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落客前花

    雖然說呂布是三姓家奴,跟隨過三個主公,名聲極差,但是張遼也算是跟隨過五任主公。

    張遼跟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曹操這五任主公。

    張遼是聶壹的後人,為了避怨改為張。起初,張遼擔任雁門郡吏,當時幷州刺史張懿抵禦胡人進攻時,戰敗被殺,後來繼任幷州刺史的丁原因為張遼武藝過人,向何進引薦。何進當時令張遼前往河北募兵,結果還沒再次見到何進,何進就被宦官所殺。之後,董卓進京撿漏,掌握了朝中大權,由於何進被殺,何進的屬下包括張遼都轉為董卓麾下了。

    董卓後來多行不義必自斃,敗亡之後,之後張遼跟隨呂布,不過張遼在軍中處於相對保持獨立的地位。不久,李傕和郭汜等人攻打長安,呂布敗逃,張遼跟隨呂布向東逃去,四處流浪,屬實狼狽。之後,呂布軍團曾打敗過曹操數次,打得曹操兵馬僅剩一萬餘,後來因為糧草不濟,雙方罷兵,休整之後,曹操直接擊敗呂布。張遼又隨呂布向徐州逃去。

    呂布奪取徐州,不仁不義,白門樓喪命,張遼率軍投降曹操。之後張遼如魚得水,屢立奇功。張遼隻身前去勸降昌豨,為曹操穩定東海郡五年之久;攻打袁氏,為曹操招降黑山賊寇;大破烏桓,張遼力排眾議,率領先鋒部隊,趁烏桓軍勢未整,發起突襲,大破烏桓,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張遼立下的戰績大大小小不計其數,但威震天下還當屬合肥之戰。

    孫權率領十萬大軍圍攻合肥,此時曹操忙於漢中之戰,合肥定是沒有後援。張遼臨危不亂,為穩固軍心,他親自率領八百勇士,夜襲孫權大軍,孫權大軍猝不及防,哪敢想這麼點人都敢衝出來打。張遼當時殺得孫權往山上逃,反觀孫權等人只能任張遼和他的八百勇士衝殺,一點辦法都沒有。最後孫權的軍隊士氣極其低下,喪失了鬥志,收到了重創。最後圍攻合肥數日,還是打不下來,孫權只好撤兵敗走。此役,張遼名聲大噪,東吳對張遼這個名字是又驚又怕。

    張遼早年未得明主,碌碌無為,幾次換主,雖提不上忠誠,但其勇武和戰績還是值得肯定的,他可以說是一個有些像韓信一樣的人物。

  • 2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張遼無愧曹魏第一名將

    張遼文武兼備,斬踏頓平烏桓於前,破孫權震逍遙津於後,無愧曹魏第一名將。看看三國張遼的戰績。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本聶壹之後,為避災禍改姓張。三國魏名將,著名的戰術家。他使用長槍、金戟,武功高強,又謀略過人,多次建立奇功。還有著武將少有的突出的語言才能。

    昔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及呂布敗亡,歸曹操。為中郎將,賜爵關內侯。遼隨曹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斬烏丸單于蹋頓於白狼山,又討平梅成、陳蘭等賊寇。曹操赤壁敗退,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後孫權引軍入寇,張遼率隊迎擊,以八百之眾襲孫權先鋒,挫其銳氣,後孫權軍感染瘟疫,敵軍十萬退卻,追擊時,差點活捉孫權,威震敵國,名威天下,拜為徵東將軍。

    曹丕踐祚,仍令張遼守禦孫權。黃初二年,張遼屯雍丘,染病。黃初三年,抱病退吳將呂範。遼病篤,卒於江都,諡剛侯。卒年五十四歲。張遼的戰績列表如下:

    1、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

    2、數有戰功,遷裨將軍;

    3、袁紹破,別遣遼定魯國諸縣 ;

    4、遼遂單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歡喜,隨詣太祖;

    5、從討袁譚、袁尚於黎陽,有功,行中堅將軍;

    6、從攻尚於鄴,尚堅守不下;

    7、太祖還許,使遼與樂進拔陰安,徙其民河南;

    8、復從攻鄴,鄴破 ;

