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路遙lgy

    “封狼居胥”的典故,出於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衛青與霍去病各自統領五萬大軍,分別從定襄,代郡出發,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決戰。

    霍去病帶領大軍深入兩千多里,與匈奴左賢王交戰,消滅匈奴七萬餘人。並乘勝追擊到狼居胥山(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盛大的祭天儀式,又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儀式。

    霍去病一直打到瀚海(今貝加爾湖一代)。這一次史稱“漠北戰役”,使“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而霍去病“封狼居胥”,成為後世武將的最高榮譽與驕傲。

    歷史上“封狼居胥”的武將,我認為有好幾位,除霍去病之外,衛青也該是一位,他與霍去病,是漢武帝當時的兩把利刃,只是霍去病“漠北戰役後”就去世了,衛青依然時戰功赫赫。

    西漢還有一位叫陳湯的,也是深入大漠遠征匈奴,雖然效果沒有霍去病那樣的輝煌,但是留下一句千古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成為大漢的最強音。

    東漢時有竇固,班超。公元73年,竇固帶軍北擊匈奴,兵至天山,打敗匈奴,並派班固出使西域,使西域眾國重新歸附漢朝。

    唐朝李靖,征討東突厥,是唐朝第一大將。蘇定方決戰西突厥,據說打到了烏茲別克。

    元朝的徐達,藍玉,收復燕雲十六州,消滅蒙古。還有唐朝的李績(徐懋公),也曾遠征高麗,等地!

  • 2 # 姑蘇龍哥哥

    霍去病。只有他一個人。後人只有歌頌和讚美,沒人再做到過!

    他是衛青和衛子夫的侄子,霍光的叔叔。李廣兒子李敢的頂頭上司,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人。可惜英年早逝,20歲出頭就死了!

  • 3 # 農人兵鑫

    歷史上像霍去病這樣封狼居胥的有五個人,他們分別是西漢的霍去病,東漢的竇憲,唐朝的李靖,以及明朝的藍玉和朱棣。封狼居胥跟霍去病在抵禦匈奴中所獲得的成就有關,它也是對將領的一種最高褒獎。

  • 4 # 眞愛壹丗

    封狼居胥指西漢大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築壇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出自於《漢書·霍去病傳》,後來封狼居胥成為中華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狼居胥,即今蒙古國境內肯特山。

    有此最高榮譽者,歷史上有六人,首推者即漢之霍去病也;其後有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唐李靖、李勣、明藍玉和明成祖朱棣。

    霍去病(前140年-117年),西漢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衛青外甥。武帝衛皇后姊子。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初以驃姚校尉從大將軍衛青擊匈奴貴族,有功,封冠軍侯,官至驃騎將軍。元狩二年(前121),兩次大敗匈奴貴族,收復河西地區,打開了通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又與衛青各率五萬騎共同擊敗匈奴主力,追逐匈奴貴族至窴顏山趙信城,登臨翰海而返。元狩六年(前117年)死,年二十三歲。

    宋文帝(407年-453年),即劉義隆,小字車兒,劉裕第三子,廟號太祖。生於京口(今江蘇鎮江),宋初封宜都王,出任荊州刺史。少帝被廢后,被大臣擁立為帝。即位後,清除專政大臣徐羨之、傅亮、謝晦等。在位重視農桑,獎掖儒學,使當時的經濟、文化得以發展,被稱為“元嘉之治”。晚年遣兵北伐失敗,北魏軍反攻至瓜步,江北地區破壞嚴重,國勢漸衰。後被弒死。

    李靖(571年-649年),本名藥師,雍州三原(今屬陝西)人。精通兵法。隋末任馬邑郡丞。高祖時以行軍總管從徵蕭銑,平定江、嶺間九十六州。又副李孝恭鎮壓輔公祏義軍。太宗時歷兵部尚書、右僕射等職,先後率軍擊破東突厥、吐谷渾。封衛國公,影象凌煙閣,諡景武。撰有《李衛公兵法》。

    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人。隋末參加翟讓義軍,後投奔李淵,任右武候大將軍。賜姓李,諱改單名。從太宗平王世充,敗竇建德、劉黑闥等。又隨李孝恭破輔公祏,與李靖敗突厥。總章元年率軍攻高麗,下平壤。尋卒。影象凌煙閣,諡貞武。

    藍玉(?-1393年),定遠(今屬安徽)人。開平王常遇春妻弟。初為遇春部下,作戰勇敢,戰無不勝。積功至大都督府僉事。從伐蜀,平雲南,功多。洪武二十年(1387)任大將軍,多次領兵打擊元朝殘餘軍事力量,封涼國公。恃功驕橫,蓄養眾多打手、義子,橫行霸道。曾佔東昌民田,御史查問,被他趕走。北征還,進喜峰關。關吏沒有及時開關放行。他縱兵毀關闖入。私通元主妃,妃慚愧自盡。侍帝宴,言語傲慢,在軍中擅自罷免將校,專橫跋扈。不甘居宋、潁兩公之下。他上奏事宜帝多不聽,更加不快。後以謀反罪被殺,史稱“藍獄”。

