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sea子
-
2 # 專攻5日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想起正好前兩天和讀初二的女兒一起學習這篇文章的情形。當時我重拾自己讀書的時候記憶,一時間感慨萬千,特意花了兩小時背了下來。
文中作者為我們呈現了這樣的一個理想社會: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優美的景色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肥沃的土地。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淳樸的民風 。
這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沒有疾苦,沒有紛爭,人和人之間友好相處,各得其樂。
文章裡作者僅僅是講的一個故事,僅僅只想描寫一個美景嗎?那要從創作背景來思考。陶淵明在退隱前做了兩個多月的縣令,他性格耿直,作風正派,為官清廉,不善於阿諛奉承,刻意討好。這樣的性格和當時的官場肯定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他空有一身報復,卻施展不開。最後依然辭職,歸隱田野。雖然自己身處田間地裡,卻心繫朝廷,無時不關心國家大事。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當時政治形態,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由此可見在《桃花源記》裡作者不僅僅寫的是景,而更多的是抒發是情。那情便是作者對不滿於現實,心中卻無奈的情感。
-
3 # 紅塵彌勒
不然呢?閣下以為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又是什麼呢?
《桃花源記》誰都知道,只要是讀過初中課本,相信都學過這篇文章,且早已爛熟於心,倒背如流。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也知道了早在晉代那個動盪而無序的歷史時期,有一位希冀逃避亂世獨自享樂的浪漫主義偉大詩人陶淵明。
陶令盟也是目前我們文壇上公認的有晉一代最最卓越而風發的才氣作家,成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詩人,大作家,和史上任何一個歷史時期的大詩人都足以抗衡媲美的偉大詩人。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激勵著每一個不甘向命運低頭俯首的有志之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安逸歇馬,為自得駿奔,自抒胸臆,自出機杼,喜看天邊雲捲雲舒,醉臥舊蘺花開花落。
陶靖節做了八十多天的縣令,眼見受縛於上司的耳提面命驅馳巧使,乾脆就掛印封金辭官而去,回到他衣不蔽體、環堵蕭然的破房中過起了世外桃源的隱居生活。
他的這篇《桃花源記》,也正記錄了他本人對於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的憧憬與渴望,故而才有了這千古絕響的《桃花源記》。
陶靖節在裡面敘述了一個沒有戰亂、沒有徵伐、沒有傾軋的洞中世界,無論秦漢不知魏晉。
勿消說,這是詩人心中理想的生存世界,卻在現實裡無法覓到這樣的人間仙境,加上各種民不聊生、苛捐雜稅和相互傾軋、明爭暗鬥的現實世事,讓詩人產生了逃避的想法,並有了逃避的實際行為。這是在訴說一個生民無予立足慘遭塗炭的史實,也在控訴統治者一手遮天暗無天日的黑暗世道,更是在那個無助的社會空間裡,世人希冀得到的額外饋贈,哪怕像老子說的那樣:雞犬之聲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也好過如此這般的世家混戰餓殍遍野。
這是詩人理想的世界,也是詩人逃避現實的思想基礎,對於那些無為又無能為的無力者來說,還有什麼比遠遠的逃離這個現實要好的呢?