    9、遼別徇趙國、常山,招降緣山諸賊及黑山孫輕等 ;

    10、從攻袁譚,譚破 ;

    11、別將徇海濱,破遼東賊柳毅等;

    12、復別擊荊州,定江夏諸縣,還屯臨潁,封都亭侯。

    13、從徵袁尚於柳城,卒與虜遇,遼勸太祖戰,氣甚奮,太祖壯之,自以所持麾授遼。遂擊,大破之,斬單于蹋頓 ;

    14、遼督張郃、牛蓋等討蘭。……遼曰:“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遂進到山下安營,攻之,斬蘭、成首,盡虜其眾;

    15、合肥之戰;

    16、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

    17、是歲,遼與諸將破權將呂範。

  • 3 # 奇縝君

    真實的張遼是一個勇武過人的武將,平定一方的統帥。

    張遼的一生可以分為前半段和後半段,以投降曹操為分隔。投降曹操前,張遼先是因武力過人當郡吏,後來被丁原招募,又跟過董卓,董卓死後跟隨呂布。呂布被曹操擊敗後投降曹操。曹操賜爵關內侯。

    張遼原本姓“聶”,他的祖先是聶壹,聶壹是馬邑之謀的主要策劃人,事敗之後不知所蹤。張遼為了避怨而改姓張。

    投降曹操後,張遼先是數戰有功、其後平定魯地、降服昌豨、擊敗袁譚袁尚、不久後又陣斬匈奴踏頓。

    荊州平定後,張遼和樂進、李典帶兵7000屯守合肥,防範孫權。在這裡發生了網上盛傳的“張八百大破孫十萬”的故事。

    話說孫權率軍十萬圍攻合肥。合肥諸將拆開之前曹操留下的一封書信,書信封面寫著“賊至乃發”。信裡面寫著“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

    於是張遼決定出擊,他連夜募集800人,天還沒亮就向孫權軍發起攻擊。張遼披堅執銳衝鋒在前,先殺了幾十人和兩個將領。孫權軍被打懵了,軍隊都失去了指揮。孫權大驚失色,帶著人馬跑到高地以長戟軍環繞一週自守。

    張遼騎馬到高地下,大聲呼喊孫權名字,要他下來應戰,孫權不敢動。孫權觀察會後發現張遼帶來的人少,於是指揮其他軍隊紛紛包圍孫權。其他部隊也逐漸反應過來,重重包圍了張遼。

    張遼看到無法陣斬孫權,於是騎馬回兵營。左衝右突之下,包圍圈被衝散,但出來的人僅有幾十個。這時候被圍的軍隊呼喊張遼救援,於是張遼又衝進陣裡,孫權軍再次被衝潰。

    這一戰從黎明打到中午,孫權軍的部隊士氣盡散。

    以後張遼就成為了防衛孫權的一方統帥。據說後來曹操來到了張遼大戰孫權的地方,看了地理環境後深深嘆了一口氣,然後給張遼增加了士兵。

    曹操死後,曹丕即位。

    曹丕曾經稱張遼為自己的“召虎”。召虎即召穆公,是周朝時期的諸侯之一,他曾經平定淮夷之亂。

    從曹丕的評價中可以瞭解到,張遼是平定一方的統帥。

    張遼生前受封“晉陽候”,死後諡號“剛候”。

  • 4 # 丫丫侃神劇

    想了解張遼這個人我們首先從人品上看,從他跟隨呂布戰報被俘後的表現來說,和他一起被俘的呂布手下第一猛將高順就被曹操所殺。

    眾所周知曹操是一個志向遠大之人,然而,對待關羽如此惜才的曹操,在面對張遼和呂布之時卻表現得截然不同。下邳之戰中曹操打敗呂布並且俘獲其部將,其中就有張遼和高順這兩位當世名將。當時這兩人在面對曹操之時的表現也不一樣,張遼自從被俘之後就一直心生不滿,不僅對曹軍而且連呂布一起破口大罵,甚至還把曹操也捎帶著一起給罵了。反觀高順則不然,他不僅沒有任何激烈的反應,反而表現得相當平靜。從張遼的表現上我們可以看出張遼的確是一個忠心,耿直,不懼死亡的一個英雄豪傑。曹操用心收服他是明智的選擇。

