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養生有路
-
2 # 數碼愛分享
誠邀,這個問題有些深奧,我就引用貼吧網友zng123_com的原話吧“記憶體的技術難度沒那麼高,然而半導體制造裝置的技術難度是出奇的高,中國的高階半導體制造裝置是被禁運的,不說多的,就連華為的手機制造工廠,一樣用了大量的歐美日尖端製造裝置,只要被禁運了,手機制造一樣是白瞎。華為是個科技巨頭,然而這個科技巨頭,也只是在自己的通訊全產業鏈上幹得好而已,稍微偏離一點航向,華為就是個小白,比如,華為不會造房子,不會造船,不會釀酒...............微軟也一樣,谷歌也一樣,他們跑到通訊領域一樣是個**。”
-
3 # 小宋愛動漫
一心不能二用吧,華為是主打質量的手機。如果自己弄記憶體的話,分不出心來。可能到時候質量就有問題。所以這就是可能華為不主打記憶體的原因。
-
4 # 富士山下ooo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位,做什麼與不做什麼都是由一套自己的決策方案。至於華為為什麼不做自己的記憶體,那其實也是公司的一種決策。也許是覺得采購供應商的記憶體更實在一點。像記憶體技術對於華為來說應該不算什麼難事,技術已不是很高含量的,做肯定是可以做的,就像天下事有所為,有所不為。
至於為什麼不做,應該就是和公司的定位方向了,華為現在主搞通訊和微電子板塊,通訊算是全球領先的方案供應商,所以華為只是投身進入這個方向了而已。萬一哪一天華為高層決定進軍記憶體板塊,也必然會掀起一場風暴,我還是比較相信華為的+_+。期待吧,指不定哪一天就有華為的記憶體現世了!!!
-
5 # 司南立冬
1.術業有專攻。華為手機品牌和系統整合做的非常好,海思處理器也做的非常棒,但不可能供應鏈上所有的零部件都插一腳,難度高,成本收益不匹配,畢竟現代社會發展還是需要分工和專業化,效率更高。
2.其次,記憶體不是想做就能做,不是想做的好就能做的好。記憶體產業鏈包括記憶體設計、晶元製造、封測裝置製造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雄厚的資金和成熟的技術,絕非一朝一夕。目前記憶體市場基本被韓國三星和海力士把持,這也是韓國20年前舉國之力投入積體電路,才有今天的成果。
3.雖然華為沒有做,但是我國已經認識到積體電路產業的重要性,專門成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基金,進行相關行業的投資和扶持。在記憶體產業鏈上,已經有紫光國芯、長江儲存、合肥長鑫、兆易創新等企業,無論是在技術還是資金上華為都沒有優勢。此外,我國記憶體產業技術相比世界還很落後,需要國家進行大力扶持,甚至要做好五到十年虧損的準備。
作為一家企業,華為做好自己擅長的就好,剩餘的還是儘可能交給合作伙伴吧!
-
6 # 猴子和肥羊
做了也不會公開。這種屬於商業機密。公開了對自己沒好處,相關的公司,相關的行業肯定對每個公司的基本情況都有明的和暗的調查
-
7 # 北京山東哥
這是每個企業的戰略目標和定位決定的,就像賓士寶馬奧迪這些汽車大鱷不做輪胎,波音公司不做發動機一個道理,現在企業運作考慮的是全產業鏈配合,不必觸及一個產品的上下游所有環節,就像記憶體,首先,這個是競爭比較充分的產品,很多家企業都能做,只要去市場上招標購買就行,做好品控就行,不會成為產品卡脖子的問題。其次,記憶體相對晶片,技術上相對容易,技術壁壘也沒有那麼大。最後,國內做晶片的廠商比較多,供應鏈完善,數量充足,華為做的話需要重新投入,資金價效比很低。
反過來,有些企業為了自身發展不受任何限制,他們產品的上下游零配件都是自己生產,舉個例子,貴州老乾媽豆豉辣醬,他們裝辣醬的瓶子瓶蓋都是自己生產,而且從不貸款不借錢,也不上市。其實跟決策層的風格也有很大關係,老闆希望不受外界資本影響,牢牢把控企業控制權。
-
8 # 憶然dark
華為有自己的發展規劃,按照目前華為的能力是完全可以製造記憶體的。但記憶體屬於零部件,可以由供應商提供,華為作為設計銷售主導,沒太大的必要自己做記憶體。
-
9 # 樂天派的土撥鼠
五個字:隔行如隔山。
記憶體是半導體行業,而華為擅長的是通訊行業。這是不同的兩個行業。
就像蘋果擅長做手機/電腦,但它也沒有涉足手機制造業的意思。
只要主業有足夠的利潤,何必去碰不知深淺的其他行業呢?只有主業滿足不了胃口了,才會去試水其他行業。
-
10 # 夏月之火火火
任正非在一個節目上已經回答過這類問題,為什麼不做顯示器,為撒不做記憶體,他們其實具備這個實力和能力,任正非實際上看的很開,有些跟自己行業無關的技術甚至會無償貢獻出來給行業使用,他要的是大家都賺錢,都過得很好,另外一個企業如果什麼都做也確實很累,不如把精力都投放在相關產業,不處處樹敵,多做一個行業意味著就多了一大批敵人,為撒大家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呢,華為的性格就是要摸不做,要摸第一,做老大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不到萬不得已,不去惹事生非,這也是任正非的性格!
