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空電報
-
2 # 金戈鐵馬
蘇聯成立前沙俄也是一個帝國主義國家,本身還是有一定工業能力的。
蘇聯成立後對先進科技的研發從來沒有停滯過,30年代的蘇聯以其開放的特色被稱為世界科學的天堂,並且和美國、德國有密切的技術交流。
41衛國戰爭的爆發進一步刺激了蘇聯軍事科技的發展,衛國戰爭的勝利,為蘇聯獲得了大量的利益,奠定了蘇聯成為世界一極的基礎。
之後是冷戰,蘇聯大量的國家資源都偏向軍事工業的發展,時刻準備和美國打全面核大戰,科技水平簡直是坐火箭一樣的發展,不高才怪。
但是對民用工業的輕視拉低了蘇聯的生活水平
-
3 # 霂霖清看世界
蘇聯首先是具有完善的國防工業體系,在很多領域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有差距的情況下透過系統組合與發揚某一長處取得均勢乃至區域性優勢。當然這首先是因為蘇聯的基礎工業能力並不十分落後,具有與西方集團競爭的能力。
蘇聯軍事科技中較為先進的包括了坦克、飛航式反艦導彈系統、野戰防空體系、核潛艇。以坦克為例,蘇聯擁有數個坦克生產基地以及相應的設計局,在經歷了蘇德戰場的慘烈搏殺之後蘇聯人對坦克的應用有著深刻而獨到的見解,在這些教訓的基礎上蘇聯對於坦克的研發始終保持了極高的認識水平並且有著層出不窮的新方案,在冷戰期間日新月異的軍事技術革命中甚至有過氣墊坦克、噴氣加速坦克、導彈坦克等神奇的設計,為了提高火力,率先採用了滑膛炮和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為了提高防護,率先應用了複合裝甲,為了提高火力持續性,率先採用了自動裝彈機,為了提高隱蔽性,將坦克的車體儘量做得低矮,為了提高機動性,直接採用燃氣輪機作為發動機。最重要的是蘇聯的設計師們能夠做到先進性和可靠性的平衡,以及將一大堆分系統合理“塞”進一輛空間並不大的車體中。
蘇聯的系統工程學一向較為出色,能夠將一堆看似技術水平不高的零件組合成效能良好的裝備,很多時候看似簡單粗暴的設計事實上往往是某個單獨系統技術難以實現而不得不在整體上做出妥協和組合以達到總體水平的不落後,比如米格-25截擊機的電子管雷達,比如艦載“裡夫”防空系統的“左輪式”發射系統。
而且蘇聯的很多裝備是基於實戰的經驗教訓的,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在戰鬥中非常重要,比如AK-74自動步槍槍口處的缺口可以用於破壞鐵絲網。
-
4 # 怪蜀黍老囧曾
俄國一直以來是歐洲的大國,但大而不強,發展相對於西歐是落後的。1913年,大工業和農業總產值中,工業佔比為42.1%,而農業佔比仍然高達57.9%,而且在工業產值中,輕工業佔總工業產值超過三分之二,機器製造業比重僅有5.7%。1908年,俄國工業發動機的總動力約為120萬馬力,而1907年的德國是790萬馬力,1910年的美國則有1870萬馬力。俄國的工業基礎並不雄厚,因此在一戰末期出現兩人甚至三人使用一把步槍的情況。
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俄經歷了戰時共產主義和新經濟政策兩個時期,但全面工業化則是在1924年布哈林的“農民優先”和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的“工業優先”道路爭論,以及1925年後斯大林提出的“一國首先建成社會主義”論斷後,斯大林認為蘇聯要建成社會主義,就有必要把社會主義工業和農業綜合為一個經濟體,建設以社會主義工業為主導、農業服從社會主義工業的經濟體系。這種判斷本質上就是要求在缺乏資本積累的基礎上透過壓縮日常消費來獲取資本密集的重工業發展,以換取足夠的安全能力乃至進攻能力。在這個體制下,政府人為地提高銷售給能源,原材料,消費品部門的機械裝備價格,這樣就會出現只有裝備部門才能積累高利潤,而其他部門都維持零利潤的情況。這也就是蘇聯長期資源錯配的病根。1930年,蘇聯的消費佔GNP的比重從80%快速下降至50%,蘇聯用消費降低換取了重工業發展。
當然,國際合作也是重要的一環,而這種合作恰恰來源於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蘇聯很清楚工業化不僅僅在於機器、流程和裝置,還有背後的一整套管理體系、集約化理念等等,美國當時是世界的一流水平。蘇聯對於美國工業等效率也很欣賞,他們甚至一度評價道:“俄國革命和美國效率的聯合就是列寧主義。”而美國的汽車、電力、鐵路等工業部門也熱切地期待與俄國進行合作以進一步拓展市場,兩者一拍即合,大量的美國企業、技術、技術人員、經理乃至科學管理理論都進入了蘇聯,不少美國工業界的大佬,比如弗雷德裡克·泰勒和亨利·福特都在20到30年代與蘇聯交往密切,美國工業體系則大量透過轉讓的方式進入蘇聯。所以蘇聯的工業體系其實是美國工業的翻版。這種合作維持到30年代,法西斯主義的發展讓蘇聯開始強化獨立體系,兩國工業的合作在這裡逐步趨於結束。
