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相對陌生人
-
2 # 阿尚青子自由寫作人
孤獨本來是奢侈的享受,只不過有人僅僅想到了孤獨就是孤單。
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最妙的就是,孤獨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事情裡,從而對世界也有了更新的看法。
-
3 # 唐朝溝通教練
是在自己享受孤獨嗎?真的很舒適。你確信?
因為你的內心不舒適。才讓你想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多少人跟你是同行者?
-
4 # 櫻桃番茄GO
沒有人天生喜歡孤獨,人的天性也不願忍受長期的孤獨。可是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會有面對孤獨的時候。
正如周國平說的:“從哲學的角度看,孤獨不是一種心理狀態,而是客觀事實,是人存在的本質。”
孤獨其實是人一生中的重要體驗。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真正地與自己的靈魂相遇,思想才是自由的。
孤獨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禮物,孤獨也是自由的別名,學會了與孤獨相處,亦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孤獨是給我們思考自己的時間,在一個人的日子裡,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把自己變得優秀。
1
在孤獨的日子裡,努力成就自己。
因為孤獨是獨處的時間,可以讓我們看清自己,讓我們擁有獨立思考的力量,從而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努力成就自己。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有一個誤區,總把孤獨和無聊畫等號。於是一個人獨處的時間,就變成了玩手機,刷微博,看抖音,大好的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到頭來還要感嘆生活無聊透頂。
其實,孤獨的時候是最好的學習時機,也是自我實現的時候。
著名作家蔣勳也講道:孤獨可以讓生命變得更加豐富而華麗。所以我們要珍惜孤獨,在孤獨的時間裡,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圓自己積存已久的夢想。
有這樣一個年近七旬的老太太追求理想的故事。
這位老太太在年輕的時候,就有一個當作家的夢想。但是由於忙於工作及家庭的事情,一直沒有時間去寫作。
退休後的一天,她讀到杜牧的《贈別》詩時,突然間意識到,如果自己再不寫,就真的沒有機會了。這次她不再猶豫,立馬寫起來。每天都抽出時間寫作,大概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她就寫了一本20多萬字的書。
她說她會懷著飽滿的熱情,繼續創作,直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天。
富蘭克林曾說,有的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了75歲才埋葬,也有的人直到75歲還依舊是個少年,因為他心中有希望,還在繼續追夢。
不要害怕自己老去,夢想和年齡關係不大,越是在孤獨的時間裡,越要創造出自己最大的價值。
在獨處的時候,讀好書,去旅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努力成就自己,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2
自律的頂端,就是孤獨。
嚴格的自律才能換來真正的自由。而孤獨本身也是一種最昂貴的自由,擁有孤獨的人懂得嚴格自律。
每天清晨不到六點,那個年輕人就釋出一條去上班的狀態,中午的時候會發他在辦公室一邊吃飯一邊工作的身影,到了晚上又會發自己在加班的照片。
很多人以為這個小夥子自律又上進,假以時日一定能有所成就。
但是事實是,這個小夥子在一家公司幹了整整八年,依舊是個業務沒長進,思維沒突破,技術不夠格,只是工齡上佔優勢的老員工。
他看起來很努力的表現,不過是蜻蜓點水般的走過場。
有人說,真正的自律往往發生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的確,真正高階的自律是你把自律當成了一種習慣,它已經融入到你的事業和生活。即使你周邊所有的人都隨波逐浪,但是你仍然會自覺的卓越,活出自己的高度。
嚴格的自律一定要走出舒適區,忍受極度的孤獨,孤獨之後,可以換來更長久的選擇權和自主權。
沒有人平白無故地走好運,所有幸運的背後都隱藏著無數咬牙的堅持。自律雖然會讓你有一段時間不舒服,但是最終卻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結果。
3
孤獨讓人內心變得更強大。
作家畢淑敏說: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自孤獨。一個人能在孤獨中有所成就,那麼他的內心必然是強大的。
有一位女性,在職場上叱吒風雲,她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女性,就給自己找各種放鬆的藉口。相反她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不在乎別人的非議,用工作結果說話。
有一次,公司的同事故意給她使絆子,導致她的一個重要客戶流失。結果她二話沒說,主動接受公司的處罰,事後大家問她什麼不申訴?
