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猛禽950

    以前回答過類似問題,

    民謠歌曲一詞來自臺灣流行歌曲,

    民謠歌曲最鼎盛最好聽的是七八十年代的歌曲,

    具體有哪些歌曲,就給你介紹幾首~

    《踏著夕陽歸去》

    《赤足走在田埂上》

    《小鳳帆》

    ……

    在流行歌曲裡的詩詞歌曲,最典型的是鄧麗君唱的~

    《明月幾時遊》

    《幾多愁》

    ……

    還有一首算不算詩不知道,這首歌就是《蘭花草》

    這是胡適先生作的詞,很美,

    歌曲的配調,配曲也很美,劉文正的演繹更美,

    好,就到這吧。

  • 2 # 邪哥說

    前幾天無意中聽了老曲《探清水河》,覺得歌詞象在講故事,遂查詢了一番。

    《探清水河》是流行於北京市海淀區火器營的敘事類民俗歌曲,講述了清末民初發生在火器營村的一個類似孔雀東南飛的愛情悲劇,堪稱近代版的“梁祝”。

    在清末民初的時候,火器營是製造槍炮的地方,火器營村是滿族的聚居區,住著松老三一家,靠種大煙、開煙館為生。老兩口子膝下無兒,所生一女起了個乳名叫大蓮。大蓮長到十五六歲的時候,可謂是亭亭玉立,說媒的人踏破了門檻,但是松老三兩口子整天吃喝玩樂,不關心女兒的婚姻大事,後來大蓮遇到本村青年農民佟小六,他們兩個就偷偷地相愛了。

    有一次他倆在大蓮家偷偷地幽會時被大蓮父母發現了,這一下可惹了大禍了,這可是辱沒祖宗、敗壞門庭的羞人大事。大蓮的父親用皮鞭子把大蓮打得皮開肉綻,給她一把菜刀、一根繩子、一把剪子叫她自裁,最後大蓮被逼無奈,一狠心就跳了門口的清水河。

    小六聽說大蓮跳河死了,在一個悽風苦雨的夜晚,他帶著燒紙來清水河畔祭奠他的大蓮妹妹,祭奠完了以後可憐的小六也跳了河。

    為紀念這個可悲可嘆又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後來有人編成了小曲去到處傳唱,《探清水河》從此就在北京廣泛地流傳開來了。

    《探清水河》是真正的市井俗曲,歌詞以通俗敘事的方式演唱,就象在聽隔壁大爺大媽講一個令人扼嘆的故事,大家一聽就明白:

    桃葉那尖上尖,

    柳葉兒遮滿了天。

    在其位的這個明哎公,

    細聽我來言吶。

    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藍靛廠啊,

    藍靛廠火器營兒有一個宋老三。

    提起了宋老三,

    兩口子賣大煙,

    一輩子無有兒,

    所生個女兒嬋娟吶。

    小妞哎年長一十六啊,

    取了個乳名兒,

    姑娘叫大蓮,

    俊俏好容顏。

    此鮮花無人採,

    琵琶斷絃無人彈,

    奴好比貂蟬思呂布,

    又好比閻婆惜坐樓想張三。

    太陽落下山,

    秋蟲兒鬧聲喧。

    日思夜想的六哥哥,

    來到了我的門前吶。

    約下了今晚這三更來相會,

    大蓮我羞答答低頭無話言。

    ……,……,

    大蓮無話說,

    被逼就跳了河,

    驚動了六哥哥,

    來探清水河呀。

    情人吶你死都是為了我呀,

    大蓮妹妹慢點走,

    等等六哥哥。

    秋雨下連綿,

    霜降那清水河,

    好一對多情的人,

    雙雙就跳了河呀。

    痴情的女子這多情的漢吶,

    編成了小曲來探清水河,

    編成了小曲來探清水河。

    相比於《探清水河》,詩經中的《野有死麕》也是敘說小兩口偷情的,但一個歡娛大膽,只是要你輕聲點“無使尨也吠”,一個悲涼可嘆,被逼跳河,真不知這幾千年的文明程序是不是越過越回去了。

    野有死麕.先秦.佚名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

    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

    無感我帨兮!

    無使尨也吠!