而在二戰時期,蘇聯毫無疑問地集中大量資源進行工業生產,這是戰爭需求。而戰爭則也讓蘇聯工業產能快速增長,並印證了之前的路線正確。因此,在龐大的制度慣性下,在蘇聯控制範圍達到歷史最大的時期,透過經互會對東歐的整合,蘇聯的工業資源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而透過各種方式從德國和美國獲取的技術情報則促使了蘇聯體系的進一步發展。而蘇聯組建現代國家過程中的高等教育也開始結出成果,更多的技術人員在戰後被培養出來並進入了工作崗位。因此蘇聯才有能力與美國主導的北約進行冷戰。
而冷戰背後則是對軍工需求的進一步擴大,軍工擴大沒有進一步擠佔消費則是因為有新的經濟增量,其中主要是60年代發現的油田和70年代國際原油價格的猛漲。1960年蘇聯的石油開採量只有1.45億噸,到1970年就達到了3.53億噸,尤其是1966至1980年間石油開採量每年都增加2,200至2,700萬噸,成為蘇聯石油開採增長最強勁的時期。1975年蘇聯石油產量就已經超過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1980年代石油產量甚至一度達到每年6億噸的水平。這種額外的經濟增量雖然讓蘇聯在60至70年代頗為強勢,但也因為制度慣性進一步加劇了經濟資源錯配。到了80年代,蘇聯幾乎有25%-30%的國家收入被用於軍費。在1980年,蘇聯一半左右的外匯收入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一半以上的外匯支出用於進口糧食與食品。在80年代後,原油價格走低的情況下,蘇聯很快陷入了整體的停滯,而過度的資源錯配則導致了整體無效率,最後不得不走向解體。
所以,本質上,蘇聯軍工至少“看上去”厲害主要原因在於蘇聯制度上優先進行“軍工最大化”生產,而20-30年代的美國企業的合作、40年代末對德國和同盟國的技術情報獲取、60至70年代的石油美元讓蘇聯的軍工最大化得以生存和擴大。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其模式導致的制度性資源錯配最終導致了蘇聯的解體。
-
5 # 裝備空間
軍事技術(科技)如此厲害,並非全是蘇聯之功,至少在沙俄時代就已經為其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當彼得大帝親自到荷蘭造船廠努力接觸和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時候,東方的大清還將工業技術當做奇技淫巧;當俄國在不斷的與歐洲列強徵戰,不斷髮現自己的工業弱點並改進的時候,大清還在研究四書五經;這樣一看,是不是覺得後來蘇聯有機會崛起是理所當然的?
自沙俄時代就開始重視教育(至少有這樣的姿態)19世紀60年代,沙俄就創立了工程、航海、醫學等各種專科學校,封建貴族被強制接受教育,1864年頒佈《初等國民學校章程》,規定人民有受教育的權利。我們再看看沙俄時代誕生了哪些科學家,化學家:門捷列夫(1834~1907),創立元素週期表;物理學家:茹科夫斯基(1847~1921),將複變函式廣泛地應用於空氣動力學與流體力學,影響此後的航空技術發展;生理學家:巴甫洛夫(1849~1936),高階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條件反射理論建立者、諾貝爾獎獲得者;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1792~1856),非歐幾何建立者之一;數學家:切比雪夫(1821~1894),證明了貝爾特蘭公式,自然數列中素數分佈的定理,大數定律的一般公式以及中心極限定理,將俄國數學帶領領至世界先進地位;數學家、力學家:李雅普諾夫(1857~1918),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論和天體力學方面的工作使他贏得了國際聲譽。好了,就先說這麼多吧,沙俄時代的傑出科學家太多了,就是這些人奠基作用,才為後來蘇聯的軍事科技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直到今天俄羅斯在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方面,仍然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有這樣的底子,再有點機遇,其軍工業又怎麼可能會發展不起來呢?
