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8爪媽媽

    1.注意力不集中

    2.身體協調能力差

    3.好動

    4.咬指甲

    5.愛發脾氣

    6.閱讀困難

    7.語言發育不良

    8.難融入團隊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些表現,那說明感統失調了,在孩子小時候,出現以上情況,很多家長都不在意,認為孩子就是年齡小,等長大了就好了,結果等孩子真的長大了,上小學了,卻發現不僅沒有好,反而更嚴重了!往往意識到問題時,已錯過了糾正的最佳時間!

    那什麼是感統失調呢?

    人體就像一個複雜的機器,我們手眼所有的行動,都需經過大腦進行分析處理,最後做出相應的反應,這種能力叫做“感覺統合”。感統失調,通俗地講,就是心裡想的,與身體做的,很難統一起來,即身心發展不同步。結果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跟不上。

    感統失調的孩子,他們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要比同齡的孩子讓家長多操心;而這很容易產生相應的連鎖反應,導致孩子不自信,性格孤僻,暴躁或難以融入團隊。

    感統失調的兒童,在智力上大部分並沒有缺陷,但是這些兒童在學習和行動上經常會有困難,因此可能會被誤以為是智力上的發展不足。通常這些孩子智力發育正常,卻有學習或行為上的障礙,他們與正常兒童相比,在許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如:繫鞋帶、扣扣子、做手工、語言表達等都不如其他孩子,這些孩子會看、會聽,但他們看得不夠仔細,聽得不夠認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

    這些問題在上學前因為沒有作業和學習成績影響,往往不易被家長髮現,到了上學以後才發現某些方面不如同齡的孩子,所以,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家長要及時進行干預矯正,6歲前是最好的改善時間,一旦超過12歲就基本定型,很難改變了。

    感統訓練專案:

    有很多孩子因感統失調,導致語言發育不良,針對這個問題,我曾釋出了很多相關內容,下面再提供一些小遊戲,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快樂的改善!

    感覺統合訓練需要長期堅持,只要按照操作訓練,有的經過1至3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取得明顯的效果!

    1-2歲,抓泡泡(手眼協調、精細動作、大動作、平衡能力)

    父母吹出泡泡,逗引孩子注意,鼓勵孩子追逐泡泡、並用手去抓泡泡。遊戲可貫穿1-2歲的孩子。選擇安全的玩耍區域,以防孩子追逐時發生危險。

    2-3歲,分糖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分辨力)

    將糖果與同等大小豆子混合,放在盤裡,鼓勵孩子把糖果和豆子區分出來,在完成的過程中,透過糖果可以作為孩子的物質獎勵,從而鼓勵孩子堅持完成!孩子熟練後,也可用筷子夾豆子,逐漸增加難度!

    3-4歲,投籃(大動作、肌肉力量、手眼協調、社互動動)

    4-6歲,畫畫(精細動作 、手眼協調、注意力、記憶力、開發大腦)

    畫畫對練習孩子的精細動作是很有幫助的,在繪畫的過程中讓孩子安靜下來,透過對事物的觀察,提升注意力和記憶力,並對大腦進行開發。同時手眼協調能力,也得到了鍛鍊!最初可透過一些簡筆畫,讓孩子對畫畫這件事產生興趣,隨著孩子興趣的提高,在玩的過程中從而改善感統失調!

    畫畫本身也是一項非常好的興趣愛好,所謂,繪畫是孩子的第二語言,感統失調的孩子,很多會有語言表達不良的現象,因此,造成性格急躁,繪畫也是一種表達和宣洩!

    作為家長,我們要耐心對孩子進行訓練,因為,我們無法把社會改造得寬容、包容、柔軟, 所以只能改變孩子。也許這個過程很辛苦,孩子會不高興,但是, 為了讓他以後能快樂,一生能快樂,現在必須要忍一忍, 度過這一關!

