公到楚國避難時,只有他看出晉文公是個禍害,要殺他,當然楚王沒答應。最後子玉只好問晉文公,如果晉楚交戰,當何以為報?晉文公便說當退後90裡,這就是成語“退避三舍”的由來。

    春秋五霸版本a之一的仁義之君宋莊公,就是被子玉擊敗的,子玉知道宋莊公是個迂腐的傢伙,便大搖大擺得在已經擺開陣勢的宋軍面前渡河,列陣,完全從容不迫。

    子玉治軍頗業,但對手下過於苛責,這與他哥子文完全不同。子文閱兵,只用了一個早晨,沒有懲罰一個士卒。子玉閱兵,用了一整天,用鞭子責打了7個士卒,用長箭刺穿了3個士卒耳朵,這種暴脾氣也決定了他之後的杯具。

    當時一起看閱兵的蒍賈就說子玉既不適治民,也不善於用兵,非打敗仗不可,當然這種純屬事後諸葛亮。子玉之所以在城濮之戰被晉軍擊敗,主要還是這時晉國處於國力的巔峰期,還有秦齊兩國相助,楚軍想打贏很難。雖說打了敗仗,但名將哪有不打敗仗的,何況此戰楚軍沒被重創,子玉見戰局不利及時下令撤退了。

    城濮之戰戰敗後,楚成王一時生氣,讓子玉自盡,脾氣暴躁的子玉咽不下這口氣,也就直接自盡了。後來楚成王后悔想去挽救時,已經晚了。晉文公聽到於玉自殺的訊息,喜形於色得說:“今後沒有人危害我了!”這段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從中可以看出,子玉是晉文公最忌憚的對手。

    子玉死後,楚國再度戰勝晉國,得等到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上臺了。

  • 6 # 溫州悟空講

    導言

    楚國在戰國時代或者春秋時代,有許多名將的啊,不知道題主為啥如此的武斷,難道不知道楚才晉用這句話嗎?那麼我們就來講講楚才晉用這個典故中的幾個楚人,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楚人能力很強,可惜君王不容他們。

    楚才晉用

    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才,晉實用之。

    苗賁皇:楚華人,因為在鬥氏因鬥越椒叛亂而被滅族時出奔晉國,受到晉景公重用。後在晉楚對抗中多次獻計,最終使楚共王退兵。被譽為晉國“八大良臣”之一。晉國因為有了他,等於戰場上起碼多了500乘的兵力。可惜世人對他並不太熟悉,他最著名的戰例就是鄢陵之戰。

    不僅戰勝了楚軍還逼著大將子反自殺,這幾乎是重複了城濮之戰的歷史。

    楚國大夫伍舉

    姓伍的可能和楚國都是有隔閡。公元前547年,因避禍奔鄭,並且準備下一步投奔晉國。在鄭國遇到好友蔡聲子,表達了還想回到楚國的願望,於是聲子到楚國告訴令尹子木:以前從楚國逃到晉國的人才,都被晉國重用,給楚國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楚才晉用”的典故就出自這裡)。

    這個故事中的伍舉扮演的是一個知道自己的逃亡會給國家造成災難,但又不得不逃亡的人,從另外一個方面讓人覺得,楚國活該。這麼多優秀的大臣都被趕走了。

  • 7 # 勤志服知

    不能完全說楚國沒有名將,例如吳起曾入楚國,並主持了楚悼王時期的變法。吳起就是一代名將,他的變法,是要削弱楚國的貴族勢力。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前後不過八年左右的光景,就使楚國從一個貧弱捱打的大國,變成了一個富裕、強盛的大國。這當然反映了吳起的聰明和才幹,他不愧是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是這樣評說的:“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明法審令,捐(損)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吳起可以說是楚國排名第一的名將。

    不過就在吳起率領楚軍所向披靡,橫掃中原的時候,他的最強後盾楚悼王病逝了。痛失既得利益的楚國舊貴族們趁機反撲,在楚悼王的喪禮上攻殺吳起。吳起眼見無生還的可能,於是臨死前臥伏在王屍之上,並大喊“群臣亂王”,這些瘋狂的貴族,仍未停息,繼續射殺吳起。亂箭射中吳起,同時也射中王屍。後來繼任的楚肅王把射殺吳起的貴族統統抓捕歸案,依法懲處。

  • 8 # 飛魚說史

    為何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上榜的楚國,各類名將榜都沒有楚國的將領?

    說到楚國,您會想到什麼?

    不少人會不假思索的說道: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是,畢竟秦帝國的崩塌,楚國的功績位列榜首。

    但這並不是楚國唯一可圈可點的“成績”。

    因為無論是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楚國都是榜上有名,而就戰國七雄而言,楚國無疑是最有底蘊的,當天下諸侯都是公爵侯爵的時候,楚國已經成為了雄霸長江以南的王。

    楚莊王稱霸之後的問鼎中原,至今依然活躍在我們的歷史書中。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此不可一世的楚國,為何卻少有名將,作為戰亂頻繁的戰國來說,沒有名將的楚國,又緣何會如此有威名呢?

