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聞魯生

    知者,讀萬本書也。行者,行萬里路也。

    知行合一,亦即讀行合體 —— 並非讀書行等量齊觀,實乃所識所覺相輔相成。

  • 2 # 靜以養身

    我們不講大道理,作為一個最基層的勞動者,我認為,知,是知己,知彼,知理。行,就是行動,行為,行事!

    結合個人的性格特徵,就是,首先知道你要做什麼,能做什麼,什麼你能做,什麼你不能做,什麼你能做成,什麼你做不成,。也就是說,你的性格,和思想,以及你的個性,對應你要做的事,要用什麼方法,才符合你的性格,才能更好的完成這件事情,。

  • 3 # 命理創論

    知行合一,做不到。

    人知道的事可以多,但能做的事有限。

    比如說,三國的馬謖,知道不少,做的不好,也算知行合一,敗了。

    有這事候,又需知行不“合”一,嘴心兩張皮,才能做成事。

    不如換個“問詞”,

    “愛做恆一”,喜歡的事,做了,就一如繼往的堅持下去。

    放棄朝三暮四,這山看著那山好的想法。

    要不做就乾脆不做,省得浪費時間、精力,要做就做下去,不成功決不罷休。

    蒼天不服有心人,

    還是有可能做到的!

  • 4 # 孫湧銳

    三思而後行,才會是知而行,在萬物流動的過程中感悟自然,才會有行而敏,在靈動感知中積澱厚度,才會有行而有知。

    在知識的指導下行動,在行動中產生新的思想,知行才能合一。

  • 5 # 文化一家人

    知行合一,是由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知”是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觀念。“行”是指按照已有的道德意識和思想觀念採取的實際行動。直白地說,就是思想和行動的統一。先有知,後有行,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關係。

    "知行"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範疇,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這也是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關於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毛主席在《實踐論》論中已有詳細論述。具體到實際行動,好比有了高學歷,是否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是知行合一。如何把正確的理論知識與生產生活的實踐相結合,也是知行合一。有了高尚的思想觀念,並把它和自身的行為相結合,更是知行合一。總而言之一句話,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就能做到知行合一。

    當然,要做到知行合一,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他首先需要具備相應的修養和磨鍊,並且經過較長時的理解消化,真正把“知“與思想相統一,才能把它化為自覺的“行”。

  • 6 # 雜說曉語

    學習的目的不是知識,而是行動。只要你運用所學,對你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的行動,有了指導方向,無論做什麼,都不會迷惘,都有方法可依,就可以算做知行合一。

  • 7 # 伏龍臥客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慾明明徳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是《大學》裡,最著名的一段經典;而王陽明的《心學》就是圍繞這展開的!

    王陽明的心學,都收錄在他的著述《傳習錄》和《大學問》裡。他的主要思想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主張;“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陽明是明代大儒,同時他又對儒、佛、道三家的學問都有造詣;他的“心即理”,顯然是參照了佛家的“心物一元”、“真如不二”的法門道理而來的。

    他對長期以來的“程朱理學”頗不以為然。程朱理學強調要“先知後格”,“物理吾心,終判而為二。”針對這個說法,他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的理念,把聖人的學問,當作一種修行,它們是本身就是“心身一體”的、“知行合一”的。“先儒解格物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

    佛家裡有個“心量界” 的概念,人的感知世界只對我們知曉的、有認知的事物才能瞭解,我們也不可能去格盡天下之物,我們也沒必要所有精力都用在窮理上,而要注重心性的修養。

    透過心性的修養功夫,而達到“知行合一” ,透過心性的修養達到“致良知”,形成個人本能的東西;這個“良知”並不是僅僅指道德層面的良知,而是內心裡,一切善的或對的東西。就像練武之人,當對手打來一拳,不是先分析他這一拳從哪個方向來的,有多大的力量,然後再去還擊,而是形成了自己的還擊系統,本能的做出了反應?