-
11 # 電子颶風
說起記憶體絕對會讓眾網友心痛,2017年中國進口晶片金額達到2000多億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就是上萬億,其中記憶體晶片佔了約三分之一,是880多億美元,其中一半來自於韓國。
韓國的三星、海力士和美國的鎂光,三家是全球記憶體市場的絕對霸主,時不時工廠起火、工廠停電、產能不足等大家心知肚明的藉口來操縱記憶體漲價,去年記憶體價格漲幅超過50%,一度成為最佳理財產品。
為什麼華為不做記憶體?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解答:技術專利與市場
(1)記憶體技術基礎專利被三星、海力士和鎂光全部佔據。任何一家公司想要設計生產製造記憶體,你絕對無法繞過上述三家的技術專利,因此一旦你進入記憶體領域,你就會被上述三家無休無止的專利官司纏身。甚至有時候國外無恥,直接用技術封鎖,參考福建晉華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禁運實體名單。所以需要有專利基礎,目前紫光買了破產的德國奇夢達專利。
(2)記憶體市場存在大資本優勢。曾經記憶體市場是有很多玩家的,除了上述三家,還有日本的爾必達,德國的奇夢達等諸多玩家,但是為什麼最後就剩下這三家,其他公司要麼破產要麼被上述三家兼併收購,為什麼?答案是:韓國人的“反週期”戰略!
第一次逆向投資:20世紀80年代,DRAM市場不景氣,DRAM價格迅速下滑,從1984年初的4美元/片下降到1985年的30美分/片,英特爾由於DRAM虧損嚴重直接退出了該市場。此時,韓國的三星剛剛推出64K DRAM,生產成本是1.3美元/片。面臨行業的不景氣,三星開始採用逆向投資,繼續擴大產能,並開發更大容量的DRAM。到1986年底,三星半導體累積虧損3億美元,股權資本完全虧空。
第二次逆向投資: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低迷。到了199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又開始轉弱,三星第二次採用反週期的投資策略,投資興建8英寸矽片生產線來生產DRAM。在韓國廠商的擠壓下,日本政府不得不整合日立、NEC、三菱的DRAM業務,組建“國家隊”爾必達,以對抗韓國的反超。
第三次逆向投資: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DRAM價格雪崩,從2.25美元狂跌至0.31美元。就在眾廠商哀鴻遍野時,三星決定將三星電子總利潤的118%投入DRAM 擴張業務,故意加劇行業虧損。很快DRAM 價格跌破現金成本,接著更是跌破材料成本。當年排名第三的德系廠商奇夢達首先撐不住了,直接宣佈破產,歐洲玩家正式退出DRAM 市場。而在2012年初,爾必達也支撐不下去,隨後宣佈破產!
三次完美的逆向投資,三次慘烈的儲存激戰,韓國用反週期定律絞殺競爭對手,最終稱霸半導體行業。
因此做記憶體需要舉國家之力,不是一家企業可以抗衡的。目前我國政府半導體大基金扶持了三家本土記憶體生產商:合肥長鑫,福建晉華,武漢長江儲存。
(1)晉華積體電路與臺灣聯華電子開展技術合作,專注於隨機存取儲存器(DRAM)領域。
(2)合肥長鑫主要研發19納米制程的12英寸晶圓DRAM,填補國產DRAM儲存器在本國市場的空白。
(3)武漢長江儲存專注於三維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量產。
最後,簡單說一下華為為啥可以做Soc呢?