    再從軍事上來看張遼這個人。

    1張遼在呂布帳下時與高順一起擊退劉備。2張遼與關羽奉曹操命令一起攻破袁紹。3勸降昌豨,張遼同夏侯淵一起圍昌豨在東海,在糧草將盡時與夏侯淵商議,拿曹公聖旨其東海勸降昌豨。隨後昌豨跟張遼回去見了曹操,事後曹操訓斥張遼,一人孤身深入敵營不是大將所為。那時張遼就在曹操心中有很大的份量。

    4從攻袁氏,讓袁氏內鬥,在攻破鄴城,並在邊緣一帶招降賊寇。5攻打荊州,平定江夏幾縣,被封為都亭侯。6擊破烏桓,曹操將手裡麾旗交給張遼,張遼帶兵突擊打破烏桓,斬殺單于在馬下。7張遼進天柱山斬下陳蘭、梅成二人首級,俘虜他們部下。8鎮守合肥,張遼以少勝多抵擋住了孫權進攻。以八百士兵擊退孫權,震驚東吳眾將。

    從這些戰績當中我們看出張遼此人,快、狠、穩。把時機抓的都很好,方向抓的也很穩。身手,方向,頭腦張遼把握的很好所以他的戰績無人可比。可以說張遼是一個難得的將才。

  • 5 # 西府趙王爺

    感謝邀請!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張遼雖然是曹操帳下一員猛將,但其存在感相對於關羽、呂布這樣的人物卻還是要低上許多,算不得一流。但是《三國演義》畢竟只是小說,與真實歷史有著一定的出入。歷史上的張遼,可比小說中要強上太多,不遜於當時任何名將!對於張遼這個人,《三國志》作者陳壽是這樣評價的: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也就是說,張遼乃是五子良將之首!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張遼雖然是一員降將,但在曹操手下的眾多戰將中,排起次序來,無論是個人勇武還是戰術謀略他都排得上前幾位。

    特別是合肥對孫吳一戰,可以說是名垂青史。建安二十年,曹操徵漢中,孫權趁機率十萬大軍攻合肥,此時的合肥只有張遼、樂進、李典三將率七千人守衛,敵我力量異常懸殊,可是張遼三將毫無畏懼。

    特別是張遼,面對孫權大軍,被甲持戟,親率八百人主動出城迎敵。張遼手揮大戟,一馬當先,直殺進孫權軍中。一口氣砍倒幾十人,手斬兩名大將。大聲喝道:“張遼在此!”躍馬挺戟,直衝進吳軍營壘,殺到了孫權的大旗前面。嚇得孫權,連忙退守躲避。而後面對東吳大軍的包圍,張遼如入無人之境,幾經衝殺之後,率軍揚長而去。此番成就即使比之演義中關羽趙雲,也不遑多讓。

    這一戰,張遼800將士成功以少勝多,合肥城中軍心大定,士氣高漲,反觀孫權的軍隊則喪失了鬥志。最終吳軍圍合肥十來天,看看佔不到便宜,就全軍撤退。而此時,張遼率諸軍乘勢追擊,這一下打得東吳軍狼狽萬分,連孫權都差點被活捉。最後還是呂蒙甘寧等人拼命抵擋,才保住孫權飛馬躍過小津橋,逃得性命。

    孫權逃得性命,從此記住了張遼的大名。東吳的百姓碰上夜哭的小孩,就說:“張遼來了!”小兒不敢再哭。這便是張遼止啼典故的由來!(《魏略》: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

    除了合肥之戰,張遼還助曹操降昌豨,擒袁氏,破烏桓。可以說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張遼立下了汗馬功勞。

    最終,曹丕建立魏國,張遼官拜前將軍,封晉陽侯,可以說是功成名就了。

    作為一名名將,張遼的軍事表現受歷代所尊崇,唐代設立武廟,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其中就有張遼,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而後來宋室朝也曾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還是包括張遼。

    可見其地位之高!所以。歷史上的張遼絕對是堪比關羽周瑜的一代名將!

