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今天大夥就一起來說說,要怎樣科學的飲水吧。 水是人體需求量最大、最重要的營養素,就人的生命而言斷水比斷糧的威脅更嚴重,因為斷食制所有體脂和主持蛋白質耗盡50%時才會死亡。故人不進食只飲水上可存活數週,而斷水是全身水份失去10%時就可能死亡,不飲水只能存活數日,一般斷水五到十天,即可危及生命,因此水被譽為生命之源 我們是靠中樞神經系統控制水的攝入和透過腎臟的調節排出的水。 說的那麼多,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科學的飲水呢? 那麼我就在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科學飲水的時間表。 7:00起床一杯水,溫度適宜的白開水來補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腸排毒。 8:30清晨的忙碌已經使水分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很多,所以此時的補水特別重要。 11:30用餐前適當喝點水有助於啟用消化系統活力,同時要注意喝完後不要立即進餐。 12:30午餐半小時後可少量喝些水。 14:30開始下午工作前用一杯清茶消除疲勞,這一杯同樣也很重要。 17:30餐前喝杯水除了補充流失的水分之外,還可以減少晚餐食量,特別適用於想減肥的人士。 22:30臨睡前一至半小時喝一些水,但不宜喝太多。 當然喝水的時間,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靈活調節,不要等口渴了再喝。 大家還有什麼好點子呢?我是Δέκα,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5
回覆列表
  • 1 # 南京京科醫院範曉健

    首先,每個人的喝水量應該根據身處地的氣候、溫度、工作環境和自身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一個正常人每天要排出體外的水大概有2.5公斤,大部分是透過食物或直接飲水了獲取,因此每天要喝1800-2000ml左右的水,才能滿足人體正常所需。

    可2000ml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獲得,應該把食物裡的水分一併算進去。

    其實,我們每天吃的各種食物也有內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份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雞蛋、魚類中也有大約75%的水。粗略估計,我們吃一餐飯,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湯裡攝取到300~400ml的水。

    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攝取的1000~1200ml水分,我們每天只要再喝1000~ 1200ml開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就差不多了。

    不過,水的需求量必須視每個人所處環境(溫度、溼度)、運動量、身體健康情況及食物攝取量等而定,沒有標準值。

    但人喝水一天不能少於500ml,也不要超過3000ml,少量多次,有些人喜歡在喝水的時候一口氣把一杯水喝個底朝天,這是錯誤的,喝水要細、長。不要一次性喝水過量,最好像茶道之人喝水一樣。

    其次,要主動喝水。不要等口乾才喝,有空就喝。

    清晨起床喝杯水,慢飲,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後,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容量不足,微迴圈淤滯,很容易造成血流不暢,血壓增高,這時最需要補水。

    在刷牙前喝水可以把請晨口腔內濃度最高具有很好殺菌消毒作用的唾液喝進肚裡,給整個消化道進行殺菌消毒。

    但飲用過量的水會啟用大腦內抑制吞嚥的機制,一旦超越了這種抑制機制,我們將面臨水中毒的風險,即醫學上常說的“低鈉血癥”;

    低鈉血癥是指人體內水分過多而導致血液中鈉含量過低而引發的病症,會導致昏睡、噁心、抽搐甚至昏迷,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幾個小時內就會死亡。

    總而言之,每天的喝水量應根據自身情況飲用,多、少都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只有合理的飲水,才能幫助身體滿足所需,保養身體。

  • 2 # 喻兆恆醫生

    喝水真的談不上要多科學,你說的比我說的好。個人而言,喝水的建議如下:1 喝乾淨水。2 常喝水,不要等口乾再喝水。3 有條件和喝瓶裝水,沒條件自己燒水喝。生命離不開水,但所謂的科學養生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沒時間沒金錢沒要求。對於我而言,茶、白開水、咖啡、可樂、果汁啥都喝,沒機會挑剔,沒資格評價。

  • 3 # 軟神仙

    水是生命之源,離開了水,人、植物、動物都不能存活。那麼這樣才能做到科學飲水呢,我感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說:

    第一,每天不管有沒有口渴,都要適量飲水,這裡的適量,指的是既不過少,但也不盲目貪多。有些人會認為水喝的越多越好,其實是不科學的。任何事物都是過之必反,每天的飲水量只要達到我們人體的需求就完全可以了。

    第二,掌握好飲水的時間,儘量不要晚上九點後喝水,會對人體造成負擔,而且容易造成第二天浮腫狀況。

    第三,水裡不要盲目加一些所謂的保健品,有些東西,長期喝可能有好處,但是也要分個人體質,比如我們常食用的枸杞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也要分陽虛體質還是陰虛體質,否則不僅不能帶來好處,還會有弊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深似海竟抵不過新歡歡愛,鄭爽錯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