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做外貿的朋友說日本人有禮貌的形象都是公關出來的,其實傲慢無禮的很,拿去檢驗的東西有點不合格就當場給扔了,毫無禮貌可言。跟日本人到過交道的說說是不是這種情況。
2
回覆列表
  • 1 # 六月淨客

    日本人的素質並不好,他們只是從小被要求這麼做,從骨子裡生出的奴性,服從性。日本人不是有禮貌,而是徹頭徹尾的虛偽,他可以在心裡極度蔑視你的同時面帶微笑的和你寒暄,所有的一切都只為了利益而已。

  • 2 # 老虎他爹

    因採訪接觸過一些來華的日本人,確有一些不同的特點:

    首先,胖子很少,或者說還沒遇到過日本胖子。他們對自己生活比較節制,不過加藤嘉一曾經說,他父親很胖。

    其二,不評價別人,不公開談論他人隱私。比如建築師中村好文,他是村上春樹別墅的設計者,問他對村上春樹小說的看法,並告訴他,也有人不太喜歡村上的小說,中村很吃驚,但他說,他沒有什麼意見,他只是一名建築師。對於和村上的交往,他基本不透露,只是說村上書很多,給他設計別墅並不難,因為村上沒提太多要求。

    其三,說話聲音小,重視他人感受。幾次採訪都是在咖啡館進行,國內咖啡館中的噪音有時和車馬店近似,聲音不大是聽不見的,但受訪者從不大聲說話。

    其四,不願給人添麻煩。作家亦夫在日本生活多年,他說曾問一個日本朋友,如果突然心梗了,正好有個朋友路過,他會怎樣?這名朋友回答說:他會裝沒看見,等朋友走了,他再打電話叫救護車,以免給朋友添麻煩。日本人從小被教育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這個觀念根深蒂固,有時顯得有些怪誕。亦夫感到不可思議,說這真是個愚蠢的選擇,但普通日本人確實是這麼想的。

    其五,不愛交往。華人對朋友往往比較交心,但日本人很少如此,很多人見了很多面,依然熟不起來,只有喝醉了才稍微放鬆一點。

    其六,重視面子。一次採訪一名工藝師,他的朋友是日本人,和他一起在中國做烙畫,他說這樣生活比較有趣些,不願意過朝九晚五的生活。我帶了相機給他拍照,他看出我的快門設定與閃光燈的配置是錯的,鼓了半天勇氣,最終也沒說,我回來後才發現,才明白當時他為什麼一臉欲言又止的表情。

    其七,固執而自戀。比較代表的是野島剛,來中國很多年,但對中國的看法基本都是錯的,可他卻非常執著於自己的那一套。包括加藤嘉一,他對網友罵他感到很不適應,所以說話非常謹慎,但很顯然,他很難換位思考,大多數日本人內心深處覺得別人是錯的,比自己要差(可能各華人都有這個問題,不過相對來說,大陸民族表現得比較隱晦一些)。

    其八,私人空間觀念強。去採訪日本人,一般來說要守時,此外一到晚上8點便關機了,根本聯絡不上。

    中國和日本表面上看很相似,但深入下去,彼此差別非常大,這就會帶來一個很大的誤會,大家彼此總是從常情去推斷,以為對方是這樣,當對方的情況和自己想象的不同,就會感到很憤怒,導致彼此糾紛越來越多。

    打一個比方,原來我工作單位租在北京電影學院,樓下是留學生宿舍,每天上班必然要路過一個日本女生宿舍,總是大開著門。有一天早上急匆匆上班時,大開的門猛地關上,發出驚天動地的一聲。顯然,宿主認為我有偷窺的嫌疑,不然不會每天上班、中午吃飯、中午吃完飯、下班的時間都路過她的宿舍。但當時筒子樓就是這種構造,我也沒別的路可走,況且小時候都住筒子樓,大家都習慣了,一般家家戶戶都會關門,此外路過別人家門時也很少會往別人屋裡看,不是不好奇,而是因為家家戶戶當時都很窮,沒有什麼太大差別,看不到什麼新鮮內容。

    如果執著於自己的定見,就會覺得對於偷窺者應該給予教訓,但說實話,那個女生長的實在太難看了,白給我也懶得看,自然會覺得醜人多作怪,感到很生氣。

    也許,不能籠統地去說華人與日本人,畢竟日本人各有不同,華人也各有不同,任何一個社會中都會有好人有壞人,所以很難泛泛地去談素質好壞。日本走進現代化比中國早了一代人(甚至是幾代人),必然生活背景不一樣,形成的社會常識不一樣,隨著中國高速發展,我們社會也出現了日本式的問題,比如同性之間不肯暴露身體(小時候只有公共澡堂,大家習以為常,現在分浴,很多人在醫院都不太願意在同性面前脫衣服)、注重隱私、注重細節禮貌、自戀等,也許再過50年,中國的年輕人與日本年輕人就沒那麼大的區別的。

