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泛黃的記憶8
-
2 # June姐
虐心嗎?是因為母親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吧……
我總覺得,孩子的分離焦慮並不是單純的孩子不願意分離,而是父母也沒有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些分離焦慮的父母比孩子跟焦慮。
在孩子上學的最初幾天,父母確實會擔心孩子是否會適應新的環境,但是,如果我們的孩子準備好了,我們還會擔心嗎?剛上學的幾天,總會看到家長在班級群裡問老師“我們家xx吃飯乖不乖?”、“我們家xx還在哭嗎?”等等類似的問題,試想想,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家能好好地自己吃飯,能自己上廁所,能自己穿脫衣服,我們還會有這些擔心嗎?
所以,上學之前讓孩子最好準備,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不會虐心了!
-
3 # tinged111
我家寶寶入園第一週表現的還好,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只是在第一天新鮮期後,稍稍有點小抗拒。本來以為安全度過第一週了,誰知道第二週開始了。
第二週第一天就情緒比較低落,不肯去。好不容易進了幼兒園門,我要走時,抱著我的衣服不停地哭,不肯讓我走,我也跟著一起哭。後面一個教室都是我們兩個哭聲,狠狠心走了。後面第三天稍微哭了下,再就適應了。
寶寶初去幼兒園,對於家長來說是個折磨,我基本一天都沒心思上班,時刻看著手機等著老師發訊息,打電話告訴情況。下午早早就接回來,想的不行。
-
4 # 堯媽成長記
虐心倒談不上,焦慮還是有一些的,九一就該送孩子去幼兒園了,這幾天的心情有那麼一些錯綜複雜!
最主要原因是孩子從小到大沒離開過我,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是我帶,一天都沒分開過,所以這對於我和孩子來說都得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尤其是我,必須得堅強起來!
我們都知道,家長過於焦慮會感染到孩子,所以為了讓孩子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必須要接受這個事實,坦然的面對,因為這是我們都得面對的,逃避不了的!
給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不要讓自己坐在那老是想,越想會越焦慮的!所以讓自己有些事情做,是最好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不妨試一試!
-
5 # 思雨媽咪
剛開始送孩子上幼兒園的確有點不適應。不但是孩子有分離焦慮,大人同樣有分離焦慮。孩子表現為哭鬧、不肯去幼兒園、不舒服等等,大人各種操心各種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
一、雖然孩子上幼兒園前就已經訓練他自己吃飯,自己喝水,自己上大小便,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別人打了應該怎麼保護自己。
二、但是孩子上幼兒園後,還是各種擔心,擔心他有沒有吃飽呀,會不會餓著肚子。擔心他能不能配合老師呢?能不能跟小夥伴玩得來呢?有沒有受委屈呢?等等一系列的念頭冒出來。
所以初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日子對媽媽來說,還是會各種虐心。
-
6 # 小宇宙調頻工作室
孩子剛上幼兒園時,各種哭鬧確實很虐心。孩子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媽媽,不想去適應一個新環境。作為媽媽,尤其沒有離開過孩子的媽媽,看到娃哭成這樣,很是捨不得。加上會擔憂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等的一切狀況,等等,我們作為父母,是不是也在分離焦慮中呢。
1.提前做準備,讓孩子熟悉幼兒園。
很多孩子上幼兒園前,都會有一些準備工作,比如經常溜到幼兒園,告訴寶寶以後就在這裡上學,給孩子準備學習用品,讓孩子慢慢接受幼兒園,接受自己要上學。告知孩子將來會發生的事情,做好分離的準備,不至於突然就離開媽媽,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
2.允許孩子哭泣,分離亦是成長。
