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龍族小胖

    你好。我是小胖 既然說是古風,當然最離不開的就是木頭了,所以,我們開啟遊戲,拿上斧頭,來到野外砍伐棕色橡木,如下圖所示。獲得足夠多的橡木之後,我們來到工作臺面前,點選工作臺。製作橡木板,柵欄,橡木門,橡木窗戶等原料。如下圖所示。準備好了原料之後,我們來到一個空曠的場地,首先用橡木原木搭建4根柱子,柱子5-6格高即可。然後我們站在柱子上,為柱子新增稜角,讓其更具有中國古風氣派。之後,我們使用圓石地板為木建築封頂,如下圖所示。建築封頂之後,我們拿出橡木門,為建築裝上木門。木門裝好之後,我們使用橡木板將空餘的地方填充起來。填充好前面的們之後,我們點選木門這一面牆,開出兩個窗戶,窗戶可以用移動橡木板製作,如下圖所示。最後,我們來到建築裡,將房間的四周圍上柵欄即可,如下圖所示。好了,今天的我的世界古風建築的教程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2 # 小鑫吃雞解說

    小鑫為大家帶來了《我的世界》建築教程中式古風建築隆興寺建造,大殿殿身面闊七間(加副階)約35米,進深八架椽約28米,柱網排布為副階周匝金箱鬥底槽,喜歡中式古代建築的玩家都來看看吧。

    前言

    自上編教程於去年夏月草創之後,僕再淺讀相關古建資料,又蒙前輩教導,驚覺所為“教程”實為偽教程,漫篇粗言陋詞,其殆人子弟甚矣。便再向故紙堆中,拾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營造法式譯解》,及先賢陳明達先生《〈營造法式〉辭解》一本,瀏覽數遍,似略有所感,又適逢史詩工坊(EW)、林氏工藝(LC)、牛頭人(NLT)等團隊之東亞專案釋出期,再水一貼,信為其期。於是便著手查閱相關資料,歷一週光陰,得隆興寺摩尼殿草構一,現稍作整理,以便同行者參考批判。

    ·注 牆體,無論依《法式》還是例項都是下大上小、向上斜收的,而模型裡無之;

    ·注 楹柱,有其側腳及生起,各有徑長,但在模型草架中都為1格直徑。

    ·注 望板、大連簷、藻井及平暗,模型中均無之。

    【總釋】

    隆興寺,位於今河北省正定,為北宋遺構之一。其摩尼殿,據僕之判斷,主體為重簷歇山頂七間八架椽,平面略近正方而正面稍闊。用五鋪作單杪單下昂偷心單栱造,外簷正面明間用補間鋪作兩朵,次間及梢間均用補間鋪作一朵;山面各間均用補間鋪作一朵;補間鋪作均用45°斜栱。昂形耍頭。柱頭用闌額,栱眼壁設直欞窗。下屋副階柱頭鋪作後尾出四跳華栱承乳栿,補間鋪作後尾出四跳華栱承下平槫,上屋外槽柱頭鋪作後尾出四跳華栱承乳栿及丁栿,補間鋪作後尾出四跳華栱承下平槫,內槽柱頭鋪作裡外各出三跳華栱承栿,補間鋪作亦出三跳。自平梁至脊槫用叉手及蜀柱,每架椽下置託腳木,蜀柱下用角背。山面出丁栿至順栿串。復有東西南北四抱廈,皆歇山式,南抱廈最大,北抱廈次之,東西對稱。

    【平面及立面】

    大殿殿身面闊七間(加副階)約35米,進深八架椽約28米,柱網排布為副階周匝金箱鬥底槽。重簷歇山頂。

    ①面闊:房屋的橫向寬度。一般以柱子數量計算,如有n根柱子,便是面闊n-1間(亦稱n楹,"楹"字意為柱),一般為奇數。依宋禮制,僅算殿身柱子,副階不計在內,那麼私以為摩尼殿的實際面闊疑為五間。

    ②進深:房屋的縱向深度。一般以椽架數量計算,如八架椽、六架椽等,一般為偶數。

    ④金廂鬥底槽:宋式殿閣內部的一種空間劃分,與分心鬥底槽、單槽與雙槽三詞並列。殿身內還有一圈柱列,設鋪作層,使殿閣有內外兩層空間,分別為內槽和外槽。摩尼殿之內槽便是三面砌牆,立佛像數尊,鋪作層上設平棊(不確定,可能為平暗)及藻井,外槽及副階疑是徹上明造。

