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論史

    康熙皇帝之所以要攻取臺灣,主要目的就是要消滅鄭氏割據勢力,因為鄭氏集團的存在可以直接威脅東南沿海,而東南沿海各省自唐宋以來就已經成為各個封建大一統王朝的主要的賦稅來源地,既然傷害到了清朝的國防安全和財政來源,那麼自然成為清朝的眼中釘,康熙皇帝當然想要除之而後快,家裡的金庫旁邊放著一個隨時會原地爆炸的火藥桶,擱誰誰願意啊!之所以會發生分歧主要是消滅鄭氏集團後臺灣是“棄”還是“留”問題展開的。

    話說鄭氏集團在明末清初之際,確實是不可小覷的反清力量。在順治十四年(1657),鄭成功被明桂王封為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一心以反清為己任。在順治十六年(1659)的六月,率大軍由崇明島入長江,其麾下鐵人軍在鎮江之役中還成建制的殲滅了由提督管效忠帶隊的精銳八旗4000人,“效忠初出兵四千,止存百四十人”,並一度包圍南京,在鄭成功的威懾下,東南四府三州二十四縣望風投降,清廷“東南大震,軍報阻絕”。甚至驚動了清世祖福臨,差點要親征鄭成功,“世祖幸南苑,集六師,議親征”。但是,由於鄭成功輕敵大意,中了清廷兩江總督郎廷佐的緩兵之計被偷襲後,大敗,麾下精兵猛將損失頗大,元氣大傷。

    在順治十八年(1661),鄭成功考慮到金門、廈門發展受限,為了開闢新的反清基地,遂決意奪回臺灣,在驅逐荷蘭殖民者後,設立政府機構、開荒屯田,著力將臺灣打造成抗清根據地。而在康熙元年(1662)年,一代英豪鄭成功逝世,年僅39歲。其子鄭經承襲了延平郡王的爵位,與清廷繼續形成對抗態勢。

    當然清廷也深知鄭氏集團的威脅,對於清廷來說鄭氏一日不除,便有如鯁在喉、如芒在背之感,為了攻滅鄭氏集團在奪取廈門和金門後,三次發兵攻打澎湖列島,但是由於當時清朝國內局勢動盪(宮廷鬥爭、消滅永曆政權、削除三藩等),加上並未組建肩負渡海作戰重任的水師,均以失敗而告終。在一時無法消滅鄭氏集團的情況下,清廷採取了極其嚴厲的封鎖措施,切斷臺灣與內地的經濟聯絡來達到削弱鄭氏集團的目的,即“禁海令”和“遷界令”。

    “禁海令”頒佈於順治十三年(1656)六月,命令浙江、福建、江南、廣東、山東、天津等地地方官禁止商民船隻私自出海,將糧食等物資買賣於鄭氏,違者重罰。

    《清世祖實錄·卷一百二》:有將一切糧食貨物等項,與逆賊貿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發,即將貿易之人,不論官民奏聞正法,貨物入官,本犯家產,盡給告發之人。

    但是,實行五年以來,效果卻並不顯著,鄭氏仍然可以透過走私的方式取得物資供應,於是在鄭氏降將黃梧的建議下,下達了更為嚴厲的“遷界令”。

    《臺灣外記·卷十一》:若從山東、江、浙、閩、粵沿海居民盡徙入內地,設立邊界,佈置防守,則不攻自滅也。

    這項措施得到清廷的迅速落實,沿海居民集體內遷三十里,三十里內村莊全部譭棄、焚燒,製造寬大三十里的無人區以斷絕鄭氏集團獲得任何物質補充的可能。

    《海上見聞錄·卷二》:至是,上自遼東、下至廣東皆遷徙,築垣牆、立界石,撥兵戍守;出界者死。百姓失業流離,死亡者以億萬計。

    無疑“禁海令”和“遷界令”給沿海的民生造成了嚴重破壞,原本經濟繁榮的沿海省份損失根本無法估量,但這個政策確實給依賴大陸的鄭氏集團造成了嚴重的殺傷,清廷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自殘式政策正掐中了鄭氏集團的軟肋。

    以鄭成功的幕僚楊英所寫的《從徵實錄》來看,鄭氏集團的作戰給養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大陸,而當時臺灣開發並不充分,遷界禁海措施一出,無法從大陸獲得物資補充,鄭軍的經濟生活立刻陷入困難,這樣的記載比比皆是。