  • 3 # 愚年

    張堯《再見旅人》、夏小虎《逝年》、房東的貓《秋釀》、好妹妹樂隊《你曾是少年》、李健-翻唱《父親寫的散文詩》《貝加爾湖畔》、Sofia Jannok《Liekkas》、袁泉《木槿花》、Galen Crew 《Sleepyhead》、劉胡軼《從前慢》、齊一《這個年紀》、趙雷《成都》、郝雲《去大理》《活著》、Jason Mraz《I"m Yours》

  • 4 # 旁的白聽音樂

    愛爾蘭:卡蘭·迪倫《There Were Roses》

    早期的愛爾蘭居民本身就自帶藝術天賦,而愛爾蘭音樂的民族性來自於他們的歷史,曾經愛爾蘭人民就運用音樂來反抗殖民者的統治。愛爾蘭民歌旋律悠揚,浪漫主義色彩是主要創作成分,哪怕是對於世界,其音樂的影響度也很廣泛。卡蘭·迪倫聲音清透空靈,形容天籟也不為過,她翻唱相當成功的一首歌——《There Were Roses》就是Ms.Bu很喜愛的。原作者Tommy Sands生活在北愛爾蘭共和軍最為活躍的時期,當時新教教徒和天主教徒矛盾激化,新教徒教徒Allan Bell被殺害,所以他們決定殺死天主教教徒Sean O"Malley進行反擊,令人唏噓的是 Allan和Sean在生活中卻是最好的朋友。Tommy Sands作為Allan和Sean的好友見證了他們被時代犧牲的慘劇,於是寫下了這首歌。

  • 5 # 小默YL

    將近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新豐美酒鬥十千,

    咸陽遊俠多少年,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

  • 6 # 江西貓可愛

    據貓貓的瞭解,民謠從古至今一直屬於創作的高潮,其中蘊含的是歌者的心情,歌者的靈魂更是歌者想傳遞給人們的情感。

    《南方姑娘》 趙雷

    簡單的歌,淡淡的詞,戳中了心靈,讓你想起那樣的,那樣的事。

    《斑馬斑馬》 宋冬野

    一個流浪的人愛上了一個被別人傷害過的姑娘,可是他卻沒有能力去安慰心愛的姑娘,也沒能力去給她想要的東西。就像我來的時候一樣,還是一無所有的離開,除了我的吉他。

    《我要你》任素汐

    夏夜、微風,操場邊上一座隆起的草垛,月光染亮不遠處的山脊,草蟲聲聲稀疏。穿著旗袍綰著發的女子,為留聲機換上一張壓箱底的老舊唱片,就帶領所有人穿越回了那個年代。

    《安河橋》宋冬野

    歌中淡淡的憂傷,訴說著人世間的瑣碎往事,近乎絮叨地書寫身邊的人、身邊的故事和自己的內心,是那麼的真誠和簡單,卻洋溢著超越生活的詩意。

    《成都》趙雷

    不知道此刻聽到這首歌的你,在哪座城市裡漂泊,又在哪裡看萬家燈火。

    《夜空中最亮的星》逃跑計劃

    生活遇到不可解的時候,我們最後的選擇就是“善待自己”,這是最俗氣,最無奈,也是最鬥志昂揚的口號今夜,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顆星星,它是否知道那個僅用微笑就感動我的人現在在對誰微笑。

    貓貓分享的這幾首的民謠,都是貓貓很喜歡的哦,是否有一首是你心中的那首最佳呢?

  • 7 # 小碧玉刀

    吳彤的《釵頭鳳》和譚維維的《敕勒歌》都很贊!

    《釵頭鳳》歌詞采用南宋愛國詩詞大家陸游與其表妹也是前妻唐婉唱和之詞《釵頭鳳》原詞,沒增減變換一字,只在歌曲中間詞與詞承接過渡的地方以及結尾處添加了“啊,哦”兩個感嘆字,我認為這也是整首歌的高潮之處,最讓人動容的地方。特別是結束部分,演唱者婉轉高亢的聲音反覆吟唱變幻,酣暢淋漓地表現出了歌曲創作者對陸游和唐婉悽美愛情故事的哀嘆、悲憤、控訴等情緒,只要喜歡陸游和《釵頭鳳》的人聽到這裡或許都會“聞者落淚,聽者傷心”。

    區別於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民間愛情故事,陸游和唐婉是真人真事,真愛真恨,故而他們故事和作品中的愛恨也就更加真實感人!尤其是“南宋愛國詩詞大家”的人設使得陸唐的愛情故事在後世文人墨客的眼中更加纏綿悱惻,哀婉動人。可謂其人其事其作三者相得益彰,一併流傳千古。

    《釵頭鳳》整首歌透出一股濃郁的哀傷情緒,吳彤和歌者森動情的演唱會讓知曉詞中真意的人產生一種想聽愛聽甚至沉醉其中直到心神俱哀而不敢再聽的感慨心理,從而更加深刻地認知感悟其人其情其才;而對於以前那些不喜歡詩詞的人,也許能透過這首歌讓他們去發現歌曲背後隱藏的悽美情事,再“讀其作想見其人”,進而去學習領會中國文化中是詩詞之美。

