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且聽豐吟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日本著名小說家

    太宰治

    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作品,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

    自傳體

    的小說。纖細的自傳體中透露出極致的頹廢,毀滅式的絕筆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一個“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殺身亡。

    《人間失格》是一部殘酷而永恆的青春文學。本書蘊藏了其短暫一生的種種遭遇和內心的迷茫掙扎。即使時移世易,最深的絕望依舊源自內心的迷茫,而這種迷茫和彷徨幾乎貫穿了太宰治以及我們每個人的青春。

    它也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的自白。主角葉藏生性怯懦敏感,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偽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越、社會現實的冷酷殘忍,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為了人世間的“異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但他又不惜用生命作為賭注,將自己青春年華置於實驗臺上以揭示現代人的困惑與迷失,從而尋求人類最隱秘的真實性和人類員本源性的生存方式。從這種意義上說,太宰的文學具有一種超越時空的普遍性和現代性。葉藏既是—個無賴,又是一個“像神一樣純正的好孩子”。他在面對難以捉摸的人類社會時選擇了極端另類的生活方式,表現出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對於今天的讀者,他的這種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可能難以理解和接受。但透過滑稽怪異、玩世不恭的“搞笑”背後,我們能夠看到一個真實而又充滿理想的“永遠的少年”,以及對幸福人生的執著追求和美好社會的熱切向往。

  • 2 # 泊圖泊途

    《人間失格》充斥著消極情緒,是自我剖析到極致的作品。。主人公葉藏的一生周遭幾乎全是女性,生活非常混亂,而影響比較大的男性分別是嚴厲刻板的政客父親、第一個揭穿主人公虛假表演的同學竹一,給葉藏介紹以煙、酒、妓的叫掘木正雄。

    這從童年一直延續到壯年。主人公那不符合尋常邏輯的思維方式正是促成他悲劇的原因。而其家庭的組成也是他性格的來源。他的家庭多為女性,父親嚴厲到連葉藏的喜好都要參與,父親想給孩子們帶禮物,葉藏比較喜歡書,父親知道後大失所望,並非常生氣。因為他和一般小孩不同,不喜歡披在身上的獅子道具。

    (作者口中的像猴子一樣的醜笑,圖作於伊藤潤二)

    這也有錯嗎?

    妥協的還是葉藏,最終在父親禮物的筆記本上寫下了父親的喜好。從此,愈發的掩蓋自己的真實需求。成了不折不扣討人喜歡的“小丑”。後來他參與所謂革命組織,隱約中還是代表了對父親的被動式對抗,這種被動式對抗其實還是加深了主角的痛苦。因為這沒有解決同年的矛盾。

    這本書中,我不清楚到底是他童年真的是那麼無聊昏暗,沒有一絲光亮;還是因為葉藏長大後心態已變,回首往事盡失不開心的拼圖。可能每個讀者有自己的答案。

    (愈發沉淪的男主角,圖作於伊藤潤二)

    文章以葉藏的三篇手記和前言後記為內容分割,展現出作者獨立於事外的感覺,但卻都以第一人稱來表達。開篇的三張照片反應了葉藏的三個階段,作者對每個階段的評價都是惡劣不堪。

    葉藏有過一次明顯的轉折,那就是娶到純真的良子,良子被玷汙成了葉藏再次沉淪的二次轉折。

    (圖片來自題主)

    這是個人的不幸,葉藏的家庭比較富裕,但這並不是他快樂的源泉,在書中隱隱感覺到他更喜歡內在的東西而不是外在的表達,不過為了生活,反正進行了強烈的外在掩飾,最後失去自我,用菸酒、妓來麻痺自己,最後到了精神藥物的地步。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強化消極情緒,以至於既不滿又無法自拔。其實每一步都能轉彎。然而卻因為習慣並且想暫時得到麻痺的快樂繼續原有的生活。

    葉藏最後選擇去沒有女人的地方,這可能是最好的結局,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結局。

  • 3 # 牧遠年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是一部在日本乃至世界都有很大影響的一部小說,也是是太宰治的遺作,作品完成的同年,太宰治跳水自殺!“人間失格者”即喪失為人的資格,由此可以看出作品中傳達了作者多麼嚴肅的思想!