  • 2 # 隨緣2204073

    感覺統合說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額感官聰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資訊(視、聽、嗅、味、觸、前庭和本體覺等)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資訊進行加工處理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感覺統合不足或感覺統合失調就會影響大腦各功能區,感覺器官及身體的協調發揮,引發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我從2005年開始接觸感統,並對孩子進行訓練,有一定的經驗。

    一般的訓練都是在專門的感統訓練室,有專門的感統器材,有專業的感統訓練師。從對孩子的評估到訓練都是系統的。

    大多感統訓練室都配的器材有:萬像組合,滑板,大龍球,跳袋等。感統訓練師會跟據評估結果對孩子進行相應的訓練。

    除了在專門的地方訓練,在家裡也可以,比如和孩子插積木,夾玻璃球,沙包投準等都可以。我們小時候玩的那些小遊戲也是感統的一些組合――跳方、扔球,滾鐵環等,就是沒給它定義罷了。我還是很喜歡傳統的那些專案。

    感統訓練是一門很值得研究的學問,對孩子的訓練也非常好。希望人們都瞭解,正確對待。

  • 3 # 趙Doctor

    首先“感統失調”是指大腦先天性發育不足或未出現損傷時,腦幹部分的神經整合能力缺失,不能有效建立神經和行為之間的聯絡。

    “感統失調”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障礙:

    1)身體運動協調障礙;

    2)視聽語言障礙;

    3)觸覺防禦障礙;

    4)性格障礙;

    5)情感障礙;

    6)認知障礙。

    查閱相關文獻可知,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率在10%-30%之間。國內學者對兒童感統失調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在任何一個兒童群體當中,這是一種常見現象,男童比率高於女童,在兒童時期進行干預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

    根據“感統失調”的具體臨床表現,目前主要有前庭平衡訓練、協調能力訓練、本體感覺訓練及觸覺訓練。透過羊角球、跳跳床、袋鼠跳、吊纜遊戲、插棍、滑梯、S形平衡等外界刺激來調動前庭器官的參與,加強本體感覺的輸入,加強上下肢協調能力,使得兒童有效將資訊進行整合,提高神經和行為的聯絡,提高兒童對空間感知和對身體的控制能力。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每天一點小知識,康復之路不孤單。

    參考文獻[1] 任桂英,王玉風,顧伯美,等.北京市城區兒童行為問題與感覺統合失調的調查報告[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97(11):34-36.[2] 劉淑華,程毅,王春南.兒童感覺統合失調與家庭環境因素關係的研究[J].現代康復2000,4(2):16-18.[3] 郭建華,劉言訓,趙洪寧,等. 8-12 歲市區學齡兒童感覺統合失調與不良行為及家庭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2,11(5):552-554.[4] 李晶,等. 城市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現況調查[J]. 浙江預防醫學,2012,24(7): 75-75.[5]王夢花,楊麗華,溫朋飛.感覺統合失調及感覺統合訓練的研究現狀[J].肇慶學院學報,2017,38(02):64-68.

  • 4 # 使用者86743908377

    我是一名感覺統合訓練師。很多孩子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如剖腹產,先天失調,運動障礙等,確實存在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如觸覺過度敏感或遲鈍,愛轉圈,或者尋求自我刺激或是視覺刺激等等。有資料表明一半以上兒童都存在感統失調。目前做感統訓練前要先行評估。需要量表的可以私信我。得出結論後,就要針對問題,進行干預訓練了。主要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本體覺,前庭覺相關的訓練。

  • 5 # 何秋光學前數學

    據調查,現在近3成的孩子都或輕或重的存在感統失調症狀。接下來,我就分享6個比較有效的感統訓練遊戲。

    小小搬運工

    這個遊戲就是設定路障,讓孩子透過障礙運輸物品,鍛鍊孩子手腿腳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及肌肉的力量。並透過這些動作以達成提升大腦和身體更好的統合。

    如果進行這個遊戲比較不便,還可以在家讓孩子頭頂書走路,進行找平衡和控制身體肌肉的訓練。

    神偷遊戲

    和前一個遊戲比較相似,更適合在家操作,用膠布在家佈置成如圖中環境,讓孩子穿越障礙領取獎品即可。

    擊球比賽

    這個遊戲十分推薦,對鍛鍊孩子專注力的效果也十分好。

    最好需多人(3人或3人以上)進行,雙手撐地,抬起身子。用單腳去踢汽球,保證汽球不落地即可。

    接紙球

    親子游戲,最好孩子和爸爸或媽媽一起來玩兒。一個人拿著桶子,另一個人在3米外朝桶內扔球,拿桶的一方需用桶接住球。

    瓶蓋配對

    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在關瓶蓋時,經常會出現瓶蓋擰不緊,瓶蓋擰歪的情況,這也是孩子小肌肉發育不夠完全的原因。