    《從徵實錄》永曆十四年八月:戶官運糧船猶不至,官兵至草木子充飢,日憂脫巾之變。《從徵實錄》永曆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時糧米不接,官兵日只二餐,多有病沒,兵心嗷嗷。

    在出臺嚴厲封禁措施的同時,清廷著力對鄭軍將領展開招撫活動,鄭軍條件因為經濟封鎖變得越來越艱苦,艱苦條件下一時軍心浮動,面對清廷的招撫,鄭氏集團的官兵出現了大量降清的情況,僅僅康熙元年(1662)至康熙三年(1664),就有投誠官員3985名、士兵40962名、官兵家眷64230名、大小船隻900餘艘。

    隨著三藩之亂的逐漸平定,攻取臺灣消滅鄭氏集團進入了康熙皇帝的規劃之內,康熙皇帝決定加大招撫力度繼續分化鄭氏集團,“鄭錦雖無降意,其附逆人民,有革心向化者,大將軍康親王仍隨宜招撫”,而福建布政使姚啟聖充分執行了康熙皇帝的意圖,進行大規模招降策反活動,在漳州修築“修來館”,以官爵和資財招納鄭氏官兵,搞得鄭軍上下軍心浮動,又開啟了一波投誠浪潮。前後投誠者竟達10餘萬之多(僅以人數較多者記之,千把人忽略)。

    《清聖祖實錄·卷八十》:廖琠等率偽官三百餘員,兵一萬二千餘人詣軍前降。《清聖祖實錄·卷九十》:偽總兵楊祿、張輝等大小偽官,共二千五百餘員,兵丁二萬五千九百餘名。《清聖祖實錄·卷九十》:招撫江機等率領偽官一千一百三十八員,兵丁四萬三千六百二十九名投誠。《清聖祖實錄·卷九十一》:偽將軍楊彪,即楊一豹,率領偽官兵三萬一千餘員名投誠。

    康熙二十年後,平定三藩之亂,康熙皇帝決意攻取臺灣,此時,清、鄭雙方實力持續拉大,在強大的財政支援以及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的訓練下,福建水師已經擁有“精兵二萬有奇,大小戰船三百號”,具備了跨海攻擊澎湖列島的能力。

    而在攻取臺灣之前,雙方已經進行多輪談判,鄭經在談判中多次表示“東寧偏隅,遠在海外,與版圖渺不相涉”,並拒絕了清廷“剃髮”的要求,“苟能如朝鮮例,則敢從議”,而清廷對“不剃髮”“如朝鮮例”兩條自然不答應。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五月,康熙皇帝決定結束這場虛與委蛇的談判,正式向臺灣方面強硬回覆,“臺灣賊,皆閩人,不得與琉球、高麗比”。

    同年六月,施琅率福建水師全軍自福州出海攻取澎湖,清軍經過七天戰鬥,擊敗守將劉國軒,澎湖列島乃是臺灣門戶,一旦失去全臺震動。最後,鄭克塽率眾出降,清軍順利進駐臺灣。

    在攻取臺灣後,臺灣的“棄”“留”之爭浮出水面,以李光地為代表的大臣表示要放棄臺灣,重新交給荷蘭人,提出“空其地,任夷人居住,而納款通貢”,而康熙皇帝當時對臺灣的重視程度也不夠,認為臺灣彈丸之地,得不得無關緊要。

    《康熙起居注》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海賊乃疥癬之疾,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

    但是,在關鍵時刻施琅上陳《恭陳臺灣去留疏》,指明臺灣的重要性,“臺灣一地,雖屬外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對臺灣的地位、作用和海疆的安全形勢做了全面的分析,康熙皇帝在看完這份奏疏後,迅速改變了對臺灣的認知,正式決策開府置縣,派兵駐守。

    《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上曰:“臺灣棄取所關甚大,鎮守之官三年一易亦非至當之策,若徙其人民,又恐致失所,棄而不守,尤為不可。”

