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戈鐵馬
-
2 # 瘋紙無語
如果在和平時期,虎式坦克本無疑是一款還不錯的產品,但在二戰時無疑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虎式坦克的強大毋庸置疑,有部電影叫《狂怒》,它很好的展示了虎式的強大,4-5輛美國坦克,遭遇德國的虎式坦克,正面開戰,美國坦克被打的很慘,如果不是因為電影中有主角光環,現實中結果真不好說。
但戰爭武器光效能好是不行的,戰爭拼的是綜合國力,是消耗。虎式坦克的產出少以及愛趴窩(坦克太重,發動機經常故障),因而虎式坦克大部分都是自己戰損的,而不是被敵人打的。因而在戰爭時期,虎式坦克就變得非常雞肋,火力很強,但對整體戰場實際作用不大,無法快速補充戰爭損失,所以就等於一款雞肋產品,單品效能再好也沒用,無法形成規模。
二戰時有一款最便宜的衝鋒槍,叫司登衝鋒槍,最便宜的只有9美元,這把槍雖然有很多缺點,但卻可以快速生產,補充武器不足,因而才被廣泛裝備。
從虎式和司登衝鋒槍你就可以看出來,戰爭時對武器選擇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唯一的評價標準就是武器作用大小。
從虎式坦克裝備的結果來看,德國選擇這款坦克無疑是非常失敗的。
-
3 # 花開花謝1980
對德國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沒有過多的資源來大量製造類似於蘇聯的t34或美國的謝爾曼,即便製造出來,這麼大量的坦克汽油能源也供應不上,等於一堆廢鐵。反而品質優良的虎式可能還起到一點作用,至少戰損比相對蘇聯和美國的坦克來得好。但戰爭的結局已經註定,你造出個飛天坦克也打不過世界體系。
-
4 # 祭奠悄然逝去的青春
虎式從裝甲,火炮,到通訊系統來看真是好坦克,但是,坦克是消耗品,玩過坦克世界的就知道,坦克是扛炮彈子彈爆炸的物件,而且一場戰役下來,履帶,負重輪,發動機等機械通訊部件被擊毀擊殺傷太正常了,虎式坦克那負重輪拆卸保養簡直是保養士兵的噩夢,看過中東戰爭的就知道以色列為什麼會獲勝,因為維修!!!維修!!!!還是維修!!!所以從個體質量上來說虎式是強大的,但是從戰略上,產能不足,保養不便,維修困難確實是失敗的,虎式一個遊戲玩家心中的七級重坦神車,代表者德華人加工工藝的工匠精神,也是對日耳曼戰士高度職業化素質的崇拜!
-
5 # 區域拒止
大名鼎鼎的德國6號坦克,即虎式坦克可謂是二戰中的傳奇武器,不過1300餘輛的產量造成了超過一萬輛敵軍坦克的毀滅以及不計其數的車輛和火炮,而且給對方留下了難以忘卻的深厚的恐懼。但是雖然不否認這是一種傳奇的武器,但是我也認為製造它對於德國來說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武器是為了國家的戰爭而服務的,效能不能代表一切。對於虎式坦克而言效能其實是非常優良的,總體而言優於哪怕是後來出現的斯大林2和英國彗星,略遜於潘興。但是虎式坦克最大的問題就是製造成本,建造它以及後來的虎王坦克耗費了太多的資源,雖然它是優秀的武器,但是國家的軍工生產策略應該是為了國家的總體利益。如果德國把寶貴的工業資源用以建造五號黑豹和四號坦克的話,那麼德軍總體的坦克數量會有極大提升。換句話說,就是德國總體上的裝甲力量會有提升。
可能有人認為虎式坦克的缺乏會使德軍失去強大的戰鬥力,其實不然。正如美國曆史學家的看法德軍只需要生產豹式坦克就足夠,因為豹式坦克的火力以及精確度不比虎式差,同樣堪稱盟軍害怕的坦克殺手。而且豹式坦克正面裝甲幾乎是堅不可摧,不遜色於虎式,其薄弱的側面裝甲雖然是缺點但是完全可以改進(或者是最簡單地直接加掛側面裝甲板)。而機動性方面豹式畢竟是中型坦克,機動性遠非虎式可比,在豹式坦克解決了一系列不成熟的技術問題後就被證明了是戰場上最有效率的殺手。所以從戰場表現看,豹式坦克完全有能力替代虎式,既然生產成本小得多的豹式可以替代虎式,德軍去生產虎式和虎王就並不明智了。