    太宰治在日本文壇地位很高,爭議也大!他的作品中“死亡”是他的特定素材。幾乎每部作品中首先感受的就是頹廢、掙扎死亡!太宰治,一生6次自殺5次未遂。《人間失格》完成後,似乎死神也無法阻止他的求死欲了。這一次自殺成功。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對太宰治的態度可謂“厭惡”:“我對太宰治的文學抱有一種強烈的嫌惡感,第一我討厭此人的那張臉,第二我討厭此人的趣味,他本是個鄉巴佬,卻追求時髦。第三,我討厭他扮演著與自己不相稱的角色,與女人一起殉情的小說家的風貌,應該再嚴肅些吧!”—— 三島由紀夫《作家日記》。

    《人間失格》講述了一個有人格精神症青年“大庭葉藏”自我放縱、沉淪、自殺最後毀滅的一個悲劇。整部小說都是在透過一種消極、掙扎的以至於令讀者有種近乎窒息的壓抑感來潑灑內心的痛苦!這部作品其實也是太宰治本人的一部半自傳。小說裡的人物精神的掙扎也尖銳反映了日本後工業時代新舊精神碰撞時期人們的精神無處安放的社會現實!作品中傳遞了太宰治放棄“丑角得扮演”不想在去“毫無尊嚴的取悅這個社會”想透過“死亡”來保全“貴族的體面”的人格訴求!

    現實生活裡,我們又有多少“內心強大的獨立人格呢”,怯弱、自私、患得患失,處處尋求妥協,哪怕是犧牲尊嚴呢?《人間失格》之所以能廣受好評,除了小說裡的“變態”式的精神滅亡,讓讀者欲合還翻外。更重要的是太宰治用自身的死亡呼籲那些沉睡瀕臨滅亡的靈魂該何處安放!

  • 4 # 舞馬長槍

    《人間失格》是日本無賴派文學大師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帶有自傳體性質的小說。

    無賴派是日本文學的一個文學流派。就是指作家有著反抗權威的意識,對生活採取自嘲和自虐的態度,專寫病態和陰鬱的東西,具有頹廢傾向。

    史鐵生曾說過:“寫作者,未必能塑造出真實的他人,寫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實的自己。”這話用在太宰治身上,恰如其分。在《人間失格》裡,這種自我寫照實在過於明顯,以至於對太宰治略有了解的讀者根本無需分析,就可以看出書中主角“葉藏”其實就是“太宰治”。太宰治出生於富豪之家,從小敏感細膩,14歲起便與朋友自辦同人誌,發表小說、雜文及戲劇,1935年,他26歲,以短篇《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獎,了不起。被推崇為天才作家。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在自己的住屋牆上寫了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非常驚訝。能說出這樣的話,那麼這個人必把做人的資格看得異常之莊重,同時又是對自己異常之憎恨。後來,我知道了這句話的出處就是太宰治。

    1948年,太宰治的遺書裡留下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後,投水自殺了。所有人都不意外,因為這已經是他第五次自殺了。失敗了四次,這一次,他終於成功地殺死了自己。

    在他自殺前,他的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剛剛發表不久。在書中,他說:“我想死,我必須得死,活著便是罪惡的種子。”對現實生活的恐懼,到生而為人的虛無感負罪感,因抓不到生活的意義而墮落頹廢,終至死亡,這是太宰治文學的整體脈絡,也是他的人生歸宿。

    “人間失格”從字面意思就是失去了做為“人”的資格。其悲哀的根源最主要還是靈魂的軟弱和悲觀,“魯迅式”的直面慘淡的人生,迎頭而上的勇氣在太宰治的作品裡面從來就不存在。所以在日本,也有頗多對太宰治不齒的評論家,稱他的作品悲觀厭世,他是生活的破產者,軟弱無力,乃至於很多家長不願意讓孩子看他的作品。

    看太宰治的文字,想起紀德在《窄門》中寫過的一句話:“我們生來並不是為了幸福。”

