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法張

    學習了顏體楷書,想繼續學習行草書,該從哪位書家入手?

    根據我10多年教學實踐,我建議從王羲之的字入手,具體從這三個方面去操作:

    第一、結合王羲之的手扎,練習筆法。

    王羲之的手扎比較少,就那幾個行書如《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初月帖》等,專注點比較集中。

    具體訓練方法,以筆法為目的,可以把這幾個手扎影印放大,先描紅到臨寫,整體感知訓練;

    再精挑20個左右的字,以橫畫、豎畫、撇畫、捺畫、鉤畫分類,細心揣摩,起筆時的切、頂、壓,轉折時的提按、翻轉,以及結尾時的提按,頓挫揉回等動作。

    第二,結合王羲之集字《聖教序》,練習字法。

    用筆和結字是古人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聖教序》解決了王羲之其他字帖中字量不足的弊端,在具體訓練上,採取先區域性再整體的方法。

    區域性訓練指把字進行分類:

    1、按偏旁部首分類,右邊的偏旁反文旁、立刀旁,左邊的偏旁如單人旁、絞絲旁、提手旁、土字旁、牛字旁、王子旁等等;

    2、按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等等分類;

    3、按空間收放進行分類,如左放右收、上收下放、上左收右放、上放下收等;

    4、按字態正欹分類,如右正左欹、上正下欹、左正右欹、下正上欹等。

    整體訓練法指進行整頁和通篇臨寫。

    整體臨寫時也要每次有重點的訓練,如這次側重注意收放,下次側重注意正欹等。

    第三,大量的創作訓練。

    學以致用,大量實踐,是提高書法水平最有效的辦法。

    在使用中我們會把學過的字法和筆法使用上,對於不會的筆法和字法就會印象深刻,這樣臨寫練習的時候目的性就非常強。

    初學行書的朋友,你可以按這三個方法堅持兩個月,就可以感覺到明顯的成效。

    大家關注張學禮書法,每日為你分享書法學習方法

  • 2 # 王學書法

    王羲之的蘭亭序和聖教序及十七帖入手是最佳的選擇!歷代有成就的書家都是從中汲取營養,繼承經典和傳統,取得成功。

  • 3 # 顏形羲筆散墨素韻

    還是從爭座位和祭侄稿入手。劉中使也可以看看。顏體不好學。你從網上看看書法神童沒一個是寫顏體的。說明這個速成不了。說到行草書,寫顏的名家少之又少。何紹基之後,好像沒有什麼人行草書從顏體出來。

  • 4 # 中州耕牛堂主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從書聖王羲之的《平安帖》、《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入手。

    行草這個概念是當下人的習慣叫法,沒有史料依據可查。我認為,學書要純,要麼就學行書,要麼就學草書,不要學不倫不類的行草書。

    草書,分章草和今草。今草,又分大草(狂草)和小草。《現代漢語詞典》、《書法大字典》等工具書中,都沒有對“行草”的解釋。

    建議題主應側重學《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如果下功夫把《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學好、學精了,那你的“行草”夢就實現了。《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雖是集字成碑,但絕大多數字都是王羲之的書法真跡。

    另外,題主也可從王羲之的草書《十七帖》入手。

    字入晉,必有神。

    學習書法不從晉人的字入手,最終都是“野路子”。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5 # 呂永亮

    由於我的情況比較特殊,從小圍繞著吳昌碩的字畫藝術而學習。養成了特別喜歡渾厚並追求氣勢一路的風格,因此只能談點個人經驗了。

    本人從小以吳昌碩的石鼓文及行書為主線下手學習的(為了提高繪畫的線條質量,必須學習石鼓文,吳昌碩一派的弟子們石鼓文都不弱的原因所在)。

    涉及楷書時,本人選擇的是顏真卿後期風格與蘇東坡,他們倆人的雄壯豪邁書風我喜歡。

    我喜歡……喜歡,也因為是自己喜歡的東西,才能學會從靈魂深處去對話。

    選擇自己喜歡的字型,同時又符合自己性格的字型去學習吧,適合自己的字帖才是最好的……

  • 6 # 鬱香墨

    謝邀。問:學習了顏體書法想學行書,學哪種法帖好? 網上看了一下朋友的顏體書法,覺得還可以。想學行書當然是好。本人建議學趙孟頫的行書法帖為最好選擇。其根據是顏體書法見方不見長,趙體法帖基本相吻合。顏體筆劃執行速度與趙體相當,結構造勢比較相宜,可以一試。以上僅供參考