當然還有說法稱虎式坦克帶給敵人的恐懼症和帶給己方士兵的激勵作用是特別大的。說的不錯,但是別忘了豹式坦克也給對方帶來了恐懼症,何況雖說豹式坦克不如虎式威武霸氣,但是一輛虎式出現的振奮力應該沒有兩輛豹式一起出現的振奮力大吧。
所以,綜上所述雖然虎式是極為優秀的武器,但是考慮到德國的有限戰爭資源,把生產虎式和後來的虎王等重型戰車的資源用於生產豹式和四號應該是更明智的。
-
6 # 史論縱橫
當然不會是錯誤的選擇,至於那些說錯誤的答主都認為,相同的成本可以製造更多的數量的輕型坦克,從而在數量上取勝。
本人在讀大學期間曾經十分喜歡一款叫《坦克世界》的遊戲。基本就是兩夥人匹配作戰,兩夥人數相同,坦克型別大致差不多,玩過的朋友知道,決定這場戰役最終成功或者失敗的不在於輕型坦克有多少,而是最後雙方剩幾臺重型坦克。
就是打到最後,一方剩三四臺輕型坦克,如果沒有幸存的重型坦克,而對方即使沒有輕型坦克,而只有一臺重型坦克,那麼,輕型坦克一方基本必輸無疑。因為,輕型坦克根本就打不穿重型坦克。那麼,輕型坦克存在的作用是什麼呢?偵查和掩護,真正的輸出是重型坦克!
所以,坦克隊伍不單隻有一種坦克,而是和人的隊伍一樣,有偵查視野的,有保護兩翼的,有斷後的。重輕型也是相互搭配的,在真實的二戰中也是這個道理,如果已方坦克沒有配備重型坦克,而對方坦克陣營中出現了一臺虎式,那絕對是一場噩夢。這就是為什麼二戰期間,聯盟軍隊看到德軍裡出現虎式坦克就會談虎色變。
當然,後期蘇聯也積極研發了幾款重型坦克來對抗虎式坦克。
這就是德國在二戰中的典型戰爭思維,用更先進的武器與戰法出奇制勝。
在二戰初期,各國都有坦克,但是真正把坦克像希特勒這樣弄起裝甲部隊,打閃電戰,絕對是德國的發明。
因此,在二戰初期,德國所向披靡,攻佔法國及西歐絕大多數國家。以法國當時號稱歐洲第一陸軍,並且構築了引以為豪的馬奇諾防線,結果,在德國的裝甲部隊閃電攻擊下,瞬間土崩瓦解,法國的軍事實力或者綜合實力和德國相比,會被秒殺的份嗎?要知道德國攻打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只用了39天,27天內征服了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進入二十一世紀,武器如此發達的美國,攻打伊拉克也是耗時將近一個月。
這就是新的戰法所帶來的戰績,就像袁崇煥在城牆上放置大炮轟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也是沒辦法,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打法。
德國之所以敗在蘇聯,一方面蘇聯也學習了德國的裝甲戰思維,另一方面也是蘇聯寒冷的氣候導致坦克打不著火。(我家就東北的,最難受的一件事就是冬天的早上我家燒柴油的皮卡不好打火),具體的就不分析了。
總之,為了能夠在以後的戰爭中繼續創造前期閃電戰的輝煌,希特勒加大對武器的研發,此時,虎式坦克的出現大大提升了德國的裝甲部隊力量,我們經常開坦克的網友,經常說,如果二戰期間給德國足夠的時間去更換虎式坦克,陸戰勝負未可知。在德國虎式坦克的壓制下,各國都開始研究重型坦克,尤其是蘇聯研發的T34以專門剋制虎式坦克而見長,可以說,以虎式坦克為代表的重型坦克作戰思維開啟了二戰後期的坦克戰法。
除了研究重型坦克外,德國還積極研究一些更先進的武器,比如核武器,細菌戰,超能力戰等戰法!