    書中的主人公葉藏從小就對人類有莫名的恐懼,而他防禦恐懼的方法是扮小丑,因為這樣他就不用欺騙別人,希望不用自我欺騙和被別人欺騙吧。於是他自己心生一計——搞笑。他故意扮醜、耍寶,裝作天真無邪的樣子,用自己的表演博取別人的開心,從而將真實的自我隱藏在內心深處。

    他從小就習慣戴著一張面具生活,對自我進行保護和隱藏,但是面具戴久了,自然就會形成一種新的“假面人格”。假面人格與真實的自我是天生的冤家,他們總是不停地爭吵,糾纏不休。

    他討厭虛偽,但自己卻也身不由已地步入“虛偽”。

    良子是信賴別人的天才,書商說他什麼都不會做,結果是良子被玷汙了。這個事實,讓葉藏無法下嚥不是妻子的貞潔,而是一個縈繞在他的心頭的疑問:難道信賴也是罪嗎?

    朋友虛偽,愛情虛偽,生活處處都是虛偽。

    人間,失格!

    從此以後,自己,已經,不再是人!

    所有的所有,已成過去,如煙如雲,俱往矣!

    最後多說一句,如果你的內心並不清朗,可以不讀這部小說。

    如果想讀,就選個Sunny明媚的午後,一口氣讀完,然後棄卷,出去走走。

  • 5 # 惠芬65

    我近幾年看書很少,這本書沒有看過。前幾年買了一本(失樂園),看了以後,感觸很深,我沒有想到愛情性慾可以那樣寫,寫的比花還美,而且人的器官都被他寫成了各種各樣奇妙的美麗的花。本想再看其它的書,但是人老了,有心無力。而且這位日本作家因為年齡大,已經去世了,但是他其特的小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人走了,一切的一切都沒有了,活一天算一天吧!希望你們年輕人多看書,書裡真有豐收果,也有萬兩金。

  • 6 # Echo的日記

    在寫《人間失格》之前的太宰治還是一個開朗健康,積極向上的人,那時,他和妻子美知子搬回鄉下,此時的他也不再是那個糾結於“芥川獎‘’的急功近利的少年了,他開始努力維持家庭。

    “結婚家庭,我認為都需要努力才能維持,即使貧窮,我也一生珍惜。”這是太宰治結婚時寫下的誓約書。他灰暗懦弱的形象不見了。

    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有一段沉痛的回憶,就是他罪惡的過去,他四度自殺殉情未遂,還讓一個無辜的女性失去性命,還有青年時為得到“芥川獎”而犯下的錯誤,於是《人間失格》就成為他剖析自己罪惡的工具。

    自白自己的罪過,展開故事,毫不留情的揭露人類共有的罪惡,醜陋,自私,偽善。

    但是,在寫《人間失格》期間,他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開始酗酒,出入花街柳巷,一邊咳血,一邊寫作,他覺得描述人類的罪惡,自己就不能過著幸福的生活,他賭上自己的性命寫作。

    《人間失格》讓大部分讀者產生共鳴,認識到自身的軟弱,異類,罪惡,彷彿在寫自己的故事一般,讓讀者得到了精神上的救贖。

    其實,在太宰治看來,《人間失格》中的葉藏並非失去了做人的資格,正如小說最後酒吧老闆娘的話:“我們認識的小葉,個性率真,風趣幽默。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一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太宰治想告訴大家:“認識到自身罪孽深重的人,對愛有深刻的認識,才會親切待人。”

    正是太宰治39歲生日那天,他選擇與世長辭,在遺書中,他這樣寫到:“各位,我的孩子不多,請好好照顧他們,我一直想著你們,然後眼泛淚光,美知子,我最愛的是你。”

    其實,談到太宰治的作品,人們都敬而遠之,因為他們只看見太宰治的陰暗之處,卻沒有看見他自身的人格光輝。

  • 7 # 你聽得是誰

    機緣巧合下我讀了這本書,還記得那個時候是我目前人生的低谷,人形瘦削,讀完的第一感受是這個人太慘了,真的太慘了,跟他比我的慘又算的了什麼呢?然後竟也奇蹟般地治癒了我。我真的開心,一個是因為讀到了幾段感同身受的句子,覺得自己並不孤獨和另類,一個就是這世間我的生活也算過得去,沒必要顧影自憐。