再舉個例子,大家可能一直覺得蘇俄的航空技術比美歐落後,其實這也僅僅是相對而言。沙俄也是世界上最早裝備軍用飛機的國家之一,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水上飛機的國家;沙俄在一戰時就裝備重型轟炸機了,而當時德國還在用飛艇。
上圖大家都認識,美國的”黑鷹“直升機,這裡並沒有亂入,現在就是要說這種直升機研製企業,直升機界的”泰山北斗“西科斯基公司,該公司的創始人伊戈爾·西科斯基就是沙俄人,這人1909年就開始研究直升機,並且1913年他還研製出了四發固定翼飛機,並且親自駕駛試飛,並且在1913年底西科斯基搞出了“伊里亞·穆羅梅茨”重型轟炸機,可以說這個人簡直是航空界的奇才。只不過後來他移民美國創辦了西科斯基公司,開始為美國生產各種直升機。
以上,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可以看出沙俄時代為蘇聯積攢了多麼豐厚的科技家底了吧。到了蘇聯時期,一方面蘇聯收穫了大量的美英技術援助、戰後瓜分了部分德國科學家和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蘇聯擁有眾多加盟共和國和僕從國,有地盤、有人口、有市場;在加上其計劃經濟特性著重向重工業領域傾斜,自上而下的重視發展軍工技術,又有豐富的資源來實現這些軍工業製造的需求。
這樣成就蘇聯時代的工業奇蹟,豈不應該是理所應當麼?
-
6 # 東斯坦因
蘇聯是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一出現受到了帝國主義國家的敵視和圍剿。時刻面臨著與潛在敵人發生軍事衝突的危險。想要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蘇聯就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而對於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同時,蘇聯的領導人也明白,光靠買是買不來國防現代化,也建立不起一支強大武裝力量的,而且也沒人賣給他們。於是在外部惡劣環境的壓迫下,蘇聯領導人決定將國防工業放在國家發展的優先位置。軍工研究獲得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援。這為蘇聯軍事科技的發達奠定了政策基礎(有了政策就有錢了)。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百年大計,為國家培養人才,一個國家的教育強則綜合國力強。蘇聯成立之後,蘇聯對教育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擺脫了沙俄時期,俄國文化和教育還是十分落後的狀況。至20世紀80年代,蘇聯接受過高等和中等教育的人數,佔到總人口的87%,這是一個同當時任何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都毫不遜色的數字;全國有科學工作者 152 萬人,佔世界科技人員的 1/4。
各類人才一茬接著一茬不斷湧現出來,使蘇聯逐步形成了龐大的人才金字塔。龐大的人才隊伍,為蘇聯軍事科技的發達奠定了人力基礎。
(上圖為莫斯科大學主樓)
蘇聯國土面積廣闊,是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各種自然資源儲量非常豐富,煤、鐵、石油、天然氣、稀有金屬、木材等必須的資源。軍事科技的研究,不但要有錢和有人,各種其他資源的消耗也是非常驚人的。就像研製核武器,沒有鈽或者鈾這類核燃料是不行的;造核潛艇需要大量的鈦合金。。。。。。
龐大且豐富的自然資源儲備,為蘇聯軍事科技騰飛奠定了物質基礎。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回覆列表
蘇聯首先是具有完善的國防工業體系,在很多領域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有差距的情況下透過系統組合與發揚某一長處取得均勢乃至區域性優勢。當然這首先是因為蘇聯的基礎工業能力並不十分落後,具有與西方集團競爭的能力。
蘇聯軍事科技中較為先進的包括了坦克、飛航式反艦導彈系統、野戰防空體系、核潛艇。以坦克為例,蘇聯擁有數個坦克生產基地以及相應的設計局,在經歷了蘇德戰場的慘烈搏殺之後蘇聯人對坦克的應用有著深刻而獨到的見解,在這些教訓的基礎上蘇聯對於坦克的研發始終保持了極高的認識水平並且有著層出不窮的新方案,在冷戰期間日新月異的軍事技術革命中甚至有過氣墊坦克、噴氣加速坦克、導彈坦克等神奇的設計,為了提高火力,率先採用了滑膛炮和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為了提高防護,率先應用了複合裝甲,為了提高火力持續性,率先採用了自動裝彈機,為了提高隱蔽性,將坦克的車體儘量做得低矮,為了提高機動性,直接採用燃氣輪機作為發動機。最重要的是蘇聯的設計師們能夠做到先進性和可靠性的平衡,以及將一大堆分系統合理“塞”進一輛空間並不大的車體中。
蘇聯的系統工程學一向較為出色,能夠將一堆看似技術水平不高的零件組合成效能良好的裝備,很多時候看似簡單粗暴的設計事實上往往是某個單獨系統技術難以實現而不得不在整體上做出妥協和組合以達到總體水平的不落後,比如米格-25截擊機的電子管雷達,比如艦載“裡夫”防空系統的“左輪式”發射系統。
而且蘇聯的很多裝備是基於實戰的經驗教訓的,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在戰鬥中非常重要,比如AK-74自動步槍槍口處的缺口可以用於破壞鐵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