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lyingbail
-
2 # 玉飾良緣談石說玉
從古至今,和田玉一直以其堅韌細膩、光澤柔美、溫潤含蓄等特點大受追捧,為人津津樂道。和田玉的油潤性尤為突出。玉器行裡有句話:翡翠看種,和田玉看糯。指的就是和田玉精光內斂,而又不失油性的感覺,這也是衡量其品質高低的重要因素。
和田玉不含有任何油脂成分,又為何會具有強烈的油潤感呢?這其實是由於其晶體結構特徵、晶粒尺寸、緻密度、反射率、透射率、折射率和表面光潔度所共同影響決定的。
一看;視覺油潤,是指和田玉的表面呈現油脂般的光澤,給人以滋潤的感覺,這種光澤很柔和,既不是強光的晶透感,也不是弱光的蠟質感,是由於玉石分子特殊的結構,形成對光的漫反射效應。二摸;觸覺油潤(手推出油)是指盤玩過程中手指的觸控感,有一種略有阻力的油滑感覺,就像手裡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就要化開的感覺,滑而不膩,似油非油。
這和玉質的細度分不開,即玉質裡晶體顆粒只有細膩而均勻的結構,才能達到這種觸感。
其實優質和田玉把玩的時間越久,光澤會變得越瑩潤,就像是用手給它進行了反覆的“手動拋光”,並形成一層包漿,油脂感也會越來越強。如果不經常放在手中把玩,時間久了玉石就會失去原有的光澤。
重要的是拋光影響溫潤油性
和田玉拋光後有油脂光澤、玻璃光澤及蠟狀光澤之分,其中以油脂光澤最佳。油脂光澤是指一種慢散射的柔光,可以襯托出玉石的溫潤感,其次是鏡面反光的玻璃光澤,而蠟狀光澤欠佳。
之所以拋光打磨後會出現不同的成效,這與玉質密及打磨方式密不可分。玉質越細,打磨及盤玩出來的油脂光澤越好,反之玉質粗的,拋光後光澤會流於表面,有種輕浮感,很難拋光成油脂光澤。
-
3 # 臥龍軒收藏館
這要看這塊玉到底是什麼玉,假如是和田籽料,或者山料的,平時把玩就行,慢慢會越來越潤,假如是青海玉,或者還沒有完全玉化的和田玉,用盤玉的方法不可取。一般都是放蠟油鍋裡煮,涼幹後用毛刷盤,現在很多冒充和田玉的料子都用這個辦法。
-
4 # 玉佛緣345
和田玉器的油性,是由它的分子結構決定的,天生油性不好,你就是再把玩,也永遠改變不了它的結構,只能說表面上,粘附一些油膩的東西而已,看上去比較光滑,一洗就沒油性了!
-
5 # 真玉緣
最近許多玉友問夏夏,和田玉如何盤玩,可更好的增加油性?今天我就為玉友們普及下和田玉小知識!
相信很多和田玉愛好者,對於和田玉的盤玩和佩戴都是有所追求的。其實和田玉經過正確的盤玩和佩戴,即可變得越來越有光澤,且玉質溫潤。正確的盤玩可使玉綻放出自身的靈性和色澤。自然好的玉靈性十足,色澤溫潤,且皮色越玩越亮,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心情,其過程讓人其樂無窮。
和田玉盤玩油性好的幾點小技巧:
1.貼身佩戴:
養玉最好還是要常佩戴,且不斷的盤玩。經常上手盤玩的玉石使其玉石具有靈性。長期佩戴玉石,讓其接觸人體的面板和溫度,玉石則其更具光澤和油性。這便是“人養玉,玉養人”的道理。
2.為玉石補水:
大部分玉友都有定期清潔玉石的習慣。雖說只是簡單的清水泡洗,在外行人看來,可能認為這種做法僅僅是為了清除玉石外部的汙垢。其實不然,這種做法還有一大益處,可防止玉石脫水,使其玉石潤度更佳。
3.玉石無需刻意盤玩:
其實,玉石盤玩只需貼身佩戴即可。玉石到手後,只需溫水清洗後,隨即貼身佩戴就會發現玉石越來越油潤,即使清洗過,一上手盤玩照樣油潤光澤。這可是任何打磨都無法達到的效果。
4.不可讓手淪為打磨工具:
相信多數玉友,在拿到玉後,便常常用手去磨玉。事實上這是錯誤的做法,這樣盤玉非但玉不能盤好,還會使其手指磨損,特別是對於沒盤過的新玉。
5.盤玩牢記清潔:
