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黑工坊

    對於使用者來說,5G網路相比4G網路最大的區別就是速度快,4G網路最大網速峰值可以達到1G的上網速率,而5G則可以最高達到10G,甚至更高,速率可以達到前者的上百倍。當然,他們之間的區別不僅僅是在速度方面。

    4G標準解析:

    4G和LTE技術同義,它們都是現有3G無線標準的演化。實際上,LTE是3G的一種先進形式,它標誌著資料/語音混合網路向僅資料IP網路的轉移。

    LTE之所以能夠實現更高的資料吞吐量,主要依賴於兩大關鍵技術:MIMO和OFDM。後者的全稱是正交頻分複用,這種頻譜效率方案可實現較高的資料傳輸速率,並允許多位使用者共享一個通用頻段。

    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在傳輸和接收器上使用了多根天線,從而進一步提升了資料吞吐量和頻譜效率。它使用了複雜的數字訊號處理技術,可在相同頻段內設立多股資料流。早期的LTE網路在上行和下行鏈路都可支援2x2 MIMO。

    LTE標準使用了頻分雙工(FDD)和時分雙工(TDD)兩種雙工工作形式。但是,世界各國政府都基於出售LTE頻譜來獲利,而完全沒有任何規劃和考慮,這也導致了LTE如今擁有44個混亂的頻段。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LTE網路存在不同的型別。從消費者的角度講,這些型別主要根據理論速度區分。

    LTE-Advanced:4G和5G之間的橋樑

    LTE-Advanced(簡稱LTE-A)是原始LTE技術朝著更高頻寬的演變,承諾帶來三倍於基本LTE網路的速度。

    LTE-A主要由5個部分所組成,分別是載波聚合、提升的的MIMO、協調式多點(CoMP)、中繼站、異構網路或HetNet。

    載波聚合或新道具和是一種傳輸方案,可允許來自不同頻譜的最多20個訊號結合成單獨一股資料流。接下來,LTE-A會把MIMO的天線配置提升至8x8,以增加使用波束轉向技術的無線電流的數量。

    隨後,協調式多點技術可讓移動裝置從多個單元(Cell,指代訊號覆蓋的地理區域)傳送和接收無線電訊號,以減少來自其他單元的串擾,並確保單元邊緣也能擁有最優效能。韓國運營商SK Telecom在2012年夏天率先推出了世界首個LTE-A網路,他們當時就使用了CoMP的一種早期形式。

    LTE-A設定中的中繼是一種在單元邊緣使用多跳通訊的基站。它會接收較弱的訊號,然後增強其質量並重發。

    HetNet是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這是一套由大小單元所層疊的多層系統,可產生廉價頻寬。作為蜂窩架構的逐步演變,HetNet的複雜程度要高得多。在這套網路下,小單元會在蜂窩系統當中新增數百甚至數千個接入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LTE-A標準架起了4G和5G之間的橋樑,從很多方面來說,HetNet的概念可以說是LTE-A和5G網路之間的粘合劑。這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多的無線產業觀察者會把5G網路稱作是LTE-A的增強形式。

    下一代行動通訊網路(NGMN)聯盟對5G的定義如下:

    “5G是一個端對端的生態系統,可帶來一個全面移動和聯網的裝置。透過由可持續商業模式開啟的、具備連貫體驗的現有和新型的用例,它增強了面向消費者合作者的價值創造。”

    基本上講,LTE-A是6GHz以下5G無線電接入網路(RAN)的基礎,而從6GHz到100GHz的頻率則會同時進行新技術的探索。就拿MIMO來說,5G將該技術升級成了Massive MIMO,當中的天線配置從16x16猛增至256x256,這將會帶來無線網路速度和覆蓋的飛躍。

    5G試點網路的早期藍圖主要由波束成形技術和小單元基站組成。目前,愛立信、諾基亞和三星等公司已經推出了使用這兩種技術的試點專案,所獲得的結果也令人振奮。

    5G技術的目標可以被歸結為以下幾個數字:

    1000x的容量提升

    1000億+的連線支援

    10GB/s的最高速度

    1ms以下的延遲

    如何區分4G和5G

    1.首先也是最為重要的,基於LTE的4G網路正在經歷一次快速部署,而5G網路目前還只停留在研究報告和實現專案階段,後者的大規模部署預計要等到2020年。

    2.4G和之前的行動網路主要側重於原始頻寬的提供,而5G旨在提供無所不在的連線,為快速彈性的網路連線奠定基礎,無論使用者身處的是摩天大樓還是地鐵站。

    3.5G網路並不會獨立存在,它將會是多種技術的結合,包括2G、3G、LTE、LTE-A、Wi-Fi、M2M等等。換句話說,5G的設計初衷是去支援多種不同的應用,比如物聯網、聯網可穿戴裝置、增強現實和沉浸式遊戲。