    至今我仍記得其中的開頭部分句子,是這樣寫的:我不知道人們為什麼總是開口問吃飯了麼,因為對於我來說,我根本感覺不到飢餓,吃可以不吃也可以。 好像吃飯對他來說都像是一種掩蓋,掩蓋他不同的一面,恰巧的是,那時候我正有這樣的感覺,食不知味,並且真的不知道飢餓的感覺,每天不管睡得多晚,早上四五點一定自然醒,沒有睏意,好像跟他又有幾分相似,但遠不及他的苦悶。這是讓我慶幸的事,以至於往後的日子,但凡有些不如意的出現攪亂我的心情,我一定會溫故這本書,從其中尋找我的快樂。

  • 8 # 故史新時刻

    我來說說吧,我是剛看完這本書,還沒有緩轉

    這本書全文看下來就一個色調,就是壓抑,甚至讓我想起了過往的不快,簡直太喪。

    全文是講主角小葉的,從小時候到徹底成為廢人,而很令人驚訝的是,結尾處寫到,他才27歲,我簡直驚掉下巴,我試圖往後翻,結果沒有了,只有後記了,我是真的醉了

    筆法很熟練,一看就知道是老手,遊刃有餘,描寫的太細膩了,我是一口氣讀下來的,很通暢,可能是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有相通的地方,我之前讀瓦爾登湖,就沒這麼順溜了,不過可以說明的是兩本書是兩種風格,區別相當大,同樣是寫悲劇,平凡的世界和它也是兩種風格,我感覺我應該不會再讀了,或者很久後可能會讀

    這本書你說他不是作者的真實經歷感受我都可能不信,雖然作者在後記中寫道是他無意得到的,騙鬼呢吧,精心策劃的三張照片和後記中提到不做修改的原文刊登,序言的文筆和三篇札記是一種寫法,這種高超的寫法,怎麼可能會雷同,這可能就是作者的自傳體敘說。

    簡直是太過壓抑,內容通文壓抑,並且很強的主觀性,他侵犯了那麼多女人,他又開心的與別人結婚去了(原文:不久,我們結婚了);有些東西當他沒有的時候,他會口誅筆伐和貶低抱怨(原文:過去我總以為,所謂的處女之美不過是愚昧的詩人天真哀傷的幻想),而當他有了之後,便覺得確實很好;毫無人性,毫無良心,說離開就離開靜子母女倆,更可恨的是已經與祝子結婚了喝醉了酒竟然又去靜子母女倆那裡玩去了,並在那裡過夜,毫無敬畏之心,他只想著自己的痛,但他自己又做著什麼樣的事情呢

    他不認清現實,可是現實何錯之有,當真的現實變成了聖人世界的樣子,到那時你又開始抱怨了,這可能就是文人一天沒事閒得慌吧,文中說到為錢去死,讀到這的時候我大為吃驚,因為沒錢去死?那為什麼不去賺錢?這是很大的問題。“恆子死了,我卻被救回來了”,讀到這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他把現實說成絕望,這個事情我很遺憾,你不承認人的社會性,你又在其中汲取,假設說現實都是維護你,圍著你轉,任由你,那麼我想問,別人沒有家庭嗎,你的錢會給別人過活嗎,可能到了那個時候你又會覺得,別人太乾涉你了,這是一個很傻的問題,我不說了吧,莫絕望,正常而已,可能只是小說情節而已,我過於認真了吧

  • 9 # 醒時有思醉有詩

    一定會有很多人厭惡太宰治這種懦弱厭世的氣質,我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生而為人,總是有兩面,有的人生來就是思考消極面的,他當然有足夠理由不選擇生。正如卡夫卡所說,你在有生之年就已經死了,但卻是真正獲救的人。

