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橙子zlp

    火山噴發是岩漿釋放能量的強烈顯示方式,即當地球內部的岩漿能量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強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薄弱地帶噴出地表,形成景象壯觀的火山噴發現象.火山噴發時間有的很短,有的很長,長的可以持續千年.有的在地面上堆起幾千米高的火山,有的在海洋中造成新島嶼.美國的夏威夷群島,就是海底火山多次噴發露出海面的火山島. 火山噴出的物質中一般有氣體、熔岩和固體噴發物.火山噴發物從火山口噴出,大部分在火山口周圍堆積下來,形成圓錐形的山叫做火山錐.火山噴發的物質和火山爆發的強度,常常與火山噴出的熔岩性質有關.含有二氧化矽成分多的酸性岩漿比較粘稠,而且含有氣體,爆發力強.含有鎂鐵成分多的岩漿,氣體少,流動性好,爆發力弱,常常形成盾形火山錐. 那麼,火山具體是怎樣噴發的呢?我們知道,在地面上蘋果是要向下墜落的,這是重力的作用.而在地下作為岩漿的地幔物質,向上運動也是不違反這個原理的,這裡面也有重力的作用.同時,岩漿中的氣體和水分,也是火山噴發的重要動力.因為熾熱的岩漿本來是不能容納它們的,只是由於地球深處壓力巨大,方才把它們與岩漿勉強混淆在了一起.這就有點像汽水中的碳酸氣,在壓力下可以溶到水中去,但如果壓力減輕,它們就會分離出來,體積迅速膨脹產生巨大的衝擊力.而當岩漿在火山底下聚積的時候,由於其中的一部分物質逐漸凝結成岩石從中分離,下餘的物質中,氣體和水分的含量便會越來越高,衝擊力也越聚越強.當其從地殼中衝開一條出路的時候,大量岩漿便會順著衝開的出路湧向地面,這時壓力急劇減少,氣體和水分迅速膨脹,如同炸藥一樣炸開地表形成火山驟然爆發. 今天,科學家按照火山的活動情況將其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在人類歷史時期還在經常作週期性噴發的火山,叫做活火山.第二類是在人類歷史以前噴發過,但到今天為止沒有重新噴發過的火山,叫做死火山.第三類是長期熄滅的死火山有時又突然噴發,這類叫做休眠火山. 目前,地球上約有2000座死火山,500座活火山.它們主要分佈在環太平洋、地中海和東非的火山帶,大西洋底也有隆起的火山帶.中國今天已發現的火山有600多座,其中絕大多數是死火山,如山西大同附近的死火山群.也有少數火山暫時處於休眠狀態,如長白山的白頭山、黑龍江省的五大連池.只有少數火山近代有活動,如臺灣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不斷吐出含硫氣體和濃煙;新疆于田附近崑崙山中的火山,1951年曾經爆發過.

  • 2 # 博物課堂劉老師

    這要從地球的結構說起。

    我們腳踩大地,覺得挺結實挺硬的,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

    可以把地球想象成一個生雞蛋,我們腳踩的,其實是雞蛋外面的那層硬的雞蛋殼,這就是我們的地殼。而雞蛋殼下面,其實是軟的地幔,地幔層裡都是岩漿,簡單說就是地下壓力太大、溫度太高,石頭都融化了。或者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熾熱的岩漿,在地表遇冷,凝結成一層固體的硬殼,就是地殼。

    雖然是表面一層殼,但是這個殼並不完美,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窟窿和裂縫,地下的岩漿呢,就會從這些裂縫裡冒出來。這就是我們在地表看到的火山爆發現象了。

    其實地殼的裂縫挺多的。我們把地球分為幾個大洲、大洋,它們其實好幾個地殼的大塊兒。比如歐亞大陸是一塊兒、非洲是一塊、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也是單獨的塊。大洋表面是水,水下的洋底,也有地殼,一般叫洋殼。洋殼普遍比陸殼薄一些,裂縫也更多,所以海底火山特別多。

    地殼為啥會裂、岩漿要噴發出來呢?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對其中的機制科學家們也沒研究透。不過可以簡單說說。地幔中的岩漿,並不是靜止不動的,它們會緩慢的運動。就像水杯裡的熱水,如果加上點蜂蜜,就能看到水其實會上下迴圈運動的。地殼下面的岩漿也是,不老實待著,也會動。岩漿動,覆蓋在上面的硬殼——地殼,也跟著動。

    所以就有一個詞“板塊漂移”,陸地板塊會在地球表面漂來漂去的。當時這個速度很慢,慢到百萬年、千萬年,甚至更長的尺度。板塊一漂,裂出的口子就更多了,從裂口裡冒出來的岩漿也就更多,火山活動頻繁。

    有個地理方面的老專家做過這樣的比喻,火山活動,就像小孩子睡覺踢被子——覺得太熱了。地下岩漿也熱,所以喜歡有機會就踢開被子,冒出來一點。

  • 3 # 李玲18440466

    就我個人而言,我瞭解到的資料上顯示,火山噴發是地殼內岩漿衝出地面的現象。地球內部深處的溫度非常高,能達到一千攝氏度以上,那裡的岩石被融化成液體,形成岩漿,岩漿在地球內部不停的流動,想尋找地方鑽出來,可是地殼將他們緊緊的包住了,所以流動的岩漿會向壓力較小的地方積聚,等到有足夠的力量,使它們就會衝破地殼的薄弱處,形成壯觀的火山噴發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讀書需要反省嗎?不反省效果不好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