    不同於4G,5G網路有能力處理大量的聯網裝置和流量型別。比如說,當處理高畫質影片線上播放任務時,5G可提供超高的速度連結。而面對感測器網路時,它就只會提供低資料傳輸速率了。

    4.5G網路將會率先使用雲RAN和虛擬RAN這樣的新架構,以促進一個更加中心化網路的建立,並透過身處網路邊緣的本地化資料中心來最大化地利用伺服器農場。

    5.最後,5G還會率先利用感知無線電技術,讓網路基礎設施自動決定提供頻段的型別,分辨移動和固定裝置,在特定時間內適配當前狀況。換句話說,5G網路可同時服務於工業網路和Facebook應用。

  • 2 # 貓眼看數碼

    因為現在三大運營商的5G網路已經全面鋪開了,尤其是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5G基站已經基本上覆蓋了一些重點區域,比如運營商營業廳、大學、醫院、地鐵站等,所以很多5G手機使用者現在就可以使用5G網路了。

    雖然二線以及中小城市的5G網路覆蓋會比較慢一些,但未來一到兩年內,絕大多數省會城市肯定也會完成5G網路的基本覆蓋。而且隨著5G網路普及,一些基於5G網路的手機應用和服務也會逐漸出現。比如4G時代流行的線上影片、短影片等,在5G時代可能會以更加進化的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繼續使用4G手機,很有可能會落後於時代。

    而且一款5000元以上的高階旗艦手機使用壽命可以達到三年到五年,這麼長的時間裡,5G網路肯定會一步一步得到普及,手機的網路效能也會隨著5G的升級而得到進一步的釋放,這對於使用者而言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使用體驗。

    相反,如果現在還花大幾千塊甚至上網元買一臺4G手機,從手機到手的那一刻起,它就不能再獲得任何的提升了。更嚴重的是,隨著5G網路建設的加快,運營商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到5G領域,這就會導致4G網路逐漸降速甚至卡頓。相信不少網友最近一兩個月已經注意到了,很多地方的4G網速平均不到10Mbps,遠遠低於理論上的4G網速。作為對比,現在的5G網速可以達到1Gbps,是4G網速的100倍!

    由於5G屬於非常重要的戰略目標,所以運營商肯定會優先保障5G的網速,那麼在一些無法兩全的情況下,4G網速就難以保障了。毫不誇張的說,隨著未來5G使用者的不斷增加,現有的4G網速可能會越來越慢。

    最後,在剛剛結束的德國IFA2019展會上,華為和高通接連發布的整合5G晶片的麒麟990處理器,和驍龍7系列處理器。技術上將5G晶片封裝到處理器中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了。也就是說未來5G將成為高階智慧手機的標配,包括華為、三星、OPPO、vivo、小米的旗艦手機,都將具備5G上網功能。所以對於使用者而言,可能沒有必要去糾結是買5G手機還是4G手機,因為未來大部分高階手機都是5G手機了。

  • 3 # 劉小靖446

    只要4G不降速被強制高消費必須選4G啊。

    一、5G相對於4G而言最大的優勢是速度快、延時低,但目前日常生活並沒有對網速提出更高的現實需求。2G將移動通訊帶入文字時代,3G帶入圖片時代,4G帶入影片影像時代。因此從2G到4G是解決了現實需求的,而現在5G除了一個理論速度快之外誰能明確告訴我們將會給目前的日常生活帶來什麼?

    二、5G能否達到理論速度還是個問號。5G只是終端通訊技術,其是附屬於主幹網路的。打個比方,5G好比家裡的無線路由器,而連線路由器和外網的那根網線就是主幹網路,要是連外網的速度不行,換個再牛逼的無線路由器也白搭。所以現有的主幹網路能不能夠支撐起5G還有待檢驗。同時目前的5G技術穩定性還是不如4G的,要保證長時間持續穩定地高速度大功率傳輸資料也是頗具挑戰的。聽做這個的朋友說在實驗網路中,傳輸速度並不穩定,峰值速度是可以到4G的十倍甚至更高,但平均速度就遠達不到十倍了。

    三、5G的資費可能會幾倍於4G資費。5G基站的能耗是4G基站的3-4倍,而5G採用的短波通訊決定著其傳輸距離會大大小於4G,所以需要建設更為密集的基站。有專業人士估算過,由於需要更多的基站,且單個基站的功耗也更大,覆蓋同樣的範圍5G基站的能耗將會高達4G的10倍左右。所以即使不計前期建設基站的投入,光這能耗也決定著5G資費便宜不了。