現實無法迴避,殘酷不能逃離,那就只能寄望於心中的伊甸園了,故而也就有了這世人皆羨的世外桃花源,也只能是思謀著在心靈裡面尋求慰藉,卻不敢面對現實冰冷而無望的世界。
可惜,那個時代框架下,詩人的理想永遠也不可能實現,慾望永遠是慾望,卻不可能變成美麗的現實,這才是作者對於現實世界的殘酷控訴和無奈的訴說,故而,桃花源永遠成了人們美好夢幻的代名詞。
-
4 # 會跳高的豬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述了一個自由平等,安貧樂道,與世無爭的生活場景。
住在裡面的人們為了躲避戰亂,舉家搬遷進入了這個與世隔絕的世外空間,從此放下了凡間的爭鬥,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尊從自己的內心,尋找到了生活的本質
———人活著,難道不就是為了簡簡單單的快樂嗎?而這種快樂,無關名利,無關財富,只求採菊東籬,悠然南山。
《桃花源記》出自陶淵明之手其實一點都不奇怪。
陶淵明作為田園詩派的代表,有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佳話,在人人都以仕途為榮的時代(其實現在也是!)棄官不做,寧願清貧田野,去尋找自己的生活和樂趣,這樣的勇氣怕是極少數人才能擁有。
無獨有偶,《桃花源記》並不是歷史上唯一出世的代表。翻看古籍,特別是魏晉唐宋時代,各種上山遇仙,出海奇遇,所謂山上一日人間千年的志怪傳說,比比皆是。
比如南朝梁·任昉《述異記》中的《爛柯人》,描寫了一個柴夫,去爛柯山(今浙江衢州)砍柴,不經意間遇到了幾個神仙在下棋。等他告別神仙,再下山去的時候,發現世間早已經換了模樣。山上只一日,人間已千年的典故就出於此。
再比如唐·牛僧孺《玄怪錄》中的《杜子春》,描述了一個錢財散盡的敗家子遇到了贈其財富的神仙,跟著神仙入山修行,最終逃不過凡人七情六慾的傳奇故事。
古籍中這些許許多多遇仙遇怪的故事,難道僅僅只是為了單純地描述奇遇嗎?當然不是。
這些故事和《桃花源記》一樣,為當時或仕途不盡人意,或無心仕途,或醉心田野計程車大夫們構建了一個世外桃源。古代計程車大夫們一面有著學而優則仕,渴望有一番作為的理想和報復,另一面又感慨政治生活中的紛爭與複雜關係,不斷地有著入世與出世的矛盾。
想想現在,其實也一樣。每年都有很多人去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渴望成為編制的一員。每年也有人從公務員辭職,因各種原因義無反顧,甚至有的回到家鄉,只為與親人團聚。正所謂有人星夜赴考場,有人辭官歸故里。
一個人怎麼活,應該怎麼活,沒有統一的標準。應該有他自己的想法,哪怕過得好,哪怕過得不好,只要自己覺得好,才是真的好。
《桃花源記》就給我們指出了生活的本質——躲避塵世,也是可以的。如果不可以,請在自己內心的深處,蓋一座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
-
5 # 晴空莽莽
真相從來需要透過表象去看本質,所謂追根溯源。陶淵明描繪這樣平和安靜的世外桃源映照著是內心對於美好生活的渴求,因為黑暗的現實中不可得,才在夢境中幻想。
桃花源的神秘隱密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武陵人捕魚過於專注,忘了注意時間和路途,意外進入了桃花林,美景醉人,令人驚奇,萌生了探訪桃林盡頭的想法,頗有種“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似情景。不同的是武陵人見到的是山有小口,隱隱透出的微光,神神秘秘引人細究,入口狹窄,只容一人通行,再往裡走才豁然開朗。
桃花源的入口藏在山中,尋常人會以為只是一個小山洞,或是蛇鼠的巢穴也是有可能的,輕易可不敢探究。而這位“武陵人”便是陶淵明的化身,不僅被美景所吸引,而且堅定從容走進去,縱然前途未卜,信念與渴求是強烈的。與其在現實中苦苦掙扎,不如在幻想中沉淪,這大抵是《桃花源記》開篇的想法願景。
桃花源的天上人間“天上”指的是世間難得,現實的黑暗中難以尋到這樣的樂園;“人間”因為這裡不是真正的仙境,生活的只是一群避世的凡人,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靜怡然自得。側面寫出了陶先生追求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卻難以得到,可見現實社會多麼讓人失望!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與桃源中人言與交流,熱情好客,殺雞款待,“武陵人”有些戀戀不捨,流連忘返,停駐了幾日方才告別,最後得到的囑託是“不足為外人道也。”不僅僅在說桃源中人不希望被世俗的紛爭打擾,渴望不被破壞的平靜生活;同時也表明了這樣的理想生活不是門外漢所能瞭解,追求名利的人亦不會嚮往,多說無益。
這或許也是陶先生心中所想,即便只是空想,也是心中的一方淨土,是理想的寄託!