    ⑤鋪作層:斗拱層。

    ⑥藻井:位於殿堂內平棊及平暗中部,向上隆起的井狀頂棚,常施以雕刻及彩繪。

    ⑦平棊:方或長方大塊木板制頂棚,再用貼分為若干小方格。

    ⑨徹上明造:不施天花板和藻井,暴露所有樑架結構的做法。

    ⑩重簷:外觀有上下兩重屋簷(非兩層樓)為重簷。

    ⑾歇山頂:亦稱曹殿、漢殿、九脊頂、轉角造、廈兩頭。屋蓋上共有長短脊九條的頂,屋蓋上部為前後兩坡,而其下最外一間轉過兩椽變為四面坡。

    【鋪作】

    摩尼殿外簷鋪作用五鋪作單杪單下昂偷心單栱造,外簷正面明間用補間鋪作兩朵,次間及梢間均用補間鋪作一朵;山面各間均用補間鋪作一朵;補間鋪作均用45°斜栱。昂形耍頭。下屋副階柱頭鋪作後尾出四跳華栱承乳栿,補間鋪作後尾出四跳華栱承下平槫,上屋外槽柱頭鋪作後尾出四跳華栱承乳栿及丁栿,補間鋪作後尾出四跳華栱承下平槫,內槽柱頭鋪作裡外各出三跳華栱承栿,補間鋪作亦出三跳。

    ①鋪作:斗拱的宋代叫法。

    ②五鋪作:見《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總鋪作次序》,出兩跳華栱或一栱一昂,名為五鋪作。

    《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總鋪作次序》:

    “凡鋪作自柱頭上櫨枓口內出一栱或一昂,皆謂之一跳;傳至五跳止。出一跳謂之四鋪作,(或用華頭子,上出一昂。)出二跳謂之五鋪作,(下出一卷頭,上施一昂。)出三跳謂之六鋪作,(下出一卷頭,上施兩昂。)出四跳謂之七鋪作,(下出兩卷頭,上施兩昂。)出五跳謂之八鋪作,(下出兩卷頭,上施三昂。)”

    ④下昂:斗拱結構中的一種木質構件,斜置於斗拱中,起槓桿作用以及儘量增加出簷之用。

    ⑤偷心造:在跳頭上不置橫栱的斗拱構造形式,與計心造相反。

    ⑥單栱造:鋪作跳上,每跳只用一枚令栱,曰單栱造。

    關於鋪作的名稱

    為什麼叫四五六七八鋪作而沒有三鋪作?因為每朵斗栱中都有櫨枓、耍頭及襯方頭三個部件,而每出一跳所增加的華栱數量也參加計數,故鋪作是以櫨枓、耍頭、襯方頭及華栱的數量來定名的。

    ⑦櫨枓:斗拱最下層,施於柱頭或闌額上,承斗拱重之枓。其他枓還有互動枓、齊心枓、散枓。

    互動枓施於華栱出跳上,十字開口,四耳,若施於替木下,則順身開口,兩耳;

    齊心枓施於栱心上,順身開口,兩耳,若施於平坐出頭木下,則十字開口,四耳;

    散枓施於栱兩頭,橫開口,兩耳,以寬為面,若偷心造,則施於華栱出跳上。

    ⑨襯方頭:在下昂與耍頭之間,使兩者齊平的構件,上方架樑。

    ⑩替木:常用於對接的檁(槫)、枋(方)之下,起拉接和承託梁枋作用之輔助構件,有防止拔榫之作用。也稱柎。替木或承於單枓上,或承於令栱上,或承於重栱上,有的柎長如橑簷枋。如果在建築的出際部分,那麼其長度便與槫一致。

    ⑾出際:廈兩頭(歇山)及不廈兩頭(懸山)造屋蓋,兩山面懸挑伸出牆外的部分即為出際。

    關於柱頭鋪作、補間鋪作及轉角鋪作

    鋪作一般被分為這三種。柱頭鋪作是在柱頭安置櫨枓擺放累疊的鋪作;補間鋪作是在闌額上安枓(不一定是櫨枓)擺放累疊的鋪作;轉角鋪作是在轉角處柱頭安置櫨枓擺放累疊的鋪作。

    ·注意:鋪作不是附著於柱身放置的,而是於柱頭上安置櫨枓,這一點學習MC中式的同學必須注意。

    關於明間、次間、梢間及盡間

    開間的叫法,立面正面的中心一間叫明間(當心間),其兩側就為次間,其邊緣為梢間,再邊緣即為盡間。

    關於正面及山面

    正面即為建築物的正面,山面為側面。私度之,似是因為建築側面屋架貌呈山形。由此引出的詞還有硬山、懸山、歇山、山牆等。

    關於華栱以外的其他栱

    泥道栱:用於鋪作的橫向中心線上,下坐櫨枓,與牆平行;

