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雲社初心
-
2 # 北美車釐子
這是一個數學問題。
之前我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家酒吧。這個地方擠滿了人,音樂還特別響。我幾乎無法動彈,更別提想站直了。
我有一種很空的感覺。我在一個所謂的“有趣”的環境。青春、音樂、飲料、朋友、舞蹈等等,但我一樣都沒有。
我說的“空”指的是“空虛”。它是這樣的:
每個房間/場景都有集體意識。佔據空間的人越多,每個人的擁有權就越少。如果你在一個有100個人的房間裡,你只佔1%的集體意識。
你的想法將因為別人的存在而蒙上陰影。
我將如何融入他們?
他們會怎麼想我?
我怎樣可以找到共同點?
你自然會失去你的個性,因為你已經迷失在社會契約行為的海洋中。跟這個人交談。點這個飲料。笑這個笑話。跟著這首歌跳舞。
當我們一個人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是最清晰的。我們切斷了噪音。阻止了外部的刺激。反思我們過去的生活,如今的生活,和未來的生活。
我相信任何經歷過空虛的人都更有可能結束孤獨,不管是否足夠聰慧。
這個不絕對。
聰慧的人更容易變孤獨。
聰慧的人都信奉自己的內心,不大接受外來的干擾,更願意保持獨立。
並且從“聰慧,獨立”中獲得了更多快樂的正反饋。
隨著聰慧,認知的提高,和自己同階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因為大家分處不同領域,交集的話題也會變少。
與其花心思尋找伴侶,不如努力向前實現更多價值。
以上種種原因,聰慧的人會容易變孤獨,這有時就是宿命。
但如果有人恰巧跟上他的節奏,或者同領域同階,還是可以破解“孤獨”的。
——來自只說重點的心理教育專家[成雲社]~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