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京周鳳遲
-
2 # 人求我
8,90年代三次郵票炒風是人為的,過去集郵,一是增長知識,二是陶冶情操,三是交友會郵。即可把玩,又可保值增值。85年後,中國集郵總公司也不顧常理髮行量,大量發行,如生肖牛票發行了2億枚,保守說法,可能還不止這個數,從那以後,中國的郵票一落千丈,無人問津,全國註冊登記50O萬集郵人,而發行的郵票都是幾幹萬至億,誰還會玩郵票,這不是人為的還是什麼,我每年去歐洲探親三個月,去過多個國家集郵市場,看到的現象與中國反差太大,歐洲還是有相當一批老頭老太,戴著老花鏡,手拿本子,在尋覓自己缺票,年青人基本見不到與中國一樣,看來集郵只能隨著歷史長河慢慢的流淌,放任自流。
-
3 # 羊角山隱士
集郵本來的性質是收集,但是自從郵政發行推出了年冊購買就沒了收集的意義,而且發行量還巨大,再加上寫信的方式已經變成了網路,現在除了老票還有收藏的價值,其他的郵票基本上是廢紙一張。現在的90後基本上連郵票的概念都沒有了。郵票還怎會有人炒呢。
-
4 # 植草牧童
郵票第一次炒風,發生在1990年末,勢頭最猛是1991年夏,持續時間約10個月。面值8分的生肖<馬>,郵局買不到,到了郵票市場去買,已接近了1元;4分面值的明信片,通通要0.80-1.20才能買到;剛剛發行的<夜宴圖>,面值2.50元,一路上升到8-10元……這一年多,郵票被爆炒,吸引了幾乎所有行業的人員都有進入,全國各地,也在模仿北京、上海、廣州等,紛紛建立起超大的郵票市場-室內封閉式交易場所。
經歷了第一輪炒風后的5年,郵市連年暴跌,但,如同股票分析師所說的技術波浪一樣,1996年下半年-1997年初,持續8個月左右,郵市第二浪,又一次湧起。這次的參與人數和資金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一次,具有正式櫃檯交易的郵票商家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專業經營者,許多人,幾十萬的資金,都擺上了明面,以示能夠批次接貨,資金幾百萬元、上千萬入市,的人,比比皆是。此一輪暴漲,紀念幣、金銀幣、電話磁卡,成為更加受寵的買賣品種(巨量資金喜歡的標的物),出現了多個單品萬元以上的交易品種,例如郵票<T46猴>、<文10最新指示>,田村卡<地圖>、<梅蘭芳>、金幣<熊貓>、<開國大典>等。
(北京福尼特郵幣卡市場)炒風,1.給集郵愛好者帶來的損失巨大,增加了收集和收藏的難度,支出加大。2.讓一大批人,跟風炒作,許多人甚至放棄原有工作,到了炒風末期,竟然落得十倍,幾十倍的暴跌票品在手中殘留。3.每次炒風過後,深度打折的票品成為一地雞毛,許多郵票,多次多批出現三折、五折打折現象,嚴重影響了國家郵政的形象。(據統計,國內郵民最高達到過6000萬人)
-
5 # 鴻璐宣說文玩收藏
郵票作為如今已經並不是什麼熱門詞彙的物件,其幾乎是在被人們遺忘的邊緣瘋狂試探!90後還好可能00後連郵票長什麼樣,到底是個啥可能都不知道,如此低迷的郵票收藏也是讓無數玩家心灰意冷,但是曾幾何時郵票的熱度那可謂是相當優秀!即便到了現在也並非所有的郵票都沒有價值,這三次郵票的巔峰徹底的改變了郵票的命運!
一片紅的極限價格說到郵票收藏不得不說的就是“全國山河一片紅”這張郵票!這張郵票可以說是中國近代集郵史上的巔峰之作,無論是價值、人氣還是傳奇都是讓無數集郵愛好者至今津津樂道的事情,一張未公開發行的大“全國山河一片紅”面值8分錢卻在拍賣排出了368萬的高價個!繼美國錯體郵票以百萬美元成交之後成為19世紀以來世界第二高價珍惜郵票!而“一片紅”的成功不僅僅在於其歷史價值、珍惜程度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其錯版的問題充滿了話題性!
很多玩家覺得一片紅的錯版在於地圖上的臺灣沒有被染紅,其實不然,一片紅共有三稿,第一稿就是原始畫稿除了作者可能誰都沒見過,第二稿就是橫版“大一片紅”這般沒有正式發行但是也是精印,被少量流出!最後就是人們都知道的豎版“小一片紅”!而在發行後不久發現畫面有錯誤而被回收,這個錯誤就在於地圖上中國西南邊境線的勾畫上有問題!正因為“一片紅”的傳奇郵票收集開始了新紀元!