  • 7 # 亮月半

    字如其人,書法也不例外。想學什麼人的書法,大體也要從自己的字跡的筆勢上看,找與自己字型相似的書法,這樣寫出的字有如演員演戲,適合自己性格的戲一定能發揮得好。與自己筆勢相象的書法學起來應順手,學得快,進步快。字裡行間流落的是個人性格。學顏體楷書,人也是有操行之人。正對其心,人因方正而愛好。寫行草書,也有性格有自由灑脫的一面,找性格灑脫的書法家之書行其字要好些。

  • 8 # 尤年1

    我覺得應該順勢的從《爭座位》入手,然後再轉《祭侄稿》。這樣練一段時間,可向《十七帖》進軍,再間接的摻入《聖教序》《蘭亭序》強其筋骨,等基礎牢固了就可以學習《古詩四帖》《自序帖》了。

    一孔之見,僅供參考。

  • 9 # 竹溪寒士

    楷書和草書這兩個不同的書體,既有區分,又有關聯。要想學好書法這兩個書體都要同時寫好,單打一是不行的。楷書貴在靈動,草書貴在凝重。沒有楷書的基礎,草書就真的飛起來了;不會寫草書,楷書又容易寫得僵死。具體到學哪一家,這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無論是楷書還是草書,字帖都非常多。以我個人的觀點,要學唐以前,尤其以魏晉南北朝為主。

    然而,書法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前代的任何一個書法家都不是專門的寫字匠,而都是大學問家。因此書法離開了文化是不行的。後面附兩篇文章具體說明一下。

    談一點關於草書的問題

    草書是書法中比較難的一種書體。其難點就在於難於書寫,難於辨識,難於欣賞。

    首先,難於書寫。草書強調使轉,在使轉的過程中要求字中有筆,氣韻貫通。也就是說,在書寫過程中要有起承轉合,要求頓挫有致;生動靈活,又不失法度。換句話說,草書是有著嚴格界定的,並不是隨便畫圈,任意發揮;更不是隨便塗抹,越亂越好。而且同時要求楷書的基礎必須紮實,楷書寫不好,不懂筆法,草書就無從談起,就真的把草書寫飛了。再有一點就是要使用丹田氣,丹田氣出不來,寫出來的線條就沒有力度。書法中所說的力度不是通常理解的肌肉的力量,而是指氣力,氣息託不住,通篇氣韻就不能貫通,字形就顯得綿軟無力,墨都浮在紙面上,這就是匠書。那麼,如何才能使丹田氣達到筆端,這是一個難點,需要長期訓練才能做到。

    其次,難於辨識。普遍認為草書難認,通篇看上去也不認識幾個字,不知道寫的是什麼。其實草書的書寫是有嚴格規範的,甚至比楷書還要嚴格。草書創立初始是為了應急,大都是在戰爭中,由於事情緊急,用隸書或楷書書寫比較慢,所以就創出了草書的寫法。從這個意義上講,草書有潦草的意思,寫起來要方便快捷。換句話說,草書從創立之初就是一種應用書體,應用就必須有嚴格的規範,潦草不等於隨便糊寫亂畫,如果那樣,通訊雙方就都不認識了,書信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說草書是可識的正常書體,只是有兩個要求。一是要求書寫者提高自身素質,嚴格規範書寫,不可任意亂塗亂畫;二是要求欣賞者具備一定的草書知識,學認一些基本的草書字元。