    比起《釵頭鳳》的哀傷悽美,《敕勒歌》就顯得更加大氣壯美,無論是周子雷的陶笛還是譚維維的演唱都可謂大氣蒼茫而又悠揚婉轉。沉浸在歌聲中,你腦海中會不自覺的展現出一副蒼莽壯闊,牛羊遍野的草原盛景。

    除了這兩首,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歌曲也很有特色,歌詞都是李白的詩,特別是片尾曲《清平樂.禁庭春晝》更能動人心絃。

  • 8 # 是宇航呀

    趙雷 《南方姑娘》、《少年錦時》

    馬頔《南山南》、《傲寒》

    陳宏宇 《理想三旬》

    郝雲《去大理》《活著》

    陳粒《奇妙能力歌》、《走馬》、《小半》

    王菲《笑忘書》、《紅豆》、《致青春》、《旋木》

    程璧《花房姑娘》

    花粥《一腔詩意餵了狗》《20歲的某一天》、

    《初心》

    《兒時》

    《再見吧,喵小姐》

    《佳佳》

    最後西海情歌 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歌了,去過西藏才能體會到的那種~

  • 9 # 每日電音

    我覺得最能震撼我心靈的,當屬於周雲蓬為海子詩歌《九月》譜曲所演唱的同名歌曲。我們來看下原詩:

    九月

    [ 海子 ]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一個叫木頭 一個叫馬尾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鏡 高懸草原 映照千年歲月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隻身打馬過草原

    ------------無情分割---------------

    海子的詩句意象試用非常多,這首詩很隱晦,但是卻帶著一股悲愴氣息,周雲蓬在完全沒有改動詩句情況下,錦上添花一般譜出了完全適配詩句的曲子,讓幽怨更幽怨,讓悲愴更悲愴。

    再加上週雲蓬本身略帶沉的嗓音,娓娓道來,平靜地訴說著一件很悲傷的事情,那種悲傷像寒冷,慢慢滲透面板,爬過骨肉,只接冷到心底。

    若你去找一下歌者資料,發現周雲蓬是一個瞎子,這種悲愴就更加濃郁了。

  • 10 # 舵主的地理百科

    刺蝟樂隊—重慶

    丟火車樂隊—如斯

    烏薩—我快樂的都自以為是

    一朵雲組合—月亮情歌

    劉東明—西北偏北

    谷柏杉—望西山 ​

    還有趙雷的好多歌

  • 11 # QUEEN湯湯

    隔壁老樊的民謠

    他的許多歌曲耳熟能詳

    我曾四塊五姬和不如世本常態你的姑娘得不到你如誰所願關於孤獨我想說的話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這一生關於你的風景初秋和你我的姑娘她在遠方敬長安失樂過命的弟兄幾

  • 12 # 橙黃時節音樂

    我愛民謠,卻講不出何為民謠,就算求助無所不能的百度,依然解不開我心中的疑惑。那就罷了,管他什麼含義,只要喜歡就夠了。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遮陽,只是一片海藍藍……”,這首《外婆的澎湖灣》旋律一起,生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最熟悉不過了。這首臺灣校園民謠由潘安邦演唱,旋律抒情明快,歌詞是整首歌的亮點。歌詞用字如詩一般精煉,又如散文一般行雲流水,給人以美的享受。整首歌曲溫馨無比,給人暖暖的感動。

    這首歌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美好時光。

    我的家鄉是山東的一座城市,那裡四季分明,童年的記憶裡沒有高樓大廈。那時候還有青磚綠瓦的平房,還有田野,還有養魚塘,還有蜻蜓,還有蝴蝶,還有螞蚱。

    印象最深的就是街上縱橫交錯的大大小小的衚衕。我的家就在一個獨立的小衚衕裡。走出去就是一條大點的路,然後這條大路的四面八方又分出了很多的小衚衕。真的像迷宮一樣,又像大樹的分叉似的。每次行走在那些小點的衚衕裡時,我心裡都有些害怕,因為小點的衚衕裡沒有人。我現在也覺得奇怪,那時候,街道上為何沒什麼人呢?只有偶爾傳來的狗叫聲。我從小就怕狗,從誰家門口經過時,冷不丁就會被那家的狗叫聲嚇一跳。最怕就是誰家不拴狗,那狗跑出來的時候,我不知道是跑還是不跑。

    一首民謠,一段回憶,不告而別的青春,不請自來的回憶。

  • 13 # 他她和兩隻它

    民謠吧,很喜歡。最早再趙雷沒有出名前就很喜歡聽他的歌。畫 南方姑娘 還有二百的玫瑰。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很喜歡聽油麻葉他們的歌,宋冬野的安河橋 堯十三的二孃 都挺好聽的。後來陳粒 花粥也開始火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年過半百的女人來說,究竟要不要重新找老伴?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