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沉默的時光ing

    這句話出自《菜根譚》。

    原文大意是說一個喜歡清靜的人,往往離群索居求取安寧。但殊不知遠離人群成了“小我”的執著,而一心求靜卻變成了煩躁的原因。如果不能忘懷小我的執著,只是一味地強調寧靜,又如何能達到寧靜的境界呢?

    再展開一點,真正的寧靜它取決於內心的狀態,內心如果有雜念。即便身在靜處也是喧囂。如果內心沒有雜念,即便是在鬧市也能保持平靜的心情。所以靜亦是鬧,鬧亦是靜。一切都在於你的心念之間。

  • 2 # 襄陽詩人宇天少

    也就是說喜樂厭寂,往往避人以求靜,心靜便是清靜,測是心動便無靜之根,如何做到人我一視、動靜兩忘的境界。 靜與動是相對的,也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動就沒有靜,沒有靜也就沒有動,動中見靜,靜中顯動,這是辯證法的觀點。其實意思道理都是一樣,在現實的生活中,為求靜而求靜,反而不得其靜,只有動中靜得下來,才能獲得靜的真諦。

  • 3 # 老馬識凸

    人我一視,動靜兩忘—佛家四相之一。

    人與我本沒有對立,站在本我角度去看別人,喜靜厭繁本就是一種逃避,動與靜本就是相依相存的,缺一而不存。

    放下不是放下自己的偏執,是放下自己,才可以體會別人的不易,先理解,再分析,力求平衡而已。

    世人都求大自在,入深山,探河邊,殊不知自在本在身左右,何求,不找自來而已。

    入深山解不了心頭繁雜,思慮與得益。

    處鬧市解得了內心悲憫,釋懷與捨得。

    動靜相依相偎,你不動,心不動,事事奈何。

    試著放下手機,用心焦去開悟無病呻吟之病。

  • 4 # 君好哇講文化

    這句話的原文乃是:“心著於靜,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視、動靜兩忘的境界?”此話是明代的洪應明所作語錄世集《菜根譚》其中的一篇。

    意思是:“人我本是一體的,如果你只知整潔味強調寧靜,又如何能達到真正安寧境界呢?”

    我們之所以去修身養性,從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鍛鍊自己的堅強意志等來排除自己的私心雜念。主要的是,我們內心的寧靜在於心靜,環境倒是其次。

    想起陶淵明的一首詩裡面的句子,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這裡的“心遠”一詞如參禪悟道,禪味是那樣地濃馥,又是如此的淡泊,從而有了一種靜穆之美。

    我的家雖然是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我卻從來沒有煩惱那些應酬,車馬的喧鬧。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因為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而遠邈。

    靜與動是相對的,是互相依存的,有動才有靜,有靜也就才有動,動中見靜,靜中顯動,這是辯證法的觀點。本文雖有用了佛語來表達,但總體來說意思是一樣的。

    莊子曾經說過:人若能隨心而遊,那麼難道還會不自適自樂嗎?流蕩忘返於外物的心思,才是矢志不渝棄世孤高的行為。

    此話就是要告誡我們:要完全揚棄自我和動靜不二的主觀思想,才會真正達到身心都安寧的那種境界。

    就像陶淵明那首詩所寫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看那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到了遠山的懷抱。啊,這人生的真義,我該怎樣表達內心中的感覺呢。

    正是這一種無我,才是對“天人合一”的最佳詮釋。在這樣的心境中,生活也常常會是恬靜而悠然的,亦動靜兩忘的。

  • 5 # 淳于陽華

    原文

    喜寂厭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靜。不知意在無人,便成我相,心著於靜,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視、動靜兩忘的境界!

    ——《菜根譚》

    譯註

    我相:佛家語,是佛教四相之一

    動根:動亂之源。

    人我一視:我和別人屬於一體。

    一個喜歡清靜討厭喧鬧的人,往往離群索居來求取安寧,卻不知道遠離人群只是為了自我,而一心求靜的結果一旦遇到喧鬧就會煩躁。人我本是一體的,動靜也是相互關聯的,如不能自我忘懷,只知一味強調寧靜,又如何能達到真正安寧境界呢?

    善道和尚於845年唐武宗滅佛時,被迫還俗,從此過著半僧半俗的生活,當時的人稱他為"石室行者"。有一次他踩碓舂時竟踩出了神,進入了無心無我心境,只知動腳卻忘了移腳。這件事傳到臨濟和尚的耳中,臨濟和尚評說:"他沉溺在深泉水潭裡。"無心之境雖好,可是沒什麼真正的作用。真禪所謂的禪定與智慧如一的三昧,是定慧如一的基礎上的靈活運用禪機的三昧。常言說,坐禪之人,把橋上的來往行人看成深山之樹,尚未入真禪;而應當見人是人,見橋是橋,從自然的眼光去看待一切。

    莊子說:"人若能隨心而遊,那麼難道還會不自適自樂嗎?人假如不能隨心而遊,那麼難道還能夠自適其樂嗎?流蕩忘返於外物的心思,矢志不渝棄世孤高的行為,唉,恐怕不是真知大德之人的所作所為吧!沉溺於世事而不知悔悟,心急如焚地追逐外物而不願意反觀自身,即使相互間有的為君有的為臣,也只是看作一時的機遇,時世變化後就沒有誰會認為自己地位低下了。所以說道德修養極為高尚的人從不願意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所滯留。崇尚古代鄙薄當今,這是未能通達事理之人的觀點。用狶韋氏之流的角度來觀察當今的世事,誰又能不在心中引起波動?道德修養極為高尚的人方才能夠混跡於世而不出現邪僻,順隨於眾人中卻不會失卻自己的真性。尊古卑今的見教不應學取,稟受其意也不必相互對立爭辯不已。"

    莊子的話告誡我們:完全揚棄自我和動靜不二的主觀思想,才能真正達到身心都安寧的境界。

  • 6 # 愛籃球的老球迷93

    要真正理解這句話,沒有佛教的觀念和體驗是不行的。

    對沒有接觸過佛教的人做解釋,他們會覺得是天方夜譚。

    或者有些人雖然接觸過佛教,知道一些名詞概念,沒有對生命的本質進行思考體驗過,也是不可思議的。

    先說這句話的出處。

    它是明代還出道人洪應明所作語錄世集《菜根譚》的一句話。

    原句:喜寂厭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靜,不知意在無人,便成我相。心著於靜,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視、動靜兩忘的境界?

