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外二三事

    (1):詩歌不論如何“跳躍”,但絕對不能沒有邏輯!

    (2):每一個語言都指向同一義,詩歌就會缺乏張力。

    (3):很多詩,你的詩歌語言表訴的是真的,缺點就在於你的語言有種流行歌詞的韻律,得現成的。而不是你自己精心錘鍊得來的,這就是你的要害,它導致的結果就是,會使你的詩歌看起來很面熟,語言很舊,感情不能在詩歌中“沉”住,從而也不飽滿!

    4):直白,並不在於語言是否“淺顯”或“深奧”(澀口),而是看——你的情感是否“藏”得住,是否不單薄。如果你的詩歌寫得很“跳躍”,彷彿沒人能懂,可我一抓住你的“修飾”詞——陰冷啊破碎啊黑色啊等等等,那我就已經知道你要表達什麼了,你的情感已表露無遺,你還敢說你的詩歌不直白嗎?!

    (5):從詩歌所要表達的意義上來說,有些看似後現代的詩歌其實並不後現代。它不過是用後現代的詩歌寫作技巧蒙人而已,把一首詩歌弄得支離破碎。本來是完整的,他偏不,一定要把一些關鍵詞省略,搞得“高深莫測”,而如果有人真的讀進去了,看到的就是那麼一種意思,沒有其他!那還不如把那些“關鍵”詞補上,寫得通俗易懂些,再在它的背後隱藏至少一種以上的更深層的涵義!古代漢語水平還過得去的人讀古詩,絕不會覺得它們難於理解,何況是古人呢?現代詩歌的寫作,特別是中國的現代詩歌寫作,有些偏軌了!

    (6):每首詩歌在完整產生前,它必須得經過形而上的構思,否則完整產生之後的詩歌,所要表達的形而下是不飽滿的,至少它的形而下的形而上思索是欠缺的,是不深刻的,是單薄的!

    (7):現代“易懂”的詩有兩種,一種是平淡而有致,另一種是黑色幽默的運用。當一首詩歌對黑色幽默的剔除或者淡化時,必須得使平淡的語言具有多義性,增加它的“厚度”,否則好多想寫的東西就會感覺沒有充分表達出來,從而就會顯得單薄。

    (8):詩歌敘述語言的運用必會導致“賦”的手法的表現。但絕非散文化,除非是敘述的手法與抒情或者是剖析(分析)手法向度的失衡。從而導致通篇只對本事物描述,而沒有昇華,使得詩歌語言的韻律流失,節奏變調,味道減淡。於是,詩歌與散文的分別就出來了——詩歌中心力量是內斂的,散文恰恰相反,是外向的。

    (9):詩歌的語言,不管是用於敘述還是其他,它的語言都不同於散文的語言。詩歌的語言是太陽的語言,既要有向外輻射的光芒,更要有內心引力,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就是散文的語言。就論太陽,如果只有內心引力而沒有向外輻射的光芒,那麼它就不是太陽,呵呵,而是月亮或者黑洞。如果它只是向外輻射光芒而沒有內心引力,那麼太陽也不會存在,或存在不久!

    (10):對於遙想或歌詠的語言,我認為應該是站在山岡上的,而不是飄在空中的,必須得源自生活的細節。

    (11):詩是具體的哲學,是“水上的雕塑”。完成一首詩的過程,所需的經驗來自“從前”,但完成的——不是重複經驗本身,而是現在,是當下,是being。你所分析的不過是他的經驗,而經驗是個人的。何況一首詩的情緒並不是完全的經驗。所以,去臆想他的經歷不如去分析他的詩藝。

    (12):如果把一首現實詩的題目換成有有象徵意思的題目(如關於文革背景的題目,當然詩本身得具備多層涵義),那麼每一個詞就會突然具有象徵性,從而一首介於現實與超現實的詩歌,馬上躍入象徵或意象派行列。這說明了兩點:1、是題目張力選擇的重要性。2、寫詩歌不能不從象徵和意象派起步,可又不能囿步不前,否則就只在朦朧詩裡徘徊不前,必須要前進到現實再進而超現實。最後達到每個詞語有實質感又有陌生神話感的似真似幻的境界大融合。

    (13):真正的短句,是一行表達一層意思。而非強行把一個完整的主謂賓的句子進行倒裝,進而拆解成多行,雖然,那樣的“短句”能得到一種韻律,或比較完整的清幽的情緒。但是,對於詩歌整體的深刻性和飽滿度,甚至詩歌的老練和渾成,卻會帶來致命傷,使詩藝停滯不前。