    不同民族之間人有性格差異是正常現象,人因不同才有趣味,才有互相瞭解、溝通的必要,差異再大,我們也都是人。在這一點上我們是相同的,所以彼此都可以放下我執,在互相批評之前,可以更多去互相瞭解。善良、愛、美好等是人類共通的屬性,不專屬於哪個國家。既然所有人都心嚮往之,這決定了,我們總有在某方面達成共識的可能。

  • 3 # 北京不冷東京熱

    從日常的行為舉止,以及講衛生情況,日本人總體上顯得彬彬有禮,然後比較謹慎溫和,這樣看上去,顯得日本人的素質很高。尤其是對於我們華人來說——我們確實存在比較嚴重的公德及不講衛生的問題。比如隨地吐痰,簡直不分男女老幼,天天上演,各種吐姿,完全不理會周遭,吐得怡然自得,氣定神閒。筆者對這一點基本上已經投降,無論電視公益廣告怎麼打,這對於已經形成了生活習慣的人來說,基本上無用。又比如行車安全,日本交通文明確實不錯,不會亂按喇叭,車一定會等行人透過,行人也比較守規矩,兩者和諧共處。在中國,不說小地方,就說北上廣,亂開車,亂按喇叭的情況,也是司空監控。哎,一聲嘆息。

    不過,縱然這麼說,就說華人素質差,日本人素質好,亦或者日本人素質差,華人素質差,都是有失偏頗的。

    首先要看是哪方面。

    就這位朋友提的問題,確實在不同的日本人當中,存在著傲慢無禮的人。可能這個人見著上司,又是鞠躬哈腰,但對下屬或者內心裡瞧不上的人,傲慢本性又會表露無疑。

    日本基本上是個階級社會,整個社會階層,上輩下輩,前輩晚輩分的十分清楚。爬上了頂端的人,說著大話,指點著江山,對後輩頤指氣使。然後後輩又欺負著更後輩。

    這不僅在日本公司裡存在,在日本學校裡也存在。日本學校裡的同學欺負現象,此起彼伏,為此自殺的未成年人每年都有,且還有增長趨勢。

    那麼對外就更不一樣了。日本雖然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但精神上和目前的一些華人差不多,都是極度地崇拜歐美,而對於中國等亞洲國家,一些人總是看不上,就算知識和涵養讓他們不能這麼表露無疑,但也無法消除他們內心的鄙夷。

    我想提問的這位朋友的朋友,大概就遇到了日本的這一面。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建議這位朋友能夠當場合情合理亮明觀點:產品不行我們回去改善,但也請你注意一下你的言行舉止,不要顯得粗魯。

    日本中的“壞人”,總體上而言欺軟怕硬。你越是有原則,有立場,他反而越會尊重你幾分。你越是後退,比他表現的還像個軟弱的日本後輩,他只會變本加厲。

    另外,話說開去,就算到了公德和講衛生情況,日本人總體上而言打高分,但也有短板。比如地鐵和公交車上的讓座,並不如中國積極。年輕人們會裝睡,或者根本不起來。有文章說,日本老頭老太太也會拒絕被讓座。我只能說,當有人能讓座時,日本老頭老太太還是願意、樂意去坐著的。又比如日本男人喜歡酒後到處尿尿,或者壓根還沒酒醉,就掏出小鳥,明目張膽地對著電線杆尿起來,這樣的景象,又是難言素質高的。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華人在社會公德及禮儀舉止上,的確欠賬比較多,不說離日本人有差距,就自己跟自己比,離古人所要求的“溫良恭儉讓”差距也比較大,這需要我們反思,更需要我們行動起來。

  • 4 # 凌天142930072

    日本人素質很高。衛生 秩序 什麼的都是一流。就是喜歡侵略他國 搶奪別國資源 燒殺搶掠。表面是個人。人皮下就連畜生都不如。

  • 5 # 智嘆不如1

    外貿朋友說到點上了,因為他們是華人,透過三十多年的互通了解,日本人已經瞧不起華人了。談禮貌,日本是跟中國學的,但現在,中國禮崩樂壞,日本還在傳承。

  • 6 # 竹146373252

    我說一下很多回答和評論的區別,出去越多的華人其實最沒有骨氣,沒有出去過的華人敢於拼命!對於中國國情不瞭解,對於中國文化不自信,一切評論都是以自己好惡來回答的人純粹就是誤導......在全世界的精英都有種毛病,那就是吹毛求疵,自認為高人一等,簡單表面比較..日本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扭曲的綜合體