尋覓無蹤的桃花源與陶淵明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離開了桃花源,起初還想著再回去,記下了沿路風景,卻再也找不回來,“武陵人”大夢方醒,或許就如同蘇軾《和桃花源詩序》中寫到的“原來桃源民風淳厚,人間世風澆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為爭奪之場”所以那隱蔽之處開而復閉,桃花源的理想生活得而復失,俗人尋不到,高士亦未得,或許只待有緣人~
從步入桃花源到告辭離開,揭示了陶先生雖然嚮往平靜的田園生活,卻仍然關心國家政事,尚未從汙濁黑暗的現實中脫身,雖躬耕田野,依然心寄天下。正是這樣虛虛實實的強烈對比中,更加突出了對於社會現實的不滿,然而無力迴天的落寞,只能繼續寄情山水。
在《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寫到“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隨心所欲,樂天知命,直到生命的盡頭,不再去管塵世的紛紛擾擾,在心中構建一片桃花源安慰自己罷了。
後人說桃花源唐代詩人裴迪與王維、崔九曾為共同隱居的至交好友,在《送崔九》中影射“武陵人”心志不堅: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
山川秀麗,林木幽美,修身怡情,山水之間自得其樂!不要去學那武陵人,只是暫避一時,離開之後想要再歸隱可就不容易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真是假我們無從得知,假使是真的,那為什麼不永遠留在那裡面呢?出來容易進去難,機會只有一次!
追求理想生活,不能三心二意,把握時機,還須心志堅定!
-
6 # 綠葉小杏
陶淵明在小時候受過儒家文化的教育,曾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意思是雄心壯志超越四海,滿懷豪情,展翅高飛。) 的志向;也受到了當時盛行的道家思想的薰陶,熱愛大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二十歲時,陶淵明開始經營“仕途經濟”,但並不順利,直到二十九歲時,才出任江州祭酒,因不願與世俗官僚們“同流合汙”,不久便辭官歸家。不久,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令。只當了八十多天,便作了《歸去來兮辭》,解印辭官,正式開始了他的歸隱生活,一直到生命的終結。
經過仕途的波折,陶淵明的思想臻於成熟,他更願意躬耕于田間,像一般農民的那樣,而不是去做一個地主。他盡情謳歌回到田園的快樂,寧願守著粟麥桑麻,再也不願回到那汙濁的官場。陶淵明是一個清高、正直灑脫、善良的人,不隨世、不順俗,只有美麗的大自然才是他永遠的朋友。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透過對桃花源的自由、快樂、祥和生活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桃花源記》運用了白描的手法,把一個虛景寫成了真實的存在,但陶淵明在虛景實寫的同時,又實中有虛,有意留下幾處讓人琢磨不透的話題,如桃花源中人們的叮囑和故事結尾的“不復得路”等情節,虛實難辨,恍惚迷離,讓人意猶未盡,滿腹疑雲。整篇故事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也許是害怕日薄的世風玷汙了這塊化外的淨土,不允許“凡夫俗子”得到一睹仙境的機緣。
桃花源中人們幸福,浪漫的生活是透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取得的,不同於天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陶淵明在歸隱時只是想到了個人的榮辱進退,寫《桃花源記》時已經想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幸福。這與他多年的躬耕生活體驗相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能提出來也是很難得的。
-
7 # 你是天空的最亮的星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理想主義者看見世外桃源,陰謀論者看到細思極恐。外在環境就是面鏡子,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
-
8 # 向陽花開sunflowering
當然不是,桃花源記,抒發的是作者為代表的,廣大民眾嚮往的安居樂業,無戰亂,無糾紛,一種幸福生活,幾千年來,華人民永改變的理想
-
9 # 一別已多時
我們在上學時都學過《桃花源記》這篇課文,陶淵明肯定不是為了單純描寫桃花源的內容,下面我將分兩點作答。
第一,我們先要了解陶淵明所在的歷史背景,陶淵明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隱士,當時的政治十分黑暗,為官者不仁,壓榨百姓,這與陶淵明所理想的社會相差甚遠,所以他才描寫下了他心中所想之社會,其目的想於現實相對比。
第二,文中結尾處寫到“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在我看來,這一段才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劉子驥作為當時的士人都去尋找這一份樂土,這說明當時的社會是多麼的沒有希望,但是沒有找到,這說明這種社會是不存在的,只能存在人的想象中,再怎麼尋找也是徒勞。
綜上,陶淵明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是對桃花源的嚮往之情與不得桃花源的無奈之情,其次諷刺了社會黑暗,君主無能。
以上是我的回答,往採納。
-
10 # 古詩詞文苑
