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秋臣
-
2 # 象棋妙手王天炮
正午陽光在影視屆也屬於知名度比較高的了,影視製作班也是頭部作者,正午陽光最近幾年爆款頻出,經典之作古裝劇《琅琊榜》,都市劇《歡樂頌》,最近熱播的《大江大河》,古裝相親指南《知否知否》,都是比較經典的作品,所以這部《都挺好》雖然是以家庭瑣事,菜米油鹽為基礎的家庭生活劇,但是看他以前出的作品我想這部劇也不會差的!推薦大家去觀看
-
3 # 火魚觀點
北京日報怒批《都挺好》,網友不服,原著黨:改編一點都不解恨!
近日,《都挺好》熱播,從播出至今就一直熱度不減,話題不斷,很多人從這部劇中看到了原生家庭中的悲哀,甚至在看到明玉時感慨:從她身上看見了曾經自己的影子。
關於《都挺好》,是打著現實旗號而對社會家庭矛盾深度挖掘和渲染的產物。客觀來講,這部劇的劇情是引人入勝的,給人一種牽引,但這部劇又是無比虐心的,每個人都是病態的。
在這個五口之家,每個人都有鮮明的個人特色,看似正常又看似不正常:老大蘇明哲的裝大尾狼的愚孝、老二蘇明成的冥頑不化的啃老、老三蘇明玉的不近人情的冷傲,每一個人都似曾相識,但又是陌生的。所謂“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可能就在於此吧。
就在大家都熱情追劇的時候,北京日報刊發一篇關於《都挺好》的觀後感,對這部劇提出了質疑,認為這是在過度“販惡”,並表示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化,並慢慢失真,在所有劇情稜角中都被去掉,而只將矛盾衝突放大化。雖然這並不一定代表背景日報的官方觀點,但能歷經層層過審並與讀者見面,顯然媒體也是認同這一觀念的。
對於北京日報的點評,不少網友表示並不贊同,認為在現實中這樣的家庭和例子都是有的,而且比這裡邊的表現更激烈,並認為電視劇就是電視劇,追劇追到求真求實真的是入戲太深了。
而對於《都挺好》原著黨來說,卻對這部改編的電視劇卻頗有微詞,不少原著黨都表示:看了這部劇的前兩集就果斷棄劇。
一,蘇明玉和石天冬的感情
在劇中,兩人的發展節奏簡直不要太快,雖然蘇明玉自己有了“見誰都不見外”的前情交代,但是面對一個從沒有感受過愛的職場冷美人來說,在感情中她應該算不得熱情奔放型,而兩人的感情升溫也太快了,只因去一個飯店吃了幾頓飯睜眼看見被注視就主動索吻。原著黨們都表示太草率了。
因為在原著中,石天冬是風一樣的男子,有自己的生活理念,兩人相遇後則被明玉的獨特態度吸引,在兩人的接觸交往中,一樣誤會叢生,石天東在求愛的道路上異常艱辛,最終暖化了冰美人,在歷經諸多阻礙後最終牽手。
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石天冬就是一個有著自己美食夢想的小店主廚子,而在劇中,卻將他的身份美化成了一個富二代,似乎只有加上這個頭銜才能將二人的身份拉平,看起來般配。也正因此,原著中純粹的愛情被編劇扭曲歪解,再一次深描了社會的醜和惡。
二,蘇明成的心理轉變
一直以來,蘇明成就是一個哄妻高手,近乎到了“要星星不摘月亮”的地步,而隨著劇情中家庭矛盾的深化,在這部劇中蘇明成的轉變卻是巨大且難以理解的,有很多地方的表現無法銜接,比如蘇明成從看守所出來之後的反常和過激表現,只是一張“懺悔書”就能被擊垮的嗎?很顯然不是。
在原著中還有另一層交代,在劇中很可能是無法展現出來的。原著中說:蘇明成在看守期間被重型犯強暴並拍照,明玉拿到照片後對明成一頓羞辱,並表示要燒給病故的媽媽看看自己的寶貝兒子是多麼的“能屈能伸”。
此外,原著中的朱麗父母也沒有那好,在接蘇明成回家後是回岳父母家吃飯,當時的蘇明成是狼吐虎咽,並非像劇中演的一樣回自己家拒絕吃飯。而朱麗父母和朱麗的表現更是激化矛盾的一方:所有蘇明成吃過的菜,全部都不再動,理由是因為[也不知道他的嘴巴碰過什麼]。
除了主角改動大外,柳青一角也被改成了“草包”,這也是原著黨無法接受的。而關於這部劇的改編,就在大家追劇都覺得演得太狠太冷的時候,原著黨甚至認為編劇無腦,根本沒把觀眾放心裡:改編一點都不解恨!由此可見,在原著中,這部劇的原型比我們看見的更嚴重,應該是更赤裸和露骨的。
我們都知道,這部劇是正午陽光出品的,此前已經出品了《歡樂頌》、《大江大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系列成功佳作,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都挺好》更是社會反應強烈,但這次的坑顯然有點大,對這部《都挺好》,及裡邊的人物設定,你看過這部劇嗎?對這個家庭和劇中人物,你怎麼看?