當玉石到手後,先用溫水浸泡2至3個小時可軟化表面附著物,然後用牙刷刷洗乾淨,再放入熱水中浸泡,浸泡到熱水與玉慢慢自然冷卻。當玉件接觸太多汗,佩戴後又不即刻清理乾淨,時間一長玉件便會受到侵蝕,外層受損,影響原有的光澤度,尤其是白玉,更忌汗和油脂。白玉若過多接觸汗液則容易變成淡黃色,不再純白如脂。
-
6 # 臻言在和田
恕我直言,從你提出的問題能看出你是喜歡和田玉的新手,要了解和田玉為什麼有油性就要知道和田玉晶體是如例排列的。和田玉晶體的結構主要有以下幾種:毛氈交織狀結構,纖維隱晶變晶結構,片狀隱晶變質結構,放射狀變晶結構等,玉料的不同,晶體排列的方式也不同,使玉料的外觀也不同。和田玉籽料以毛氈交織狀結構為主,山料是其他幾種晶體結構。大家都知道籽料是山料由外力的作用演化而來的,就是這些外力作用,使山料的晶體結構發生了變化,使籽料具有了毛氈交織狀傳構。毛氈交織狀結構的特點是晶體排列像纖維交織在一起,使籽料的晶體更緻密,從外觀上看細密度更好,這也是籽料比山料重(比山料有壓手感),比山料油性更好的原因。山料與籽料一樣,細密度越好,料子就越重,油性就越好,決定油性的是料子自身的晶體結構,差的玉料在人盤玩時,人身分泌的油脂分佈在料子的表面,使玉料產生了油性的假像,玉料不盤玩間隔一段時間玉料的油性就會消失。
-
7 # 後燚
1.和田玉的油性是什麼在把玩和田玉過程中,我們常說的油性其實就是一種光澤感。譬如和田玉中最著名的羊脂白,就是指像羊油一樣的質感。油性具體表現為視覺油潤和觸覺油潤。視覺上的油性就是看上去有一種油脂般的光澤,光澤柔和...
2.決定油性的因素1、糯性和田玉的油性和糯性是分不開的,糯性打個比方,如同煮熟大米的感覺,很厚油亮的感覺,也可以說跟水洗過的肥皂相似...
3.油性好的料子有哪些1、老熟籽料老熟籽料的特性之一就是油性好。不必費力去盤,也不必抹油...
-
8 # 絕版用心
和田玉盤玩出油,不僅跟玉質結構本身有關係,比如羊油一般的玉料不用盤油性就非常好。玉質緊密的不一定油性就好,反而有些玉質比較松的油性也非常好,還跟打磨方式有關。一塊本來偏幹粗糲的玉石,靠打磨出來的明顯細膩和明顯油性,經過數月上年的盤玩,可能逐漸消退,恢復原形。現在懂了吧,不是你的玉越盤越幹,而是它正慢慢蛻皮,逐漸被你的手打回原形...
在盤玉前,要先了解和田玉本身的性質,那就是選料。不是任何的和田玉料,都適合去盤,比如俄羅斯、青海料盤玩的效果,就沒有籽料的好。通俗來講,“油性”跟組成和田玉晶體的大小,排列緊密,以及這種晶體的反射光等很多方面有關。那麼,為何籽料的盤玩價值更高?出油更明顯?
籽料的油性,並不是指用大汗手盤了半天,弄得油乎乎的那種感覺,而是籽料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油糯性,玉質感和老氣感。真正的“油”性是深入玉的肌理,只能用眼用心體會到的。而經過歷久的盤玩,這種油潤又加上了一種新的感覺。
但需要說的是,盤玉並不像一些文玩,盤玉欲速則不達,即便是優質籽料也要幾年時間才能玩出味道來。
-
9 # 雕刻愛好者聯盟
油性不好,就不好了。玩不出,強制玩出的,不自然。
和田玉油性,是發自內在的,不是靠後天加上去的。
-
10 # 一個炒股犯的日記
首先,你的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並不是所有的和田玉都自帶油性,細膩,溫潤,糯性十足的和田玉籽料才自帶油性,越盤完油性越足。而山料,韓料,俄料等廣義的和田玉油性欠缺,即使後臺透過把玩抹油也只是表面油潤,並不是從裡面散發的油潤度。正所謂朽木不可雕也。為什麼高階和田玉籽料現在都被炒上了天價,就是因為他們有這種屬性。就像一個天然的美女,稍加粉黛就傾國傾城,視覺的衝擊力太大。
回覆列表
和田籽玉的油潤感是由內而外經在玉龍河內幾萬年浸泡碰撞的環境造就的,並非後天加工、盤玩所取得的。所以,油性不好是內在質的問題,後天很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