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物志
-
2 # 到處亂撞的魚
心中只有自己而無視孩子存在的父母是最失敗的。
這裡的“心中只有自己”大致有三種情形。
一、思想愚昧、固步自封。
典型的例子就是《歡樂頌》裡樊勝美的父母。因為樊父樊母老舊的“重男輕女”觀念,兒子樊勝英被嬌慣成好吃懶做、投機取巧的混子,女兒樊勝美被家庭拖累,三十歲了都不敢正日八經談場戀愛。
無論樊勝美為家庭付出多少,父母都認為那是她應該做的,而無論兒子闖多少禍,讓女兒來擦屁股也認為是應該的。
這種父母,心裡只有自己所固守的觀念,卻看不到兒女表現的優劣,對血淋淋的現實更是視而不見。而且,在他們眼裡,所謂的“規矩”永遠比活生生的人更重要。
這種封閉愚昧的思想格局,直接導致了無數女孩淪為家庭的提款機,從小就對自己的人生不抱希望。
二、太過自我,沒有留給孩子的空間
這種情形的父母,一般比較關注自己,甚至有些自私,他們的世界裡,自己高興永遠是最重要的。
我一閨蜜的婆婆就屬於此類。這位婆婆生了一兒一女,但真正自己關心照顧孩子的時間屈指可數。她的常態就是,把孩子扔給公婆或者寄宿學校,然後跟著一幫朋友到處遊山玩水。
而我閨蜜的公公在離婚後不久,則與另外一個女人組建了新家庭,至此兩個孩子在散養中長大。
或許沒有享受過完整的家庭氛圍,我閨蜜的老公現在即使當了爸,依舊跟以前一樣,每天的生活內容就是打遊戲以及和朋友吃吃喝喝,全然不知道作為丈夫和父親應該盡的責任。
這樣看,是不是其實挺可怕的,因為一個人在原生家庭受過的傷害,會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現,而且有可能殃及下一代。
三、強勢、控制慾強
這種“強勢”包括兩層意思,一種是處處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另一種是事事為孩子包辦。
前一種,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變得沒有主見;後一種,則讓孩子缺乏實踐和試錯,導致挫折商不高,遇事總喜歡躲避。
父母的這種強勢,與其說是為了孩子好,不如說是他們自己沒辦法忍受孩子因遭遇挫折而產生的愧疚。他們的強勢,只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罷了。
養孩子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做父母這件事不需要持證上崗,但倘若太懶惰、太自私、太怕事兒,總有一天,孩子會把你教給他的東西,一天一個的還給我們,到時候後悔就晚了。
所以,從現在起,把孩子當做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來看待,與他一起學習成長,用自身的努力做出榜樣該有的樣子,我們才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為當初的不作為而後悔連連。
-
3 # 書霞育兒說
家庭教育最失敗的地方,就是失敗的父母,比如父母經常吵架,甚至打架,成長環境對孩子影響特別重要。差的環境使孩子性格膽子怕事。
父母經常抱手機,不陪孩子,也不和孩子溝通;致使孩子感覺不到親情,不懂得感恩生活。父母直接把孩子丟回老家,平時很少問候;父母經常批評責怪孩子,致使孩子嚴重缺乏自信。父母以成績高為標準,從不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父母對孩子在學校的事情不管不問,然後報很多班給孩子。有這樣情況的家庭教育,都是失敗的!
-
4 # 心理師千尋
沒有最失敗的家庭教育,只有更失敗的家庭教育。
說幾種失敗的不相上下的家庭教育。
一、信奉棍棒教育,經常打罵,暴力對待孩子。語言上經常貶低打擊孩子,從不知鼓勵讚揚為何物。
二、父母經常吵架甚至打架,而且當著孩子的面毫不避諱。家庭關係極度不和諧,還美其名曰為了小孩不離婚。經常在孩子面前說一些貶低對方的話,媽媽拉攏孩子來仇恨爸爸,經常對孩子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去追尋自己的幸福。潛意識裡把自己不幸福的原因歸結到孩子身上。
三、過度溺愛,過度包辦。不給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什麼都幫他準備好,要什麼給什麼。生怕孩子受到一丁點委屈,這樣做只會把小孩培養成一個廢人。
四、過度縱容,毫無規則感。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不幹什麼就不幹,從小不懂得遵守規則,長大了就會無法無天。
-
5 # 家有小童鞋
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我們已經說了太多次,家庭是一個孩子最原始的教育發源地,而且貫穿孩子成長的始終,所以重要性不言而喻。
蒙臺梭利教育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每一種性格的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所以家庭教育如果出現缺陷,出現“短板”,對孩子的影響可能不止是當時的情緒,而是一輩子的性格。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家庭教育最突出的三個“短板”,具備一個對孩子來說都是煎熬,如果具備兩個或三個,孩子這一生可能都不會幸福:
