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倩Sur
-
2 # 杏花島
患子宮內膜癌很少有無明顯症狀的,約90%的患者會出現陰道流血或陰道有液體排出的症狀。其中陰道流血量不同於月經出血量,相對較少,結合此病的高發年齡段,表現為絕經後少量陰道出血,未絕經者表現為月經紊亂、經期延長和經量過多。陰道內排出的液體或為血樣,或為漿液性,或為膿血樣,伴有臭味。若癌腫侵犯位置偏低或者合併感染後,除上述症狀之外還會出現下腹部疼痛不適感。
若患病已久尚未發現者,會伴隨有腫瘤患者常見的消瘦及惡病質症狀。如果是肥胖、不育、絕經延遲、長期應用雌激素類藥物或者有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家族史的人群,如果出現了異常的陰道出血,那麼需要您與一些常見的出血性月經病相鑑別,警惕此病的發生。
您可以做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如:晚期時婦科檢查會有子宮增大,宮頸管觸血陽性;做婦科彩超瞭解子宮大小有無異常,宮腔形態是否正常、子宮內膜厚度,不僅對陰道出血進行初步判斷,還可初步鑑別子宮內膜癌。還可以進行診刮,將刮出的內膜做活檢,檢查子宮內膜是否發生了癌變,組織學診斷是該病的診斷依據。確診後還可以做血清CA125檢測,判斷病情進展和觀察療效。一旦確診則要根據惡性程度、病變範圍和全身情況,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
本期答主:高嘉 醫學碩士
-
3 # 祝你平安
子宮內膜癌的早期徵兆,主要分為以下三點。一是子宮出血,主要指絕經前後不規則陰道出血。二,陰道排液,主要指少量血性白帶。三,疼痛,主要指從腰骶部,下腹部向大腿及膝部放射。只要是出現了上述症狀,尤其是最後一條,出現了疼痛,包括腰,肚子,甚至是放射到大腿的疼痛,這個時候更應該警惕。
-
4 # 鬼門秘灸阿紫
子宮內膜增生這個病,如果反反覆覆在流血,一直治不好,要擔心了,會陸續出現各種問題。
一旦出現了問題,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生、冷、甜、辣的東西都要忌口。
女孩子一旦有了月經,出現過不規律的現象,總會有恐懼的心裡,一見到血就害怕。
比如:上個月月經不正常多來了幾天,這次到時間了還沒來,再後來就是不該來的日子又來了,怕月經完不了,老想著趕緊完,整天擔憂害怕的。恐傷腎,腎和肝是母子關係,腎氣不足,肝血走得厲害,心裡會浮躁,容易生氣,子宮內膜增生這個病就容易找上門來。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有那些?
第一個症狀是咽喉痛,伴有口苦感。如果說人體上上下下有什麼聯絡,那麼子宮和咽喉之間就有明顯的對應關係,子宮裡面的內膜和咽喉裡邊的粘膜是同一類組織,在他們的背後有根筋在上下聯絡和溝通的。
第二個是肚子痛,陰部疼痛。跟生小孩的感覺一樣,疼、悶脹、下垂還有就是白帶髒,東西黑的、紅的、黃的還加著有血絲、咖啡色的有異味。
只要同時出現這些症狀就表示子宮內膜開始發生變化了,身體已經給出了惡變的訊號。我們就要及時的去醫院檢查,看看是不是子宮內膜癌變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50歲左右慢慢的絕經後,子宮內膜再不會有周期性的大變化,內膜癌症這一關就安全通過了。 -
5 # 倆寶寶的媽媽可以
子宮內膜癌的一些主要症狀:陰道不規則出血、月經紊亂。
尤其是圍絕經期,一些人以為到了這個時候,月經亂也是正常的,殊不知子宮內膜癌是存在高危風險的,包括:1)年齡大於等於45歲。(2)糖尿病。(3)肥胖。(4)高血壓。(5)無孕激素拮抗的性激素使用史。(6)多囊性卵巢綜合徵。(7)功能性卵巢腫瘤(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腫瘤)。(8)無排卵型異常子宮出血。(9)初潮早。(10)不孕、不育。(11)三苯氧胺治療。(12)腫瘤家族史(尤其是內膜癌或腸道腫瘤。(13)卵巢和乳腺癌病史。
所以如果有家族病史,就要高度警惕了。
建議每年進行子宮內膜癌的篩查。
參考文獻:《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
-
6 # 問上醫子宮內膜癌的症狀
陰道不規則出血,絕經期前後不規則陰道出血很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症狀。通常是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大量出血較少見。
陰道排液,如果癌組織生長於宮腔內,則感染機會少,在患病初期可能僅有少量血性白帶,但如果發生感染、壞死,則會有大量惡臭的膿血樣液體流出,有時可夾雜癌組織的小碎片。如果宮頸腔積膿,引起發燒、腹痛等現象,說明病情迅速惡化,應足夠重視。
下腹部疼痛,晚期腫瘤因出血等原因引發子宮不規則收縮,或壓迫其他組織,可導致陣發性疼痛。