一是,全球四家Soc(高通、蘋果、華為海思、聯發科)都是ARM公司提供的IP架構,(別跟我說高通蘋果自研,都是基於ARM改的),由三星和臺積電代工,因此不存在核心技術壁壘。
二是,華為終端用自己Soc,有自己的市場。
自己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
12 # 罰帖盧
任何一個領悟都需要長期積累,不斷的提升慢慢的成功,不是為什麼不做可能時機沒到,又或者其他原因。總之不可能急,相信未來說不定有的。
-
13 # 山姆大叔34378336
其實華為手機記憶體已經在做了,而且早就在2016年末的時候就開始用了,這個或許大家沒有想到吧!只不過記憶體顆粒不是自己的。2016年末,華為釋出了旗艦mate9系列,其中的華為mate9保時捷版本里面的256g記憶體就是華為自己研發的,接下來的保時捷版本系列,華為基本上用上了自己的大容量記憶體。因為,保時捷版本的利潤相對來說比較高,即使華為自己研發的記憶體需求量規模比較小,成本昂貴,華為也捨得花錢使用。
-
14 # 網際網路亂侃秀
一、華為並不是什麼都要做的,並不是萬能的
這個問題好像為什麼騰訊為什麼不做手機,阿里為什麼不做電腦,微軟為什麼不生產記憶體一樣,一家企業並不是什麼都要做的,有自己的主營,再圍繞著自己的主營來延伸才是一個企業的根本,而不是什麼都不要做。
從華為的業務來看,通訊裝置、手機是主營,再圍繞這這兩大塊,來生產其它外延的東西,比如是擴散到了晶片、作業系統、AI、雲等等方面。
但並不代表著華為就要通吃,把所有的東西或業務都搞定了,萬事不求人,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華為沒這能力,不要太高看了華為。
另外從記憶體這一領域來說,華為在目前階段似乎並不需要去做,對手機來講,晶片可能是基礎,是讓自己更有特色,更有話語權,但記憶體明顯不是,對華為的手機、通訊裝置來說,影響並不那麼大。
二、做記憶體需要晶片製造能力,華為目前也沒這個能力
再回到華為具有的技術和水平上來看,華為目前也沒有生產記憶體的能力。我們知道做記憶體有兩塊,一塊是設計,另一塊是生產。
而設計就算華為能夠有這個水平,就像麒麟晶片一樣,很牛,但生產能力華為沒有,華為現在的晶片都是交給臺積電代工的,而記憶體的生產也是晶片生產一樣的,所以華為也不具備。
所以說,很多人總是高估了華為,覺得華為什麼都能做,什麼都應該做,這真是太不現實了,也是搞笑的一種看法。
-
15 # 使用者7546666700868
不是做不出來,是你做的成本沒那麼好,做出來比買的還貴,別看買人家800億,你自己做要花850億。沒有國家投錢認虧個幾代產品直到成本拉低到可以和別人一拼那是沒發產業化的
-
16 # 睡不著想好事
華為現在鋪的攤子就夠大了,我覺得手機會消耗華為很大精力,慢慢失去優勢,從今年手機發布新款來看,華為手機不再有任何優勢
-
17 # 行攝e家
華為做了自己記憶體的這,自己也在少量用。正如它不用自己的鴻蒙系統一樣,是因為要維持市場的共同繁榮,萬花齊放才是春。華為的格局,氣度非凡。
-
18 # 千萬少女的e夢
中國什麼科技落後,都非得讓華為去做麼?這樣的觀點是不對的,首先,戰略線拉的太長,這不利於公司的專注度,不到非不得已,不能輕易涉及其他產業。國內雖然記憶體廠商無法跟三星鎂光相比,但至少差的不遠,華為沒必要在另起爐灶。第二,華為至少目前沒有在記憶體上的貨源有什麼問題,當然,因為鎂光的DDR5在被制裁的範圍內,華為沒辦法使用,但DDR4至少現在還不算落後。我也相信華為有跟其他不在制裁名單的企業有合作。華為不管涉及什麼產品的時候,跟專做產品的企業想法是不一樣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索尼晶片,索尼晶片可以說在照相領域是第一,但他要做的產品不僅僅是考慮科技的前瞻性,還有一點就是通用性。而華為跟索尼合作,他要解決的是索尼晶片與自家演算法,並且經過不斷的試錯去驗證。比如華為透過更換色素和演算法,使黑暗情況下的進光量得到提升,這都是透過嘗試才研發出來的。這要深度參與到供應商的供應研發中,所以X600是華為專供的晶片。而小米所謂的參與高通865的研發,結果就是友商都在使用。這就是深度參與合作的區別,合作有很多種,但深度參與就不一樣了。你們覺得高通在基帶當年的技術會不如小米?下載速度會跟小米扯上關係?這牽扯到很多關於通訊的技術。沒有一定的通訊技術,你是沒辦法深度參與的。這跟記憶體一個道理,如果華為對記憶體沒有技術底蘊,他幹嘛要自己研發?如果他要自己研發,那麼肯定有幾年的投入在裡面,然後透過跟其它供應鏈廠家深度合作,開發產品。開發出來的也會特供與華為。因為這才是共同研發的合晶。因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東西怎麼樣,怎麼樣才會最好。答案就是在不停試錯中尋找。所以華為沒必要自己搞記憶體,但他可以透過自己的技術,尋找優質的合作伙伴。
-
19 # 宇瞰乾坤
華為有自己的儲存卡啊,NM卡,我手機上的外接儲存卡就是。華為不是不能造記憶體,而是記憶體有國際標準,沒必要在這方面獨樹一幟再建個記憶體廠,向記憶體製造商下單訂製即可,蘋果也這樣啊,幹嗎非要華為不這麼作呢?!
回覆列表
一心不能二用。華為在其他技術方面投入的太多,精力以及資金不能全投入到另一個重點技術領域開發。掌握如今現有的技術,完善更新才是重點。一旦偏離了方向只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