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遠來的歌

    謝邀。你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簡要地說,評價優秀的文學作品標準大致如下:一、深刻地表現出人類某些方面的共性。比如魯迅先生作品中的阿Q,他高度概括了人類共有的寬容自己、妄自尊大、自我麻醉、渴望份外之物與享受、欺軟怕硬等惡習。再比如《祥林嫂》、《孔乙己》中的人物身上折射出對別人的悲慘冷漠或把歡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人性醜惡。二、深刻地反映芸芸眾生的內心訴求。如《平凡的世界》。三、大膽暴露以正義的名義殘害人民卻贏得人民的擁戴。比如一個英國記者一九四六年寫成並出版的巜奧威爾》。四、能引發人們各抒己見的。比如《哈姆雷特》。五、適合所有人閱讀並引起眾愛的。比如《西遊記》。六、深入民族骨髓的。比如《離騷》。七、某一方面令人歎為觀止的。比如巜西廂記》(其語言精美絕倫)。八、能永遠激勵人類的。比如《老人與海》。等等。以上若用最精煉的語言表達是:優秀的文學作品的標準或者特徵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不合這個標準的就是低劣之作。,

  • 2 # 早上煙火

    首先文學作品好壞標準的矛盾,在大師們眼裡也很劇烈,意見不一。的確有納博科夫喜歡奧斯丁、馬爾克斯崇拜福克納這樣的慧眼相惜,但也有史蒂文森吐槽惠特曼、尼采吐槽但丁、納博科夫吐槽陀大爺、斯泰因吐槽龐德、威爾斯吐槽蕭伯納、勞倫斯吐槽麥爾維爾和勞倫斯、斯泰因吐槽所有人、錢德勒吐槽海明威之類例子。這可以推廣到一切文藝作品:門德爾松說歌德一度不喜歡貝多芬(當然小門也暗示歌爺爺晚年端莊的靈魂被貝少爺的昂揚給激了);瓦格納說維也納集體熱愛羅西尼這事“簡直讓人作嘔”;米開朗琪羅和達芬奇不對付;馬蒂斯剛看見畢加索時也沒給什麼好話;傅山說他痛恨趙孟頫:“予不極喜趙子昂,薄其人而遂惡其書。“等等。

    其實哪怕是一個人自身,讀書標準都在隨時隨地起變化。一個偉大作家晚年和早年的作品可能完全相反,對“好作品”的標準也會大有變更。我身邊許多人,都是早年讀小學語文課本的道德文章,然後看了兩本好書,看見《西廂》就跟賈寶玉一樣覺得倍兒美好,讀了一身花間金粉氣又覺得《古詩十九首》才是沖淡王道。但鍾嶸把曹子建列到《詩品》裡的上級,不是因為他多麼質樸,而是架不住子建哥“詞采華茂、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啊!

    所以,判斷文章好壞,是個很主觀的事兒,自己喜歡比什麼都重要。非要拿某個標準強加於人,比如文筆、結構、幽默感、悲憫、思想性、戲仿程度等為硬標準,就很難統一。各有艘好嘛。

    非要定個標準來”客觀的評價一部作品“,我覺得馬爾克斯一個念頭很有趣。話說福克納和海明威彼此不對付,但馬爾克斯同時粉這倆人。他沒拘泥於標準和趣味,而是以一個作家身份說:

    “我們寫小說的人看小說,就要看這小說是怎麼構成的!”