-
7 # CC今晚打老虎
從坦克本身的角度講,虎式的優點是主炮高精準,高穿透,與德華人戰鬥風格很匹配,但缺點是垂直裝甲技術落後,耗費資源,機動差,在與蘇聯的紅色鐵騎抗衡中,佔了上風,在整個戰略部署中,是個錯誤。
-
8 # 愛玩哥
看到很多朋友都是從坦克本身的資料去推論對錯。這本身就是片面的,一廂情願。
不可否認虎式坦克雖然在護甲和主炮口徑上佔據優勢,但存在著機動性差、維護困難、造價高昂等弊端。但納粹德國在科技水平上當絕對是那個時代的超一流。那為什麼這麼多的第三帝國政治、科學精英都不明白的道理,不少現在的德粉好像很明白?其實很多人的出發點都錯了。
在二戰已經進入中期的1942年,虎式坦克正式開赴前線。歐洲戰場的形式是,納粹德國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反法西斯同盟,德國常規總兵力不過600萬人,即使二戰後期全民動員,加上老幼病殘總兵力也不過一千多萬,反觀蘇聯,二戰期間總共動員了兩千多萬人參戰。這還不包括英法和其它各國抵抗力量。在人數上的短板要求它生產的裝備必須少而精。因為人死一個少一個,以量取勝誰來開這麼多坦克?
另外德國是極度缺乏石油等戰略資源的,五輛虎式的耗油量也肯定比十輛t34要少的多,但戰損比更小。坦克造了那麼多,沒油開有什麼用?二戰後期德國這方面的短板已經非常嚴重了。
-
9 # 使用者5770541302
德國在二戰中後期把生產精力放在了虎式坦克等這些重型坦克裝甲車輛上,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失誤,這也是德國最終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德軍裝甲部隊已經無法裝備到足夠的坦克等武器了,不少甚至是用的是炮兵的突擊炮,作戰效果大打折扣。
德國最早其實研製的也是中型坦克和輕型坦克,比如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兩者就是二戰德軍早期坦克力量的主力,而且和同時期其他國家的發展思路差不多。不過在後來由於遭遇到越來越強有力的對手,德國便意圖透過更高質量的武器來取得作戰優勢,於是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等這些製造精良的坦克開始投入生產,用於對抗實力越來越強的蘇軍裝甲兵。
而虎式坦克等這些裝備實在不適合二戰那樣的大規模機械化戰爭,其迫切需要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而正是由於數量不多(虎式坦克外加後來的虎王坦克總共才製造了1700餘輛),虎式坦克等被編成了獨立的裝甲營部隊,充當救火隊的角色,很多常規部隊根本沒法得到這種裝備。
而德國這樣的國家工業生產能力雖然強,但是生產這樣的高質量武器實在是費工費時,難以迅速補充。而當時德軍的四號中型坦克平臺本身已經老舊,改進潛力不大,後來的豹式中型坦克雖然接過了四號坦克的擔子,但是生產依然是一個大問題,製造費時,而戰爭後期德軍的損失非常大,補充不到位已經使很多裝甲師幾乎成了空架子。
而反觀盟軍,像蘇軍,雖然其也同樣研製有重型坦克,但是這是在現有的T34產量能夠保證部隊的使用需求的情況下研製裝備的,而且也是為了更好的對抗德軍的重型坦克,是一個應對性的措施。而美國更是如此,主力是各型M4謝爾曼坦克,直到二戰快結束時才搞出了M26潘興重型坦克。
-
10 # alanbowu
從結果看肯定是一個錯誤。從研發方向和產能預期就是一個錯誤。不然二戰還要進行多幾年。進攻蘇聯前德國最好的坦克是4號。重量是T34一半。而T34已經在之前第一次蘇芬戰爭中出現。而德國卻漠視它的存在。當時德國坦克數量只是蘇聯1/3。在打到莫斯科等大城市是隻剩下1/3。在城市巷戰 沒有坦克協助。靠步槍怎麼打下啊。吃了大虧的德國軍工部門頭腦發熱既然要研發3倍4號坦克重量的大傢伙。昏。要知道當時前線需要的是5000輛可以抗衡T34的坦克。當時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進一步最佳化豹式坦克工藝簡化流程炮塔改為鑄造。停止其它型號坦克生產。只生產豹式。半年的產能都不止5000。憑藉裝甲 火炮 瞄準裝置的優勢。再面對1.5萬輛豹式的衝擊。蘇聯危險啊。
-