-
4 # 戲曲藏典
蘇大強從小被強勢的寡母帶大,原生家庭的影響令他在自己的婚姻關係中,依然選擇對強勢妻子的服從,始終處於被壓制和管制的環境中。 他一直以「面子」為中心,組織自己的社會生活,面子的定義,是「個體尊嚴建立在社會成員之間的互相判斷,互相比較,互相排序的基礎上,而非個體生存的內在需要」。同蘇大強一樣,時刻顧及臉面,是很多人的準則,甚至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維護。 就在這種維護下,孩子們慢慢變成自己痛恨的那個家長,不養兒不知父母恩,變成那個混蛋、那個懦夫、那個奇葩、那個潑婦、那個油膩人,把這種奇異的風俗傳承下去。 蘇家子女都在自己身上刻下了父母的痕跡:大哥好面子,二哥在兄妹的光環下一直處在壓抑中,兄弟倆像父親一樣,不具備任何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冷落和忽略的三妹強勢起來近乎另一個蘇母。
如果說得嚴肅一點,這種現象就是「東亞儒家式父權社會中的家庭關係,如何成為一種『言說』(discourse),具體投射到個體的人格結構和行為模式,形成集體潛意識結構的基本模型」。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軍事、社會,都帶著這種經驗背後的共同結構。 很多社會現象都是這同一個病根兒的不同花朵,比如蘇家兄弟倆最擅長的就是窩裡橫,對「自己人」特別狠,再比如像蘇大強這樣的父親,精於算計,善於表演如何「作」。
不限於劇中的情景,還有以不講道理和虐待的方式進行控制和忠誠測驗、熊孩子羞辱、逼婚、低齡弒父弒母犯罪、裝逼、鄙視鏈,叫老師,等等等等,重男輕女只是這些花朵中比較引入注意的一隻。 面對種種不堪,都會有一個萬年魔咒當頭降落,讓大家立刻敗下陣來,這個魔咒當然就是,「都是一家人」。蘇明玉,因為成功的劇作情節鋪排、演員性格塑造、導演綜合處理,承擔著父母輩的歷史包袱。 面對如此這般的種種,不僅僅倖存下來,而且成長為一個佛擋殺佛、快刀亂麻、實力雄厚的戰鬥英雄,完全破解了魔咒,投射並且解決了每個人求之不得的慾望——愛誰誰,不服盤你。
擔負起武俠小說中類似張無忌這樣的大俠所擔負的敘事功能,成為這樣一個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人民英雄,成為一個白娘子、孫悟空、哪吒、紅線女合一的人物。 也就是說,作為大眾文化消費的電視劇,《都挺好》成功合理地滿足我們做夢的需求,就會成為爆款。 劇中蘇父蘇母對兒子的無限給予也是在無限給予自己,特別是蘇大強利用老大對自己愚孝達到自我滿足的目的,反映著中國式親子關係的一個特點,子輩對於父輩變成了一種要有高收益的保險產品。 而且我們很早就意識到這個貌似隸屬於日常生活家長裡短的問題,一點都不比其他大是大非次要。
《都挺好》的成功,來自於它覆蓋了以前中國家庭都市劇的一個盲點,不從政經大潮,所謂的宏大敘事的角度來切入,契合中國社會重新審視女性地位,父權關係的思想潮流在生活中的具體細節中如何展現。
回覆列表
《大江大河》後正午陽光的又一力作,下一部爆款劇非它莫屬。
由姚晨和倪大紅領銜主演的電視劇《都挺好》即將於3月1日開播。
作品以姚晨飾演的女主角蘇明玉的視角出發,為大家講述了她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家庭故事。該劇描寫了一個看似風光靚麗的職場高層女性,實則卻生活在一個並不幸福的家庭中,一直以來她都飽受家庭矛盾的煎熬。但在共同克服挫折和困難之後,一家人終於終於將矛盾解開,彼此釋懷,用愛的力量包容了彼此。
該劇由同名小說《都挺好》改編,作者是曾創作《大江東去》(改編影視劇《大江大河》)和《歡樂頌》的阿耐,她的文字細膩有力,情節跌宕起伏,這種堅實的文筆既保證了作品的質量過關,又能激發觀眾更深層次的思考。
1.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兒女情還是兒女債?