黑猴子的經典“黑猴子”這個名字很多郵票收藏者都不陌生,這個讓無數玩家趨之若鶩、又愛又恨的郵票也算是集郵史上的經典了,其價格更是從一開始的幾十萬到如今的上百萬雖然並沒有締造“大一片紅”的郵票界奇蹟但是也是集郵界的經典!“黑猴子”並沒有受到郵票走低的影響其價值反而是一路高開,這其中的原因也是充滿了故事!首先,黑猴子的背景獨特,黑猴子是1980年猴年發行的生肖票,這看似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1980的猴年對於郵票界卻意義非凡,因為這隻猴子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張生肖紀念郵票,首開先河必定意義重大!其次就是設計80年黑猴子的作家是大名鼎鼎的黃永玉大師,也正因為黑猴子的獨特地位黃永玉大師也被稱之為“生肖票鼻祖”,
如果你還不認識黃永玉大師是誰的話可以百度看看這位大師的畫一平尺要多少錢,你就會發現黑猴子其實貴的有理由!最後就是發行量的問題,黑猴子當時預計印刷約20萬版,每版80枚,總數高達1600萬枚這樣的發行量在現在來看都不算少!但是因為印刷出現問題大部分都作廢了,最終發行不足500萬枚,整版大約不到6萬張,再加上發往全國撕開銷售、紙質收藏難以儲存、年代久遠風雨洗禮最後存世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如此稀少的存世度、重要的歷史地位以及名家加持“黑猴子”想不成為經典都難!
最後的掙扎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代化的極高普及讓郵票徹底失去了使用價值,推出市場後的郵票只能最為一種收藏品存在,並且還是情懷收藏,因為除了站在巔峰的“一片紅”“黑猴子”以外之後也沒有再出現傳奇品質的郵票!再加上越來越大的發行量最終還是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如今郵票的處境已經到了尷尬的不能再尷尬的地步!
郵票作為收藏強大的發行量是對於價值最大的衝擊,即便如此近些年的集郵圈依舊有一些可圈可點的價值黑哪,如03年的非典,08年的北京奧運會等重要的歷史事件的紀念郵票都有著不錯的表現雖然無法與集郵界的傳奇相媲美但是也讓玩家看到了郵票收藏的希望,但是過後幾年的沉寂也是讓玩家懂得了郵票收藏“曇花一現”的尷尬!
結語郵票界的這幾次大變革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它們締造了集郵界的傳奇也讓玩家看清了集郵以後的發展方向!不論怎樣這一個充滿情懷的收藏品類喜歡的人自然會一直喜歡!
-
6 # 藏金納銀
郵市歷經幾次炒風,但不是三次而是四次,這一點需要糾正一下。
第一次炒風發生在1985年,在1980年猴票和仕女圖西廂記等優良品種的引領下走了一波在當時看來較大的一浪,由於當時處在改革開放初期,全國各地少有郵市,大多是在半封閉的地方郵局公園地場所交換買賣,而且絕大多人對郵市行情不是太清楚,主要靠報刊雜誌等媒介瞭解當時的郵市行情價格。1985年那次行情很多型張和套票漲幅不菲,以至於引起郵政高層的重視,在熊貓小型張上增量發行,也是因為熊貓張成為壓垮當時行情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二次炒風發生在91年。以三國一M和水滸一M,壁畫一M為首的“三駕馬車”揭杆而起,應該說85一91年是郵票題材的密集發行期,比如三國一M,水滸一M,璧畫一M 很多精典題材的首組發行在這一時期,此外徐霞客,風箏二組等大眾較喜愛的題材也誕生在這一時期。投資者在經歷85行情後,在91年行情操作中游刃有餘,無奈行情愈演逾烈引發高層擔憂,最後重蹈85年的覆轍,在杜鵑花水三兩款型張上同時加量,行情才嘎然而止。
第三次行情高潮發生在1997年3月份,應該說行情的啟動是在1995年,以縮量的世乒賽小型張,和桂花寶鼎無齒小型張為首的三張率先啟動,遭場外資金的圍繳,但是在97年大行情中,不但優質品種漲,垃圾品種也漲飛天,很明顯97年是一波場外投資資金合力撬動的大行情。
第四次郵市高潮發生在2015年5月,與前三次大行情不同的是,此次大級別行情是各路主力在電子盤的影響下,應運而生產生的大潮,主力深扎於三輪生肖版塊,特別是生肖大版猴大版,虎大版等有近50倍的漲幅。
綜觀四次大潮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行情在接近高點時,有加大發行量的預期,也許郵市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吧。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太大了,這其中的因素非常複雜,既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有來自於市場內部的緣故,還有市場外部環境的影響。
1985年和1991年這兩次行情,之所以被認定為行情,是以前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在此之前,郵票交易主要以集郵愛好者之間的交換為主,並不過於計較郵票之間的交換一定要等價交換,完全是一種補缺的行為。
但是,隨著商品意識的不斷增加,這種純粹性的郵票交換,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種能量的積蓄,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出現某種新的變化,這種變化就是行情的集中爆發,行情也就來了。但是,這只是行情的某種雛形,並非絕對意義上的行情。
只有1996年至1997年之間發生的那波行情,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行情,而且還是具有社會意義的行情。
這次行情之所以過去了20多年,大家還是念念不忘,就在於這次行情具有非常之高的社會意義,是真正意義上的資金大博弈。
這樣的超級行情,今後再度出現的機率幾乎為零,因為當時的絕大多數條件都已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但是,它可以換一種模式,區域性行情將會更具爆發力,更具賺錢力,更具博弈價值。(周鳳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