即使前面做了很多分離焦慮的功課,孩子還是會大哭大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裡,沒有媽媽,孩子害怕,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或者擔心自己能不能堅持一天。孩子用這種哭鬧釋放自己的這種情緒,很多孩子等媽媽走了就不哭腦了。最後發現自己可以和老師小朋友們相處,沒有問題。
所有的母愛,都是與孩子漸行漸遠。從孩子呱呱墜地,到孩子會走路,到孩子斷奶,到上幼兒園,以後還會面臨很多分離,孩子也是在這樣一次次分離中成長的。
3.接受自己的失落,轉移焦慮。
孩子從身體裡出來了,從懷抱裡跑了,從家裡走了。作為日夜陪伴的媽媽,多少會有些失落。以前我們是孩子的中心,慢慢孩子身邊都會有其他重要的人出現。媽媽似乎變得可有可無。
入園初期,媽媽可以多安排一些活動,好好放鬆,轉移下自己的注意力。
-
7 # 於際敬身心健康專家
作為父母,送孩子第一次去上學,大多數都會經歷一番虐心大戲。孩子不停的哭鬧,自己不得不放手。可以說是非常的虐心,但是我現在從心理學方面來說說,怎麼能讓孩子安安穩穩的去上學。
一般孩子在3歲的時候,家長們會送孩子去幼兒園,或者有些在兩歲半就送去了。往往在這個時候,孩子和母親會出現“分離焦慮”,甚至在一些情況下,母親的分離焦慮比孩子還要嚴重。
這裡我們要提到的兩個名詞:客體穩定性與情感穩定性。
孩子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下,到三歲才能形成這兩個概念。客體是孩子身外的物體,你可以觀察一歲半以前的孩子,當你把他眼前的一個糖果拿走,他就會認為糖果是不存在的,只有他看到的事物,才覺得這個事物存在。情感穩定性,是一個人確定對方是愛自己的,並且,對方的愛不會因為時間或空間的距離而消失。
年幼的孩子,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下,一歲半即可形成客體穩定性,而情感穩定性在三歲才能形成。所以有些孩子被送到幼兒園,他會以為媽媽不要他了,內心會非常的恐懼。
這就提示各位家長,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或者在孩子三歲以前,一定要無條件的去愛孩子,關注孩子,你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他是什麼樣子,你都會愛他。這樣,會幫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讓他覺得就算自己在幼兒園,但是媽媽會在放學後來接他,媽媽沒有丟掉自己。
-
8 # 一種常態
非常虐心。初上幼兒園,孩子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面對的全是不認識的人,吃飯和睡覺時候沒有了媽媽的陪伴,想一下就覺得受不了。
可是雖然如此虐心,但這個時候媽媽一定要挺住。因為孩子正在邁出他人生中的重要一步——離開媽媽,融入集體。其實小孩子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當你走的時候孩子哇哇大哭,因為不想離開媽媽。一旦媽媽走了,其實老師安撫一下孩子,帶著他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遊戲,上課,其實孩子就沒事了。但也不乏有嚴重分離焦慮的,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媽媽就應該提前跟孩子講到幼兒園的事,讓他心理上有所準備。
我閨女上幼兒園,幾乎沒怎麼哭。因為我提前半年就在告訴她,你的好朋友上了幼兒園,等再過一段時間你就也該上幼兒園了,並且帶著她去幼兒園跟老師接觸,看環境。等真正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就第二天和第三天哭了一會兒。第一天中午睡覺的時候說想媽媽了。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告訴她,想媽媽的時候就想一會兒放學媽媽就來接我了。過程還算順利。我也一直安慰自己,其實孩子適應能力很強。
所以,孩子上幼兒園,不要到時候只等著虐心,要提早準備。
-
9 # Shmily-ZQ
當給孩子做入園體檢的時候,檢查完這項,自己走去下一項的房門,看著她的小背影突然一絲傷感,這娃將離開媽媽的懷抱獨自走入集體生活了。入園第一天,送去沒有哭鬧微笑和我再見。回到家為孃的心裡各種擔憂,擔心她發現我不在了哭鬧,擔心她著急尿褲子,擔心她吃不飽,擔心她睡不好。。。。。到接園時間七個小時實在難熬,坐立不安!剛到時間就在園門口排隊接娃,心裡忐忑不安。去了她們都玩的好好的,開開心心的挺自然的。老師說她倆表現很好。。我想可能是她倆沒破群,有個伴的原因吧,一切都那麼自然。到到和爸媽分房間睡的年齡啦,沒做任何特別的準備,5月14日說分開就分開了,睡醒來敲我們門。忘記說了,她倆是雙胞胎,互相照應!
