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時期死得最慘的名將。
12
回覆列表
  • 1 # 吃遍美食界

    第10名 呂布

    老子號稱戰神,打遍天下無敵手,劉關張一起上也只能跟我打個平手。這B武力高別的方面卻是一塌糊塗。論人品為了金珠名馬殺丁原,為了美女殺董卓,難怪老張喊之三姓家奴。本來在丁原帳下混得挺好的,當老董乾兒子也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至少18路諸侯聯合討伐都扳不倒。

    笨就笨在不知道自己是創天下的料,上天安排好的人生陽光大道不走,非要自立山頭.老董掛後過起流浪江湖的日子。更笨的是自己又是亂結仇家。趁曹操遠出端了他老家,在袁紹處又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作風,本來劉備收留了他,卻狠心搶了他的徐州。弄得曹劉聯手反撲,最後白門樓下活活困死,手下倒戈一大半.本來老操想留他一條活路,結果被劉備一句"丞相可聞丁原董卓呼"給要了命。這笨蛋死得不冤,從殺丁原起就一路走錯棋。

    為名將者,一不能過於貪財色,二不能剛愎自用,三不能亂結仇,四不能狂妄自大,不然即使單挑天下無敵也是遺臭萬年.畢竟戰神大人之死不能算冤枉,姑且給他上個榜排第10吧。

    第9名 龐統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劉備手下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時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為名將者,凡事必須謹慎而行,不要抱僥倖心理,另外不要過分貪功.老龐畢竟算是死於西川名將張任箭下,總比後面幾位好點,第9名。

    第8名 夏侯淵

    初期隨曹操征伐,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後率軍駐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張魯降曹操後夏侯淵留守漢中,與劉備相拒逾年,於定軍山被劉備部將黃忠所襲,戰死,諡曰愍侯。

    妙才將軍算曹董的半個親戚,自從曹董自立山頭起就跟著混,名副其實的開國元老.南征北戰多年,曹董自然虧待不了他。雖然在三國里名氣沒5虎將那麼響亮,但好歹也是個有名的人物。

    跟黃忠對戰天蕩山,卻昏著頻出,最致命的錯誤就是輕敵,中了對方以逸待勞之計。連衣甲沒穿武器都沒拿就被個老頭一刀劈成2斷.曹營名將大都是病死,他成了被敵人斬殺的第一人,不光彩啊。

    為名將者,最忌輕視敵人,就算對手是個老頭也要認真對待。

    第7名 張頜

    張郃( -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此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後任蕩寇將軍。219年,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於定軍山,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後屯陳倉。

    曹丕稱帝后,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徵西車騎將軍。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

    本是袁紹麾下的猛將,投靠了曹操後可謂找對了主子,大小數百戰,雖然贏得少,功勞不大,但比起張遼等猛人算是活得長的了.本來人生劃個句號,病死在床上也不枉戎馬一生,卻還不知足地想立次大功。逆司馬大人成功的堅守不出的戰略方針而行,結果中計而亡。今日圍獵,本想擒馬卻誤中一獐。諸葛大人對他之死的評價...張頜跟龐統一樣,都是當了上級的替死鬼。

    為名將者,必須堅決服從上級的正確領導方針。

    第6名 張飛

    張飛( -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範強、張達刺殺。

    張三爺勇猛無比,光一聲吼都能嚇退百萬雄兵.可惜並非智商低,而是那永遠也改不了的火暴脾氣。自從跟著劉備起,鞭督郵,丟徐州等等都是這壞毛病亂的事。可惜人老了,脾氣依然沒變喝了點酒就打部下,結果自己卻被兩個無名小將趁著爛醉給做了..恥辱啊!