    明成祖(1360年-1424年),即朱棣。諡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太祖第四子,少長習兵,智勇雙全,有雄才大略,善於用人。初封燕王。鎮守北平。建文元年(1399),起兵反對建文帝,四年攻佔京師(今江蘇南京),奪取帝位。永樂七年(1409)派亦失哈等設奴兒干都司,轄今黑龍江、精奇里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庫頁島等地。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以南京為留都。他解除藩王兵權,始設東廠,命中官刺事,加強中央集權;屢次出兵打擊蒙古貴族勢力;派鄭和下西洋(今南海以西約自東徑110°以西的海岸及沿海各地),遠至東非;命解縉等編纂《永樂大典》,重修《太祖實錄》。統治期間曾爆發唐賽兒等起義。

  • 5 # 燃糠夜讀

    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指西漢大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築壇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出自於《漢書·霍去病傳》,後來封狼居胥成為華夏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狼居胥,今內蒙古五原縣西北的狼山。霍去病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這是一個儀式,也是一種決心,“封狼居胥”的典故成為流傳至今佳話。(來自百度百科)

    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南)人 ,西漢中期名將、軍事家, 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和大司馬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異母兄。(來自百度百科)

    封狼居胥即是一個典故,後來也成為了華夏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

    古代達到“封狼居胥”也是大有人在:

    1.竇憲,東漢名將、外戚,大司空竇融曾孫。

    ①大破北匈奴,燕然勒功

    2.李靖,唐朝傑出的軍事家,隋朝涼州刺史韓擒虎外甥。

    ①滅蕭梁,破輔公祏,擊滅東突厥,平定吐谷渾

    3.蘇定方,唐朝傑出的軍事家。

    ①破東突厥、滅西突厥、平蔥嶺之亂;夷百濟、伐高句

    4.徐達,明朝開國軍事統帥。

    ①明朝開國第一功臣

    以上只是幾個例子,中國文化5000年,人才輩出,雖為最高榮耀之一,也非不可攀登,歷史面前人人渺小。

  • 6 # 靈芝淺談歷史

     “封狼居胥”是指西漢大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築壇祭天以告成功之事。但是歷史上關於狼居胥山的名士有不少,下面我們一一講述。

    1.漢代名將霍去病

      歷史上最先關於封狼居胥的歷史人物是漢代名將霍去病。霍去病可以說是一位少年英雄將領,戰功赫赫,封狼居胥,但是卻英年早逝,不可謂不令人嘆息。

    “封狼居胥”典故:

      漢朝建立初期,北方遊牧民族匈奴日益強大,為了奪取陰山南麓的水美草肥的沃野,不斷襲擊陰山峪口的漢代守軍,以便越過沙漠能夠佔領肥沃土地。  到了漢武帝時期,匈奴日益強大,騷擾也越來越頻繁。漢武帝命人在陰山以北建築屏障,並且駐紮守軍抵禦外侵。  在西漢元狩四年,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等率領騎兵五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裡,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殲滅敵軍70443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峰一直逼至瀚海。  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2南朝宋文帝劉義隆

      在這位帝王身上,“封狼居胥”含有諷刺意味,對統治階級自不量力的最大的諷刺。“封狼居胥”出自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原詩為: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其中“封狼居胥”就是來自“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中的一句。

      原文字意是:劉義隆好大喜功、興兵北伐,想效仿漢將伐匈奴,建立不朽戰功封狼居胥,但是草率用兵,反而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趁機揮師南下,兵至長江北岸,落得倉皇逃命,時時回頭向北顧。

      “封狼居胥”典故:

      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崛起,南方漢族政權偏安一隅無力統一,但當時南朝的宋文帝劉義隆好大喜功,他在聽了王玄謨的北伐計劃後對臣下說:“聞王玄謨陳說,有人有封狼居胥之意”。  劉義隆話說得很大,奈何實力不足。元嘉27年,宋王朝的北伐一敗塗地,強敵北魏一直追到長江北岸,京師震動,劉宋幾乎亡國。後人提起此段歷史,皆含有諷刺嘲諷意味。 3.唐朝李靖、李績

      ”夜縱翼兵襲章渠,系以往封狼居胥”-李攀龍《賦得狼居胥山送李御侍》

      唐朝,狼居胥山又稱為大好男兒的嚮往之地,整個唐朝,狼居胥山都在邊聲戰鼓、鐵騎聯營的壯闊豪邁聲裡沉默。

      李靖、李績破突厥的輕騎快馬在狼居胥山下駛過,侯君集滅吐谷渾的大軍在這裡駐紮過,唐人的詩歌裡也迴響著狼居胥山的萬古悲風。“何聞狼居胥,執戟夜急行”“狼胥山前秋風緊,黃沙漠漠起塞聲”......