    人,在任何事物面前,要做到“知行合一”其實是很難的,中國有一句熟語,叫做“想得破,忍不過。”其實就是要達到“想得破”這個層面都是很難的,是很考驗我們的智慧的;“知行合一”,簡單的四個字,得要我們不斷的磨練和心性修養,看能不能達成一二。

  • 8 # liushuichanchan

    一般人都怕吃虧,所以在行為上都是趨利避害,如果光從這一世去講,很多吃虧就吃虧了,所以不願吃虧,佔便宜就佔便宜了,所以就會有便宜不佔白不佔,很難做到知行合一,如果你去思維瞭解這些苦和樂果之前一定有其因,並且有的是這一世,有的是上一世所累積,知道這些以後才能化解見和行的糾結和矛盾,才能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才會不斷的去佈施,忍辱,主動承擔和化解他人的苦難,並以此為樂,永不停息。

  • 9 # L丨u丿丨

    謝邀!知行合一如何做到呢?知是知道,知情,明知,己知,合是做,講白了就是知道的要落實在行動上。這個問題關健在知上,明明知道這件事是錯了的,別人提出以後還不改正,以錯就錯,這就是知行不一。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首先要頭腦中有一定的正確思想,就是不管說話做事都要以人民利益為重,替別人著想。不貪汚,不自私,不騙人,不掙不乾淨的錢。總之不利於人民大眾的事不幹,犧牲個人利益,愛國愛民。做好事,不做壞事。知道這些並做道這些就是做到了知行合一,要愛憎分明,立場堅定。堅決擁護共產黨,永遠跟黨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永做人民的勤務員。

  • 10 # 海子點評

    1.知行合一:先行動起來

    王陽明說:夫學、問、思、辨,皆所以為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

    意思是,學習、詢問、思考、分辨,這些都是為了學習某一件事,而要掌握這件事,光學不做是不可能的。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失敗不是因為沒有思考,而是因為猶豫不決,遲遲沒有行動。

    我們通常說,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但是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做事的勇氣卻一點點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過度的思考只能帶來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絕佳藉口,於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終等到拖不下去的時候,才倉促行動。而行動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有很多問題是在行動中才呈現出來的,而此時,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解決這些問題,只能草草收場。

    只有先行動起來,才能發現有哪些問題,邊行動邊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前進。

    考慮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猶豫一萬次,不如去實踐一次。做,還有成功的機會,而不做,卻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不要想太多,先行動起來,縱然華麗的跌倒,也勝過無謂的徘徊。

    2.知行合一:注意循序漸進

    王陽明曾言:“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這些人致知,也只是依據各自的能力盡力而為之。今天的良知僅到這樣的程度,就只依據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良知又有新的體悟,那就從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如此方是精一的功夫。同別人探討學問,也必須依據他的能力所及。

    俗話說的好,一口吃不了個大胖子,萬事萬物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就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

    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但是要做事,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只有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能讓自己不斷地有新的領悟。

    這就如同樹剛萌芽,用少量的水去澆灌。樹芽稍長了一點,再多澆一點水。樹從一臂粗到雙臂合抱,澆水的多少,都要根據樹的大小來決定,剛萌生的嫩芽,如果用一桶水去澆灌它,就會把它泡壞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3.知行合一:要在事上磨鍊

    王陽明曾說: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意思是:人必須在事上磨鍊,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知行合一如果離開了切實的事物,反而會沒有邊際,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要注意鍛鍊自己的心態,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是在修行。

    一個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心態也同樣重要,王陽明南贛剿匪,多次身陷險境,但是他卻處變不驚。每次都能沉著冷靜地分析局勢,做出最有利的判斷,而這也是王陽明每次都可以化險為夷的關鍵。

    只有日常中多注意在事上的磨練,在各種事情上鍛鍊自己的應變能力,讓自己心境逐漸處在一種十分穩定的狀態下,只有這樣才能鍛煉出遇事不慌不亂的素質。

    4.知行合一:篤行才能出奇跡

    王陽明有句話:辨既明矣,思既慎矣,問既審矣,學既能矣,又從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謂篤行。