11 #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這個問題問的真的有些偷換概念了,虎式坦克造出來的時候,是蘇德戰爭時期。可以說是應急類產品。雖然虎式坦克確實有他不可避免的缺點,比如火力不足,還有速度慢,以及機動性不好的缺點。但我們不能就這樣認為虎式坦克的製造和裝備就是一個錯誤了。
以德軍類似的坦克來說吧,在1939年的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的時候,德軍造的最多的坦克不是3號坦克,也不是四號坦克,而是數量眾多的二號坦克。後來歷史說明,二號坦克不能適應戰場需要了,可在進攻波蘭的時候,二號坦克的數量達到了1127輛。
另外,再補充一個類似的情況,美軍的謝爾曼M4坦克的產量是49234輛,可以說是二戰中,美軍裝備最多的坦克了,但事實表明,這款坦克,其實是不招前線士兵喜歡的,以交換比率來說,理論來說,一輛虎式坦克或者豹式坦克可以換五輛謝爾曼,但這只是理理論資料,如果遇到一些虎式坦克的王牌老手,M4應該改名叫“美軍路上神風敢死隊”。
在1943年的哈爾科夫戰役中,德軍的兩輛虎式坦克向蘇軍的一個坦克叢集開火,當場擊毀16輛T34,追擊過程中,又擊毀18輛蘇軍坦克。也就是說,如果虎式坦克用的話,一輛虎式坦克就算摧毀盟軍的一個坦克營都不在話下。
T34尚且如此,M4的真實戰績,可想而知了。
這說明,在當時環境下,我們其實不能苛求當時的德軍太多,在遇到T34危機以前,德軍還遇到一個很讓德軍裝甲部隊難堪的問題,一些歐洲的橋樑無法承受德軍現有坦克的重量。
虎式坦克的製造也是類似的情況了,在T34危機到來以後,因為戰場的緊急需要,德軍在現有基礎不足的情況下,硬是擠出了像虎式,豹式坦克來應對日益艱難的形勢,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事情了。
-
12 # 薩沙
這個觀點沒有錯。
其實,有生產虎式坦克、黑豹坦克的能力,還不如多造一些強化版的4型坦克。
4型坦克後期型號,無論火力還是防禦力都很強了。
H型的80毫米裝甲,48倍口徑75毫米反坦克炮威力驚人。
可以說,4型坦克足以應付戰場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威脅。
剩下的威脅,可以由空軍和專業坦克殲擊車來對付。
關鍵在於,4G坦克不過2.8萬美元,而虎式坦克高達16萬美元。
等於造一輛虎式坦克的錢,額可以造5輛4G坦克。
那麼,1輛虎式坦克的作戰能力,能夠和5輛4型坦克相比?
當然是不可能的。
當然, 如果只是區域性戰爭,大家打幾個月,看誰厲害就停手,那麼虎式坦克絕對可以殺的敵人落花流水。
但是,這是絕對國家存亡的持久戰,說白了就是拼國力。
虎式坦克的價效比不高,這就他最大的問題。
之後摘錄一段資料:
從1934年到1945年,德國先後投產的主要坦克型號,包括I號至IV號、黑豹、虎/虎王及38(t)在內,總產量為49777輛,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不僅是坦克整車的產量,也包含用於改裝變型車的底盤生產數量;其中單一型號生產數量最大的坦克是IV號,總產量約8500輛。
在1939年至1945年間,蘇聯生產的輕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29956輛,中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76296輛,其中T-34/76和T-34/85的產量為58701輛,重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13517輛,各型裝甲車輛的總產量為119769輛,是德中國產量的2.4倍!
美國的生產效率更為驚人,有資料顯示在1940年至1945年間,美國生產的輕型坦克及輕型裝甲車輛數量為31187輛,中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68864輛,其中M4系列的產量為48966輛,僅有重型坦克數量較為稀少,在1944年至1945年間生產了2022輛,各型戰車總產量為102073輛。
換而言之,蘇美兩國在戰爭期間總共生產了超過22萬輛坦克裝甲車輛,是德中國產量的四倍多,如果加上英國在同期生產的27528輛坦克及自行火炮,則三大戰勝國的裝甲戰車的總量是德國的五倍!
這尼瑪還怎麼打?
完全1個人被5個人群毆啊!