    瓜子栱:用於跳頭,與牆平行;

    慢栱:施於泥道栱、瓜子栱上,又名為泥道重栱;

    令栱:施於鋪作裡外最上跳之跳頭上及屋簷槫下,有時還用於單栱造之扶壁栱上。

    關於裡外跳

    裡跳:宋式大木作斗栱部分,對柱中心以內的斗栱跳出部分的稱謂。

    外跳:宋式大木作斗栱部分,對柱中心向外的斗拱跳出部分的稱謂。

    【樑架】

    採用抬梁式,八架椽,副階周匝各兩架椽,身內金廂鬥底槽,不用六椽栿及八椽栿,外槽以乳栿承下平槫,內槽以順栿串搭於柱頭鋪作上,栿背加角背以增強荷載,上施蜀柱與託腳木承託四椽草栿與中平槫,四椽草栿上覆用短柱、託腳承平梁及平槫,平梁上用蜀柱、叉手承脊槫,蜀柱下用角背。山面出丁栿至順栿串。

    ①身內:即殿身內。

    ②栿

    栿即梁。兩詞之間或存在不同,望有人指明。

    剳牽:一椽栿。

    平梁:宋式建築位於脊槫下的梁,長二椽。

    乳栿:兩椽栿,梁首置於鋪作上,梁尾一端插入內柱,或置於鋪作上。

    丁栿:四阿(廡殿)或廈兩頭(歇山)房屋,承山面屋蓋所用大梁,與橫向屋架上的大梁呈丁字相疊,名丁栿。

    除此之外,還有三椽栿、四椽栿、六椽栿、八椽栿等,名由長度而定。

    關於明栿及草栿

    栿一般被分為明栿和草栿,草栿指的即是平棊(天花板)以上被遮蓋的栿,不需要精細雕刻,所以被稱為“草”栿。而明栿即相對草栿而言,位置在平棊以下或者屋頂不施平棊,採用徹上明造時肉眼可以看見,需要木工處理美化的栿。不過並非明栿一定要經過精雕細琢,如摩尼殿的明栿就比較質樸。

    屋蓋上側截面為圓形的稱重構件,安於梁頭,上承椽,長隨間廣,每椽架用一條槫。

    脊槫:在屋頂承正脊的槫,於平梁正中。

    平槫:屋架中與脊槫平行的槫,分上平槫、中平槫、下平槫等。

    簷槫:於簷頭受鋪作支撐的槫。

    在摩尼殿例項中,每條槫下都有襻間(明清後改枋)以託之,簷槫下為橑簷枋。

    【抱廈】

    摩尼殿有四個抱廈(龜頭屋),皆歇山式。其中南抱廈最大,北抱廈次之,東西對稱。南抱廈闊三間,進深六椽;北東西抱廈皆缺少相關資料,故不妄加描述。該模型中之東西北抱廈,實是自己私度而成。

    【瓦作及椽】

    隆興寺摩尼殿之瓦作,似為筒板瓦結瓦,即瓦隴用筒瓦(截面半圓形瓦,原字左甬右瓦,無法打出),瓦溝的仰瓦用板瓦(截面四分之一圓形,原字瓪)。下施望板,望板由椽承,每椽長一椽,簷椽頭施小連簷,出飛椽,飛椽頭再施大連簷。

    ①望板:平鋪在屋頂椽子上面的木板,以承瓦。在模型中沒有表現。

    ②小連簷:固定簷椽頭的連線橫木,有開口以承飛椽。

    ④飛椽:亦稱飛子,釘於簷椽外的一截椽,以增加出簷,斷面為方形。

    【關於角梁】

    角梁也稱陽馬,用於四阿頂(廡殿頂)或廈兩頭造(歇山頂)屋頂的轉角線上。大角梁與子角梁承翼角椽尾,於上更安隱角梁、續角梁相接。這裡再上三張圖來細析,出處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營造法式註釋》大木作制度圖樣。

    【後記】

    幸有林氏工藝、九州之月小組等同仁之陪伴,以及155之校正,摩尼殿模型及配套分析草創已就。然模型本身及對其分析仍相當不工,僅作示意用,餘擬五月再赴河北正定實地觀摩,復重製一份模型,希望屆時會對中國古建獲得更多的瞭解。

    教程本應由該領域內之大手嚴格編修而成,而今冒用“入門教程”之名,實為“驍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高人廣士各有其壯業,而仰觀四周,MC領域似無關於古建結構之基本導引,故篡教程之名以濫竽充數也,見笑於大方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一些好的遊戲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