    為將者,有點酗酒的壞毛病免不了的話,至少要做到體恤部下,不然就算你是一代名將,到頭來也會冤死在自己人手裡。

    第5名 劉備

    劉大爺一生多災多難而有驚無險,東混西闖卻是每次都必逢凶化吉.在曹操,袁紹麾下混飯,東吳抱得美人全身而退,躍馬潭溪,與龐統換馬逃過一劫...本來西川打下1/3江山又稱帝,好日子開始來了,卻為了報義弟之仇舉傾國之兵伐吳。意氣用事遲早誤事,這話說得沒錯.要是他像曹操一樣*猾一點,說不定東吳就給滅了。還是被仇恨衝昏了頭,火計自己的軍師已經不止一次讓曹操吃苦頭了,沒想到居然自己也不提防.最後大敗白帝城鬱悶而死,怪誰呢

    為將者,小不忍則亂大謀。行事要從大局著想.另常言道君子報仇10年不晚。劉大爺確實急了點,要不是有諸葛亮這樣的治國良才在,不然蜀國早就一蹶不振了。

    第4名 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漢末名將,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人。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於巴丘(今湖南嶽陽),年僅36歲。

    本來公謹大人文武雙全,人又長得帥,婚姻生活也美滿,24拜中郎將,事業也是紅紅火火,赤壁一戰後成了救國英雄,男人做到這份上還有啥追求 但他千不該萬不該跟諸葛亮卯上勁.人家臥龍先生就是比你棋高一著.學學司馬咦,你比我能是吧,我承認,我打不過你還躲不過你嗎 老子就是關門不出,就算穿女人衣服也不跟你打.最後你比我先病死了就是我贏了。公謹大人說白了就是嫉妒心重,心胸狹窄,與諸葛亮3次鬥智3次大敗.最後被活活氣死,怪誰 臨死前還要埋怨上天"既生瑜,何生亮",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於上天的不公.我靠,老天爺已經夠讓你風光了,還想怎樣

    為名將者,遇比自己更能者當甘拜下風,能伸能屈方為大丈夫。

    第3名 魏延

    魏延( -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三里店)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如果5虎將好比籃球場上的主力,那麼魏延就是最佳第6人。擁有不遜於5虎將的武力,雖然與諸葛亮不和,為人又屢次自作主張行動,但南征北戰戰功也算顯赫。本來諸葛亮知道其日後必反,卻因為當時國家缺乏人才而一直留用。老魏早期自作聰明吃了點苦頭後收斂了許多,好不容易等5虎將死光了,諸葛丞相歸天了,老子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出頭了。

    結果傲橫得大喊"誰敢殺我"最後被馬岱背後一刀給剁了。老魏可謂是機關算盡,本來做人忍聲吞氣了大半輩子要是再謹慎點,說不定蜀國劉家就改姓魏了。最後得意過頭了,沒想到諸葛亮臨死還留了條殺他的妙計。老魏一生真是活得辛苦,死得憋氣。

    第2名 關羽

    關爺爺之死悲劇色彩太濃了,本來他把守的荊州,東吳和曹家都剴覷已久。

    劉備欠的債到頭來卻是拿他的命來還..關大爺可謂有勇有謀,俠肝義膽,忠心不二,又義薄雲天.曹家來強打,老子水淹你七軍.孫家來陰的,老子單刀赴會,想要我命先問問手上這把大刀.孫曹兩家最後聯手來打,關爺爺英雄一世糊塗一時,大意丟荊州,敗走麥城.死得冤枉,人生如戰場,就算英雄一世,一著不慎,全盤皆輸。關爺爺之死實在是可惜了......但好歹比他三弟死得光榮點。

    第1名 典韋

    典韋( -197年),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陳,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別的名將要麼技不如人被斬,要麼人生一個失誤鬱悶而死..三國裡沒有像他這樣因為為主子嫖女人放哨而被敵人陰了這麼窩囊死的.好歹惡來兄也夠忠心,臨死都不忘監守崗位,沒了武器挾2個敵兵當武器.本來憑他本事逃跑不成問題,該說他傻呢還是說他忠誠呢...曹董對他的悼念還算很傷心的"吾今日不哭子侄,唯哭典韋耳.."

  • 2 # 清史宴

    三國時期死的最慘的名將應該是鮑信,他是曹操的鐵桿兄弟,當年他和曹操為了鎮壓農民起義,在於農民軍廝殺的過程中,為了保護曹操,被農民軍剁成了碎塊,戰後,曹操派人尋找鮑信的屍首,結果是挖地三尺,也沒有找到,最後在一個戰俘那裡得知鮑信已經被亂刀砍沒了,曹操為此,傷心欲絕,無奈之下,只好找人用香木模仿鮑信雕刻了一個木頭人,然後穿上鮑信的衣服下葬了。