    意思是,當我們已經分辨清楚,思考縝密,問得詳細,已經學會了,還是持續不斷地用功,這就叫篤行,這是獲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不單做學問是這樣,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要想做到爐火純青,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俗話說,“熟能生巧,巧能生化”。在社會浮躁風氣漸盛的今天,篤行恰恰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

    一件事,不是說表面上學會了就行,只有透過“篤行”來不斷地琢磨學習,反覆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規律內化於心,做起來才能得心應手,使得自己進入更高的境界

  • 11 # 修行行走走走停停

    不可能做到

    現在的孩子小學開始,就開始學會作假。學校的各種檢查,他們也學會應付。慢慢就會老練,成為老師,學校的助手。咱也不能說孩子不對。適者生存,在體制內只能這樣。

    健康的或者,還是抗爭到底,被孤立,不健康。

    於是,前面的問題是一個,被驢踢了的偽命題。

  • 12 # 成年人的悟道地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解釋起來就是一個人用什麼辦法,能夠讓自己說到做到。

    我們都明白 知道道理很簡單,做到卻很難,所以有一句話是這麼說: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於是所有人就刨根問底,到底怎樣才能行,市面上就有各種執行力教學,自律課程等等,可是我們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知!

    反問一下自己,真的知了嗎?

    真的知道大道理,明白其中的根本原因了嗎?還是隻是泛泛而談,明白個大概,假裝自己懂了?

    打個比喻,在以前我們不瞭解吸毒的重要性,不知道毒品為何物,直到看見毒品的宣傳片, 看到那些吸毒後神志不清,殺死自己親人,跳樓自殺,毒癮發作時尊嚴全無,下跪在地,又哭又求,瘦骨嶙峋,就像個怪物一般......

    當真正認識到毒的危害以後,看到為了毒品那麼多緝毒警察的犧牲後,我內心才真正樹立起對毒品的痛恨與恨意。

    在此基礎上,我才偶爾會寫一些對販毒者嚴懲的文章,以及對身邊人對毒品態度的引導。

    就我而言,是先知後行,是真正知道,真正瞭解後,才能改變我的行。其他人身上,我想也是差不多吧,只有真正的知,才能做到相應的行。

    與其糾結於如何行,不如先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裡裡外外瞭解個透徹,這樣,你自然會有相應的行。

    磨刀不誤砍柴工,知引出行,做事得一步步來,只有知夠深,才能行夠切。

  • 13 # 無知的菜鳥

    王陽明說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之知之成,知和行,本是一回事,真知即是行。

    為什麼生活當中知行不能合一?

    1、你並不是真的知道,只是瞭解了一點皮毛就以為自己知道。

    2、被私慾阻斷

    3、知而不行,對你沒有任何影響

    很多時候我們學習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幻覺,對一個事物瞭解一個大概就覺得自己知道了,其實瞭解的並不夠深刻,當你學習一個東西足夠深刻的話,你不用提醒自己,我要去實踐,你學習的這個東西就開始融入你的生活。開始影響你的行動,

    方法論:那麼當你學習了一個理論,你不能去實踐它的時候怎麼辦,不斷的追問為什麼?一直追問下去,不斷的解決,回答為什麼?

    第二個知行不能合一是因為被私慾阻斷,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要孝順父母,但為什麼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因為我們的心被私慾阻斷,孝順父母需要花費我們大量的時間,我們需要聽父母嘮叨。這些時間你同樣可以用來找朋友吹牛,同樣可以用來打遊戲刷抖音。當這些私慾在你內心氾濫的時候,你孝順父母的念頭就被壓下去,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把孝順父母這件事情忘記了。

    方法論:存天理去人慾。

    第三方面治而不行,對你的影響不大,所以不能夠合一,比如你和你的仇人同時站在懸崖邊,你心裡知道,你一旦走到你仇人前面,他就會把你推下懸崖,請問你還會不會走到他前面去?那為什麼這個時候你知道了立馬就能做到?知行合一了呢?因為不合意,你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港和恆大三線爭冠,球迷朋友們認為上港能拿幾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