    (14):在所有的詩體中,最難寫的並非嚴格的意英十四行,而是通篇不分段的詩歌。它需要一氣從頭直貫到底,似斷非斷,似連非連,似平鋪直敘而非平鋪直敘,似昇華而昇華得不露痕跡。所以對於初學者,建議還是先練習分段寫作為上策。

    (15):久寫詩歌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觸——兩行一段的詩歌適宜表達某種哲理的思考,三行一段的詩歌適宜表達某種不安的氛圍,五行以上一段的詩歌適宜陳述。而四行一段的詩歌,適宜完整某種情緒。對於入門者來說,可以先從嚴格的每段四行入手,進而提高。

    (16):如果一首詩歌在同一段中有四行以上連續押同一個韻,那就就太奢侈了,而且會使詩歌的韻律節奏渙散,使詩歌的核心力量也外化了.四行是界限,五行是極限,五行之後無論如何一定要轉韻!

    (17):一首作品得以呈現之前,它屬於作者。完成之後,它因具有生命會反過來命令作者為它去錘鍊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這就是詩歌打磨的動機和成因。也許換種表達你們會更容易接受——我早已預見那個池塘裡有一條魚是屬於我的,很多年前它很弱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在長大。在收穫的九月,它浮出了水面,背脊青黑似刀刃,我用絲網捕捉到了它。然後觸控它,它屬於了我。但我感覺離開池塘的那條魚似乎缺少了某種東西,於是我唯一能獲取資訊的方式就是把手伸向池塘,讓手浸入池塘之水,感受水的質地和溫度,甚至水的呼吸。有時,我還能意外地得到從那條魚身上遺落在水裡的一個陳舊的鱗片,就像《十月的人物與青蝗》的題記。它屬於那條魚,但已不屬於魚身,因為魚身早已完整如新。那就讓這個鱗片與那條魚呆在一起,同在另一個新的空間裡。那麼,那條魚,會感到更加安詳和自在的,我相信。

  • 2 # 卡威撩事

    分享疫情期間寫的一些打油詩,鼓勵一下:

    夕陽月下

    夕陽藏屋後,

    明月立枝頭,

    齊盼春來到,

    力掃中華毒。

    晴空

    萬里長空了無雲,

    一棵孤樹不見青。

    江城男兒依紅牆,

    只待萬物皆換新。

    飛雁

    孤木遮晚霞

    群雁迎春風

    何日返江城

    再見至親朋

    武漢戰疫

    長江漢水育三鎮,

    龜山蛇山護江城,

    奈何病毒襲武漢。

    幸有白衣如天神。

    梅園花開

    漢口江灘人依稀,

    東湖梅園花已開。

    滿城皆待春來到,

    齊迎戰疫勝利來。

  • 3 # 默玄吟雷

    這個問題我個人以為首先自己要懂詩,因為詩這文體表達方式,表達出來的東西太抽象,自己若不理解,別人說了你還是不懂,或者不服。而且千古以來人們對詩詞看法就許多爭議,這其中不乏千古大家。

    舉個例子,婉約詞宗李清照就認為蘇軾的詞不好,不是因為風格豪放,而是說他詩法作詞,許多辭句不合音律之法,因為過去的詩詞都是要唱的,猶其是詞。

    我個人雖不通樂律,但鑽研這個古文學許多年,比較認同李清照說法。這個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我就不多講,容易跑題,但這裡頭有個什麼問題呢,就是我本人從情感上又特喜歡蘇軾的詞。這問題就出來了,認為他的詞作法不好卻又很喜歡。那你說這詞好是不好。

    古詩也存在許多爭議,清末有個大家我忘了他名字了,他主張做詩復古,牽詞用字最好用奧義生僻字,我個人想了想這種思想其實有合乎古詩體,詩理的一面性,但只是一面性,有些偏激。而另一些人則主張古詩口語化,越直白越好,其實也有些偏激。但這就又造成種什麼現象,同一首詩,此人說好,那人說壞。

    這是個人看法,不一定對。

  • 4 # 明月無輝

    相要知道自己寫詩的水平,先要搞清楚寫詩的基本常識。詩分為格律詩,古風,現在詩。古風和現代詩要求比較寬,但也是要求押韻的。格律詩分為平水韻和新韻兩種,平水韻必須要嚴格按照韻部押韻,一首詩的韻腳必須是同一韻部。新韻也一樣,只是新韻韻部比平水韻少,且寬泛些。格律詩必須要熟悉詩的格律,平仄分明。

    無論是絕句還是長律都是要講究粘對,仄起仄收平起平收。律詩還要必須運用對仗,有嚴格要求的。搞懂了這些可以按照格律寫詩。至於寫詩的水平那就看你的文化底蘊和對詩歌藝術的熟悉鑑賞水平了,可以像寫的好的高手學習請教,多讀經典詩詞,您的詩詞就會寫的越來越好。一首好的詩,意境要好,啟承轉合流暢銜接自然,文采好,讓人讀後有所啟發,感受到美的薰陶。