    其實楚國還是出了不少名將的,只是和那些頂級名將比,稍微遜色了點,但這亦不能說楚國缺將,飛魚就來說說楚國的那些名將。

    第一位:吳起。

    當飛魚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不少人一定會說,吳起不是魏國的嘛,怎麼變成了楚國的名將,其實吳起作為地地道道的衛華人,如果按照“國籍”來看,那他只是衛國的名將。

    但是他的一生,卻沒有為衛國效力,所以可以說吳起是春秋戰國時期第一位職業官僚,既然如此,那麼他效忠過哪些國家,自然就能算哪國的名將。

    當然他也效忠楚國,並且他也在楚國最終死亡,吳起在楚國時期,不僅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魏國,還奠定了楚國強大的基礎,說他是楚國名將,其實名副其實。

    第二位:景陽。

    楚國本土除了王室的熊氏外,還有屈,景,昭,子,項等大家族,景陽就是景氏家族的一員大將,他曾經還效仿過孫臏的“圍魏救趙”,雖然沒有取得傲人的成績,但是亦幫助了楚國的對外擴張。

    此外,他還用計策促使齊國和魏國互相猜疑,從而導致齊國和魏國的聯盟解體,為楚國北上創造了一個比較有利地外部環境。

    第三位:昭陽。

    昭陽為楚國令尹、上柱國,他帶兵攻打趙國,使得興化一帶併入楚國,楚國能夠佔據越國的疆域,昭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楚國和趙國的長平之戰時,昭陽帶領的楚國大軍,也使得秦國軍隊有所顧忌,直到用計穩住了昭陽,秦國的長平之戰才能打得那麼順溜。

    第四位:項燕。

    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如果沒有聽過,不要緊,那麼他的兒子,您一定聽說過,他就是楚霸王項羽。

    秦國第一次派李信和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打算攻滅楚國的時候,項燕就崛起了,不僅挫敗了李信,還使得秦國嚐到了自從開始打滅國之戰後的第一次大敗,可以說項燕是名副其實的名將。

    如此看來,其實楚國並不缺名將,只是相比較長江以北的那些將軍而言,他們並不是很出名罷了,畢竟當時長江以北是中原的核心地帶,戰亂不斷,當然會塑造出一個又一個名將。

    對此,您怎麼看?

  • 9 # 經典守望者

    感謝邀請,其實楚國的名將也是有不少的,比如項燕,昭陽等人都是楚國的名將。主要是因為戰國是一個允文允武的時代,文武官之間的界限不是那麼明確,就造成了大家的誤會。此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楚國一直依靠的就是強大的軍力和廣闊的幅員。正是依靠這些,楚國才可以在春秋時不斷北侵,在戰國時保持不敗,即使名將王翦也要率傾國六十萬軍隊才可以打敗楚國。甚至留下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

    楚國原本是蠻夷國家,最早封給了的熊繹,封國只有五十里。但是國家隨著周圍少數民族部落的歸降而日益擴大,春秋時期,楚國便開始不斷地吞噬周圍的周朝小國家,並且率先稱王,蔑視周天子。這都是因為楚國的人海戰術的作用。楚國的軍隊按隸屬關係,可分作正軍、王卒、私卒、縣師。按軍事職能,楚軍則又可分作車兵、步兵、工兵、水兵、騎兵等。從這兩點上就可以看出楚國的常備兵員是遠遠大於其他國家的。

    它的武庫是最龐大而且最先進的。楚國的兵器,數量巨大,種類繁多。論質料,可分為鐵、銅、木、竹、皮等製品。鐵兵器主要有劍、戈、矛、匕首、鏃;銅兵器主要有劍、戈、戟、矛、匕首、鏃、弩機等。木兵器有盾、甲、弓等。竹兵器有弓、箭桿等。皮兵器有甲、胄等。這些兵器和兵源就是楚國強大軍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在冷兵器時期,戰爭往往就是依靠人馬、兵器、糧草等方面決定的,軍事指揮的影響力有限。其他國家名將輩出,很可能也是因為基礎力量不足,就只能依靠更加合理的指揮才能夠發揮最大的戰力。

  • 10 # 一世嘉文

    八百年楚國不出名將!

    1.李信帶秦甲二十萬,準備讓楚國滅亡。楚國詐敗,秦軍輕敵,想複製白起的功績。楚軍精銳襲李信,大破秦軍,斬殺秦軍都尉七名!秦軍大敗。楚軍的將領是誰?項燕!但王翦帶領六十五秦軍再次徵楚,項燕戰死!項燕算是地道楚國名將!2.吳起不是楚國名將!吳起在楚國打過什麼戰役?吳起從魏國來,帶來了變法,變法需要的是時間,和平的時間,吳起好戰,也沒空去打仗!何況楚國沒有把兵權交給外姓的習慣!屈、景、昭三大姓氏全部是王室分支,說白了都是熊氏一族!吳起變法沒有完成,楚王死了,楚國王室團結一致,殺了吳起!吳起在楚國只是個政治家!3.中原的歷史寫滿了楚國的失敗史。

    春秋戰國時期,天子治下的諸侯,稱楚為蠻夷。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這不連人家自己都說自己是蠻夷,春秋五霸,人家還稱什麼“公”的時候,楚國就封自己為王了!