    最後,難於欣賞。有不少人認為草書容易寫,因為好蒙人,反正也看不懂,也不知道寫得好還是寫得壞,甚至認為越亂越不認識就越好。不像楷書,每個人不管懂不懂都能說出一二。其實不是這樣,真正的草書是非常吃功夫的,很能反映一個人的藝術靈性。欣賞者面對一幅草書作品,首先要看是否有深厚的傳統功底,然後通篇氣韻怎麼樣,是否貫通。而且要想寫好草書,楷書必須同時寫好,只有這樣線條寫出來才紮實。有沒有楷書基礎一看就知道,沒有楷書基礎的人,字寫出來墨在紙面上浮著,線條只是在紙上畫圈,留不住筆。草書貴在凝重,楷書貴在靈動。草書寫草了非常容易,不需要功力,隨便一劃就行,但寫出來有分量就難了。有一些人為了掩蓋功底的薄弱,採用濃淡墨變換的方式,追求一種視覺效果,線條寫出來哆哆嗦嗦,像麻繩一樣,通篇連成一片,顯得很熱鬧,認為這就是草書。其實不然,這不是藝術,充其量也只是技術。這不屬於書法範疇。近些年來,書法協會的所謂書法大都是這種面貌,或者說叫所謂的展覽體。書法協會本來應該代表著書法的最高水平,現在卻成了書法藝術的直接破壞者,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這個協會現在已經成了到處招搖撞騙,吹噓蒙錢的組織。我多次提出解散書法協會,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對於欣賞者一定要辨清什麼才是真正的藝術,不要被假象矇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藝術帶來的享受和愉悅。

    文化修養在臨帖中的重要性

    郭瑞峰

    臨帖是學書法的一個重要環節,不臨帖就談不上學書法。那麼,如此重要的臨帖和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到底有關係沒有?表面看起來好像沒有。通常理解,臨帖就是照著字帖的樣子依葫蘆畫瓢,模仿下來就行了,和有沒有文化甚至認不認字一點關係都沒有,反正寫像了就行。其實不然,臨帖並不是這麼簡單,在所謂的像和不像之中存在著很大學問。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用一個實際例子讓大家感受一下,然後再具體談。

    (圖片放在最後)

    這是王羲之《十七帖》中的一部分。大家知道《十七帖》是由王羲之寫給友人的許多書信拼接而成的。對於學草書的人來說,《十七帖》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一本最正宗的範本。毫不誇張的說,沒有臨過《十七帖》的人,就不能稱之為會寫草書。那麼,同樣學習同一本帖,不同的人差別就大了。先看一下這封信的內容。

    原文:計與足下別,二十六年於今,雖時書問,不解闊懷。省足下先後二書,但增嘆慨。頃積雪凝寒,五十年中所無。想頃如常,冀來夏秋間,或復得足下問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吾服食久,猶為劣劣。大都比之年時,為復可可。足下保愛為上,臨書但有惆悵。知足下行至吳,念違離不可居。叔當西耶。遲知問。

    這是王羲之寫給妻弟郗愔的一封書信的後半部分。意思是說:算起來與您分別到現在已有二十六年了,雖然這期間有書信問候,仍不能消解我闊別的情懷。讀了您先後兩封來信,只是徒增我的嘆息與感慨。近來,我這裡出現了五十年來不曾有的積雪凝寒。想您近況一切如常,希望來年夏秋之際,或許能再得到您的來信,我周圍的人庸俗的很,怎麼可以與他們交談!

    我已服食丹藥(五石散)很久了,仍只是一般般,大概是與我的年齡有關吧,因此也就這樣了。您一定要多保重、愛護自己的身體最為重要。當寫此信時,感到很惆悵傷感。得知您已經行至吳地,想必很快會離去而不久住。小弟(這個“叔”在這裡是指郗愔的弟弟郗曇,王羲之的內弟)也當赴任西行了吧,等待您的回信。

    面對一本字帖,能掌握到這種程度,心裡就非常有底了。這時一個活生生的王羲之就站在你的面前了。如果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對當時的社會背景再有進一步的瞭解,就會非常清楚為什麼王羲之能把字寫成這樣,強烈的共鳴就會油然而生。這時候再去寫這本帖,就非常容易掌握,甚至說想寫不好都難。但是做到這一點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首先是斷句,術語叫句讀,因為古人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句讀錯了,意思就都錯了。其次是翻譯,想理解其內容,必須要翻譯成現代白話才行。這些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是做不到的。

