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楓希
-
2 # 唐門吹水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句。
你看“大兒子在溪東田間鋤草,二兒子在院裡編織雞籠;最有趣的是小兒子頑皮、淘氣,趴臥在溪邊正剝蓮蓬.”,好一派愜意的田園風光啊!
-
3 # breef007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先回答問題,最溫馨的一句是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這一句描繪的是一幅千百年中國鄉居百姓養老休憩圖!
詩的魅力在於能讓讀者引發無暇遐想,此詩整體描寫農村生活,風格清新樸素,不需要華麗辭藻,給出了一幅農村一家五口的充滿田園情趣的生活畫面。老少皆宜,從簡單的詩句中,能想起自己的童年及過往!即使沒有農村經歷的人,也能激起對這種田園生活的嚮往!
此詞是辛棄疾比較典型一首,同類型的西江月也類似,透過對農村情景的描寫,答應出他的主觀情感,我們可以從簡單的情景描述中,感受到他喜悅的心情。如同如今遠在城市生活的我們,偶爾回到農村,或者老家,我們親眼所看到的,和詞中所描繪的何其相似!
再以自己這次疫情來感受下這首詞,估計很多人和我一樣,2020年的春節是呆在老家最長的一次,雖然等待的日子比較難熬,但是隻要心態平靜得渡過每一天,會發現我們的每天似乎返回到自己小時候,又或者提前進入了自己的養老期。我老家在南方的一個農村,受疫情影響,正常開車出門肯定是不可以了,呆了十幾天封閉的日子,實在得找點事情幹,如是鄰居和家裡人都趕在天氣好的時候,去各自家裡的菜園,山林裡找點活幹幹。如視乎一家老小,拿著鐵鍬,鐮刀活躍在田地間。阡陌偶遇十幾天不見的鄰居,父輩們會用最純正的鄉音打著招呼,開著玩笑。作為一個常年在外的我,看著一對老人搭著鄉腔,可不就是那幅(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的畫面。其實每每看到古代這樣詩詞時,我總能有股(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韻味。鄉愁終究是華人特有的一種情感,無數的詩詞在抒發著這種思念和哀愁!
今年在家裡,家人在我帶領下,把老屋和後院的竹子和雜樹都砍了一遍,菜園地裡的土也重新翻了一遍,桔子樹、桃樹、柿子樹也進行了修枝。當我看到這首詞,我腦海裡的畫面就是,在一個Sunny明媚的下午,我揮著柴刀砍著竹子,大哥和大嫂在用鐵鍬翻著菜園土,侄子在種著香樟樹,小侄女躺在橘子樹上玩著手機,母親在將我砍著竹子捆綁成堆。在我的帶領下很多鄰居也都是一家子出來,收拾下自家的老院子和樹林,多麼美好的一幅春耕作。
透過這次特殊的疫情,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呆在老家,偶爾和多年的大小聊聊天,陪著父母做些農活,自己安靜的思考,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我們無論是上班族,打工族,老闆族,當官族,大家平時各自忙碌著,追求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就連過春節,也是疲於奔命,年味在一年年褪去,似乎總覺得我們缺少點什麼。經過次疫情,我似乎反而找到了久違的年味。古代過年就是團聚,祖孫幾代在一起,玩玩鬧鬧吃吃喝喝,一起農作,其樂融融。而今經過疫情一折騰,時間停滯了,我們才突然發現,沒有子女在家,父母們已經也懶得去弄後面那片山林和各家園地了,曾經小時候經常玩的地方,現在雜草叢生,曾經滋養我們的莊稼地如今只是種上了一排排松樹(莊稼現在沒人種了,村民就種上了松樹,不用再管了)。每次看到這樣場景,想著幾年前流行的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頓時鼻子一酸,時間到底都去哪了,曾經美麗的母親,如今滿臉滄桑,如同松樹的皮,心疼如麻!父輩們每年,總會聽到母親說起誰誰去世了,每年過年上墳時,總會去一個新墳去祭拜。
村居,是我們每個人內心的嚮往,經常出現在腦海,偶爾在夢中顯得那樣真實!
回覆列表
《清平樂·村居》是由宋代大詞人辛棄疾所寫。這首詞描繪的是一個農村的五口之家的生活畫面和環境,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我覺得其中最溫馨的詩句當屬“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意為: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這句詩描寫的是一對滿頭白髮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 ,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優閒自得的畫面。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
這幾句儘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髮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 ”,親密無間,那種和協、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
這就是這首詩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裡並不僅僅是限於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中國古代農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
“吳音”,指吳地的地方話。據資料顯示,作者寫這首詞時,是在江西上饒,此地,春秋時代屬於吳國。“媼”,是對老年婦女的代稱。
從作者對農村清新秀麗 、樸素雅靜的環境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畫,表現出詞人喜愛農村和平寧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