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瘋狂的教室
-
2 # 阿溫的視界
說到這個還真有,而且還被氣得不輕。樓上家的小孩總是敲我的門…還拿粉筆在門上亂畫…剛開始我以為有人找我,開門又沒見人…好多次了。後來被我抓住了一次,我找他媽媽投訴…誰知道他媽媽說小孩子不懂事這是很正常的,又不是隻敲你自己的門,人家都不說什麼…她的意思是我錯了…我是無語。我也沒辦法了,忍著唄……又不能動手…
-
3 # 誠佑爸爸育兒分享
有搗蛋的熊孩子!孩子嘛,哪有不調皮搗蛋的?關鍵是幾個還不能遇到一起,只要遇到一起那基本啥都敢幹,什麼偷雞蛋啊?偷狗崽子,把誰家的雞給打死了?一副不捅破天不回頭的樣子,惹的家長在大街上一頓狂追,那叫一個雞飛狗跳,真想一腳把他踹飛。雖然有時調皮搗蛋,畢竟是個孩子,能不動手就不動手,最多也就是罵兩句,吵兩句,自己消消氣也就算了。
-
4 # 家有萌寶美潼
有,我們家對門的孩子,特別多淘,我家鞋廚子在外面,他都給開啟,把鞋拿出來,還有樓上的孩子,每天晚上都是十二點準時的,玩具掉在地上,聲音很大,嚇得我家孩子一激靈,唉找過多次依舊我行我素,索性也就不找了,自己買了一個耳塞子,一家四口都帶上
-
5 # 大年有話好好說
我爸朋友帶他七八歲的兒子來我家玩,這熊孩子真的是很能鬧騰。
不會一會兒,他把我家弄得亂七八糟,地板上都是七零八落的玩具,給他吃的烏梅沒吃完就吐在地上再拿起一顆吐地上,我爸開玩笑地罵了他一句:今晚別走了在我家打掃衛生吧!小男孩指著我爸說:你這隻豬,你胖的和豬一樣!
我爸當時尷尬地笑了笑說童言無忌,趁男孩不注意照他屁股踹了一腳,從客廳踹到餐廳。男孩邊哭邊罵:wcnm! 又從餐廳踹到客廳
-
6 # 農村的蹲蹲
生活中總能碰見一些沒教養,沒素質的小孩子,打不得罵不得,只能擺出一副教育的口吻說兩句,或者鬱悶的避開,氣的差點憋出嚴重的內傷,最可氣的還是身為熊孩子的父母,完全沒有錯誤的概念,助紂為虐也不為過吧
那麼還有哪些不招待見的熊孩子呢
——搗蛋搞破壞型,曾經有個風靡一時的公益廣告,想必大家會有印象,一個小孩子調皮搗蛋刮花了人家的車,車主見狀連忙制止,熊孩子還一邊做著鬼臉一邊喊“你打我呀你打我呀”!車主好言與熊孩子的媽媽說:你看你孩子把我車颳了
不曾想,這位老媽理直氣壯的說:“啊!我沒看到啊”再說你跟個孩子一般見識幹嘛呀你,有沒有素質呀你!
如同潑婦一般,此刻男車主深感無奈,忽的上前一腳把熊孩子踢向了火星,隨後再上前一腳踢飛了這位潑婦,流星趕月般的也奔向太空,當時我看到這一段影片的時候,也跟著興奮的抬腿就是一腳,腳上的拖鞋也飛了出去,“太解氣了”同時感概畫面裡的孩子,生活中也不少見的,終究是“子不教,父母之過”。
——無所顧忌型,這是一種不懂得底線的孩子,任何事隨心所欲,對身邊的人、事、物毫不在意,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例:曾經在超市遇見一母子倆,男孩5歲左右的樣子,來往的人群中有些60多歲左右的大媽路過,看那個小男孩順嘴誇逗兩句:“這小孩虎頭虎腦的呀”可誰曾想,小男孩歪脖子瞪眼,大媽見狀,就訕訕的離開了順口嘟囔句;哎呀!這小孩還挺厲害!小男孩此時不樂意了,
跑過去就伸出小腳去踢那位大媽,這時媽媽估計沒好意思看那位大媽,象徵著說了孩子兩句,就拉著小男孩趕忙走了。令旁觀者的我很驚訝!簡直是人才啊!最基本道歉都沒有,可能知道害臊,拉著孩子逃避溜走了!
注:有其母必有其子,你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呢?大人不明事理也慣著孩子不懂事。
——自來熟過度型,孩子活潑好動又能言善辯是好事,可是也有的度,這一類孩子內心渴望展現自己,也希望受更多的人關注自己
例:去別人家串門,很快的就會熟悉環境,用不了片刻比在自己家裡還放肆,不經允許到處翻東西,玩的不亦樂乎,還時不時的拿著人家的東西過來不客氣問,這是啥呀?幹啥用的?你告訴我怎麼玩?一系列滿嘴跑火車的話
注:有些家長,不以為然,長大慢慢就好了,殊不知性格的建立都在3-7歲間,"三歲看到老,7歲定終身",這十個字會是白來的?
