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094685476997
-
2 # 機械美學摩托車
你好,我是精神分析流派諮詢師Mr.趙,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科胡特關於自信給予了明確的解釋,他的意思是,當活力能夠滋養自體時,就是自信。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但是不存在A相信A,只有A相信B。所以說,自信是相信自我的另外一部分,這就是關係視角。可以理解為是內在的父母對內在的孩子充滿信心,這是發生在關係中的。與之相似的,“自卑”就是內在的父母不相信孩子;“倔強”是你不愛我又想讓我聽你的。
-
3 # 石頭心y
你好,我是元十三限,對於自信這個話題我有點不成熟的小想法與你分享。
所謂自信,簡單來說是指自己相信自己。但是自信,我覺得是一種結果,並且可以影響一生的因素,而不是一種過程,更不是與生俱來的。自己相信自己的形成,更多的是源於他人相信自己,或者是基於某種事件試自己相信自己,所以說,一個人自信的形成,父母這第一任老師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這也給我們家庭教育一點小建議,鼓勵式教育確實可取的,最起碼對於自信的形成有一定的幫助。
關於自信的重要性,我覺得不是能用文字所表述的,因為你品,你細品,一個有自信的人,到哪裡都是發光的。
-
4 # 田曉容心理諮詢
自信是一個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程度。是一種主觀感受,既然是主觀感受,就跟實際的能力無關,所以自信是一個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程度。
自信關乎一個人人生的方方面面,婚姻、財富、地位都跟自信有關。
比如說婚姻,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是高的,相信自己是好的,在找另一半的時候,他就會傾向於找跟自己門當戶對,或者說各方面條件相當的另一半。反之,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比較低,他就會傾向於找在實際生活中各方面條件都比自己差很多的人為伴,他找的另一半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地位相貌還是能力,可能都比自己要低很多,這樣他才會覺得安全,才會覺得可控,因為他相信自己就值那麼多分!
財富就更不用說了,如果一個人內在認為自己不好不值得擁有那麼多財富,哪怕他的能力再強,能掙更多的錢,這些錢可能都會被他以各種各樣的理由花掉,也就是說他沒有辦法擁有財富!
所以自信關乎人生的方方面面,以至於關乎到一個人的命運!
-
5 # 胖虎妞001
自信其實是發自內心的對自己的認可,自信不是自大目空一切,不是沒心沒肺嘻嘻哈哈。
自信的人會有悲傷,痛苦,失望等情緒,自信的人會失敗,會亞歷山大,會焦慮等,不過自信的人不會活在這些情緒裡或者被這些情緒左右太久,他們會從壓抑中找到支柱,從茫然中尋找方向,從泥濘中看到路的方向,自信可以化作力量,可以化作陽光,可以化作彩虹,可以化作任何可以支撐的方式。
自信的人會不斷的肯定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這是從自己身體的內部散發出來的東西,不會因為外界的影響就失去的東西。
-
6 # YOYO情感
人是我的,錢是我的,自信的人生無需“將就”
圖 | 源網路
人是我的,錢是我的,自信的人生無需“將就”
自信的人生無需“將就”00:0019:47【摘要】很多人問我,如何把一團亂麻的日子過好,總結了很多案例之後,也許答案很簡單,兩個字吧“自信”。只要你真實的擁有了自信的生活態度,日子再難都可以過好。因為生活狀態是由生活態度決定的。
---START---
在生活中面對婚姻問題,總能聽到這樣的話“不要要求那麼多了,能佔一樣就不錯了,誰家的日子不是將就著過”。這樣消極的聲音讓沒進入婚姻的年輕人恐慌,讓進入了婚姻圍城的人絕望和固化。的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關係,那幸福而長久的愛情真的就只能是傳說嗎?