    4.明朝藍玉

      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拜藍玉為大將軍,率兵15萬北征蒙古,他認為“肅清沙漠,在此一舉”,要求藍玉勿失時機,必須成功。

      北元皇帝脫古思鐵木兒畏懼中華,遠遠北逃,多到了捕魚兒海,但被藍玉發現。是日正值風沙號飛,元軍毫無戒備。藍玉伺機率大局奔襲敵營,元軍大敗殺其太尉蠻子,元皇帝及太子帶領隨從數十人倉惶北逃。

      藍玉以精兵追之,脫古思鐵木兒的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餘人及吳王朵兒只、代王達理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俘獲男女七萬七千餘人,繳獲大量寶璽、符敕金牌、金銀印諸物及馬駝牛羊十五萬餘,銷燬敵軍器械不計其數,徹底摧毀北元職官體系,又破哈喇章營,獲人畜六萬,名震天下。

      明太祖聞之大喜,詔令嘉獎,封涼國公。

    5.明太宗朱棣

      明太宗朱棣曾五徵蒙古,追擊蒙古敗軍至狼居胥山下,殺青牛白馬祭告天地,然後勒石記功凱旋還朝。

      歷史上封狼居胥的將士還是很多的,多少熱血男兒都渴望霍去病那樣能夠建功立業,保家衛國,因此為了保衛國家安穩,百姓安居樂業,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為了能夠報效朝廷、為了能夠贏取功名、為了能夠封妻廕子而浴血奮戰,他們是歷史的英雄,也是值得我們紀念的英雄!

  • 7 # 跪射俑

    公元前119年,西漢大將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打敗匈奴左賢王部,殲敵7萬多人(此戰被稱為漠北之戰,是西漢軍隊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的戰役,是匈奴伊稚斜單于與漢武帝之間的一場戰略大決戰),霍去病率軍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內蒙古五原縣西北狼山),在此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又在姑衍山(今蒙古國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

    歷史上像霍去病這樣“封狼居胥”的武將還有四人!

    第一位:東漢竇憲 他是東漢第三位皇帝漢章帝時期的名將,他的妹妹也是皇后,所以他深得皇帝重用! 竇憲聯合南匈奴、烏桓、羌胡兵共三萬餘人出征,最終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北單于逃亡,竇憲繼續追擊匈奴1500多公里,殺敵一萬多人,俘虜無數。竇憲最後效仿霍去病,在燕然山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石。可惜,竇憲後來因為謀反,被逼自殺了!

    第二位:唐朝李靖 貞觀三年,李世民決定主動出擊突厥,一改臣服的被動局面,於是他派大將李靖為總帥,統帥十幾萬大軍出擊突厥。最後李靖親率三千精銳騎兵,突襲突厥大營,頡利可汗倉皇而逃,後唐軍又把突厥軍打得潰不成軍,直到最後滅了突厥國!李靖雖然沒有學霍去病那麼“封狼居胥”,但是他騎馬從狼居胥山腳下飛馳而過,最後徹底消滅了東突厥,他的功勞也堪稱“封狼居胥”!

    第三位:明朝藍玉 藍玉是朱元璋時期一位非常出名和優秀的將領,他最大就功績就是在捕魚兒海大破北元,從此威震天下! 捕魚兒海就是如今中國與蒙古交界處的貝爾湖。洪武21年,朱元璋拜藍玉為大將軍,率領15萬大軍北征蒙古,力求一舉肅清北元殘餘勢力!最後藍玉一直追到捕魚兒海,發現了蒙古軍隊,迅速全軍出擊,大敗元軍,俘虜7萬多人,得獲牛羊和財寶無數。此戰徹底打垮了北元殘餘勢力,朱元璋大喜,封藍玉為涼國公!

    第四位:明成祖朱棣 朱棣的皇位是從侄子朱允炆手裡搶過來的,所以他當上皇帝后,不斷建功立業,以求正其名!從永樂八年開始,朱棣先後五次親率大軍北伐元朝的殘餘勢力,最後朱棣追擊蒙古敗軍到了狼居胥山下,殺青牛白馬祭告天地,然後勒石記功、凱旋還朝!只可惜,朱棣在第五次親征得勝,班師回朝的途中病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不能夠透過手機第一屏的截圖,判斷別人的是什麼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