  • 7 # 噴子都是玻璃心

    日本人的所謂高素質,其實是階級長期固化和普遍恐懼被問責的共同產物。在他們的社會里,個人之所以自覺遵守既定的規則,是因為長期以來,沒有任何個人能承擔得起破壞規則導致的後果。日本人內心都有一個隱秘的恐懼:他們極其害怕承擔來自集體或上級的問責。不管這種問責是法律上的,還是道德上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明治維新前,一個日本農民在田裡勞動,恰好一個武士從田邊路過,如果農民沒能及時地向武士鞠躬行禮,那麼對方有權立刻砍了他的腦袋,這是幕府和封建領主授予武士階層的特權。那個時候的農民,估計彎腰插秧的時候,都會擔心你撅起的屁股會被路過的武士刀切下來。

    歷史上,中國是長時間的君主專制大一統,間雜以短時間的分裂割據。即便是南北朝幾百年的分裂,國家治理地方都是用流官為主,分封諸侯來實行貴族自治的地方不算多,時間不算長。尤其是科舉制度創立後,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為了可能,百姓透過科舉可以做官,階層並不固化,百姓對頭上的官員也沒有太多的人身依附。

    而日本則是鎌倉時代前短時間的天皇專制,繼之以長時間的武家分封割據。從鎌倉時代一直到德川時代,封建領主統治下的日本事實上是一個個小國的集合。封建領主在自己小國寡民的封地上可以為所欲為。他們都依靠長刀在手的武士階層,來對自己的領地實行軍令、政令高度統一的統治。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千多年。

    也就是說,當中國的老百姓都知道“天高皇帝遠”,信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時候,日本百姓卻在武士刀的巡邏下過著精神高度緊張的生活:他們和全家人的性命都是領主的財產,所有的收成絕大部分也要交給領主,一代打鐵,代代掄錘。除了安分守己地從事本業,他們沒有離開領主封地的自由。私自出境者斬!領主和武士可以在幾天內視察完自己小領地的每個角落,並有權沿路隨意處死任何他們認為不恭順的平民。一個逃離封建主的平民,回去固然是死,即使流落他國,也會隨時因為不明不白的逃亡身份而被斬殺。你想想一個民族在這種情況下生存了一千多年,他們會被歷史賦予怎樣的秉性?

    日本社會的最大特徵是秩序與冷漠並存。秩序,是因為過去的歷史慣性告訴每個日本人:

    1、在生活中,人永遠是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你是什麼身份就該幹什麼活,別埋怨。就像軍隊里老兵可以隨意辱罵、毆打新兵作為消遣,公司里老板開會隨便摸女下屬的大腿,都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

    2、你的老闆、上司就是你新的領主,因為你要依附於他們或者他們身後的集體而存活。哪怕你能再找一個工作,規矩也不會變。

    3、別給別人添麻煩,尤其別給自己所在的集體惹麻煩,日本的社會里,從來都沒人會可憐一個觸犯了集體規則而受懲罰的個人。既不想,也不敢。

    4、你最好提高自己對上級命令的執行力,別拖了集體的後腿,否則等待你的一定是集體的問責和摒棄。

    至於冷漠,則是由於這種恐懼和秩序帶來的第副作用。就像武士斬殺一個農民的時候,你作為路人甲如果去做和事佬,結果一定是你的腦袋也被砍下來。你最好鞠躬在一邊,大氣不敢出,並且一定要記得下次如果看到武士經過,第一時間鞠躬或跪下。

    從一定意義上說,那些所謂“高素質”的日本人,其實是一個生來就被從小嚇到大的民族。被誰嚇的?就是被階層固化下的集體權威嚇的。武士刀還在他們的心裡上懸著。這是他們全民族一千多年的共同記憶。在社會生活中,服從命令、恪守本分,這是他們最有安全感的活法。

  • 8 # 行者無疆26294750

    日本人不過是重小節而無大義罷了,說難聽點,一群高素質的人形畜生而已!看看這個國家為了私利,多不要臉的事,不要臉的話都無所謂!

  • 9 # 綠春綠春

    日本人不是素質很差,是歷史形象很糟很差!

    日本人骨頭裡都是壞的,歷史上曾多次侵略、掠奪中國。中國可曾給日本來過“南京大屠殺”式的侵略?

    日本屬於狼心狗肺的民族,別指望與它們交好,應該時刻提防!