    這個遊戲是比較好的低齡孩子進行的精細小肌肉運動。

    將家裡儘可能多的空瓶子找出來,將瓶身和瓶蓋分離,讓孩子配對並還原。

    搭建類遊戲

    這個也屬於鍛鍊孩子的小肌肉,常見的搭建類遊戲就是大家熟悉的積木了。

    其實我們在家孩子可以嘗試的搭建遊戲還有很多。

    比如,牙籤模型搭建。

    疊紙杯疊紙桶
  • 6 # 廣州金色雨林李老師

    感統包含三個方面:前庭平衡,本體感,觸覺

    感統失調也就是指前庭失調,本體失調,觸覺遲鈍或者觸覺敏感。要看孩子是哪方面失調?

    感統失調有程度之分:重度,中度,輕度

  • 7 # 多特兒童專注力

    A媽媽:我的小孩走路總是摔倒,很遲才學會握筆寫字,到現在二年級了,跳繩跳不好做早操顛來倒的,他到底怎麼了?

    B媽媽:他是不是感覺統合失調啊?這個好像是種病呢!

    A媽媽什麼?!我孩子得病了?

    隨著教育資訊的廣泛普及,越來越多家長知道“感覺統合能力”,害怕孩子“感覺統合失調”,但真正瞭解“感覺統合”的家長並不多。“感覺統合失調”不是一種病,那麼“感覺統合”究竟是什麼?

    感統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很一般的原因。

    由於感統失調的早期症狀不易發覺,導致許多家長常常不確定自己的孩子是否屬於感統失調,那麼以下7種情況可以參考。

    1、語言發育遲緩。

    感統失調的孩子聽力檢查一般沒有問題,但他們卻不能專心聽別人的話,也不會對別人的話作出相應的行為反應,讓人覺得他們好像根本沒聽見一樣。並且,他們想要說話的時候,也常常不知道怎樣用語言來表達,表現出一定的語言發育遲緩症狀。

    2、不會繫鞋帶,穿襪子,穿鞋,穿衣服等。

    這樣的小事兒,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需要手部精細動作非常到位。所以,如果孩子始終學不會繫鞋帶,穿襪子,穿鞋,穿衣服,極有可能存在感統失調的問題。

    3、玩耍時,技巧不如其他孩子。

    感統失調的孩子無法把感覺資訊進行有效的組合統一,對外界缺乏有效的順應性反應。所以,他們不會操作複雜的玩具,並經常容易把玩具弄壞,在玩耍過程中抗干擾能力差,不注重細節,遇到危險也不知道及時躲避。

    4、討厭手工勞動和益智遊戲。

    有些感統失調的孩子手眼協調差,不會拼圖,不會用剪刀,所以對手工勞動和益智遊戲會不感興趣甚至討厭。

    5、不會鑽、爬、跑、跳。

    感統失調的嬰兒和同月齡的正常孩子比起來,鑽、爬、跑、跳以及坐起或站起的動作會比較吃力。

    6、發育水平基本正常,但行動笨拙。

    一些孩子的發育水平也許基本符合正常的發育標準,但是你會發現,他們走路比較費勁,動作也非常不協調,跑步的時候還常常會出現摔倒的情況,也是由於感覺統合失調的緣故。

    7、反應敏銳,焦躁不安。

    觸覺敏感的孩子反應特別敏銳,討厭別人的靠近和觸控,甚至討厭光和聲音,對集體活動也非常抗拒。

    PS:以上僅供家長參考,更詳細的鑑定請到專業機構。另外,孩子是不是感統失調,都不必過於緊張,只要不錯過孩子訓練的黃金時期,感統失調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

    感統失調的原因?怎麼避免?