  • 6 # 趣觀歷史

    ▲張遼威震逍遙津騎馬雕像

    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對於張遼曾有一句幾乎被後世所忽視的話:“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本聶壹之後,以避怨變姓。”意思是說,張遼本來姓聶,乃是聶壹的後人,為躲避禍難才改為張姓。這句話隱含了太多資訊,聶壹是誰?聶氏族人又究竟要避什麼禍?這一切還要從西漢建立之前說起。

    早在商周時期,中國北方就有名為玁狁、鬼方的遊牧部落,到秦漢時期,中原將其稱作“匈奴”。在冒頓單于的統治下,匈奴已經是一個疆域遼闊、實力強盛的帝國,時常南下搶掠財物及人口在。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的第六年,韓信(乃韓襄王姬倉庶孫,非淮陰侯韓信,因受封韓王又稱“韓王信”)的封國都城馬邑(今山西朔州)被匈奴圍困,朝廷援軍遲遲不來,韓信無奈之下數次向匈奴求和,劉邦因此懷疑其有反心。哪知道後者一氣之下就真的反叛了,還要聯合匈奴攻打西漢。

    ▲秦朝時匈奴勢力範圍

    劉邦得知訊息後,親率三十萬大軍出征,前期非常順利,結果在天降大雪之時,中了匈奴的埋伏,劉邦和近侍被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這就是著名的“白登之圍”。在這緊急時刻,陳平用重金賄賂冒頓單于的妻妾,使得匈奴人最終放棄圍剿,劉邦這才撿回一條命。為保證政權穩定,劉邦強忍屈辱與匈奴進行和親,每年還給匈奴送上大批物資。雖然兩國關係在明面上緩和了,然而匈奴人依舊時不時地騷擾漢朝邊境,雖然皇帝恨得咬牙切齒,但奈何國力孱弱,只能默默積蓄力量。經過“文景之治”,武帝時期的漢朝國力達到鼎盛,已經具備了和匈奴正面開戰的條件。

    ▲漢武帝劉徹劇照

    漢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匈奴使臣來到長安請求和親,武帝劉徹便與眾臣商議。大部分人都贊成繼續與匈奴和親,唯獨大行令王恢堅決反對。他認為匈奴人不遵守盟約,時常騷擾邊境百姓,如今我們國力蒸蒸日上,不應該再繼續和親。這一番話說到了劉徹的心坎裡,但由於他對匈奴的軍事實力沒底,所以最終仍然同意和親,但出兵一事卻已準備提上日程。這時,本文主人公——雁門馬邑的富商聶壹出現了。他主動找到王恢,給他出了個攻打匈奴的計策,史稱“馬邑之謀”。由於聶壹經常在邊境做生意,匈奴人對其非常熟悉,因此他可以詐稱將馬邑獻給匈奴,軍臣單于在貪慾之下肯定會帶兵親征,只要漢軍提前布好埋伏,就能斷其後路、圍而殲之,活捉單于更是如同探囊取物一樣簡單。

    ▲匈奴單于畫像

    王恢一聽,激動得不行,立馬入宮稟明漢武帝,武帝聽完後認為這一計謀頗有可操作性,便表示同意。於是聶壹帶著厚禮前往單于大營,稱自己時常受西漢官吏欺壓而決定投靠匈奴,還稱自己手下有幾百號人,隨時都可以殺掉馬邑縣令並獻城投降。果然,軍臣單于心動了,於是他率領十萬大軍前去接收馬邑城,以防漢軍抵抗。走在大部隊前面的匈奴斥候看到馬邑城門掛著縣令人頭,便回來稟報單于,說聶壹所言不假。單于一聽簡直是心花怒放,命大軍加速前進。在前往馬邑的途中時,軍臣單于發現沿途有很多牛羊,卻看不到驅趕牛羊的人,仔細一想就愈發覺得事情不太對。於是在路過武州塞(今山西左雲縣)時,他命人抓來守衛烽火臺的亭尉,後者在威逼利誘之下吐露了漢軍計劃。單于一聽嚇得大驚失色,立馬撤軍北還。

