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毛躍成
-
2 # 小龍蝦1653708231
還是跟人性有關吧,人之初性本善,其實人之終性也善,突然要死了,覺得自己之前的惡,實在是沒必要,都是空,所以就後悔了!變得善慈了
-
3 # 原詩創文844
其實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三字經》裡面說的非常的好,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就告訴我們,沒有天生的就是惡人,人從出生開始都善良的,只不過於由於人會產生貪婪,所以導致有一部分的人會做出違背自己良心的事,臨死前會回想起自己一輩子的經過,其實都是過眼雲煙,所以會醒悟,一輩其實沒什麼可爭的,正所謂,長城今猶在,不見當今秦始皇。
-
4 # 情天的鄉村
我是這麼想的,反正都要死了自己馬上就不存在了,要是真的有地獄,做點好事,減少自己的罪惡,自己都要死了,也根本沒有心去哄騙任何人了
-
5 # 九門提督坎震離
什麼叫善,什麼叫惡?什麼叫益,什麼叫害?
什麼叫利,什麼叫弊?
蜻蜓是益蟲,蚊子是害蟲。我們所謂的好壞,善惡,其實都是以人為標準的。對我們有益,它是好的,有用的。對我們有害,它是壞的。
世間其實本無善惡,也無好壞,所以充其量不過是利弊。人之將死,錢財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大多都會在死前,把錢財饋贈給親朋好友,實在身無長物,沒有以往的顧忌,也會就是論事,說點中正的話,無欲則剛嘛。
久而久之,也就讓很多人這樣以為。
-
6 # 貳叄史
論之處,性本善。,,死亡面前一切平等。不再多也無所謂。其實是想贖罪。也許是隻有自己知道。 沒有多少壞人覺得自己是壞的。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哪怕他再壞。
-
7 # 輪迴只為遇見你
人之將死,世間所有恩怨情仇隨之化為烏有,人之初,性本善,根源本是善良,加上中國佛教信仰根深締固,有十八層地獄之說,所以死之前也看開了,放下了,也將回歸自然,死之前生前之事像放電影一樣歷歷在目,但不知是否有這一說。大限到時應該回到當初,即使大惡之人內心也有一絲善念。個人說法,不喜勿噴。
-
8 # 徐臣廣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羽知亡其鳴亦哀。人之初,性本善。知道葉洛歸根的道理,也就不難理解人死其善的時世論回。
之所以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事實發生,我認為也是人生轉世的論回吧!人到臨尾之時才知道萬物皆空,什麼七情六慾,愛恨情仇。什麼明爭暗鬥,爾虞我詐。什麼金銀財寶,物慾橫流。什麼七鬥才氣,學富五車。什麼物華天寶,蓋世橫財。都會隨著一口氣的嚥下而消失,皆會跟著眼睛的閒合爾無存。正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其時才大徹大悟,吾心歸善!所有人的一生,也才在善的滿足中謝世!
錢財本是身外之物,情仇存在意念之中。人初轉世,只帶區區幾斤血肉之軀,並無衣履附體,雜念協生。只是為了生存吸食,才有善惡之分。等到你陽壽己盡,氣數彌留之時,你才覺得迴歸自我,還返善境才是人的最終去處!正所謂人無是處,四大皆空。哪怕人死之後化作一卜土,以孕育萬物,也算你性本善吧!
-
9 # 使用者2862572481735
人剛出生是善良的。
長成後都是邪惡的。為了自己利益鬥爭了一生,爭各奪利、強取豪奪、寸土不讓、寸利必得、甚至殺戮眾生、手段之惡劣、殘忍令人窒息作嘔。
臨終就看透了,人生就是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走。
所以臨終前就回歸了人的本性,還是善些吧。到陰曹地府說不準還能轉世輪迴呢。
-
10 # 生不逢時566
無論什麼人,那怕你是皇帝都有要死的時候,更別說其它什麼人了,無論一生做過什麼,擁有什麼,無論怎麼不捨,多少牽掛,在自己知道生存無望,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眼前的什麼財產,權力,嬌妻美妾,親人朋友,老婆孩子,一切一切即將化為烏有,或許成為別人的所有,一定會萬念俱灰,百般痛楚,回想一生所做所為,問心無愧的,會做些感嘆,給人們留下個好的印象,喪盡天良的在死亡面前也得說些人話,一是洗白,二是在即將踏上的莫泉路前途未卜,罪孽深重,報應無助做的幡然醒悟之舉!但如果要是急病,什麼都沒機會說,也許就省事了。
-
11 # 嚮明人黃曾新
因為從此一了百了,什麼利益與恩怨都沒有意義了,所講的話已經脫離本人地位來考慮了,而且對自己都感覺到的錯誤不再堅持了,也有了徹悟之心
-
12 # 一朵白雲286691575
見過,平時很惡的人將要死了,忽然說話寬容善良了很多!也許是因為善於不善對將死的人來說已經沒有實質的意義了,何不在活人心裡留過好印象?或者已經沒有精力再用心機算這個算那個了!