——不禮貌說髒話型,中國禮儀之邦,最基本的禮貌父母都會教育的,可還會有少數小朋友不會,說到底還是寵愛過度。“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有的孩子不知禮數也罷,反之還滿嘴髒話,學的誰?別告訴我孩子在那自己練習脫口秀呢
——愛動手打人型,看你不順眼就動手!惹我生氣也動手!玩鬧時還動手!這類小朋友還真是破壞性選手,除了父母管教不合格外,一定與家庭環境有著密切的相關
如:一,父母總在孩子面前吵架,二,管教孩子只知道摔打東西,或打孩子,教育方面欠缺,三,過分放縱孩子,孩子好動手,給予個眼神,象徵說兩句就拉倒了。要知道孩子愛動手打人,很容易出亂子的,畢竟打了誰的孩子也不好,”誰家的孩子還不是個寶呢”!
例:我朋友家的孩子,由於和老人一起住,一家五口人,平時爺爺奶奶也很寵著,都說“隔代親”大多數爺爺以前對自己兒子都沒那麼親,到了自己的孫子、孫女親的不得了,當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狀態!嬌慣孩子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還得笑臉相迎。
我去朋友家見過好幾次,朋友的孩子和爺爺奶奶玩,不高興了也對兩位老人又吼又鬧,居然還扇嘴巴,好嘛,這時孩子爺爺居然還哈哈笑,孩子奶奶在一旁假裝嚴厲說道:不能打爺爺,隨之孩子的小拳拳又伸向奶奶,結果這二老還一邊笑一邊假生氣,還玩的不亦樂乎!
注:我們在寵愛孩子的同時,在加以管教是不是更好呢,過度的放縱,在想往回改變要難上加難
——嬌氣撒潑型,由於孩子需要什麼,都要立刻滿足,以至於下次要東西,或者不滿意就會號啕大哭,不達目的不罷休。有時碰到了手指,或摔坐在了地上,本來什麼事都沒有,卻非要在你家長懷裡哭上一場!
例:老婆閨蜜家的孩子,是個小女孩,說來也怪,孩子的爸爸以前是個很不喜歡小孩子的人,自己也承認,可是當面對自己的孩子時,真的是一臉溫柔!我們總嘲笑:難道真的是傳說中,上輩子的小情人?
孩子幾次把她爸爸的臉都劃出血了,居然依然笑臉相迎,要什麼東西必須買,做什麼事情不隨自己的意思,就撒潑耍賴,嘴裡就像復讀機一樣,嘟囔個沒完沒了!(有好幾次去串門我本人實在受不了)出去外面抽菸去了
注:其實平時家長也懂得很多道理,只不過寵溺孩子的同時,不自覺的忽略掉了,想起了一時,忘掉了一刻
”(讀者是不是奇怪例子怎麼都是朋友?一點也不奇怪,這說明,現在這種情況的孩子比較多,身邊比比皆是,說句難聽的話:朋友家孩子那些反面教材,有時候也成了我們和其他的朋友之間偶爾談論的小話題了)”
怎麼樣!大家平時見過那種熊孩子呢?
-
7 # 紅塵客喬歌
熊孩子無處不在!只是個人的對待看法不一而與!相心比心,或許我們自己的小孩在別人眼裡也是一樣的調皮!大家相互理解看開就好
-
8 # 小葡萄的媽媽
每個人對於熊孩子的認知都不一樣,主要看孩子父母,孩子父母若三觀不正,即可其人之道還制其身反之則可寬容一些。
-
9 # 原地沒有風
如果對熊孩子避無可避,忍無可忍,那麼就不要客氣,直截了當的教育他。用嚴厲的語言來指出他的錯誤,最好能夠讓他產生羞恥感(不要擔心,孩子其實比你想的堅強多了)。很多熊孩子之所以熊就是因為沒有人教育他們,大家都覺得“孩子嘛,總會調皮點,要包容……”正是這種態度導致熊孩子們越來越熊。
-
10 # 草莓派旺仔
家裡的狗子哭唧唧的回來,以為是被別的狗子欺負了,仔細一看心疼壞了,不知道是誰家的熊孩子拿玩具槍向狗鼻子上打了個子彈,都嵌進去了…
好不容易幫狗子拿下來,還留了個坑,誰家的熊孩子啊,對狗狗沒有一點兒愛心的麼?
-
11 # 草根養伢小李
你們鄰居有沒有熊孩子,有沒有很想一腳踹飛他的感覺!
這種想法的人基本上都會有的,因為孩子基本上都淘氣,讓人頭痛!
當自己有孩子了,時間久了,你就會平常心了!也理解了……這個過程基本上大家都會經歷!