-
10 # 苗媽說
送孩子去幼兒園,每天都哭得悽悽慘慘撕心裂肺虐心一百次的場景,苗媽早已在三年前經歷過了,所以現在說起這個話題,也是感慨萬千,歷歷在目。
現在想來,分離焦慮,其實不單單指孩子的表現,同時不要忽略了作為家長,尤其是媽媽的情緒。孩子入園,媽媽其實比誰都不捨,都焦慮,糟糕的是很多媽媽並不自知,這個深切體會是我親身經歷教給我的。我的不放心和焦慮的情緒,被敏感的孩子接收到,所以她會跟著一起捨不得,不放心,焦慮難過。所以入園後的一兩個月,每天上演生離死別戲碼。
後來當我多方求教知道真相後,才有了正確的應對,虐心戲才正式落下帷幕。所以友情提示各位媽媽,孩子剛上幼兒園時,首先自己要調整好心態,淡定、從容、溫柔、堅定去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心理。
-
11 # 偶遇的娃娃
送孩子去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脫離開家人走向社會,媽媽的焦慮、不安、擔心等等各種情緒都會有,但總會有那麼一天,孩子是要離開媽媽的,所謂“漸行漸遠”就是說這個吧。
說說我的孩子第一天上日託時我的感覺,當時是送他到他所在的早教中心的日託班,主要是想讓他提前適應一些幼兒園的生活,因為他對那個早教中心的環境、人員都很熟悉,以前上早教也經常把他放下出去辦些事情,想來也能放下。那天到早教中心後,我跟他說媽媽要去辦些事,讓他和早教中心的姐姐在一起,如果餓了姐姐會給他吃飯,困了就讓姐姐哄他睡覺。他呆呆地坐在床上,懵懵地看著我,我至今仍能看到他當時的樣子,我走出那個門,在門口站了一會兒想聽聽他有沒有哭,沒有聽見聲音,然後我走了,心裡說不清的滋味,不想一個人回家,就走到一個購物中心的玩具店,尋找他喜歡的玩具,同時給先生打了一個電話,眼淚控制不住地往外流。
我的孩子上幼兒園幾乎沒有哭過,有時候會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細問他原因,他說在幼兒園還得睡午覺呢。
每個媽媽都知道孩子需要上幼兒園,需要上學,但每個媽媽也都會焦慮。都說孩子有分離焦慮,其實媽媽們也有。送孩子上幼兒園的那天,提早越好幾個朋友,和他們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或者做些其它放鬆心情的事,為孩子的成長慶祝一下。
-
12 # 孩子永遠都是寶
忘不了孩子剛上幼兒園的那段時間,我患上了分離焦慮症。孩子在還沒有上幼兒園時還感覺不到,等真正的要去了,媽媽的心裡有種失落感。最要命的是孩子牴觸去幼兒園,大哭不願意去,媽媽還是那麼理智的堅持去送孩子上幼兒園,於是上演了一段母子分離的哭戲,真的很虐心。
成功的送走孩子,媽媽回到家裡,但心卻像是跟孩子的哭聲去了幼兒園,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心裡焦慮甚至還要一種愧疚感,矛盾極了,理智的媽媽知道這是孩子的必經之路,不可知因為心軟而阻斷。只能做的事好好勸導孩子接受幼兒園的新生活,告訴他孩子就應該上幼兒園,那裡有在家裡體驗不到的樂趣。孩子接受了後可以放下媽媽了,只留媽媽一人在那裡療傷感慨吧!哎,當媽的有時也是那麼的脆弱,因為孩子入幼兒園了居然患上了分離焦慮症。
回覆列表
我咋沒有這感覺呢!
估計是我添二寶在九月份,正好坐月子看娃所以分散了注意力。
不過還好吧,我家送的相對較晚,三歲八個月,基本吃飯什麼都可以自己完成,之前為了鍛鍊他,送過全天班英語課,除了生病疾病都是按時去的,有的時候哭的很兇,但是一狠心扭頭走就沒事,晚上接他高高興興的,我問他他就說你走了我就沒哭了,孩子多會看家長臉色,如果知道不可能回家也就不哭了,和小朋友老師一玩就好了,就是剛送去,在家老想他在幼兒園怎麼樣啊,吃飯好不好,和朋友玩的怎麼樣,中午睡覺了沒,哭了沒,只有轉移注意力了,不過我們幼兒園還好,剛入園會發孩子的照片讓家人放心。
家長首先要內心強大,絕不能猶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