    這雖是明朝人寫的,離我們今天的時間還不遠,但也是不容易理解。

    我們先用今天的話翻譯一下,喜歡清靜討厭喧器的人,往往離索居來求取安寧,卻不知道遠離人君只是為了自我,而一心求靜的結果一旦遇到喧器就會成為煩躁的禍源。人我本是一體的,只知整潔味強調寧靜,又如何能達到真正安寧境界呢?

    翻譯出來,我們還是不懂。

    我們先來說幾個佛教的觀念。

    佛教的目的是讓人解脫的,遠離煩惱憂愁。

    有什麼辦法?就是明心見性,成佛。

    佛就是覺悟的人,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就是佛。

    怎麼才能成佛?

    《六祖壇經》中說,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

    那麼佛在哪裡?

    《西遊記》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告訴我們

    正歡喜處,忽見一座高山阻路。唐僧勒馬道:“徒弟們,你看這面前山勢崔巍,切須仔細!”行者笑道:“放心,放心!保你無事!”三藏道:“休言無事。我看那山峰挺立,遠遠的有些凶氣,暴雲飛出,漸覺驚惶,滿身麻木,神思不安。”行者笑道:“你把烏巢禪師的《多心經》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記得。”行者道:“你雖記得,這有四句頌子,你卻忘了哩。”三藏道:“那四句?”行者道——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我們每個人的心就是佛。這個心是真心,不是我們平時說的有自我意識的心。

    這顆真心,不會去分別各種不同事物的特點,只是明明瞭了,清清楚楚,也叫“靈覺”。

    這顆真心,每個人都一樣,平等無二,和釋迦牟尼佛,古今所有的佛,都一樣,無二無別。

    “人我一視”就是別人和我都是一樣的,平等的,沒有差別。這就是佛教的平等觀。

    佛教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空”的宇宙觀。

    空的宇宙觀認為,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也就是沒有一個獨立的主宰的東西存在。

    《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也如電,應作如是觀。

    “動靜兩忘”就是說,動和靜的本質都是空無自性,實質不存在。

    所謂環境有動有靜,是我們意識心的分別的結果,所以要想到達心靈的寧靜境界,就應該忘掉環境的動或靜的區別。

    佛教也一句名言,相由心生。

    不知道解釋明白沒有。

  • 7 # 杜菁

    十分高興平臺所邀,為您釋疑這個高智慧的哲學及佛學所激發的問題,感覺自己知識面尚過於膚淺,不能作最全面的回答,只能引文論述及自我感想了。

    首先這句話出自於明代洪應明所著的《菜根譚》:喜寂厭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靜,不知意在無人,便成我相。心著於靜, 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視、動靜兩忘的境界?

    【譯文】 喜歡清靜討厭喧器的人,往往離索居來求取安寧,卻不知道遠離人君只是為了自我,而一心求靜的結果一旦遇到喧器就會成為煩躁的禍源。人我本 是一體的,只知整潔味強調寧靜,又如何能達到真正安寧境界呢?

    【註解】 我相:佛家語,是佛教四相之一。 動根:動亂之源。 人我一視:我和別人屬於一體。

    【評語】 修身養性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鍛鍊自己的堅強意志,以能控制自己的物慾情慾,排除自己的私心雜念。求得內心的寧靜在於心靜,環境在 其次。否則把自己放進真空罩子裡不就真靜無菌了嗎?一些清修的人喜歡遠 離塵器隱居山林,以求得寧靜。其實,這樣環境雖然寧靜,假如不能忘卻欲 世事物,內心仍然是一層煩雜。何況既然使自已和人群隔離,就表示你內心 還存有人已、物我、動靜的觀念,自然也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寧靜。所以必須 完全場棄我相和動靜不一的主觀思想,才能真正達到身心都安寧的境界。

    其實個人認為,這句話指的是喜歡寂寞而厭煩喧囂的人,往往厭煩世間的噪聲而遠離世人,獨居深山幽谷以求寂靜,心中存在著無人煩擾然而不得而終。

    因為這煩擾的念頭有“我”存在其中,便成了我相,又有心求寂靜卻執著於寂靜當中,便成了動亂的根本了!

    要知“我”是對“人”而成的,“靜”是對“動”而起的。如果執著於任何一方,他方必定不能不有所起。避人求靜的人不知此理,終究不能得到“人我一體,動靜兩忘”的境界,也就得不到真實安樂的境域。其實我覺得過分強調於得失榮辱貧富動靜等世間相對立的問題及哲學,其最終只能獨擾其身,永生永世也求不得自個安寧了。

  • 8 # 龍場文化Loongedu

    “人我一視,動靜兩忘”強調的是內心的平靜,而不是刻意追求寧靜。這句話的原文乃是:“心著於靜,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視、動靜兩忘的境界?”此話是明代的洪應明所作語錄世集《菜根譚》其中的一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飛俠們,經過這次低谷期,你們還會繼續喜歡戰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