回覆列表
生活中不能總是責罵沒有教養和素質的孩子,只用教育的口氣說兩句話,或者抑鬱地避免,生氣的話差點受到嚴重的內傷。最討厭的還是熊孩子的父母,完全沒有錯誤的概念,虐待自己也不為過。那麼還有不受什麼款待的熊孩子嗎
——搗亂者破壞型,一定曾有人氣公益廣告。一個孩子頑皮地刮別人的車,主人注意到了,熊孩子還在皺眉頭,說:“你打了我!主人對熊孩子的媽媽說:你看到孩子刮我的車,這媽媽堂堂正地說:“啊!我沒看見,他說:“你和孩子在一起幹什麼?你有素質嗎!像假小子一樣,瞬間,男車主不得不突然用前腳把熊子踢到火星上,然後向前邁了一步,炸燬了這個假小子,流星像流星一樣飛向太空。當我看到這段影片的時候,興奮的雙腿也是一隻腳,雙腳拖鞋也飛走了,同時“太煩人了”,還看到了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最終——“不教兒子,父母也錯了”,是一個毫不猶豫的型別,是一個不知道底線的孩子
例:一次在超市遇到一個母女,男孩5歲左右的樣子,來往的人當中有60多歲的大嬸經過,那個男孩一言不發地笑了兩句“孩子的老虎”。但是不管誰想,小男孩歪著脖子瞪大眼睛,嘲笑阿姨的樣子。天啊!這孩子還很厲害!小男孩現在不高興了。
跑過去,伸出一隻小腳來踢那個阿姨,那時媽媽看著那個阿姨好像沒意思。象徵那個孩子的話,把小男孩牽著走。嚇到旁觀者的我!簡直是人才啊!沒有最基本的蘋果,可能知道羞愧,把孩子拖走了!
注:如果有媽媽,就會有那個兒子。你的榜樣是用語言教導嗎?大人不懂事,但習慣於孩子不懂事。自己太習慣了,孩子活潑活潑,善於說話,但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孩子想內心地暴露自己,還想得到更多人的關心。
例:去別人家很快就習慣了環境,一時比自己家裡放肆,未經許可到處亂逛東西也不高興,還不時拿著別人的東西來不客氣地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處?告訴你怎麼玩?如果你跑一系列的漲落列車
注:部分家長不認為是這樣,而是隨著成長逐漸好轉,角色的設立共3至7歲,“3歲見年齡,7歲終身”的10個字母會變成白色嗎?——用壞話來說粗魯的話。中國禮儀之國,由最基本禮儀的父母教育。但是有些孩子不是。最終過分寵愛。有些孩子不知道禮貌的價值,說壞話,學習誰?不要說孩子在自己練習脫口秀-喜歡打人,所以假裝沒看見!即使生我的氣,也要用手!開玩笑的時候也要動手!這些孩子真是破壞性的選手。除了父母不適於管教外,肯定還與家庭環境密切相關
第一,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吵架,第二,管教只知道打碎或打擊東西,缺乏教育,第三,過分放縱孩子,孩子善於玩弄手,給孩子打眼神,這象徵兩句話就會斷絕。孩子喜歡打人,容易出問題。畢竟打任何人的孩子都不好。“誰的孩子還不是寶貝!例:因為和我朋友家的孩子,老人住在一起,所以一五口人,平時爺爺奶奶也受到寵愛,說自己是“兩代朋友”,大多數爺爺以前對自己的兒子沒有那麼親密的關係,到了自己的孫子孫女職業,有一天看不到三楚這樣的狀態!要用搭擋打孩子,也不要頂嘴,要用微笑打他。
去了朋友家幾次,朋友的孩子和爺爺奶奶玩耍時很不高興,對兩個老人吼叫,還說謊,是吧,那時孩子的爺爺在笑。奶奶說不能打爺爺,孩子的拳頭又伸到奶奶身上了,最後這兩位老人笑著說謊也很開心!注:我們愛孩子,管教豈不是更好嗎?過分的放縱會更難改變
——孩子需要的東西必須立即滿足,所以下一次需要或不滿意的話,必須哭喊,達到目的。偶爾碰手指或掉到地上的時候,雖然什麼事都沒發生,但不能抱在父母懷裡!
例:妻子我家的孩子,小女孩也責怪,孩子也是過去不太喜歡孩子的人,自己也承認,但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時候,真是一張溫柔的臉!我們總是笑:真的是傳奇,前世的小情人嗎?孩子流了很多次父親的臉,但還是微笑著買什麼,做什麼事都不能隨心所欲,硬是耍賴,像復手機一樣,不停地咕噥著嘴巴!我完全受不了的多次出去抽菸
注:事實上,平時家長也知道很多道理,但寵愛孩子,不知不覺地疏忽了,想了一會兒,忘了瞬間
讀者們奇怪的例子怎麼都是朋友?完全不奇怪,這現在這種情況下有更多的孩子,周圍很多,說不喜歡聽的話:朋友家孩子的那些負面教科書有時也成為我們和其他朋友之間談論的小話題。" "
怎麼樣!大家平時都見過這樣的熊孩子嗎?
父母從橋本身開始。請大家關心,“超級寶寶”我們一起來談談孩子的占卜吧!實現孩子們美好的未來,展示我們的孩子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