一、媽媽的強勢
這個強勢我們要先解釋一下,很多人說到強勢首先想到的就是女強人,女老闆,女CEO,覺得她們事業成功就必定在家裡強勢,其實這是個誤解。我見到過很多在公司叱吒風雲的女性,回到家裡一樣溫柔體貼,跟老公撒嬌、跟孩子膩歪,所以強勢不是指的事業上的成功。
我們說的強勢主要是媽媽要求老公和孩子都必須聽自己的,稍微有點不同意見,就會暴跳如雷,感覺自己的付出不被認同,不被理解。於是就開始嘮叨,罵老公看不上自己的,現在自己都沒地位了,罵孩子都是白眼狼,什麼都不聽自己的。
老公和孩子為了求個“家和萬事興”,往往順著媽媽,於是媽媽強勢的性格就會越來越突出。 這樣的媽媽從孩子小時候到長大工作結婚的每一步,都參與並且全權負責,孩子往往失去話語權和決定權。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男孩兒做事會缺乏主見,猶猶豫豫,沒有魄力,女孩兒可能就會比較叛逆,什麼時候都喜歡跟媽媽對著幹。
二、爸爸的缺席
配圖是法國視覺藝術家Camille Lévêque的《父親》系列攝影作品。在這些作品中,父親們都消失了。攝影師使用諷刺的手法來展現當下環境中缺失的親子關係。 中國有太多的家庭有爸爸缺席教育的問題,父親拼命賺錢、社交、應酬、出差,原本是希望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但不曾想,因為不陪伴,兒子也好,女兒也好,一個接一個變得脆弱、自卑、不安,年長以後,親密關係紊亂,安全感極度匱乏,自我價值感極低。
現在有一個詞叫“偽單親家庭”,說的就是這種生理上的父親人人都有,但心理上的父親很多人都缺失的家庭現狀。這種家庭的孩子,女孩以後會傾向於嫁個大叔尋找缺失的父愛,而男孩因為父愛的缺失會充滿不安全感,會緊張,會焦慮,會情緒容易失控,產生攻擊行為,甚至酗酒,縱慾,藥物濫用,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爸媽關係不好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一個家庭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覺得很贊同。每個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孩子,都難以理解每天面對父母“烽火硝煙”的孩子有多痛苦。
有一個學心理學的教育學者說:知道我為什麼會學心理學嗎?因為,爸媽感情不好!看似完整,實則扭曲的家庭,我痛苦得無以復加啊,痛苦得抓心撓肺,找不到地方排解啊。只有那些心理學的書,看那些理論,看那些案例,才能緩解我的難受。自我記事以來,父母的感覺就沒好過。兩個死要面子的人,絕對不離婚,美其名曰,為了我。嗯,為了我。都是為了我。
至於這種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知乎曾經做過一個問答:爸媽感情不好一輩子的孩子是什麼感覺?很多人都說小時候看到爸媽吵架只能躲在角落裡哭,長大了就想盡一切辦法逃離那個讓自己痛苦的家。
有些人說畢業離開家幾年都不願意回去,終於鼓起勇氣回去看看的時候,爸媽依舊停不下來的爭吵瞬間讓他對家失望透頂,發誓再也不回去。可見父母不和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6 # 臥龍壇香
家庭教育的失敗主要原因在於
1,媽媽的大包大攬。爸爸的甩手掌櫃。
2,孩子的嬌生慣養。全職媽媽爸爸有錢要啥來啥。
3,無聲教育勝有聲,家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
朋友的孩子從小大家都誇他是一個好孩子,聽話。學習在班級裡一直名列前茅。在外人看來大傢伙都誇孩子好媽媽聽了心裡也非常開心。後來到了初中的一天,還是突然間不上學了,怎麼說也不去上?我就不想上學,只要不提上學什麼都行,一提上學我就離家出走。大家都把這個現象歸結於青春期逆反。可是不知道家長有沒有想過不是所有的孩子逆反的時候都會離家出走都不愛學習。每個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但是為什麼有了非常嚴重,而有的不嚴重?這取決於家長怎麼看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情緒和怎樣引導?後來聽媽媽說孩子在傢什麼活都不用幹,只要學習好,哪怕是吃個水果都要切好了,放在嘴邊上。更別說洗衣服自己的簡單衣物。媽媽在家裡沒有工作,每天照顧孩子,把孩子的生活料理的所謂的井井有條。就是孩子到家除了吃飯,學習,偶爾的玩會遊戲什麼都不用幹。哪怕是媽媽炒炒菜沒有顏色也要拔火罐了,自己下樓去買。醬有以上的這些現象。可以看出來孩子不一定只要學習好就行。為什麼學校提倡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就是這個道理,不是說只要學習好就是萬能的,就是好孩子。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在他的內心世界沒有責任感,不懂得愛,關愛。一切都認為是理所當然。那麼到了初中以後,他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想什麼東西都讓家長安排,感覺從小到大都是在壓抑當中過來的,進入青春期之後,所以逆反心理相當嚴重。所以說孩子不能只要聽話就行,不是所有的孩子聽話都是好事。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平時不和你反抗是因為一直在壓抑著著。一旦這個壓抑的情緒得到釋放,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