家屬中有人患子宮內膜癌怎麼辦?如果某人有親屬患該病,那麼此人患該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
有親屬患子宮內膜癌的女性應從30歲開始每年進行1次婦科篩查,包括陰道超聲和子宮內膜活檢。
必要時進行預防性手術切除,有關切除範圍目前未達成共識,應由醫生評估。
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素肥胖,脂肪過多將增加雌激素的儲存,而雌激素過量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發病原因。
糖尿病或耐糖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比正常人高2.8倍。
初潮早與絕經遲,12歲以前來月經者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比其他人高60%。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絕輕年齡約較正常婦女遲6年。
多囊卵巢綜合徵,該疾病使子宮內膜處於高水平的、持續的雌激素作用之下,易發生子宮內膜癌。
卵巢腫瘤,如顆粒細胞癌、卵泡膜細胞瘤,可分泌較高水平雌激素,易致內膜癌。
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其危險與劑量大小、服用時間長短,以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間是否停藥等情況有關。服用前請諮詢醫生。
-
7 # 劉永毅醫生
子宮內膜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大約佔20-30%,也稱為子宮癌、宮體癌。由於子宮壁比較厚,而且宮腔與外界相通,所以腫瘤在早期時就因一些症狀而被發現。
子宮內膜癌大體形態有兩種型別。瀰漫生長型,在宮腔內多處生長,可向子宮壁、肌層浸潤,還可向腔內生長。還有結節型,向子宮腔內突出。由於腫瘤都比較脆,易破,所以會出現陰道出血,這幾乎所有的子宮內膜癌病人都會發生,約有80%的病人以此症狀就診的,當然是異常出血。子宮內膜癌高發於50-65歲之間,所有很多人是絕經後出血,很不正常的。
陰道異常分泌物又是一個大的症狀,宮腔內腫瘤表面分泌物增多、壞死物、甚至有些合併感染,都會以宮頸口排出陰道,可混有血性,有感染也會有氣味很大。
子宮體與宮頸之間稱為子宮峽部,還有宮頸管厚、硬,這裡宮腔與外界相通比較狹窄,所以當腫瘤比較大時,“卡”住出口,裡面的分泌物不能出來時,就會產生疼痛,可有下腹的脹痛、陣發性疼痛。
如果腫瘤晚期,也會出現消瘦、低熱等一些全身症狀,也會由於腫瘤突破子宮壁向周圍一些侵犯症狀,比如侵犯到膀胱,尿刺激症狀,侵犯到直腸,直腸刺激症狀等等。常見的有以血行轉移到肺臟,咳嗽、咳血痰也要注意的。
子宮內膜癌因為多數在早期時就可以發現症狀,及時就醫麼,簡單的做個超聲就基本可以發現有沒有問題,進一步檢查就需要宮腔內病理活檢了。
-
8 # e家小護
我的一個同事的姑姑,平時健康狀態良好。前幾日洗澡的時候發現自己左側乳房,有一個小結節,趕緊跑到我們醫院找同事幫忙去做了乳腺鉬靶,並加急做了活檢。後面確診為乳腺癌早期,後面病人自己說,她的外婆在零幾年患乳腺癌去世。
乳腺癌居首位,而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見三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該病具有發病率高、晚期治癒率低的特點。正確認識疾病,早期發現,早日治療。發病因素:
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一般認為與女性性激素長期刺激有關。
臨床症狀:
1、月經改變
週期縮短、經期延長、經量增多、不規則陰道流血等。
2、下腹部腫塊
當腫瘤增大,至下腹部正中可觸及。
3、白帶增多
一般會導致盆腔充血,可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或有腐肉樣組織排出,伴有惡臭。
4、腹痛、腰痠、下腹墜脹
5、壓迫症狀
可出現尿頻、尿急、便秘等。
6、不孕或流產。
怎樣做到早期發現?
樹立健康意識,定期健康體檢,進行防癌篩查。
結語:癌症的發生通常是受到家族病史、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影響。你無法控制自己的家族病史,但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有益於女性的健康!
-
9 # 39美人計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
生了病很少會一點症狀都沒有的,不少疾病都有自己的特徵性表現,子宮內膜癌的典型症狀有哪些呢?