    孩子在母體的時候,也就是孩子在胎兒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開始形成了感覺統合能力,並且在後天的不斷地訓練中完善。

    但有些孩子由於先兆流產、胎位不正引起早產剖腹產,胎兒在短時間被動、娩出,必要的刺激和鍛鍊被剝奪,在生長髮育中會表現出感覺統合失調的現象。

    再或者孩子出生後擁抱的少、爬行不足,又或者活動受限、過度保護,包括父母忙碌,對孩子缺少足夠的觸控愛撫和情感交流,也會導致孩子在生長髮育中大腦感覺刺激不夠,最終引起感統失調。

    以上,除了早產剖腹產等遺傳因素無法避免外,導致孩子感統失調的因素大多數來自於教育方面,尤其是家庭教育因素,這是家長們能夠學習避免或積極治癒的。

    當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症狀的時候,除了接受系統的感覺統合訓練迅速改善外,家長平時可以透過學習一些正確的、科學的教育方式來糾正家庭教育中一些錯誤的習慣,另外,在家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感統訓練,達到調整和改善的目的。

    下面推薦5個感統小遊戲,為家長們介紹在家如何進行感統訓練。

    1、匍匐爬行,鑽山洞

    在家裡,可以用高腳凳子做成山洞的樣子,讓孩子從山洞裡爬進爬出。如果是在戶外的話,可以讓孩子在兒童遊樂場玩玩氣墊山洞的專案。

    2、音樂治療

    晨起叫醒孩子的時候,放一些柔和的音樂慢慢讓孩子自然醒過來。白天可以給孩子聽一些節奏律動感比較強的音樂,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

    3、滑板車、腳踏車

    滑板車能很好地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2週歲以後可以視情況玩。騎車的話,根據不同孩子的接受情況,現在基本上3歲以後的孩子就開始騎了,只要保證安全、控制時間即可。

    4、摺紙、剪紙

    先讓孩子學摺紙,教對摺、對角折。然後再配合剪紙訓練,先學著沿邊線剪直線,然後學著剪圓形、方形。不要要求孩子馬上就剪得很好,孩子剪壞了不要罵他。

    摺紙遊戲做過以後,可以讓孩子開始幫你疊被子,疊衣服。剪紙的話,從一開始給孩子大張的紙,慢慢換到小一點的紙。

    5、聽指揮做動作

    從最簡單的指令開始,讓孩子拿紙巾、拿拖鞋、開關門等。越是寵著孩子不讓他做任何事情,孩子的感統協調能力會越差。

    感統失調的最佳預防期和治療期

    孩子的感覺統合發展是有科學規律的,在三歲之前是孩子感覺統合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感統失調的最佳預防期

    而三到六歲是感統失調最佳的治療期,如果孩子真的是感統失調,並且已經表現的相當明顯,那麼三到六歲是最好的治療階段

    六到九歲是彌補期,孩子一旦進入小學,感統失調的表現就會突顯出來,這時要積極參與感統訓練,抓住腦發育關鍵期。

    九到十二歲是感統訓練的最後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問題更加突顯,解決的難度也會變大。

    一旦孩子年齡超過十二歲,感統訓練能取得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

    所以,孩子一旦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不必慌張和妖魔化,而是要積極及時的參與到感統訓練中,孩子年齡越小優勢越強

  • 8 # 醫教寶育兒助手

    我是“一路童行”兒童的健康顧問

    感統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透過藥物治療配合康復訓練就能糾正。

    也就是說,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

    感統失調並不是個別小朋友的小毛病,它其實是一個普遍現象,多發生在5、6歲至11、12歲兒童身上,只是大部分家長無發現意識。

    感覺統合失調,無論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成長,這個危害都比較大,我們接觸得比較多的:比如說這個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好、情緒的障礙,有的是驚喜動作差,還有的比如說閱讀障礙啊,也有書寫困難、有的空間位置感特別差、有的膽小啊,像這些呢,都是因為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造成的一系列的一些影響。

    感覺統合訓練是有效的康復訓練方式,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症狀,來做有針對性的訓練,比如說訓練聽覺、本體覺、觸覺想專業的機構方法是比較多的,這裡主要提醒家長:如何在家裡因陋就簡,比如說帶孩子坐滑滑梯。走直線、騎獨輪車、筷子夾鋼珠、玻璃球、還有拍皮球,先可以從單手拍一個,然後再雙手拍、交替去拍。這一些看似簡單的小遊戲都是訓練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一些有效的方法。