    所以,清朝之所以攻取臺灣首要目的是消滅鄭氏集團,而康熙皇帝一開始對臺灣重視程度確實不夠,但能知錯就改,也確實表現出了一個傑出君主的素質。

    引用文獻:《清聖祖實錄》、《康熙起居注》、《聖武記》、《明季南略》、《臺灣外記》、《海上見聞錄》、《從徵實錄》、《靖海紀事》、《國朝先正事略》、《榕村語錄》

  • 2 # 北洋海軍炮手

    當時的情況其這麼樣的,因為在清朝之前沒有任何一箇中原王朝在臺灣有過軍事以及行政活動,再加上臺灣海峽兇險以及沒有開發,煙瘴肆虐,加之還有兇悍的原住民,歷朝歷代對臺灣都沒有什麼興趣,至多管到澎湖列島。所以嚴格來說,臺灣長期是無主之地。

    雖然明末荷蘭東印度公司曾經將臺灣作為東亞貿易的中轉站,但是問題在於,臺灣島由於尚未完全開發,無法解決島上荷蘭人的補給問題,最主要的是糧食問題,而且荷蘭人如果要開發臺灣的土地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且收益時間很長,還要時刻提防那些仇視外來者的土著偷襲,這對於一個大國來說並不叫問題,但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只是個股份制的商業公司,自然會對成本和收益十分敏感。所以荷蘭東印度做出了逐步退出臺灣的打算,臺灣島上的公司僱員在逐步縮減,只不過讓他們沒料到的是,鄭成功來黑吃黑了。

    鄭成功透過各種小道訊息,以為臺灣是一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世外桃源,再加上其在大陸上根本無力同清朝抗衡,再加上他了解到荷蘭東印度公司退出臺灣的規劃,所以自然就把盯上了遠離大陸的臺灣。

    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鄭成功是個軍閥,他要的既不是明朝也不是清朝,始終都是為了鄭氏的家族利益。鄭成功的目的,就是繼續保證鄭氏集團獨立的經濟利益以及獨立的行政權和軍事指揮權。說白了鄭成功要的就是鄭氏獨立王國而已,他打著南明的旗號不過是在給自己找合法性罷了。

    鄭成功:朱由榔死活關我屁事

    只不過,荷蘭雖說當時已經是過氣網紅,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仍然憑藉歐洲城防和火器打的鄭大木不要不要的,而且因為缺糧還有大量計程車兵餓死。最後,彈盡糧絕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僱員們榮譽投降,並乘船返回巴達維亞。

    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鄭大木發現臺灣尚未完全開發,並非是物產豐富的世外桃源,而且臺灣產量最大的不是糧食作物而是經濟作物,再加上臺灣島仇視外來人的土著,所以鄭氏集團接手的可謂是一片蠻荒之地,極為依賴於大陸的經濟輸入。同時清朝根據自身水師虛弱以及鄭氏集團需要大陸的資源這些特點,再加上當時的洋人普遍承認清朝之後,針對性的推出了遷界禁海的政策。

    遷界禁海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經濟封鎖,斷絕臺灣同大陸的經濟往來,使得鄭氏集團陷入了經濟危機當中。與此同時,清朝還大量招降鄭氏人員,還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因為畢竟臺灣的經濟產出無法供養鄭氏集團,所以大量的鄭氏官兵選擇投誠清朝。

    另外,在清朝看來,鄭氏都是中國之人,所以必須迴歸中國,接受清朝的統治。這就和鄭氏產生了結構性矛盾,因為鄭氏追求的就是獨立,而不是接受中原王朝的統治。這也是為什麼鄭經會提出效仿朝鮮、琉球向清朝稱臣納貢,拒絕輕便剃髮、登岸的條件。所以康熙那塊也是先禮後兵,鄭氏給臉不要臉就不要怪康熙跟丫動手了。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統帥水師渡海平臺,在澎湖消滅鄭軍賴以生存的水師,迫使鄭氏集團打消了幻想,向清朝投降。所以,鄭氏以及其文武官吏也只能剃髮登岸。但是在善後問題上清朝內部陷入了爭議,主要癥結就是棄臺和保臺之爭。