①陰道出血
子宮內膜癌常常好發於絕經後的女性,如果你已經絕經了,某段時間突然發現內褲上又出現了血跡,好像又來了月經似的,或者是出現了帶血的分泌物。千萬別忽視,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症狀。還有更年期的女性,如果出現了月經紊亂或者不調,也要引起重視,可能是子宮在給你發出健康預警。
②陰道排液
同樣的,如果出現了不明原因的陰道排液,也要引起重視。陰道排液常常表現為白色稀薄或者是帶血色的白帶,有些人如果同時伴有下身的感染,分泌物可能呈現膿性且伴有異味。
癌症對子宮的影響除了異常的陰道出血和陰道排液,下腹疼痛也是常見的症狀。當癌症的存在刺激子宮出血或者感染時,就容易引起子宮收縮產生疼痛,伴有感染的女性可能除了下腹疼痛還會出現發熱的表現。
④腹部包塊
子宮內膜癌的早期,常常是摸不到包塊的,等癌症發展到晚期,同時伴有巨大的子宮肌瘤等病狀,就容易在腹部摸到包塊。如果你在下腹的位置摸到了以前沒出現過的包塊,別管是不是子宮內膜癌,先去醫院檢查了再說。
-
10 #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1、陰道排液異常
癌症的早期患者,陰道排液為少量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帶。而後期患者,其分泌物常伴有異味。
2、不規則陰道出血
女性陰道出血不規則,千萬不要以為是月經不調而忽視,一定要高度重視並去醫院進行檢查,尤其是絕經後的女性突然出血,要引起高度重視。
3、下腹經常性疼痛
如果經常下腹疼痛,則要注意了,極有可能是由於出血或感染導致子宮收縮,引發疼痛。
4、腹部出現包塊,下肢腫痛
如果患者腹部出現包塊,下肢出現腫痛,也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癌。
-
11 # 千金芳
一般來說,子宮內膜癌在極早期是沒有明顯症狀的。這該如何是好?彆著急,育齡女性每年(有條件每半年)做一次婦科體檢特別重要,透過系統的定時體檢,很多疾病都能在萌芽中被發現,從而避免和消除健康隱患。
如果沒有及時體檢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那麼隨著疾病的發展,一般會出現以下症狀,也要引起女性朋友足夠重視。
首先是陰道流血,主要表現為絕經後陰道流血,量一般不多,有些患者只表現為絕經後血性分泌物。而沒有絕經的女性可表現為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紊亂,出現這個症狀後,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月經不調,根本就不在乎,甚至不去醫院就診,這樣很可能就會耽誤治療疾病的最佳時機。
陰道排液,多為血性液體或漿液性分泌物,合併感染則有膿血性排液,惡臭。臨床上因為陰道排液就診的患者很多,但是出現這個症狀就已經不再是疾病早期了。
隨著疾病的發展,如果癌腫累及宮頸內口,可引起宮腔內積膿,出現下腹墜脹及痙攣性疼痛。腫瘤晚期時癌組織浸潤穿透子宮全層,或侵犯子宮旁結締組織、宮頸旁韌帶、膀胱、腸管或浸潤壓迫盆壁組織或神經時可引起持續性,逐漸加重的疼痛,可同時伴腰骶痛或向同側下肢放射。
早期子宮內膜癌一般不能觸及腹部包塊。如內膜癌合併較大子宮肌瘤,或晚期發生宮腔積膿、轉移到盆腹腔形成巨大包塊(如卵巢轉移時)時可能在腹部觸及包塊,一般為實性,活動度欠佳,有時有觸痛。
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還可出現貧血、消瘦及惡病質等相應症狀。
所以,做好防癌知識的掌握和定期體檢是將癌症拒之門外最好的方法。而做好自己的保健醫,重視絕經後陰道出血和女性月經紊亂是提早發現子宮內膜癌的必要手段。
回覆列表
大約有10%的子宮內膜癌與遺傳有關,其中關係最密切的遺傳症候群是林奇綜合徵(Lynch syndrome),也稱遺傳性非息肉結直腸癌綜合徵(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syndrome, HNPCC),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由錯配修復基因突變引起,與年輕女性的子宮內膜癌發病有關。
症狀:約90%的患者會出現陰道流血或陰道排液症狀,在診斷時無症狀者不足5%。
(1)陰道流血:主要表現為絕經後陰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絕經者可表現為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紊亂。
(2)陰道排液:多為血性液體或漿液性分泌物,合併感染則有膿血性排液,惡臭。因陰道排液異常就診者約佔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腫累及宮頸內口,可引起宮腔積膿,出現下腹脹痛及痙攣樣疼痛。晚期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現貧血、消瘦及惡病質等相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