    鮑信是為了保護曹操而死的,不過曹操也沒有虧待他的家人,鮑信的子嗣都得到了曹操的優待。

  • 3 # 南門太守

    為將者當拼死沙場、馬革裹屍,死不足怕。但要說到死狀慘烈,三國時代以下幾位將領屬這種情況:

    姜維:死後被剖屍取膽

    姜維兵敗投降,臥薪嚐膽,試圖復興蜀漢,但再次失敗被殺。

    魏國將士氣憤於姜維策動鍾會謀反,《世語》說他們把姜維的屍體剖開,“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淳于瓊:死前被割掉鼻子

    淳于瓊字仲簡,早年與曹操、袁紹皆為“西園八校尉”之一,是老朋友、老同事,後跟隨袁紹,烏巢一戰淳于瓊力抗曹操,失敗後曹軍對袁軍俘虜實行割鼻術以打擊其心理。

    《曹瞞傳》記載:“割得將軍淳于仲簡鼻,未死。”淳于瓊隨後被帶到曹操面前,景象應該相當慘,連曹操都吃了一驚,驚歎:“何為如是?”

    典韋:身中數十刀後被割頭

    曹操徵張繡之戰中由於大意惹張繡、賈詡突然反叛,為保護曹操,典韋與敵人力戰,《三國志》這一段寫得足以讓人心驚:“時韋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

    但畢竟寡不敵眾,典韋左右死傷略盡,他本人“被數十創”。典韋與敵人短兵接戰,“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最後典韋“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敵人“乃敢前,取其頭,傳觀之,覆軍就視其軀”。

    孫策:遇刺破相難接受

    孫策遇襲受傷,中箭在面部,傷得挺重,《三國志》記載:”卒與客遇,客擊傷策,創甚。”

    本來還算不上多麼慘,《吳歷》說醫生認為可以救治,只是要“當好自將護,百日勿動”。孫策引鏡自照,看到傷情,發現已經破相,這位英俊將領難以接受,大悲,對左右說:“面如此,尚可復建功立事乎?”孫策“椎幾大奮,創皆分裂,其夜卒”。

    呂布:被人活活勒死

    曹操白門樓殺呂布,史書記載是“縊死”,也就是勒死的。

    呂布號稱飛將,也曾打得曹操、劉備、袁術等人落花流水,也建立過不可小視的功業,落到這樣的地步,想必臨死前的幾分鐘裡他的心裡難受至極。

    孫堅:當場腦漿迸裂而死

    孫堅奉袁術之命打劉表,在一次追擊劉表部將黃祖的戰鬥中了埋伏,《三國志》記載,孫堅追到一片竹林中,“祖部兵從竹木間暗射堅,殺之”。

    但《英雄記》和《吳歷》的記載略有不同,它們認為孫堅追的人不是黃祖而是劉表手下另外一個名叫呂公的將領。孫堅追擊呂公,進入山中,呂公命人用石頭攻擊孫堅,孫堅頭部被石塊擊中,“應時腦出物故”,也就是當場腦漿迸裂而死。

    上面這幾位都是叱吒風雲的一代名將,死得也都比較慘。相比而言,淳于瓊之死應該是最慘的吧,死前他的身心都經受著巨大而難以忍受的痛苦。

  • 4 # 六甲番人

    廣義的三國從公元184年開始,跨度大約百年,其間名將輩出,卻少有善終的,於是有人排出死得最慘的十大名將,包括:

    1、于禁:關羽水淹七軍,于禁被擒投降,後投東吳,屢次受辱,回魏後常遭他人嘲笑,羞愧病死,諡號厲侯。

    2、呂布:兵敗欲投降,卻被曹操縊死;

    3、夏侯淵:定軍山輕敵,被黃忠襲殺;

    4、張頜: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退守祁山,張郃被司馬懿強行命令追擊,最後於木門谷中箭而亡;

    5、張飛:睡夢中死在部屬刀下;

    6、魏延:被誣造反,而後被殺,死後夷滅三族;

    7、關羽:兵敗撤退時被馬忠擒斬;

    8、典韋:寡不敵眾戰死;

    9、姜維:劉禪投降後,假意投降鍾會並勸其反叛曹魏,可惜兵敗一起被殺,死後被挖膽;

    10、龐統:進攻劉璋時中流矢而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白和杜甫你們覺得誰更厲害?更喜歡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