    ▲如今的馬邑古城樓

    按照原計劃,王恢親率三萬大軍準備截斷匈奴人的糧草輜重,卻不料等了好幾天也沒看到匈奴軍隊的身影,王恢以為匈奴人看穿了此事有詐,不敢冒然前行,便也宣佈撤軍。就這樣,“馬邑之謀”轟轟烈烈地開始,卻這麼虎頭蛇尾地結束了。漢武帝劉徹非常氣憤,便派人將王恢抓捕下獄,後者沒過多久就自盡了。至於計劃的始作俑者聶壹,則因此事徹底得罪了匈奴人,在漢朝這邊也沒撈到任何功勞,其家族自然無法再在馬邑一帶居住。為了避禍,聶氏族人取“伸展(正義)”之意改姓為張,並紛紛外遷。待一切風平浪靜之後,又才有部分人回到故土,其中就包括張遼的先祖。為避免被人追究尋仇,張氏族人再也沒將姓改回去。

    ▲霍去病劇照

    不過客觀地說,雖然“馬邑之謀”最後功虧一簣,但卻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此之前,漢朝對匈奴一直採取和親政策,直到這下徹底與匈奴撕破臉,才開始對匈奴不斷用兵,直到衛青和霍去病舅甥倆率軍徹底把匈奴趕走為止。“馬邑之謀”可謂是漢朝對匈政策的分水嶺。

  • 7 # 歷史雲頂

    “你要不聽話,張遼要來了哦”,這是逍遙津戰役後,江東地區的父母們遇到孩子啼哭時嚇唬他們的話,小孩聽到之後便也不哭了。那麼不得不讓人好奇張遼是何許人物呢?

    說到張遼,就不得不說說逍遙津之戰了,800曹兵大破10萬孫軍。東漢末年時候,孫吳和曹魏為擴大自己的領地,在合肥、皖城這附近一帶多次帶軍兵戎相見。孫吳和曹操兩方實力相當,誰也不讓著誰,若是具體說哪方更強一點,似乎並沒有確定的答案,在逍遙津大戰之前,兩軍之間一直都還是難分勝負的狀態。

    公元215年,孫權瞅準了曹操合肥城兵力空虛的時機,想要一舉攻下城池,於是親自帶領約十萬兵力發動了對合肥的攻擊。而此時曹操的主力軍在漢中,合肥城中只有七千人駐守城池。實力如此懸殊,勝負似乎已經有了定論。

    然而戰爭的最後結果並非大多數人想的那樣,當孫權大軍到了合肥城下時,危在旦夕之際張遼拆開曹操派人送來的作戰指示。原來曹操知道張遼與將領李典素有不和,指示讓兩人都出戰,讓其他將軍守護城池。而李典在家國危難之際也放下個人恩怨,願意聽張遼的策略。於是張遼抓緊時間連夜從軍隊中選了800死士,準備親自帶兵大戰一場。

    次日天色剛亮,張遼就帶領800將士殺進了孫權的大軍中,殺進孫吳營壘之前,張遼就已經殺死了孫權的兩名大將,後來直接到了孫權的營帳之下,孫權趕緊帶人往後退。後來張遼和他的死士隊伍英勇追擊,結果被孫權發現他們兵力很少,於是孫權調動軍隊將張遼等人重重包圍,被包圍之後張遼更是以一敵百,帶著死士們殺出了包圍之路。後來回到了城中,初戰大捷,振奮軍心。

    孫權的軍隊聚齊以後就商量著怎麼攻城,但是接下來十幾天的攻城中都毫無戰績,發現合肥城易守難攻後,孫權覺得不能這麼耗下去,便領著軍隊班師回朝。當孫權大部隊都過了逍遙津渡口後,魏軍發現只有孫權和他的一千多兵力在渡口北邊,於是張遼和李典立即率兵出擊。孫權想調回他的大部隊時間上來不及的,孫權的一千餘人只好與張遼的軍隊正面抵抗。孫權的將領淩統護著孫權到逍遙津渡口時發現橋已被敵軍損毀,情急之下讓孫權騎上馬,他擊打馬讓馬飛身一躍度過了渡口,孫權終於安全了,後來淩統也負傷回到了軍中和孫權會和。