    當然,感統不是隨意訓練的,只有科學的訓練方法才能夠讓孩子的感覺統合發展良好,同時能夠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隨意性的訓練可能會沒太大效果。

  • 9 # 瑞佳時空心靈

    感統全稱為感覺統合, 是視覺、聽覺、嗅味覺、觸覺、前聽覺、平衡感、本體感這些感覺資訊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總的來說,感覺統合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

    感覺統合失調不是病,但是小時候不干預,長大不好改變。0-3歲是感覺統合的形成期,3-6歲是最佳矯正期,6-13歲是彌補期, 13歲感覺統合基本定型,難以矯正。所以,很多小時候不運動的笨拙娃,長大很努力也沒法精通一門運動,因為肢體靈巧性,平衡性已經沒法彌補。 寶寶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都在遵循著一定的科學規律。也就是俗語說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週歲左右會走路。可是,真的所有孩子都能天生成長進展這麼順利嗎? 事實上,很多孩子都會有某個階段被遺漏或是過於遲緩。這是因為孩子們的身體和大腦的發展出現了不協調,寶寶在尋求矯正和刺激的過程中會一些不良表現。 可別小看孩子們這些小動作的發展,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報導:進小學後有學習障礙的娃越來越多,表現有例如:閱讀障礙;左耳進右耳出;多手多腳,抓耳撓腮;動作笨拙,字寫不好,手腳不靈活,容易摔倒等等等。

    即使是輕度感統失調的孩子,在學齡前表現並不明顯,可到了學齡期,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和社會環境的複雜,可能也會因為上課常走神,不能獨立完成作業,人際交往能力明顯吃力,性格容易消極負面等原因在學業和社會關係上遇到困難。尤其是到了青春期之後,即使他的智商很高,學習成績很好,可也有可能因為走上社會無法適應,很多才能發揮不出來,導致工作能力,交往能力有困難,甚至終身受限,埋沒於社會。 最新研究調查中國大中城市孩子感統失調率居然達到了80%!甚至其中30%為重度感統失調!感覺統合失常的罪魁禍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覺統合不足造成的行為失常: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腳、嚴重害羞等,一直困擾著老師和家長。 當越來越多的早期教育者意識到這一點,也就有越來越多的遠見卓識者開始學習感覺統合! 那麼,到底如何才能學好感覺統合?

    如果你想提高孩子的感統能力,悅悅建議你帶孩子去正規的教育機構系統訓練,那麼在家裡可以做哪些的感統小遊戲呢? 溫馨提示:以下游戲需要家長在身邊看護! 1、讓孩子叼著紙杯爬行,紙杯裡裡倒些水。或倒著爬! 2、原地踏步跑擺動雙臂速度由慢到快,父母每10秒鐘加入一個指令跳。 3、來回折返跑並進行拾物練習,中間設定障礙物。找些沙包或寂寞折返的時候拿到。 4、吹氣球。 5、躺在床上蹬腳踏車。 6、模擬青蛙跳蹲下雙手背後。 7、走獨木橋平衡橋馬路牙子。 8、跳跳床蹦蹦床。 9、騎腳踏車 10、準備一個氣球讓孩子擊打氣球不落地。 11、把球放在網兜裡用腳踢球。 12、花樣跳繩 13、矇眼穿珠子,準備可以穿線的玩具。 14、旋轉拋接球,把球拋到牆上,孩子原地旋轉一圈兒在接住。 16、畫畫。 17、剪紙摺紙用鑷子夾東西。 18、用感統觸覺球做按摩。 19、準備盒子,把各種形狀的積木,放在盒子裡,開一個小孔讓孩子手伸進去尋找,家長說要那個形狀孩子找哪個,也可以是日常用品。 20、指壓板上跑步。 21、原地轉圈慢慢轉。 22、做金雞獨立姿勢。 23、玩我說你不照著做遊戲,比如向右轉他就向左轉。 25、用線佈置一片區域,讓孩子在下面爬行,不準碰到線。 26、氣球上裝滿水用放在兵乓球拍上快速走。 27、石頭剪刀布。 28、踢毽子踢沙包。 29、準備6積木拿走一塊兒,讓孩子分辨拿走的哪塊 30、準備一些珠子,讓孩子一看就知道是多少數量。 31、黑色的地方用手電筒打一個光源,讓孩子用腳踩。 32、各種物體各種樂器發出聲音,讓孩子說出準確的聲音。 33、背兒歌背一串數字背一段話,讓孩子重複重複。