-
13 # 雲海仙境579
這說白了就是人性的問題。人從一出生沒有誰是十惡不赦的,做惡都是後天的心魔因素,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所說的一些話是對自己的心靈禪悔和洗白吧,
-
14 # 浩興6939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善與惡是兩個不同的處世態度。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人之將死,他一方面要將善的一面留給世人。雖然他以前有惡的態度。他要反悔。他要歉悔。
另一反面,他還信仰有地域。人在世上做了惡事,到了那裡要受罪,為了少受罪,不受罪,言行要善一點。可是晚了。是遲來的善意。
還有,就是人之將死,已沒有力氣去發惡意的言行與態度了。奄奄一息了,就是發出來的惡意態度也沒勁了,表現的很善良。
我想大概就是這幾方面才讓人感到。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15 # 韌性大媽很快樂
就是說人人快要死了都要向善!我想應該是怕自己死了以後下地獄吧!臨死前求上天保佑唄!保佑自己的來生,活的更美好!
-
16 # 天生我才131421
人之出性本善,人在慢慢長大之後就有了七情六慾,不同的生活培養不同的性格,善良的,懦弱的,惡毒的,無論好的還是壞的到臨死的時候都會歸於本源,
-
17 # pubd95150hj鄉野農夫
人之初性本善真,中華教育善為先。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是聖潔的,人類產生語言,教育人心向善,可以說已根深蒂固,只是環境不同,有些人出泥而不染,而又有些人信念不夠,在利益,逼迫面前就改變了人之初,一旦死亡將近便心有根升,人之性之處,善惡本無念。周遭環境至,便有善惡分。
-
18 # 和諧園
1.人天性中有善良的一面。
三字經裡說:人之初,性本善。人天生就有利他主義傾向。不光是人,動物也有利他主義。比如公螳螂會在母螳螂懷孕後,主動成為母螳螂的食物。所以對於高階動物人類來說,性善的一面表現得更加明顯,加之後天的教育,每一個人的大腦裡,都有從善的念頭。在人即將死去的時候,他們會更加願意面對內心深處的善念。
2.人在死之前,攻擊性降到最低。人是動物的一種,天生具有攻擊性。比如人的憤怒、怨恨、嫉妒等情緒,都是攻擊性的表現。而攻擊是需要大量能量的。人在死之前非常虛弱,體內的能量已經無法支援攻擊性。所以人在死之前的善良,重要的原因是沒有足夠能量去攻擊,他的能量狀態和善的狀態更加匹配。
3.人在死之前,開始達到“無我”境界。死亡,意味著思想、生命、財富等一切都將離去,“我”將從地球消失。消失之前,任何的自我追求、自我滿足都已失去了意義。自然而然,將死之人就會把注意力轉向他人,把生的意願寄託在別人身上,希望別的生命能夠好好發展下去,相應的,就會產生善念和善言。
-
19 # 月牙痕1
行將朽木才知萬事皆空,這話說得有點禪意,但不無道理。
生命行將終止,尚有一時之氣時,會審視自己塵世一圈的起伏跌宕,有多少恩怨情仇可能計較?有多少未竟之事空留遺憾?有多少愛與被愛無奈不再?
死亡殘酷,它是生命不復再來的終結,它令塵世的美好毀滅得乾淨徹底,它令生命如同塵埃般永歸大地。
是不是知道晚了,在很短的生命裡,留下了太多的是是非非?留下了太多因小失大的牽牽掛掛?留下了太多吹毛求疵的難堪?
或許生命不該這樣,為什麼不趁此時,說出生命不該這樣的道理呢?說出去不為別的,簡單純粹就是珍惜生命!
-
20 # 湖北老衛
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原文為:“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嗚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因為人面臨死亡時,一是一切都放下了,他們最後發出的心聲,不再虛偽,不再掩飾,每句話都是真心的,善意的;二是懺悔之意,不再堅持自己的偏見;三是最後一次向世人表白自己。
回覆列表
人之初,性本善。後來隨年齡的增長有了七情六慾,也就有了情仇愛恨,故:性相近,習相遠。人要死時,七情六慾沒了,愛恨情仇空了,又回到:人之初,性本善。所以面對死亡都願
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