    因此拋開第二條的技術問題,就光資費更高以及缺少明確的現實需求,為啥要放棄現在用的好好的4G。

    5G技術代表著未來,可以適當的先行試點,以推動自身技術與應用市場發展完善。但一下子大規模推廣或許有點點超前了,因為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建設,但目前的現實需求卻不十分明確。雖然鋪天蓋地地宣傳在物聯網、自動駕駛、遠端醫療中將會大有作為。但細想目前物聯網除了概念廣為人知外,實際使用又如何哦。而且5G只是解決了物聯網中的資料傳輸問題,但如何快速有效地分析海量的資料目前恐怕還需要前進一大步才行吧。所以目前物流網炒概念估計大於實用。至於自動駕駛的問題也一樣,最大的難點可能還是在於分析路況資料以給出最合適的指令。至於遠端醫療,人命關天的事而且場所比較固定,是不是考慮還是拉根光纖靠譜點哦。

  • 4 # 創新思維分享

    我覺得到時候普及5g之後,網際網路發展那麼快,玩法又是花樣百出,而那時候的4g就已經被大多數人淘汰了,大部分人應該都是期待5g到來和選擇5g的吧,至少我會選擇5g

  • 5 # 灰客

    5G時代來臨,隨著5G的商用開啟,5G手機的大規模上市,5G網路逐漸覆蓋,在未來幾年,隨著5G網路的覆蓋面積越來越多,使用5G的人勢必也會越來越多。不過在5G建設前期,由於資費較貴,網路覆蓋區域少,4G仍然會是主流,但是在5G全面覆蓋以後,使用者自然而然的就過渡到5G了,到時候,不不在選擇,因為訊號全面覆蓋以後,只要是5G手機,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會使用5G網路。5G是最新的通訊技術,成熟以後,市場自然會淘汰落後的技術,使用者也想要使用最新的技術。就像現在,如果在4G和3G,2G網路同時存在的情況下,你是選擇用哪個網路呢?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4G吧,很少有人在體驗過新技術以後還願意回過頭來使用落後的舊技術。到時候5G普及以後也一樣,使用者在體驗過5G的飛快速度以後,很難再接受速度更慢的網路。現在把4G網路關掉,只能使用2G,恐怕沒人會願意。

    因此在5G到來,全面普及之後,大家都會接受和使用5G網路的。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人的需求也在變化,使用者對網速的追求沒有終點,沒有人會嫌棄網速快,只會嫌棄慢!

  • 6 # 光谷之藍

    5G時代來了,訊號不會立即覆蓋所有區域。有5G的地方,使用5G,無5G的地方,可以回落至4G,至於手機選擇,今年買可以考慮4G手機,明年再考慮5G。

    今年是5G元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廣電均於2019.6.6獲取5G運營牌照,那麼,鑑於5G核心網SA標準不成熟緣故,運營商採用NSA模式進行5G網路部署,總投入僅幾百億,主要部署在直轄市、省會以及沿海等重點城市和地區。今年5G的訊號覆蓋率不是很高,因此即使你使用5G制式手機,也無法避免回落至4G的情況。

    那麼,對於網路模式,如何選擇?

    很顯然,5G是4G的顛覆性變革,主要適配於三大應用場景:1. eMMB場景,即增加寬頻,5G使用者體驗速率將達到4G的10~100倍,為Gbps級別,如VR/AR等應用需求,滿足人與人的交流。2. uRLLC場景,即高可靠低時延,5G端到端時延僅為4G的五分之一,應用於自動駕駛、工業控制、遠端醫療等領域,滿足人與物的通訊。3.mMTC場景,即海量大連線場景(物聯網),其連線數目是4G的10~100倍,為1000000個/平方千米,應用於物聯網、雲計算領域,滿足物與物的交流。因此,當5G訊號被覆蓋,在手機支援5G模式下,毫無疑問選擇5G,無5G覆蓋場景也不用擔心,它支援前向相容,4G也能滿足基本需求。

    該買5G手機還是4G手機?

    目前採用的5G建網模式是基於過渡技術,無論是建網規模,還是訊號覆蓋範圍都不會太大,因此建議今年有手機需求的話還是選擇4G。畢竟5G產業鏈、供應鏈在商用角度上來看不是很成熟,手機成本、售價均會被拔高。明年,5G手機也會逐漸普及,價格下降,5G訊號覆蓋率加大,才是入手5G手機的好時機!

    總之,4G還會長存好幾年,5G將會在近幾年實現大規模應用,它將改變人類社會,我們拭目以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就係統而言,華為的EMUI和魅族flyme你們更喜歡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