    因為臺灣在歷史上並沒有被哪個中原王朝管轄過,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臺灣乃是化外之地;再者,當時臺灣是尚未完全開發,在正統漢儒看來是煙瘴之地,而且島上還有所謂的食人兇蕃(實際上當時尚處於刀耕火種狀態的臺灣原住民仇視並襲擊外來移民,這也是很多為什麼開化的原始部落的通例,至於是否吃人不知道,但是漢人到了臺灣沒少獵殺原住民煉蕃膏,而且一直吃到日佔時期);更何況臺灣經濟產出實在是太低,無法維持帝國對臺灣的管理,需要帝國的財政補貼,是個吞金獸,得不償失。所以棄臺派在當時有非常深厚的理論基礎。

    原住民出草實際上是為了爭奪生存空間

    實際上正統漢儒能有棄臺的觀點並不奇怪,因為漢儒畢竟沒有那麼長遠的戰略眼光,而且乾隆年間清朝平定準噶爾、大小和卓之後還有漢儒主張放棄新疆。所以我才說,棄臺的觀點並不奇怪。

    不過以施琅為首的保臺派則認為,臺灣雖然是化外之地,而且瘴癘肆虐、經濟產出低下,還有那些食人兇蕃,但是臺灣是沿海四省的要衝,並提出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的觀點。

    也正是這一點說動了康熙,因為清帝國對外開疆拓土的戰爭都是建立在本土安全的這一前提之下,所以康熙不可能不重視施琅的觀點。所以,臺灣在次年成為清帝國的臺灣府,後來又升級為臺灣省。

    實際上,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說,臺灣不僅可以成為東南沿海的屏障,而且由於臺灣在當時東亞貿易航線中轉站的地位,臺灣向北可以牽制琉球、日本,向南也可以壓制南洋列島。而且在今天,大陸復臺之後,臺灣將成為大陸深入太平洋的前進基地,進而可以成為中國向太平洋各個島國施加影響力的橋頭堡。

    康熙由於時代的限制可能想不到這麼長遠,而康熙採納施琅保臺的觀點,並將臺灣島納入帝國版圖的舉措,對中國來說可謂是功在千秋。其實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康熙不消滅正式,那麼臺灣就是第二個新加坡。

    只不過有意思的是,今天的島民居然數典忘祖,妄圖在一個小小的島子上自立乾坤。不管你們問呢想,反正我覺得很可笑,因為這是要重蹈鄭氏的覆轍,所以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全文完

  • 3 # 勞倫斯602

    聖祖皇帝有曰:臺灣定則海疆定,海疆定則東南定,東南定則江山永定。臺灣被鄭氏集團佔據時,大清的海疆並不安寧,因為明鄭海軍經常來騷擾 而清軍水師不濟。因之東南(朝廷賦稅收入重地)動輒海警四起,搞得都沒有心思去專心發展經濟了。一旦東南的稅賦出現問題,那麼大清就容易在財政上入不敷出,導致經濟危機。所以臺灣的鄭氏集團對大清來說 實乃心腹大患…就相當於準葛爾對清廷的威脅一樣。因之,清廷不但要取臺灣,還必須要駐留軍隊以防再次出現反清復明的勢力。只是後來,清廷還是管理的太輕了。因為乾隆五十一年又冒出了個天地會林爽文,使得乾隆帝遣福康安、海蘭察再次率大軍赴臺剿匪…總結起來一句話:清廷之所以要把臺灣納入版圖,就是為了保東南賦稅重地的安寧。

  • 4 # 吆呵天怎麼又亮了

    要想鞏固滿清對中國的統治,就必須讓天下億萬漢人的心看向自己,而不能有第二選擇!有這個想法也不行!

    如果,佔據臺灣的是荷蘭人而不是代表大明臣民的鄭氏,康熙不會這麼上心,也或許會放棄!畢竟,消耗巨大又無實際上的經濟收益。

    1895年《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時候,康熙的子孫怎麼毫不猶豫呢?因為,時過境遷啦!臺灣的得失對於滿清不構成威脅啦!強留著不給日本才會呢!

  • 5 # 雲斌231

    1、臺灣若收復,東南沿海地區(即稅賦要地)的軍事駐紮力量可以減少,軍費開支有大幅度的削減。

    2、威懾人心,把東南沿海的前明人心一舉擊潰,同時與祭拜明孝陵相結合,恩威並用,降服漢族地主階級及士大夫階層的利益威脅。

    3、用降將取臺灣,彰顯容人之量,

    4、威懾西南三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侶身高差了30公分,看上去是不是很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