7 # 侯媽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為優秀的人才,但由於一些父母不會教育,造成家庭教育變成失敗的教育。1.父母過於溺愛孩子,給孩子養成自私的性格2.家庭氛圍差,父母關係緊張,孩子成長受到壓抑,孩子性格不開朗3.父母沒有以身作則、沒有做好榜樣
-
8 # 家有教育家
我見過最落後的最失敗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打罵、忽視、嘲諷。不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是物品當成附屬品;教育觀念歪曲嚴重,不尊重生命;自己做不到但是就要求孩子要做到,明顯的雙標。把孩子當寵物,開心的時候就親暱不開心的時候就踢打一頓等等。
回覆列表
01
小曼是我的閨中好友,老公在外經商,生意做得是風生水起,為了全心全意照顧好家中的獨子,小曼在孩子出生以後就在家中做起了全職太太。日子中產,衣食無憂,家庭美滿又幸福,這讓她一眾成為很多人眼中羨慕的物件。
可作為閨蜜的我深知,看似悠閒快意的全職太太生活其實煩惱叢生,遠的不說,這幾年家裡的孩子就讓她操碎了心。
小傢伙從小就聰明可愛,古靈精怪,是那種人見人愛的小朋友。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孩子不但成績越來越差,而且性格也越來越叛逆,一言不合就和媽媽大吵大鬧,有時候甚至以離家出走相威脅。
有時候,小曼甚至會開玩笑說,不如讓孩子報名參加《變形記》,讓他去農村鍛鍊改造一下。說不定,孩子吃了苦受了罪就轉性了,變懂事了。當然,我知道她只是嘴上一時說的氣話,她是不可能狠不下心來的,也放心不下讓孩子脫離她的視線之外。
畢竟,從這個兒子落地的那一刻起,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由她一個人承包,從來不用孩子插手,生怕孩子做不好。這樣一來,也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有什麼要求,也往往都是有求必應。
而孩子的爸爸則當起了甩手掌櫃,生意忙回家的時間也不多,對孩子教育的事情完全是撒手不管,什麼也不管。換句話說,在這個家裡,爸爸對孩子來講只是一個提款機的角色,和孩子情感交流很少,更別說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所以,當孩子開始叛逆的時候,當爸爸的就算是想管孩子,恐怕也是無從下手。而另一旁的媽媽,因為對孩子從小的溺愛和嬌慣,她的話語對孩子根本沒有什麼威懾力,也捨不得打罵孩子。
02
一個失敗的家庭教育,就是有一個包辦一切的媽,加上一個啥都不管的爹!顯然,小曼一家完全符合這一特點。
不得不說,像小曼這樣失敗的家庭教育,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包辦一切的媽媽,從孩子的吃喝玩樂,事無鉅細,甚至連孩子喝口水都要親手遞到嘴邊。有時,光從孩子的一個眼神,媽媽就知道要幹嘛,簡直就是孩子肚子裡的蛔蟲。所以,有些孩子四五歲了,吃飯還是需要媽媽喂,不會自己穿衣服,不會扣紐扣。上個幼兒園媽媽,再三和幼兒園老師溝通,中午一定要喂孩子吃飯,要不孩子會餓肚子。
而甩手掌櫃的爸爸,白天上班掙錢,下班到家對孩子說一聲“叫爸爸”,然後一身輕鬆地癱倒在沙發上玩手機,他不會給孩子講繪本,不會給孩子穿衣服,一旦孩子在家哭鬧,就會埋怨媽媽:你怎麼帶孩子的。如果因為孩子成績不好或犯錯,受到學校老師的點名批評,爸爸準保會說:這孩子都是被他媽給慣壞了,真是慈母多敗兒。
而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包辦了一切的媽媽,不但會造成孩子動手能力差,而且使得孩子更容易逆反。情況更嚴重的是,不能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如果做父母的總是為孩子遮風擋雨,一旦他單獨面對逆境,就很可能會出問題。像是經常有青少年學生因為一些不起眼的瑣事就想不開自殺的事情,大多都不是和缺少挫折教育有直接關係?
03
一個家庭中,父母在教育上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媽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影響到孩子將來成人後的婚姻是否幸福。
而爸爸對孩子的行事風格、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以及孩子的果敢自信方面帶來深遠影響。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媽媽要做的是學會適當放手,陪孩子成長,而不是替孩子成長,而爸爸則應該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樹立榜樣,爸爸媽媽共同陪伴孩子成長。
教育孩子不是幫他做事,不是給他掙錢,而是陪伴他成長,讓他的人生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