她堅定地回答:“一來我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是被小人陷害;二來,這件事情出了問題,我一定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事後她並沒有因為這件事情受到公司的處罰,相反,由於她有大局眼光,被公司委以重任,頗受賞識。
後來她一路升級打怪,領導的部門也成為公司的核心力量。
王朔曾在《致女兒書》中說,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因為人的身體可以弱,但精神一旦被摧毀就等於失去了全部。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頗多不易和心酸。當被人誤解、嘲笑的時候,不用理會,在這段孤獨的時間裡認真修煉自己,內心強大到可以藐視一切負面影響的時候,別人會主動為你讓路。
4
生活需要孤獨感。
佛家曰:“每個人都是赤裸裸來到這世界,最後都是孑然一身離開這世界,任何人的一生都離不開孤獨。”
孤獨和寂寞是不一樣的,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
當我們明白了孤獨的本質,就會樂於享受孤獨,做一個通透的明白人。
正如蔣勳在《孤獨六講》裡所說: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
學會孤獨首先要學會和自己相處,放過自己,不和自己較勁。
有這樣一個男子,從小自卑的他參加工作以後,遇到處理不好的棘手事情,或者碰到些很難相處的人時,他都把所有的問題歸於自己能力不行,情商太低或者性格不好。
長此以往他越來越自卑,只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
其實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多面性原因,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沒有錯,但是把所有失敗的結果都歸於自己,這對自己未免太過苛刻。
古人言,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當我們竭盡全力做某件事情之後,卻依然沒有取得滿意的結果,就要學會放下執著。
事情的成功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只要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至於其他我們無法控制的原因,就儘量順其自然,不要太過於強求。
不要和自己較勁,要知道人生中的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未曾全力以赴而留下的遺憾。
其次用一顆簡單的心應對複雜世界。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在無休止地追求金錢、名利、地位,得到的越多,慾望越多,還想得到更多,陷入了惡性迴圈中,終不能找到快樂。
減少慾望,適當控住慾望,拿得起,放得下,願意得,也願意舍。
就像《傳習錄》裡雲: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單。
心簡單了,一切也簡單了,生活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和苦悶。
蔣勳說:生命中第一個愛戀的物件應該是自己。
感謝孤獨,能讓我們在繁雜的的時間裡擁有審視自己的機會。人生來就是一座孤島,能在自己的孤島裡,留有一束光,既是照亮自己,也溫暖別人。
我們知道人世間有太多的不容易,當我們面對未知困難時,前方的路並不太好走。可是隻要我們心中有一束光,即使身陷黑暗之中,也能憑藉心中的那份定力和勇氣,找到方向,繼續前進。
你的關注和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
5 # 手機使用者6968108252
能把孤獨作為一種生活態度,懂得享受孤獨,很多人以為孤獨是因沒有朋友,完全不是這回事,孤獨是尚於獨處,能讓自己在不同地方,甚至在身處複雜的環境中令自己有更好的生機。人若能在聚群裡體現孤獨,在靜中聽看思,不隨大流,不隨意發表意見,是一種智慧。還有一個人獨處時可以放飛自我,暫時離開身邊的繁雜,到哪算哪,自由自在,可以自我思維自我推翻,甚至可以讓自己靜思原來自己沒有在意過的問題。
-
6 # 康康忄
享受孤獨是最高階的自律!
但是大多數人不接受孤獨,更談不上享受孤獨了!但是有時候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不管接不接受,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有一段路要一個走,與其拒絕,不如坦然接受,一個人穿行風雨,面對人生中所有的獨處,畢竟人生只有單程沒有往返,好與不好都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事情!
至於享受孤獨,這可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境界,因為我們在乎的東西太多了,不能完全放下,所以常常作繭自縛,即使獨處,心裡依然會掛念太多的人與事,孤獨有時候也是一種無奈,是一種任性,也是一種拒絕!所以能把孤獨拿來享受的,怕是佛系修行人吧!
人之所以習慣了孤獨,也是因為情非得以吧!
-
7 # 風雨91917
有,我就和你一樣,也挺享受孤獨,覺得很舍舒適。
我喜歡一個人在家,做自己想吃的飯,養自已喜歡的花,看自己喜歡的電影,電視劇,邊聽音樂邊幹家務。
我喜歡一個人逛街,去商場看自已喜歡的商品,在大街上慢慢的行走,看看周圍的人和事。
我喜歡一個工作,這樣自己就不用考慮和同事合不合得來,能不能開心相處。
當然我也會和朋友一塊聊天,逛街,但更多的時間我喜歡自己獨處,享受生活。
回覆列表
那不是享受,而是妥協。你再好好品品,是不是因為沒人說話習慣了,感覺就這樣也不錯?同性朋友再怎麼樣也會有一兩個有聯絡,但男女朋友處物件那種,還是得大膽一些,放得開一些,別總畏首畏尾,要把自己的思維想法表達出去,總會有人接受你,那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孤獨不好,還是兩個人依偎相互取暖有實際治療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