    那麼,對於一個文化程度較低的人,面對一本字帖的時候,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筆畫而已,內容是什麼根本不知道。即便是楷書帖,看到的也只是單個的字,說的是什麼同樣不知道。所謂的臨帖只不過是模仿表面線條的效果,內在的精神氣質根本看不出來,也就不可能產生共鳴,就更談不上掌握了。需要強調的是,沒有共鳴感是不可能學好的,臨再長的時間也沒用,自視認為臨的很像了,其實根本沒有入門。通常的情況往往是,越是竭力追求表面的所謂像,離實際的差距就越大。因為不理解,何談能做到。

    臨帖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不是為了臨帖而臨帖。這就要求有很強的針對性,想汲取什麼,想捨棄什麼,要有非常清楚的認識。高手臨帖表面上看起來往往並不像,其實不是不像,而是看到的是更深層的東西,想要的已經吸收過來化為自己的了。這種認識水平的背後,同樣需要文化功底作支撐。否則,只能跟著別人來回跑來跑去。比如,通常認為寫草書要寫《十七帖》,那好,也跟著寫《十七帖》,但並不知道學什麼,只能是眉毛鬍子一把抓。結果,寫了很多年水平也沒提高,照著帖寫看著還挺像,離開帖就面目全非了。當今,這種情況是大多數。所以,反映出來的總體面貌是兩種,一種是匠書,一種是俗書,俗書裡面還包括怪書和醜書。相對而言,匠書還好一些,必定還有一定的功力,俗書就一無是處了。這背後反映的是文化的嚴重缺失。

    高層次的書法表面上看起來平淡自然,祥和安靜,不吵不鬧,沒有奇怪之筆。然而,內涵卻極其豐富,每一筆都蘊含著深厚的修養。粗俗的書法表面上氣勢張揚,瀟灑流暢,造型奇特,很有氣魄,非常熱鬧,但內在卻空洞無物。二者的區別就在於文化。

    書法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整體素質。同樣需要漫長的學習過程,需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水平的提高是一點一滴的,甚至是不知不覺的。透過緩慢的積累,長期的積澱,最後才能水到渠成。類似於突飛猛進、急功近利、神童、速成這一類東西,不屬於藝術範疇。切記,從事藝術研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 10 # 瀚墨無極

    既然有顏楷的基礎了,學習行草書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學習行草書,應該從哪位書法家的行草入手?

    以古為師,取法乎上,我的建議應從王羲之《聖教序》開始臨摹、學習,這是大眾共同推薦的學習的板本,也是比較易掌握的書體。

    行草書的結體變化無窮,本身沒有固定的法式,為了在學習、臨摹過程中少走彎路,要多觀察,多領悟,力求血脈通達,行氣流暢。

  • 11 # 聽雨齋

    這個問題我想沒有標準答案,我只能談談自己的體會。

    我是先學大王的《蘭亭序》、《二謝》、《初月》、十七帖等手札,再學獻之的《鴨頭丸帖》、《送梨帖》、《玄度帖》等尺牘。

    學二王的目的是理解魏晉書法的追古、嚴謹、儒雅,確立對書法藝術的主流審美。我認為學書法起點要高,你只有學經典,以頂峰為目標,向典範學習,才能不斷進步,才能不被各種思潮誤導。

    學任何書體,魏晉書法,二王書法是繞不過去的必學範本。

    後來我又學黃山谷、米南宮。黃庭堅的書法長槍大戟,以險取勝,筆法簡單,線條硬朗。近幾年我專攻米䒥,米襄陽是仿二王高手,集古之大成者,他的字傳承了魏晉古風,甚至有簡書、漢隸的影子,學他的書法可以豐富筆法,拙中見雅,古中見新,能體會書寫的靈動與快感。

    有人說把二王當偶像當導師,可以把米芾作老師作師兄。我從學米芾後對二王有了更深的理解,書法有了很大的提高。米芾的代表作有《苕溪詩帖》和《蜀素帖》,學他後期的作品要注意,集古更嚴重,而且有刻意炫技的嫌疑。

    我想各人的喜好不同,審美不一樣,選擇的書家法帖也會有區別。但不管怎樣,我認為一定要學古帖,晉人尚古,宋人崇個性,所以我只學宋以前的法帖。

    這就是我自己學書法的體會,只一己之見,謬誤之處請包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專業成就給你帶來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