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93
回覆列表
  • 1 # 寧哥愛美食

    首先,發酵麵粉,不一定要放糖的。發酵麵粉通常有以下兩種方法。

    第一:就是現在人們最常用,也是最簡單的,比較容易操作的,那就是用酵母粉來發酵麵粉。

    第二:那就是用以前人們蒸饅頭用的那種,最傳統的老面頭來發酵麵粉了。

    綜合上述兩種辦法:

    第一種用酵母粉發酵,優點是:簡單操作,容易上手。

    缺點是:做出來的發麵食品,口感不好,而且不能久放。

    第二種用傳統的老面發酵,優點是:做出來的發麵食品,口感好,能吃出麵粉本身的面香味道,而且還可以久放。

    缺點是:相對來說沒有酵母粉那麼容易操作,掌握老面發麵需要有一定的知識才可以。這也是現在大多數人們,選擇用酵母粉而不用老面的一個重要原因!

  • 2 # 70陽光彼岸

    你好,1.如果是和麵的時候忘記放糖,可以把糖化成水揉到面裡,也可以再加面,放更多一點糖,把面和在一起

    2.如果是面已經和好了,我們可以直接做成麵包,但是餡要多一些,因為麵包的面沒有甜味。

    3.如果是做饅頭的話,那就買一瓶老乾媽,饅頭蒸好了蘸著吃,也非常美味,簡單吧

  • 3 # 雪梨日常

    發酵麵粉不放糖也不影響發酵 但如果想口感好放點蜂蜜和牛奶會更好吃 還增加一倍營養 主要看自己喜好 但促進麵粉發酵主要是溫度 麵粉和酵母的比例 還有時間啦 想要吃到鬆軟可口的食物還是需要耐心和細心啦 希望回答的可以幫到看到的朋友們啦 還有分享我的麵粉發酵做的成果 是加牛奶和麵的哦

  • 4 # 閆家小廚房

    好多人發麵的時候都會放上酵母,再加一勺白糖,我平時和發麵時從來沒有放過白糖,面照樣發的挺好。所以說,發酵麵粉的時候放糖是為了加速麵粉的發酵,不放糖也照樣可以使麵粉發酵,只是時間上稍微會長一些。

    影響麵糰發酵的因素:

    1、酵母的用量:每500克麵粉酵母的用量是3-5克,如果想要發的快可以適量多放些酵母。

    2、和麵的水溫:酵母活動的溫度範圍是4-40度,最適宜的溫度是25-35度,所以和麵時所用的水不要超過35度,用手試溫以不燙手為宜。

    3、發酵的環境溫度:最適合酵母發酵的環境溫度是25-35度,所以要想發酵的快應將麵糰置於25-35度的環境溫度中。

    總結語:糖不是影響麵粉發酵的必要因素,和麵時忘了放糖面也會發開。

  • 5 # 閒食記

    糖的加入只是為活化酵母時提供能量,不是必須加入的。如果沒有加糖,可以將揉好的麵糰放在溫暖的地方保持較長的發酵時間即可。

  • 6 # 60後食品人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如下:

    首先說題目,發酵麵粉的說法不正確,應當是發酵麵糰。其次,由於你沒有說明發酵麵糰採用的什麼方式,因此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回答。

    1、如果你使用泡打粉發酵麵糰,這種方法稱為化學膨鬆劑,是不需要加糖的。在用這種辦法時,你要選擇無鋁泡打粉,不能選用含鋁泡打粉(如香甜泡打粉,最好選擇正規公司生產的產品,而且要看包裝上配料表中配料不能有明礬)。

    2、如果你是使用老面(麵肥)發酵法、即發乾酵母發酵法或鮮酵母發酵法,可以適量加糖,也可以不加糖。因為加糖的作用是:給酵母菌(啤酒酵母菌)提供營養物質,使酵母菌快速繁殖,同時產生二氧化碳等,簡單說就是可以縮短髮酵時間。而縮短髮酵時間的方法除適量加糖外,還可以用適當提高發酵溫度(冬天放在溫暖的地方,用溫水合面,如用乾酵母要先用10倍溫水溶化)。網上有人說加啤酒、白酒可快速發酵,其實就是增加了酵母菌的數量。因為啤酒或白酒(釀造白酒)中含有酵母菌。也可以適當延長髮酵時間,但要注意的是長時間發酵會影響最終產品質量。

  • 7 # 沐風小廚房

    其實,發酵麵粉和加不加糖是沒有直接的關係的,加糖只是為了加速麵粉醒發的時間。

    如果想快速做到麵粉醒發,又忘記了加糖給他創造一個良好加速的條件時,我們是可以補救的。

    首先,我們可以將少量的白糖少量的清水拌勻溶解開。

    然後,將溶解好後的糖水均勻的加入和好的麵糰,邊加入糖水邊揉麵團,讓糖水能均勻的被面團吸收進去。這裡要注意的是,不要加入過多的糖水,因為之前我們的面已經和得差不多了,如果加入過多糖水,會導致面與水的比例失調,切記。

    最後我們把揉得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放到溫暖的地方,靜等發酵就可以了。

    麵粉的醒發主要和三個因素有關:

    1.和麵的溫度。

    2.發酵因子與活性。

    3.發酵的時間。

    適宜的溫度,活躍的酵母菌群,足夠的發酵時間,就可以使我們面醒發的很好。

    大家也可以看我上一條問答,講解面發不起來如何補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現在都不用智慧手機,會不會頸椎病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