之前看梁文道老師的《一千零一夜》講書節目,忘記他在講哪本書時候說過,如果愛情真能像書中那麼美好,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追隨了,美好是因為實現不了。也許說的有道理,因為我們雖然每天面對最多的是人,但最不瞭解的也是人。即使是父母、子女、伴侶、戀人,你們朝夕相處但最多的不理解和無可奈何也是來自於他們。
因為人與人的相處迷霧重重,明明是最親的父母卻總也不能理解孩子的選擇;明明為了孩子好為什麼卻總是不歡而散;明明為他付出那麼多最後怎麼走到離婚的地步;就是這些各自的委屈讓我們即使在最親近的關係裡也越來越被動,無從走的更近卻又不甘心放手離開。
人生總是會出現很多問題,問題出現了並不可怕,去解決就好了,而且一定不被動要主動。“且行且珍惜”潛臺詞好像是:我知道問題一定不是你單方面的,我們都有問題,事情既然發生了我們一起解決和應對。
的確後面的事情讓我看到可能當時的迴應,也充滿了忍痛保全的成分,可當時這個迴應的姿勢卻滿滿的自信。
很多人問我,如何把一團亂麻的日子過好,總結了很多案例之後,也許答案很簡單,兩個字吧“自信”。只要你真實的擁有了自信的生活態度,日子再難都可以過好。因為生活狀態是由生活態度決定的。
比如,一個老太太他大兒子是賣傘的,二兒子是賣布鞋的。老太太總是因為兩個兒子愁眉苦臉,為什麼呢,因為雨天的時候老太太會感嘆二兒子的布鞋不好賣,晴天的時候感嘆大兒子的雨傘不好賣。大家就勸她,你怎麼不反過來想呢,雨天開心大兒子可以賣掉傘,晴天歡喜二兒子可以賣掉鞋,可老太太說,你們不是當事人你們不知道我的苦啊。
這就是生活態度,而這樣的生活態度就是由一個人的自信度決定的。簡單說,老太太就是想求完美,求所有事情都隨心所欲,沒有麻煩沒有變故,這怎麼可能呢。自信絕對不是完美,如果一個人凡事都追求完美那是自戀。而且即使你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就真的萬全了嗎?我們是普通人,很渺小,即使是天才也不是全能的啊,也只是某一方面而已,而你所有的萬全都是為了抵抗你對自己的不自信和對未知的恐懼。
我有一個來訪者和我說,她凡事追求完美,然而她有嚴重的拖延症。大學時她每次都要求作業完美,但又覺得自己很聰明很快能完成,於是一拖再拖,到晚上很晚的時候發現做不完了,更做不完美了,於是就會放棄這次作業,她給自己的理由是湊合完成還不如不做。
這個姑娘不是隻有這一件事是這樣的,包括她和朋友、親人、愛人的關係也是這樣。我把我認為最好的都給你們,即使我不想給,但為了從你們那裡得到完美的回報我也要這麼做。
於是,只要你們不無條件的滿足我的時候,你們就不完美,你們就不配成為我的親人、愛人和朋友。剛開始給她做諮詢的時候覺得她好像什麼都很明白,有一種非常容易走出來的感覺。慢慢接觸了幾次才發現,原來她懂得所有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自己的人生,因為她的道理都是用來要求別人讓自己滿意和完美的。就像大學作業一樣,她希望自己有魔法可以一下變出完美的作業,卻不去認真的完成。作業是沒有生命不能聽她指揮的,所以結果是沒做完不得不接受批評。
可關係中的人是有生命的,我的自戀指揮你們怎樣你們就要怎樣你們要給我的安全感埋單,不得違抗否則我就生氣就要鬧,都是你們的錯。
所以對於“完美”的執念從來都不是自信,而是恐懼與自卑的表現形式。真正的自信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別人的不完美,也能接受出現問題和很多的無能為力。因為只有問題出現了,我們才知道哪裡需要改善,這樣才能進步。而不是一成不變,世界萬物遵循變化的規律,違背現實就是一切問題的起源。
你是不是也看到了生活中那麼多所謂追求完美的人,為難別人也為難自己其實求的不是所謂的盡善盡美,而是阻擋所有對未知的恐懼和維護自己的控制慾,來滿足這個世界是可控的謊言。
那你一定想了解自信,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埃裡克森把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分為八個階段,0-1歲多的階段在孩子的人格發展上,重要的任務就是獲得信任感和克服懷疑感。
如果培養的很好就能形成希望的美德;相反就會發展成為膽小懼怕的個性。這種信任感來自於母職(主要撫養照顧的人)充滿愛的照顧。
如果一個孩子大多數的需求都能夠得到這個母職的充滿慈愛的充分滿足,孩子就能夠形成基本良好的信任感。就是這種慈愛友好的態度,會讓一個孩子感受到這個世界很愛他接受他,他是好的可愛的,並且他願意信任這個世界和自己的所有“自我”,這就是最原始的自信。
而這種自信會讓一個孩子在心中埋下“希望”的種子。
一個人一生越早能回答“我是誰,我能做什麼”這個自我問答,他就會越早感受到幸福和力量。
因為人生的成長就是一次次解決問題的過程,而自信“世界是可信任的,只要我自己能信任自己,別人也會愛我”。抱著這樣的態度去面對一次次的成長挑戰時,就算再難的問題來了也可以接受。
“我允許自己出現問題,也允許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弱很慢,但這並不是說我不好,而是我需要提高能力,所以我願意給自己些時間去努力做的更好”。
這樣就會在解決問題時輕裝上陣,不畏手畏腳,著力解決問題,即使有新的問題出現也充滿信心繼續前進,因為這就是人生進步的意義。
看到了吧,這就是一個真正自信的人遇到問題時,所抱有的態度。自信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做”,透過所有的“做”來完成確認自己存在的真實感。
在一兩歲的小孩身上,看到他們有衝動自己穿衣、吃飯,繫鞋帶,看到母親洗衣服、做飯、掃地,也有強烈的慾望想要參與其中。這個時候,母親的鼓勵、接納都給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感覺,這是一個人最初“自信”的源泉,即“我能做”!