  • 5 # 絲語情話

    說實話:不想知道自己寫詩的水平。

    因為,詩,乃即興,由感而發,是心語。有時,絞盡腦汁,難成一句;有時,耳聞目睹,觸景生情,脫口即出,來不及思考,細細推敲,一揮而就;稍有猶豫,再無感覺,這也許就是所謂“靈感”。

    年輕人還好,歲數大了,記憶力下降,寫詩(暫且稱詩)更不適合深思熟慮。否則,轉眼工夫,就不知從何落筆了,至於,是不是詩,結構,平仄,壓韻等,也來不及考慮。所思,所想,所感,躍然紙上,就很滿足了!

  • 6 # 一花一葉言

    也發一首湊湊熱鬧

    仲春隨筆

    寒氣日漸遠,

    驚蟄震乾坤。

    東風蕩埃盡,

    春雨洗天新。

    2020.03.09

  • 7 # D冬天不冷2018

    這篇曰記火了

    是什麼力量

    讓它從武漢流向全國

    並向世界蔓延

    它毒的象新冠.,

    美的似飛船

    人們感覺無比新鮮 浪漫

    困在家中 把這篇曰記

    觀看

  • 8 # 小水滴213269177

    有一句老話叫“孩子看著自家的好,”自己的作品雖然不是嘔心瀝血,卻也是下了一番功夫,自我欣賞也感覺不錯。至於朋友們看著如何,那便是別人的事。不過,自己還是有待提高。

    一首七言供大家消遣。

    《夜雨敲窗》

    雪消寒梅滴殘淚,風吹梨花滿面霜,

    春雨岸邊柳絨絨,百靈高歌返故鄉。

    月棲水底波紋繞,日坐山頂雲纏腰,

    白雲藍天追落日,雄鷹展翅恨天高。

    搖步紅塵醉明月,石上青苔聽歌謠,

    一輪明月灑繡樓,倩女窗前相思稠。

    夜雨敲窗驚幽夢,晨風拂簾送溫情,

    披衣起坐窗前望,疑似情郎入夢鄉。

  • 9 # 文旅德昌

    關於“如何知道自己寫的詩的水平”的回答回答人:魏德昌

    自己寫詩的水平,我覺的要一分為二來看待,首先我們寫詩是興趣愛好,還是職業寫詩。在這裡要強調的是,詩人,不是一個稱謂,而是一種職業,如今社會職業詩人很少,都是興趣愛好來寫詩。

    先說第一種,全憑興趣愛好來寫詩,水平標準就不要對自己要求過於嚴格。就好像打籃球一樣,不是職業籃球運動員,也就不要以職業籃球運動員標準來評判自己,因為此時我們打籃球可能就是為了健康,為了快樂,均為興趣愛好使然。寫詩也是一樣,觸景生情,有感而發,或感慨時光流年,或悲喜交加抒情,均為過程中的愉快和滿足,而結果相對來說不是特別重要。

    另一種是將寫詩作為一種職業,當下社會此類人很少,和詩歌不被太推崇有極大的關係,很少不代表沒有。此時就要明確自己寫的到底是什麼題材,什麼型別的詩,然後再此基礎上再深入思考。我個人認為寫詩有四個境界,一是靈感閃現,興趣使然;二是情感飽滿,堅持創作;三是思想深刻,剛柔並濟;四是前三點的集合,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境界。這種狀態下,寫詩的結果可能比過程更讓人有成就感。

    不管什麼樣的詩,什麼樣的水平,創作者一定要真誠,講實話,實事求是,萬不可譁眾取寵,否則詩就只是一種工具,沒有了靈魂。一本小說可以沒有靈魂,因為有故事情節可以支撐內容,一首詩要是沒了靈魂,將一無是處,那怕它有著華麗詞藻的外表,也不過是徒有其表,毫無能量之感。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 10 # 暢言1298

    廣東粵語是中國古代漢語的活化石,懂廣東粵語的人對學習古詩和對古詩的審美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多看古詩名篇對詩詞的審美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寫詩盡求通俗易懂,少用生闢字,讓人較易瞭解,一首好的古體詩不在於它有多合平仄格律,而在於意境是否優美,合不合押韻。崔顥寫的千古絕唱《黃鶴樓》就是好的證明。如果你寫的古體詩和格律詩只有自己覺得好,而得不到廣大的民眾的認可,你寫的作品再多,對你本人又有什麼意義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麻醉師在進行手術時,因打麻藥過量導致病人死亡,需要負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