    封王不可怕,就怕沒文化!中原掌握著歷史的話語權,所有開啟歷史,看到的是楚國稱霸了,但稱霸的過程我們看不到全貌,尤其是戰爭!

    城濮之戰,晉國大敗楚國!吳楚爭霸,伍子胥和孫武,五戰五勝!直接攻下楚國都城!白起也來楚國錦上添花,再下郢都!丹陽大戰楚國正規軍被斬殺八萬!垂沙之戰,群毆楚國!這些有名的戰役似乎都是楚國打敗,名將都被打你的人搶走了!楚國哪來的名將?

    4.邵陽、景舍、景陽、春申君、昭奚這些人算不算名將?

    昭陽攻魏,破襄陵,得八邑。移兵攻齊,齊王大懼!這樣的人才不算名將?

    景舍帶兵攻擊蔡國,“厄以淮水填以巫山”,司馬遷高詞!是不是水淹蔡國部隊,把蔡國殘餘趕進了大山,我不敢亂講,咱也不敢問!滅蔡!這兩個字還是好理解的!魏國攻陷邯鄲,圍魏救趙的不僅僅是齊國,景舍領兵橫行淮間魏地,在魏國屁股上插刀,這樣的將領算不算名將?

    春申君相楚八年,北進中原滅魯,設蘭陵。楚國疆域恢復強盛時的遼闊。趙國邯鄲被圍,春申君領兵北上,“蠻夷”飲馬黃河,解邯鄲之危!這算不算名將?

    歷史只是一筆帶過,如果把名將的高度拔高,能和白起、吳起、李牧這樣的人並列稱為名將的楚人,只有後來的項羽!但那時八百年之後的事了!

    但要是說國之名將,楚國的名將一點也不少!

  • 11 # 歷史評說

    楚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是一個超級大國的存在,楚國到底有多強大呢?我們可以從朝秦暮楚這個成語中體會一二。這個成語意思是說一些國家反覆無常,一會兒投靠秦國,一會兒投靠楚國。從這裡我們就看出楚國的強大,沒有強大的實力,哪個國家願意投靠你?

    在春秋時期,齊楚爭鋒,晉楚爭霸,貫穿了整個時期,到了戰國時期,楚國仍然在不斷的擴張。春秋時重要的諸侯國魯國,沒有被身邊的齊國滅亡,反而被遠在南方的楚國消滅,楚國的勢力擴張到了山東。就連秦始皇在滅六國的過程中,僅有的一次碰釘子,也是拜楚國所賜,所以說楚國是當時的一等強國。

    但是楚國強歸強,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名將卻很少,頂級名將只有吳起一人,一流名將只有項燕一人。

    吳起是楚國的第一名將,主持了楚國的變法,由此看來,這還是個文武全才的複合型人才。吳起經歷過魏國的變法,他結合魏國的經驗教訓,再加上自己對於變法的理解,以及楚國的國情,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楚國現狀的法令。

    在此期間,楚國一改以往的暮氣沉沉,煥發出強大的活力,他大幅削減了貴族集團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寒門人士的上升空間。在這個階段,楚國由一個貧窮捱打的大國,變成一個極為強大的南方霸主。

    在吳起主政期間,吳起撤冗官,廢遠族,用這些節省下來的錢楚國拉起了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這支部隊在吳起的率領下打敗了南方的百越民族,鞏固了大楚國的後方,向北吞併的陳蔡兩國,將觸手伸到了中原。

    面對咄咄逼人的三晉集團,楚國絲毫不落下風,而面對強秦,楚國更是擺出了一副主動進攻的姿態,一時間,中原幾大強國都害怕楚國,患上了恐楚症。

    就在楚國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支援吳起變法的楚王去世了。由於吳起變法,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導致失去了楚王庇護的吳起,被複闢勢力所殺,使得楚國的變法半途而廢,楚國也就失去了唯一一次變法圖強的機會。

    第二個是項燕,項燕是楚國末期的名將。公元前225年,秦國展開對楚國的滅國級戰爭,秦王派李信率領20萬大軍,試圖終結楚國。結果這些秦軍被楚軍反殺,項燕率領楚國軍隊連續攻破秦軍兩個營地,斬殺七名都尉,李信只得率領秦軍落荒而逃。

    最後秦始皇不得不派出王翦以舉國之兵,討伐楚國,在秦國60萬大軍,以及超一流名將王翦面前,項燕終於不敵,楚國滅亡。

    這一戰輸在了國力的差距,楚國的各個貴族計程車兵如果也能像公族軍隊那麼強大,完全可以和秦國一戰。只可惜歷史沒有假設,不過項燕,也不用氣餒,他的孫子最終滅亡了秦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瓶車沒牌照怎麼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