如果在一個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中,家長願意放下自己的自大尊重孩子的天性,並且永遠以“抱持”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做的每件事,孩子就會在自主獨立中得到更多的認可“我可以”,從而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感和自信。
自信,可以被培養!
有人說是不是成年以後就沒有辦法再形成更飽滿的自信了呢?
不然,因為人的大腦一生都在發生改變,不論是意識還是潛意識,所以如果你想活的更自信,第一件事就是去培養自己的“自我效能”認真且腳踏實地的做事,這也是打破“完美預言”和控制慾的最好方法。
因為所有真實自信的人心裡都有明確的時間感,他們知道自己每天天點點滴滴做的事能長成什麼樣子,不會因為急於求成不得而放棄。也不會自大到認為自己要控制所有決不能失控,因為“解決問題”是他們最日常的姿勢。也不會自負的看不起別人,因為他們願意承認自己還差的太遠,所以每天問題都會出現。而且任何人只要能腳踏實地前進都可以很厲害,自己沒有特異功能,更不是天才。
最後,你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小方法提高自信。
比如,壓低你說話的音調,研究表明,當人們用更低的音調說話時,會感到更強大、更自信,而且更易於抽象思維。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 撒切爾早在科學界證實這個理論的前幾十年,並深諳此道。在她的政治生涯早期,為了獲得更多尊敬,她主動尋找發音訓練師,來幫助自己降低聲調。有些分析師表示,此舉給了她贏得1979年大選的機會。
擁有做自己的底氣,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值得擁有想要的一切,不論是你喜歡的人,還是你需要的財富。允許人生旅途中一切的發生,腳踏實地真實的去解決問題絕不逃避,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寶貴收穫,而不是“將就”的生活。
願你,成為一個真正自信的人。
我們吵過那麼多架,Ta幸福口服了嗎?快來看看
有這幾點表現,就說明你心理不成熟,看看你中了幾條!
讓女生心動的男孩有什麼特點?你佔幾條?你擁有她了嗎?
讓男生心動的女孩有什麼特點?你有嗎?
沒感覺了,是要真的分手嗎?
“N房間”裡被傷害的女孩,你是否以為離我們很遠,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很多!
---END---
相信我 帶你找到下一站的幸福
回覆列表
自信心的心理功能 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徵和心理狀態,也稱為信心。自信心具有以下的心理功能: 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需要。人都有一種表現自我、獲取認同的本能傾向。自信的人更容易被人認可,從而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自信心是人際交往的需要。現代社會是資訊社會,地球村正在形成,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距離正在縮短,而在日趨頻繁的人際交往中,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自信,更容易給人帶來良好的人際交往氛圍和人際交往效果。 自信心使人勇敢。自信的人總是能夠以一種輕鬆自然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複雜的情景或挑戰,表現出一種大智大勇的氣度。 自信心使人果斷。自信的人勇於承擔責任,不會因為事關重大而優柔寡斷,不會想著逃避不好的結果而瞻前顧後,因而會保持一貫的果斷作風。 自信心使人謙虛。自信的人更能正確對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可以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謙虛待人,不斷進步。 一個人一旦失去自信心,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而一旦有了充分的自信心,就可能產生強大的內驅力,燃起智慧的火花,最終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