《都挺好》釋出了一條長度為3分23秒的預告片。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裡,我們彷彿看到了人間百態,世間滄桑。
蘇明玉(姚晨飾演)是蘇家最小的女兒,母親對他們兄妹三人的教育極為嚴格。在蘇母的引導下,大兒子蘇明哲(高鑫飾演)和二兒子蘇明成(郭京飛飾演)在學業上都小有成績,但蘇母卻無意間忽視了這個小女兒的成長。
因為感覺沒有受到重視,蘇明玉和母親的關係很差,她們除了綿綿不休的爭吵,蘇明玉甚至在蘇母過世後都沒有流過一滴眼淚。
可見心裡的芥蒂之深,難以想象。
就像劇中說的,蘇母走了之後,這個家就要散了。做哥哥的說沒有蘇明玉這種妹妹,甚至把她打進了醫院。而做媳婦的也說蘇家就是一灘渾水,根本不想牽扯太多。
孤身老邁的蘇父(倪大紅飾演)雖然名義上有三個兒女,但每個兒女都有不想與父親同住的理由。當蘇父面對三個兒女去選擇住在哪家的時候,那一刻才是真的心酸。
明明是兒女情,怎麼變成了兒女債。
大兒媳(高露飾演)說失業的大兒子沒有能力贍養父親,二兒媳(李念飾演)說自己和這個老人相處不來。
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竟然對著自己說“你不能太自私”。
父母和子女之間,究竟哪一個更自私?
2.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卻可以選擇拼命奮鬥
故事從蘇母的離世開篇,她的離開徹底引爆了家裡矛盾的導火索。
就像姚晨飾演的蘇明玉在劇中所說,做家人久了,難免就會有積怨。
有時候這些話藏著不說,只是心裡不痛快。但若是說出口來,卻變成了覆水難收。
蘇明玉說,你們生了我,卻不好好養我。
所以,我便不需要你們養,因為我可以養活自己。
自從蘇母阻礙了蘇明玉的求學之路後,她便下決心不再向家裡要一分錢。再困難的日子也好,再難忍的境遇也罷,她都咬緊牙關撐了過來。就像《歡樂頌》中的安迪一樣,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卻可以選擇努力去奮鬥。
就像安迪透過努力所以獲得了地位和榮譽一樣,蘇明玉也在業內嶄露頭角,登上了金字塔的頂端。她比自己的兩個哥哥發展得都要好,他們在操心柴米油鹽的瑣事,而她的格局早已大不相同。
她走上了職場的巔峰,被哥哥們稱作“財大氣粗”的程度,才拿回了一丟丟在家中的話語權。
在《都挺好》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了和《大江大河》與《歡樂頌》中相似的情況。
我們還清晰記得宋運輝和宋運萍這兩姐弟在選擇讀大學時的猶豫和取捨,清晰記得《歡樂頌》中樊勝美家庭裡重男輕女的悲哀。
在《都挺好》裡,蘇明玉也是被忽視的那個。
她是宋運萍,是樊勝美,是很多個只因為性別而被忽視的女兒們。
3.最好的作品是貼近生活的作品,家永遠是愛的港灣
《都挺好》這部劇講述的故事就像你我身邊的人發生的事情一樣,平凡但卻貼近生活。
一直以來只有貼近生活的作品,才能真正引發觀眾的共鳴,才能做到真正的融會貫通。
雖然劇中一直在講述蘇明玉在家庭方面的不幸,講述她的親人如何難以溝通和交流,講述她在一個被忽視的環境中如何自居,講述她以脫離原生家庭為動力去努力和奮鬥,但其實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於愛和包容。
彼此看彼此不順眼,彼此成了彼此的眼中釘肉中刺。
但他們往往忽視了一個最關鍵的因素,他們是一家人。
就像《歡樂頌》中樊勝美的境遇一樣,儘管蘇明玉對這個家千般厭惡萬般嫌棄,但終究還是需要回到那個地方,吃著熟悉的飯菜,聽著熟悉的嘮叨。
《都挺好》的意義,是不論孩子是男是女,都應該抱著“挺好”的態度去一視同仁;是不論事情有多麼糟糕難以應付,也應該抱著“挺好”的心態去應對進退。
都挺好,其實是在說一種公平。
這種公平,不是我們嘴上說著漂亮的話,而心裡卻插著不一樣的刺。而是一家人真的從心裡釋然,因為血脈相連的心意,用愛的力量感化彼此,融化內心的堅冰。
就像劇中所說,您不是完美的父母,我們也不是完美的子女。我們彼此包容著對方的不足和缺點,只有愛才能讓我們不論經過了什麼難捱的心酸,最終也都能微笑以對,不再糾結。
最困難時挺身而出的是家人,最難熬時陪伴身邊的也是家人。雖然有諸多的埋怨,但追根究底是因為在乎。若是根本不放在心尖上的人,又何談動怒呢?
我們不會因為一個陌生人的冷漠而彷徨無奈,不會因為不相干的人群而痛苦流淚。
我們之所以有矛盾,是因為我們是家人。
我們之所以能解開矛盾,還是因為我們是家人。
俗語說,患難見真情。本是形容朋友之間的情義,但放在家庭裡也甚為恰當。
一家人沒有走不過的風風雨雨,沒有不能停靠的愛之港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