    但我還是想說:今天的孩子很容易讀懂薩特,卡夫卡,加繆,太宰治,可他們卻很難讀懂莎士比亞,托爾斯泰,歌德。因為教育及其環境,無法為他們展現一種博大的世界和胸懷。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10 # 靜靜等待繁華落盡

    壓抑、恐懼

    這是我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我喜歡讀書,我看過很多著名的文學作品,比如《飄》、《巴黎聖母院》等等,這些作品雖然也會反映當時社會的不正常現象,但都會給人希望,哪怕《飄》的結尾斯嘉麗和瑞德分了,但我仍覺得兩人還存在複合的希望,我要強調的就是希望!《人間失格》是一本好書,但也是一本讓我永遠不想讀第二遍的好書!我讀完的感受是絕望,墜入深淵的絕望,整本書氣氛壓抑,充滿著對死亡的渴望,對生命的漠視!我害怕會和作者產生共鳴,這是一個讀者的恥辱,也是對作者的不尊重,但我必須強制自己逃離作者的世界,或許是我心理太脆弱。

    對人物簡單介紹與分析“有個說法叫‘錢斷情亦斷’,世人對此解釋反了。不是說男人把錢用光了,就會遭到女人的拋棄,而是說男人一旦沒有錢,就會自然而然地意氣消沉,變得窩囊,連笑聲也軟弱無力,而且變得非常乖僻,最終自暴自棄,主動把女人拋棄了。也就是在半癲狂的狀態下徹底甩掉女人的意思。從孩提時代起,我就一直在討好周圍的人,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徹頭徹尾的絕望,殘酷的青春,疼痛的青春,純粹的青春,永恆的青春文學悽美之作,失去作為人活在世間的資格。

    葉藏從小發現自己與其他人都不同,他無法理解周圍的一切,無法融入,也沒有辦法逃避,他看透了生活的陰暗與悲哀, 卻又無可避免的成為了令人悲哀的人。既不能理解女人心的淺薄,也不斷被朋友利用,卻認為妥協退讓才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為了混跡世間,學習人性的種種卑劣。父親的演講會上,男傭們背地裡批評演講枯燥無味,一轉身又為了討好主人而讚不絕口。葉藏目睹了這一“可恨罪想”,為人類在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心口不一而驚異,同時又認為這必是活下去的“妙諦”。

    性格分析:怯懦敏感,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偽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越、社會現實的冷酷殘忍,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為了人世間的“異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

    這是一個怎樣的扭曲的社會,扭曲的人格,太宰治的整本書都在描寫這麼一個滑稽、可笑、病態的人物。

    唯一的美好,也是用來嘲諷黑暗“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 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

    太宰治將良子設定成“擁有純潔的信賴心的人”、“信賴的天才”。良子與葉藏結婚之後,仍然透過對葉藏的感受、感想的描述,來強調良子是純潔的、信任的天才,但卻用一句話否定了這樣的美好——難道信賴也是一種罪過嗎?

    不太能理解的一段“我們所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吶。”

    是心中渴望成為“神一樣的好孩子”?還是再一次嘲諷?我理解不了!或許只有太宰治自己才能體會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生而為人,對不起) 。

    結語

    心理不積極向上的人不推薦閱讀

    最後說一句,有死亡的勇氣,何不勇敢地去追求幸福,畢竟死都不怕,還怕什麼?

    不信任幸福的人終究是不幸的,正如書中的葉藏,還有太宰治自己。

  • 11 # 自遊烏托邦

    《人間失格》是我看過的除三島由紀夫《金閣寺》之外比較有特點的書,《人間失格》其意是“喪失做人的尊嚴”,是太宰治主要的代表作,以自傳體裁我主的一部短篇小說,是太宰治生前在精神病院中完成的最後一部作品,不久後第三次自殺結束了他可恥的一身。他是日本頹廢派創始人。小說中的三藏雖然以小丑,搞怪的怯懦,但他就是一個問號一樣存在,是對人性的一種質問。總是讓人對人性引發諸多思考。作品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話“生而為人,我很遺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沒有任何一款的養髮產品,可以真正做到護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