陶淵明的很多詩都表現的是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陶淵明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為了生活,開始了他的做官生涯,其實他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想要報效國家,一方面又嚮往田園自由自在的生活。
當他徹底看透了官宦生活後,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活。
在這期間,他做過很多的詩,歸隱田園之後他終於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桃花源記》這首詩,其實反映的就是陶淵明所想要追求的理想生活,和他對當時生活的不滿。
所以,一方面表達對理想生活的嚮往:一方面也是對當下戰爭,黑暗現實的批判。
-
11 # 浠黃棲凰
借用: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結桃花換酒錢。
何為普通,大廈將傾,時局勢若倒懸,獨享平靜為普通,
何為世外,山河動盪,社稷危如累卵,偏安一隅為世外。
好比冠狀疫情下的芸芸眾生,簡單的生活得之不易,在災難過重的它國,活著就是世外。
-
12 # 曼珠沙華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陶淵明寫《桃花源記》的時間距離現在太久,哪怕是在製作當時,除了作者本人,誰也不能完全解讀他寫這個文章的原因、目的、期望表達的深層含義。
現代語文所學習研究的《桃花源記》的中心思想、深層含義等,不過都是一代代文學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再結合史學專家得出當時社會現狀推斷總結出來的。誰也不能說這種說話是對的,也不能說這種說法是錯的,只能說我們學習到的關於《桃花源記》的內容是一代代專家學者認為的。
這就很像在爭論“子非魚”的問題。
從文學家和史學家的角度,得出的《桃花源記》是我們在課本里學到的。但除了這兩個範疇,並不意味著沒有其他領域的人來解讀文章。
偶然曾看到過。有人認為陶源林所到的“世外桃源”實際上是時空穿越,而所謂“初極狹,才通人”可能就是所謂的通道。這種說法認為陶源林是偶然之間打破了時間的邊界。
還有種說法,說是陶源林所經歷的一切其實不過是幻覺,就像現在中國的“鬼片無鬼”,最終結果不過是做了一場夢。
以及認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對景色的描寫形如墓室構造,認為桃花源中之人都是在尋找替死鬼的逝者。
甚至還有的說法認為陶源林見到的是另外的生命體。怎麼說呢,有人認為美人魚其實是一種生活在深海領域的類人生物,是真實存在但尚未被發現的。堅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除了在陸地表面生活的我們之外,世界上還可能存在著生活在深海、地心等人類蹤跡尚未全面開發的極端區域的類人生命體。而陶源林在《桃花源記》中見到的可能就是這些類人生命體。
總之,除了陶源林本人之外,誰也不知道《桃花源記》的真實情況。
不過說實話,我個人也感覺《桃花源記》真的細思極恐。裡面說“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後面又說“自雲先世避秦時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從衣著來說,先秦和魏晉時期的服飾衣著還是有區別的,在山中不知朝代更迭,不知文化變遷,竟然還能“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然後是從生物學角度來看,“自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從秦到魏晉,桃花源記裡的人是不是早都近親結婚了?
而且除此之外,還感覺裡面有很多給我感覺不太對的地方。
所以說,每個人看的都不一樣,真正關於《桃花源記》的情況已經隨著陶先生的離世而永遠封存啦,但是卻不能影響後世人的猜測和想象。
-
13 # 秋閣一憑欄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若說"壯志逸四海"代表少年淘淵明的抱負,那末"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的"桃花源"便可看成為他晚年思想的結晶。而前者到後者卻可以有著它本身發展的必然性,那就是貧寒知識分子在封建社會,從要求參預政治而不可得,到逃避政治不滿現實的最習見的一種思想發展過程。
陶淵明象歷來出身於封建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分子一樣要求參加政詒,有所作為,但又往往不能實現"壯志"於是只好走上隱逸的道路,雖然如此,但陶淵明還是奮發樂觀的。為了排遺自己的苦悶,為了獲得精神上的支援,他總喜歡引用古代的骨氣,有正義感的人們蔑視權勢利祿的行為事蹟來肯定自己,來否定社會現實。
這就是他所描寫《桃花源》詩的根本原因。1
-
14 # 笨笨想要的原生態生活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雖述說一種田園生活,其意境是,陶淵明厭倦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官場,不願同流合汙,自願退隱山林,不再為塵世浴物所羈絆,灑脫自由,田園生活,寄情山水,不問俗事!
回覆列表
知乎上有說桃花源記細思極恐的
覺得甚是有趣,分享給大家一同觀看
為何南陽劉子驥是高尚士也卻在要去尋找到桃花源之前,尋病終了。或許,桃花源只有在一個人真的去世以後才可以透過精神形態進去。那個漁人不過是一場夢,所以才可以透過夢境中的精神狀態進去。而他並沒有留下來,所以可以活著回來。而劉子驥,想要的卻是永遠留在桃花源,所以必須要死,才可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