    逍遙津之戰讓張遼名聲大振,這場以少勝多的戰爭不僅給他一個人帶來了聲譽,成就了張遼,也守住了曹魏最重要的戰略要地。這場戰爭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孫權將目標轉向荊州,後孫權劉備反目,兩國之間發動戰爭後蜀國實力大減,改變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 8 # 感應11

    以前讀三國的時候,莫名的對張遼就有好感。玩三國志遊戲時,自己當主公,千方百計的想辦法把張遼收為己用。現在再讀三國,發現張遼有很多優秀的素養,使他成為一名出色的打工人,今天我們來聊聊他吧。

    張遼是幷州馬邑人,屬於邊境地區。幼年時朝廷虛弱,胡人經常入侵,殺掠洗劫,邊民們也組織起來,拼命反抗。在這個環境下,張遼練就了一身好武功,在當地頗有名氣,也因此被幷州刺史丁原召為從事。這是張遼作為完美打工人的基本條件-有能力。

    在丁原手下張遼沒有混出頭,可能是太年輕,更有可能是丁原的乾兒子呂布。呂布就像是一塊閃閃發光的鑽石,牢牢地吸住了丁原的目光,讓丁原看不到其他人發的光。後來丁原把張遼派到到京城何進手下效力。

    當時朝廷的局勢是兩個團伙互相爭鬥,團伙一是太監組成的,團伙二是想弄死太監的人組成的。團伙一的人都是太監和太監的鐵桿,團伙二的人很多,畢竟弄死太監是當時最大的政治正確,這些人各懷鬼胎,鬆散的圍繞在大將軍何進周圍。

    張遼到京城後,被何進安排到外地招兵。張遼在河北招募了千餘士兵,完成招兵任務。這是張遼作為完美打工人的另一個素養-服從組織安排,能完成組織交辦的任務。

    等張遼回到京城,發現局勢變了,何進已經被太監弄死了。這下團伙二傻眼了,昏頭昏腦中出了一個昏招,就是招各地軍閥進京殺太監。

    來的軍閥主要是丁原和董卓,太監團伙不是對手,頃刻間灰飛煙滅。事幹完了,這倆大神卻沒有走的意思。不走就是想奪權,誰能奪到手呢?董卓下手快,收買呂布,認為義子,成為呂布的現任乾爹,並讓呂布把前任乾爹丁原做掉。這一下,呂布在手天下我有,董卓成為朝廷的當家人。張遼的老領導何進死了,大老闆就成了董卓,(進敗,以兵屬董卓)。

    在這個時間,張遼和日後的老闆曹操有了第一次邂逅。張遼手下的幾個幷州兵把守城門,衝撞了曹操和他的小夥伴,具體請腦補抗日神劇中鬼子和偽軍在城門口盤查過往百姓的情形。曹操拔劍殺了一個,另外幾個跑回去叫人。曹操到家後聽家人來報,外面有個軍官求見,他害怕幷州兵來報復,一邊讓幾十個家丁全副武裝做好應戰準備,一邊出去和那個軍官假客氣,邀請到家裡說話。張遼不接茬,直接讓手下給曹操端上了幾顆人頭,說這幾個兵犯法該殺,你只殺了一個,剩下的幾個我替你殺了。這次你佔理,下次再殺我的兵別怪我不客氣。然後把一杆長槍紮在地上,揚長而去。曹操看著入地一尺有餘的長槍,心想這樣的勇將為我所用該多好啊。瞧,張遼還沒入職就得到了未來老闆的欣賞,這際遇,嘖嘖嘖。

    董卓大權在握後,為非作歹,弄的朝廷烏煙瘴氣。袁紹、曹操等原何進的手下紛紛跑路,到外地組織人馬討伐董卓。董卓的涼州兵驍勇善戰,還有呂布等猛將,討伐董卓的人馬又不是一條心,根本打不過董卓。

    不過堅固的堡壘往往從內部攻破,呂布同學又叛變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天畫戟,專捅義父。呂布殺了董卓,還把他點了天燈,涼州兵群龍無首,往涼州跑路。跑了一半反應過來,我們跑個屁啊,誰能打過我們?又掉頭殺了回來,這下輪到呂布跑了。