    就是說,看小說構成,能讓人覺出寫一本好小說有多難,得多費功夫。許多時候,某本小說也許不那麼好看(實際上相當多大部頭都不好看),但是總能夠約略感受到:

      ”雖然不好看,但能寫成這樣,難度極大,非牛人不能為。”

    我覺得拿這標準來判斷一個作家牛與否,也可以成立。好比下過廚房的人,會知道做一道菜多考驗手藝和耐心;跑過步的人,會對長跑的牛人表達欽佩。同樣,從想像”他是怎麼寫成的“出發來考慮,判斷作品,比較容易好些。

    最簡單的例子。《戰爭與和平》和一個歐·亨利的短篇,比如《麥琪的禮物》吧。都是好東西。你可以說後者更有趣更家常更感人結尾更巧妙更簡潔,前者更宏偉更壯闊反映了更多人物和生活寬度。要列優點當然是三天三夜說不完啦,可是大多數人會選擇《戰爭與和平》。理由:哪怕是沒寫過小說的人都能夠感覺,寫《戰爭與和平》的”困難度“,所需要的手藝、知識、精力,要遠勝後者。

  • 3 # 老張9844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認為在文學藝術的道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有人說“遺憾的藝術”,它的道理亦在於此。那怕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也不是絕對的完美,也稱不起“天下第一”!

    至於“武無笫二”這種說法,它也不是說“武術”都是第一,只是習武者追求第一的境界罷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切自稱“天下第一”者,終被後人所嘲笑。……

    關於如何評判文學作品的好壞?它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只有經過“大浪淘沙”的洗禮,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一切文學作品,都要通過歷經的檢驗!紅極一時的作品,不見得一定就好!也不一定就能流芳百世,經久不衰。名不見經傳,一時不被認可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不好”。這就是說任何文學作品,都有它的社會侷限性,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打擾和制約。

    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必需經過歷史的考驗!

    淺談以上可個人之見,僅供參考。

  • 4 # 鑑古成今

    下面,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以及“評價文學作品的標準”,說一說我的認識。

    先簡單說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第一,概念分析。文無第一,是說,就文學作品或人的文學修養而言,沒有分高下的統一標準,所以沒有誰是第一。武無第二,是說,就武功本身或人的武功而言,透過比試,一定可以分出勝負。

    第二,原因分析。為什麼文無第一?因為對其評價標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標準不同,結果不同。為什麼武無第二?因為透過比試,第二名輸給了第一名,人們只知道第一名是誰,而不會記住失敗者的名字。

    再談談優秀文學作品的評價標準:

    第一,結構完整。整個文章的框架是完整的,佈局是合理的。段落與段落前後有邏輯順序,各個段落的組合,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沒有漏洞。

    第二,語言簡練。寫文學作品,是為了讓人讀,是為了便於人讀。所以,在準確表達意思的前提下,語言越簡練越好。

    第三,文詞優美。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有諸子百家,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我們有豐富的知識寶庫,有大量的優美文詞可以借鑑使用。

    第四,主題鮮明。每句話的意思要明確。句與句的意思要連貫。段與段的觀點要成體系。整個作品要有鮮明的主題。

    第五,思想健康。好作品不僅要有鮮明的主題,還要有健康的中心思想。只有健康的作品,才能得到廣泛的認可。

    第六,價值實用。好作品要對人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實用價值。或給人以美的享受,或教人以方法,或給人以啟迪。

    總之,好的文學作品,優點大同小異;差的文學作品,各有各的不同。

  • 5 # 道法自然飛哥

    個人覺得有三點

    1:具有內涵的文學立意

    2:有生命力,有正能量

    3:字理行間有生活的痕跡

  • 6 # 豫新浪子

    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很多文學作品本來就帶有一定的主觀性,理解因人而異,說作品哪裡不足可以理解,但絕對否定在我看來只能說明這個人對作品存在偏見,如果沒讀懂又有什麼資格來評論?再說,讀者只要能從書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就算是一本書的價值了吧!