  • 10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嬰幼兒時期是感覺統合發展的重要時期。感覺統合訓練有助於兒童對感覺刺激做出適應性的反應,提高兒童在學習、運動、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生活中常見的遊戲,在玩的同時促進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

    1、海洋球池

    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入球池,坐著、躺著、趴著、翻滾等等,讓身體接受球的擠壓,加強對全身觸覺系統的刺激和鍛鍊,可以修正孩子的觸覺防禦,強化觸覺方面的本體感。

    作用:強化面板、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

    2、玩圓筒

    1、讓孩子俯臥在滾筒上,家長可以扶著孩子前後晃動,要求孩子努力抬頭、頸部、伸展雙臂。

    2、讓孩子把滾筒當成隧道,自己玩爬進爬出的遊戲,提醒孩子注意手、腳和身體的運用。

    3、讓孩子進入圓筒,並從另一端爬出。當兒童在圓筒內爬行時,家長可以輕輕轉動圓筒,讓孩子在滾動中體會手、肘、肩、膝等關節的固有感覺。

    作用:有助於孩子正確判斷自己的身體,強化對前庭系統的刺激,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對身體協調不良,觸覺敏感的孩子幫助很大。

    3、玩蹦床

    1、讓兒童在蹦床上自由地跳躍,或雙手抱球在蹦床上跳躍,或與家長做拋接球的遊戲。

    2、讓兩個孩子面對面、手拉手站在蹦床上一起跳躍,訓練雙方協調運動的能力;透過跳躍中眼神的對視,增強視覺的穩定性。

    作用:增強脊髓中樞神經核對地心吸力的協調,調整前庭平衡感覺神經體系,強化觸覺神經、關節資訊,促進左右腦發展。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本體覺、前庭覺、觸覺這7個感覺是孩子生活、學習能力形成的基礎。7個感覺發育不良好不成熟會影響到每個階段的整合,也最終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感覺處理好的孩子,在日常生活的適應性上更好,在調整中比較不會受到環境多餘的刺激,可以過濾不需要的資訊,會更容易專注,在生活中保持對某些事情的興趣,在學習的時候也能保持專注。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或者遊戲為孩子做感統訓練,但是當孩子出現感覺統合失調,影響生活和學習時,需要帶孩子到專業的醫療康復機構進行評估和訓練。

  • 11 # SUM電影

    一般情況下,感統失調是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

    可以引發的問題有觸覺問題,前庭功能失調,視覺不良,聽覺不良以及本體覺等各方面的障礙。我們在訓練的時候,要分清楚是孩子哪方面的能力欠缺,按照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這是孩子們最常見的,一般表現為孩子好動不安,上課不守紀律,喜歡搞小動作。容易和人發生衝突,不懂得分享,有的孩子可能走路容易跌倒,搖頭晃腦,不能考慮他人的感受。有的孩子還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

    訓練方式:鞦韆,平衡臺,溜溜板。促進語言組織健全和前庭平衡能力。

    視覺不良:主要表現在孩子無法流利的閱讀,會出現漏字,寫字的時候經常顛倒,以學習就忘記,也不會做計算。

    觸覺敏感:表現為孩子的孤僻和不合群,喜歡咬指甲,喜歡哭,對家人有著過分的依戀,也容易產生焦慮,有的時候會挑食。

    訓練方式:主要調節大腦神經的靈敏度,大小肌肉關節的神經感應,可以使用按摩球,波波池等方式。

    聽覺感不良:對別人的話充耳不聞,也容易丟三落四,會忘掉老師佈置的作業等。

    本體感失調:缺乏自信,手腳笨拙,寫字歪歪扭扭。

    訓練方式:可以使用跳床、平衡臺、晃動獨木橋、滑板等方式,促進大小肌肉的協調和身體運動能力。

    動作協調不良:平衡能力很差,在動作精細方面表現較弱。

    我們在訓練孩子感統方面,主要以活動和遊戲的方式為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劉詩詩和唐嫣的顏值?你覺得誰更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