-
13 # 厲兵
製造虎式坦克是必然的唯一選擇。拼命研究殺手鐧武器,是在國力不足,缺乏石油,人口數量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唯一辦法。德國唯一的希望就是用一兩件殺手鐧武器來改變戰局。耗國力耗資源是耗不過美國和蘇聯的。
蘇聯和美國從來不需要研究殺手鐧武器。因為這兩個國家的資源多人口多。每一種武器按部就班的發展,就算不是世界第一也是世界前三。需要殺手鐧武器的都是軍事處於劣勢的國家。幻想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虎式坦克,不要孤立的去看這個問題,而是要把它放到V1V2導彈。ME262噴氣式戰鬥機。這些末日黑科技武器一塊。一個100斤重的拳手跟一個180斤的拳手去打,不指望殺手鐧武器是不行的。
如果德國用普通的4號坦克去拼產量,是無論如何都拼不過蘇聯的T-34。德國拼死造出兩萬輛四號坦克,蘇聯隨隨便便就能搞4萬輛T-34。
有人動不動就說五輛m4坦克,圍攻一輛虎式。這是把德國同期並沒有停產的4號坦克和一大堆突擊炮給吃了嗎?德國並不會因為造了虎式坦克,就把其他便宜又好用的坦克給停產了。而是用虎式坦克和便宜的坦克搭配來使用。
虎式坦克當然不可能幫助德國贏得戰局。但是虎式坦克和噴氣式戰鬥機一樣。讓蘇聯和盟軍非常頭痛。儘量推遲了失敗末日的到來。如果沒有這些黑科技武器,德國崩得更快。
回覆列表
首先虎式坦克作為武器是極大的成功,當然大家也都能理解,單一武器的成功無法挽回戰局
1 工藝複雜,產出少慢
2 自身沉重,速度慢,耗油大。
優點:
1 裝甲厚自保能力強
2 作戰能力全面,獨立作戰能力強
3 射程遠,精度高
4 擅長隱蔽襲擊
列舉種種缺點,從紙面上看都是對的,但其實也在設計人員的計劃之中。
虎式誕生的年代,德國的戰略局面已經不是那麼大喜無憂了,(虎王面世的時候,已經是節節後退的局面),所謂閃電戰之類的,早就已經是昨日雲煙。虎式生產出來,其實是主要用在防守上。利用自己熟悉的地形,堅固的裝甲,射程遠且犀利無比的火力,虎王其實在德國後期作戰中把自己特質發揮到了極點。
重量大是作戰能力強的代價和基礎,但從它經常玩突襲來看,也沒有影響其機動性。虎式身體沉重耗油量大,但其實它很少大規模機動,一般依靠火車運輸。虎式總是埋伏或者在有利地形下等待,然後在對方坦克進攻中用點射摧毀對手。老虎不是狼,從來不搞馬拉松長途奔襲。
虎式一般最多以營為單位作戰,很多情況下單兵作戰。很簡單,在沒有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大編隊坦克根本是自殺。何況當時德國熟練的坦克兵數量也不多了。所以寧精不濫,虎式產量少,但對應油料資源和人力資源很合適。
從守上看,在和火炮與自行火炮配合的情況下,虎式經常以一敵十,甚至敵百。我記得好像有一個營在東線一天內經受上千次T型坦克進攻而不垮。
從攻上說,在兄弟連中也有這樣的場景,虎式從村莊中殺出來後把盟軍坦克打得落花流水——在近戰中,虎式有重灌甲,一樣很難對付。
以至於後來,盟軍地面部隊聞虎喪膽,一旦風聞前面有老虎,就趕緊撤退要求空中打擊。對了,精神震懾也是虎式設計的一個要點。希特勒很擅長幹這個,他希望透過精神上的衝擊來消耗對方士氣,從而促和。
有人說,虎式機械故障多,往往很多被放棄了,這個可能是個統計數字圈套。戰場上的武器都有自己的壽命,坦克更是短壽,失敗的坦克很快被摧毀,自然不會有報廢的問題,能在戰場上熬到報廢那都是勝者。當時德國訓練有素的坦克兵數量已不多,就算有大量坦克也無人駕駛。在這種情況下追求裝備優勢打造精兵,保全人力資源是明智之舉。虎王被放棄多,被摧毀少,這樣保全了大批乘員,其實是很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