  • 7 # 紅塵彌勒

    一部文學作品,自然有它的評價體系,任何文學作品都可以參照這樣的評價體系來論斷得失短長。

    而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過是民間一句俗諺,用來評價一部文學作品有它合理的成分,但不是唯一的標準,也不必把它當成評價體系的金科玉律。

    一部作品的好壞優劣,重點在於評價人於心中的認知體系,和本人的學識、修養、見識有關,卻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感受和體味。

    在現代文學作品評價體系中,我們將文學作品視之為客體讀物,受到來自主觀閱讀的嚴重製約,意即讀者什麼樣的意識和風範,那他的審美標準一定就有什麼樣的差異───一部同樣的作品,在不同的人眼裡,就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表現層次,也可看出不同的認知軌跡,這是文字閱讀物件所決定的。

    當然了,作品本身的意蘊和層次也至關重要。

    我們閱讀文學作品,首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文章:一是文學形象;二是文學典型;三是文學意境;四是文學象徵意象。

    而這些閱讀層次和閱讀感受,又要從作品的文學風格和審美特徵來體味,具體深入到作品中去,在文采、情調、氣勢、氛圍、韻味這些基本表述中去尋覓,去發掘,去探究,去整理。

    具體來說,閱讀作品本身,就是一個自我審美的過程。不僅自己的閱讀審美,還有作者的文學風格。這樣這些審美取向趨向一致,才有可能達到作者和讀者的身心共鳴,也就會讓這篇作品在作者與讀者之間架起溝通和信賴的橋樑,完成一次文學的審美過程。

    而一個作者的本身文化屬性,也會決定一篇文章的文化差異和價值取向。比如作者的文學風格與時代文化;作者的文學風格與民主文化;作者的文學風格與地域文化;作者的文學風格與流派文化等等。

    這些巧合都碰上了讀者的自我認識設定和價值審美,這篇文章才會發揮出來巨大的共識功用,也才會使得文章本身煥發出奪目的神采和光芒,也才會得到很多相同文化人士的認識趨同,也才會一起將文章推送至人所供奉的絕對高度。

    所以,不同的審美人群,會有不同的審美標準和審美層次,這不取決於作者,而是取決於讀者。同樣的一部作品,有的人讀出了心花怒放,有的人則發現了哀傷悲愴,這是讀者個體直接造成的審美層級差異,也和讀者本人的學識、修養密切相關。

  • 8 # 大悔憶智周

    這個標準很難制定。

    有的作家作品,需要幾個世紀來解讀。

    但愚以為,優秀的標準還是有跡可循的。

    首先,優秀的作品應該是人文的,絕對不能反人類。

    其次,優秀的作品應該有對於現實的反映與思考,即使是非常隱晦曲折的。

    對於現實毫無感觸,豈非麻木自私的庸眾,當什麼作家?

    其三,優秀的作品應該如諾貝爾文學獎標準——理想傾向。

    已努力達到人類從未到達的高度。

    其四,因此,優秀的作品應該具有獨立的創造性。

    其五,優秀的作品應該是豐富深厚的。

    如曹雪芹《紅樓夢》的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如魯迅《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的認識深度。

    其六,文學是語言的藝術。

    最優秀的作品,玩文字於股掌之間;最拙劣的作品,於文字手足無措。

  • 9 # 兼濟天地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一些爽文,會讓人亢奮愉悅,但是過後不久就統統都忘記了,心裡什麼也沒有留下,更加不會起什麼波瀾。因為你的生活,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奇遇記,都不會一帆風順。生活本就是喜怒哀樂的流水賬!是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組合,你從不曾知道明天將要發生什麼。

    就好比肥皂劇,編劇編來編去,故事只是讓人虐心不已,卻沒有發人深省,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人的故事,這些人物如果放在三國演義,過不了一集就死光了,一個宏大而又嚴謹而又充滿了文學味道的作品,可以讓人反覆咀嚼,每一次閱讀都會帶來全新的體驗!

    好的文學作品不僅是人物故事,還有天文、地理、建築、歷史、典故、風俗,所有的描寫都會貼合生活,當你讀到生活裡見過熟悉的場景,會自然的聯想到某地某物某類人!會將自己代入其中,會透過讀書走了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次美伊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有多大?有哪些國家會參與,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