  • 10 # 日本專業買手

    2017年10月,日本埼玉縣桶川市內一對年輕夫婦,將自己1歲大的孩子活活餓死在自家公寓內。今年12月,日本法庭開庭審理了此案。

    夫妻倆現年25歲,丈夫叫作山邊拳士郎,一名普通上班族,月收入30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8萬);妻子山邊仁美無業無收入,專職在家做家庭主婦,平日負責操持家務、照顧孩子。

    夫婦倆一共養育了3個小孩,大兒子4歲二兒子3歲,死亡的是剛剛滿1歲的三兒子山邊晴。

    山邊晴的屍骨看上去猶如干屍一般,瘦得皮包骨頭。經屍檢顯示,山邊晴死亡原因是由於長時間沒有攝入食物,導致嚴重營養不良。

    讓人倍感意外的是,這對已有過兩次子女養育經驗的父母,竟然僅僅是因為沉迷遊戲而剝奪了三兒子的生存權力。

    據瞭解,丈夫在工作之餘並不關心家庭,整天沉迷於交友軟體和手機遊戲。之前長子和次子出生時,幸好還有岳父和妻子的妹妹前來幫忙。

    山邊拳士郎(左)山邊仁美(右)

    老三的出生後,岳父剛好要做手術,妻妹則因工作實在走不開,責任全部壓在了妻子身上。

    為了消除家庭壓力帶來的煩惱,妻子也開始沉迷遊戲,並且拿老三的奶粉錢來充值氪金。她每個月大約要在遊戲上花掉2-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00-1800元),有時候多會到五萬(約合人民幣3000元)。

    妻子一開始是每天餵奶7~8次,慢慢地便開始厭煩,對於老三的餵養原則是「孩子哭的時候就喂,不哭就不喂」。

    後來餵奶次數乾脆一天減到2至3次,為了讓老三不哭鬧,有時候會用大量水兌稀奶粉餵飽他,長期以往,老三一天比一天瘦弱。

    去年十月初,夫婦倆發現老三好像失去了知覺,送至醫院後,山邊晴被證實已經死亡,死亡時體重僅3.8公斤,只達到了普通同年齡嬰兒的40%。

    法庭上,妻子說到「雖然已經感覺到晴的個子好小,但每天看著看著就感覺麻木了。我覺得再這樣下去他遲早會餓死,只是沒想到會是那麼快……」

    目前,該案仍在審理之中。一項統計顯示,日本全國的虐童案件數,從2005年的三萬多件,增長到了2015年的十萬件以上,十年內翻了三倍之多。

    日本政府應為了預防和應對虐童案件,已於2012年採取了各種措施,效果依然不佳,應對人手也已經捉襟見肘。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次上演,少一些腦殘父母,孩子們也能過得幸福一點。

    關於日本,我們專業,赴日工作留學,加weixin:monsterxinzi

  • 11 #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對於一個民族的價值體系的評價,如果公平公正的話,首先並不能歷史的眼光來看待,其次,也不能一昧的用管中窺豹的心理,從一人的所作所為而評定全域性。在世界素質教育體系中,無可否認的是,日本人的道德素養是全世界最高的,無論是從日本的環境建設,以及日本海外活動的整體形象而言,也許,這跟日本的文化息息相關,日本素養文化從個人到整體已經在日本國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了。

    其特點有三:

    其一,日本的公共素養價值體系。日本人在公共場所往往能做到秩序井然,比如過馬路排隊,絕對不會提前穿越紅綠燈,哪怕再急。公共電話如今依然在日本盛行,每次都會自覺排隊,插隊現象很少。這一點,在日本素質教育中體現極為明顯,小學生過馬路,遇到司機讓路,過去後往往會集體向司機師傅鞠躬,這在日本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並且公共場合的個人垃圾,日本人也儘量保持自身的清潔,每次離場都會將自己的垃圾拿走。保持原本的乾淨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社會雖然人口眾多,但垃圾分類以及衛生非常好的原因。

    其二,日本人的交往素養方面,一般華人瞭解日本都是在影視劇裡,雖然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但由於歷史原因,真正去過日本並真切體會日本生活的人還是少數的,因此對於日本的評價會有所偏差。日本的禮儀道德從一定程度而言,要比現代國家複雜的多,因為其更多的是傳承了一些古代的文化,雖然有所改進,但依然有一定的繁瑣。比如,晚輩拜訪前輩,見面晚輩必然要鞠躬的,以表示對其的尊重。對於初次見面的合作伙伴,往往也是如此。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正是日本長期以來,眾多百年企業之所以傳承下來的最重要原因,那就是對於工作的嚴謹認真負責的態度。對於產品的生產而言,日本完全是爭取做到精益求精,容不得一點兒瑕疵。這也是為什麼好多日本產品的實用價值受到國民依賴的原因,哪怕是一個馬桶。對於產品的標準定位,高於國外,其次,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要求製造,只能更好,不能更差。這也是剛才作者提出的,為什麼看見不合格產品要當場扔掉的原因,因為他所極力維護的並不是個別人的尊嚴,而是整個企業的文化價值。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恐怕日本的百年企業不會生存下來,他們追求的是品質質量,而非數量。

    我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華人,更不應該用過去的眼光來評定自己的競爭對手,而是要懷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去學習,去改進我們自身的不足,只有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才能讓我們不自滿,在崛起的道路上更好的前行。我們所缺少的正是這樣一種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中的春花圖中的花美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