    張遼跟從呂布往東逃竄,跑到了兗州。曹操也在兗州,他從袁紹哪裡獨立出來的時間不長,好不容易有了兗州這塊地,自己做老闆。你呂布來搶地盤,他媽的,打吧。這戰事持久而慘烈,有幾次差點把曹操打破產。最終,還是曹操贏了,佔了兗州。

    張遼作為呂布手下的得力干將,跟曹操打的時候很賣力氣,手上沾了不少曹操部將的血,拉了很深的仇恨。這導致日後張遼給曹操打工時,與同事們的關係不是很和諧。與同事關係不和諧對老闆是好事,不影響公事就行。員工們好的像穿一條褲子,讓老闆情何以堪?

    呂布跑到徐州,和劉備互毆。劉備還是差點火候,被呂布佔了上風,徐州歸呂布了。劉備只佔了小沛一塊地方,表面上認呂布做老大,心裡卻是不服。找了個機會搶了呂布一大筆黃金,呂布大怒,派張遼等部將收拾劉備。張遼奉命出戰,攻打劉備。劉備打不過,向曹操求援,曹操派人救援劉備。張遼先是擊敗曹操的援軍,隨後又擊潰劉備。劉備徹底沒地盤了,只能投靠曹操,做了曹操的手下。張遼與劉備的兄弟關羽關係很好,下手卻不留情,真是公私分明的好同志。

    終於,曹操親自出手了,奪取了徐州,殺死了呂布。至此張遼歸順曹操,開始了新的職場征程。

    曹操作為老闆知人善用,張遼在他麾下效力簡直就是如魚得水,業績不斷攀升,仕途蒸蒸日上。

    在討伐昌豨的戰役中,張遼和夏侯淵圍困昌豨數月有餘,始終不能攻克。軍中糧草將盡,大家商議準備撤兵。張遼對夏侯淵說我最近在城下巡查,發現昌豨總是含情脈脈的看我,而且向我們放的箭也越來越少。我感覺他想投降,不如我去勸降。於是隻身進敵營,促成昌豨歸順曹操。事後,曹操批評張遼,說太冒險了,張遼先感謝領導的關懷,又說因為主公威信著於四海,我才敢這麼做。聽得曹操心裡喜滋滋的,這樣的員工既能為公司拼命,又會說話哪個領導不愛。

    曹操準備率軍北上進攻袁尚,張遼進言道主公帶大部隊走了,許昌空虛,如果劉表派劉備來攻打,如何是好?曹操說劉表必不肯讓劉備來進攻,不用擔心。張遼說WHY?曹操笑道我們主公圈的事你不懂,張遼說貴圈真亂。事後的結果和曹操的判斷一樣,曹操的道行更高一些。員工的段位比老闆低一點是好事,你事事都比老闆強,還要點出來,老闆的面子還要不要。老闆沒面子了,能不給你穿小鞋嗎,袁紹殺田豐不就是這回事嗎?

    合肥之戰,是張遼的封神之戰,。此役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襲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披靡,無人敢擋,孫權撤軍時,又率領追兵,大破孫權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戰,張遼威震江東, “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這一戰給孫權的內心留下了巨大的陰影,多年後孫權又興兵來犯,曹魏派張遼駐防前線,此時張遼已身患重病,即使如此孫權也十分害怕,對部下說“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張遼屢立奇功,曹魏對他也特別的優待,除了封賞厚重外還有一些其他將領沒有的待遇。曹操曾 “自以所持麾授遼”,還曾親自迎接得勝而歸的張遼, “自出迎遼,引共載。”曹丕更是把面子做足,賜輿車予其母以示榮寵,並派遣兵馬送其家人到他駐軍的地方,又派遣嚮導們預先在各地張貼告示,宣告張遼的家人將要到臨,指引著大家出迎。老闆這麼看重,同僚們自然如此,張遼患病時,大家都來探望,來人太多了,經常在路上相互遇見。 “虎賁問訊息,道路相屬。”作為一名打工人,得此榮耀,夫復何求!

    張遼為人忠厚坦誠,智勇雙全,在曹魏武將群中,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格典範,併為歷代所推崇,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沙特為什麼發動石油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