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oterRunning
-
2 # 十八水
天賦異稟,後天又這麼勤奮,看見過博爾特訓練的影片,跪著哇哇吐,這麼高得身高,頻率絲毫不受影響,大步幅高頻率使博爾特無敵。唯一的缺點就是起跑,不過一米九五的身高起跑慢時可以理解的。
-
3 # 小胖尬聊
尤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1986年8月21日出生在牙買加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是家雜貨店的小老闆。
也許真的是天選之子,他的姓(Bolt)在英文中就有“閃電”的意思,後來人們也就順理成章的稱其為“閃電”。
他出生時把家人嚇了一大跳,因為啼哭的聲音非常大。父親非常喜愛博爾特,覺得孩子的嗓門這麼大,以後可以唱男高音,當個世界級歌唱家。
博爾特小時候非常頑皮,有一次,他往父親最心愛的帽子裡填充上棉花當足球踢著玩,父親知道後想教訓一下這個“搗蛋鬼”,但令父親鬱悶不已的是,自己根本追不到他。
少年時候的博爾特已是身高臂長,出色的身體條件讓他在體育老師的眼中脫穎而出。
但他並沒有一開始就接受田徑訓練,而是加入了自己最喜歡的板球隊,並且是學校裡有名的快速投球手。
在一次訓練中,教練發現他的下肢移動速度非常快,於是建議他去練練短跑。
博爾特十幾歲的時候,父親欠下一屁股債。此時,他的個子已經躥到1.8米,父親把他送到當地的體校讓他練習短跑。
在牙買加,窮苦人脫離貧窮的唯一途徑就是練短跑。
博爾特剛到體校的時候,訓練並不刻苦,常常偷懶。母親為了博爾特在體校能有出息,就多接裁縫活,一天要做好幾件衣服,賺來的錢大部分給博爾特買了牛肉等營養品。
母親因為幹了過多的重活,所以落下了腰傷。為了回報偉大的母愛,博爾特開始在賽道上更加刻苦地訓練。
1、地球上首位實現奧運三連冠的人。
2016年裡約奧運會男子百米巔峰對決,牙買加閃電俠博爾特以9秒81的成績奪得冠軍,完成了史無前例的奧運會三連冠!
2、博爾特的啟動速度其實比大多數短跑運動員都要慢。
本屆奧運會百米決賽上,他在起點上的反應時間為0.155秒,排在所有八位選手中的倒數第二。
3、但他的後程加速能力非常出色,隨著比賽的進行,在60~80米區間,他的速度無人能敵。
在2009年柏林世錦賽上,他創造了保持至今的9秒58世界紀錄,其中60~80米區間他用時1.61秒,速度達到約44.72公里/小時,這是人類目前僅憑自身肉體力量達到的最快速度。
4、憑藉著1米95的身高,博爾特平均步幅為2.33米,在60米之後一步最大能夠跨出2.67米,跑完100米平均只需邁出41步,而其他頂級選手平均需要45步,高下立判。
短跑比賽一看步頻(就是邁步的頻率快慢),二看步幅(邁出一步的距離),如果邁步速度快,同時跨步的距離又遠,那麼優勢就很明顯了。
我國選手蘇炳添的步頻(平均每秒邁出4.8步)其實比博爾特(平均每秒4.39步)要快得多,但在身高方面(1米72)太吃虧,平均步幅只有2.08米,也就是說他每一步都要比博爾特少前進0.25米——博爾特用42步完成100米,蘇炳添在42步時只跑到87.36米,還有近13米的距離沒有完成,這便是差距所在。
設想一下,如果蘇炳添有博爾特這樣的身高,打破世界紀錄指日可待。
5、博爾特能參加百米賽跑,得益於一場賭約。
比起百米衝刺,其實200米的距離才是博爾特的最愛,其19.19秒的成績也是現任世界紀錄。
但在職業生涯初期,主攻200米的博爾特被教練要求參加400米比賽,討厭長跑的博爾特於是和教練打賭,如果他在2007年的國家運動會上打破牙買加200米記錄,那麼他就不必訓練400米,轉而可以參加100米比賽。
結果顯而易見,一個天才因為一場賭約橫空出世。
6、博爾特真的非常厭惡長跑,他在訓練中從未一次跑滿1英里。
7、地球上最快的人類,養的寵物也是地球上跑得最快的生物。
2009年博爾特花了13700美元收養了一隻來自肯亞動物孤兒院的獵豹,取名叫做Lighting Bolt(閃電博爾特)。
8、博爾特的百米世界記錄有多厲害?
斯坦福大學生物學家Mark Dennyu於2008年在《實驗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研究文章稱,根據人體生理結構,人類所能達到的極限速度為百米9.48秒,博爾特已經無限接近人類極限了。
9、博爾特的身體條件其實並不完美,他天生患有脊柱側彎,這讓他非常容易受傷,但他透過自身的努力克服了這一缺陷。
博爾特在後來的訓練中透過加強背部及核心力量,儘量使自己不再那麼“脆弱”。
10、博爾特的訓練有多刻苦?
2012年,倫敦奧運會之後,博爾特公開了自己跟英國嫩模梅根·愛德華茲的戀情,不過幾個月之後,博爾特就被這位美女甩掉。
梅根表示博爾特的飲食極其嚴格簡單,這讓她受不了。梅根是英國的上班族,很難有自己的時間,而博爾特也因為長期訓練不能陪伴在她的身邊,她無法忍受兩人之間相隔的距離。
天道酬勤,再有天分,機會也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將自身優勢與後天的努力相結合,成就了今日的博爾特。
-
4 # 67244143
黑人天生 白肌就多 爆發力好 之所以博爾特這麼出眾 是因為他的身高在田徑運動員裡比較高了 腿長 步頻又快 爆發力 協調性又好 所以他跑得快是天賦加上合理的訓練 天賦決定上限
-
5 # 就是如此八婆
身體素質和技術特點的統一
• 博爾特身高1.96米,在當今的短跑理論界並不是跑100米的理想“材料”。有資料表明:世界最優秀的短跑運動員平均身高1.80米左右,很少有超過1.90米。
• 北京奧運會的事實也證明理論上的誤區,1米96的身高不是制約博爾特的因素,而是成就他的獨特優勢。大個子博爾特在比賽中的起跑加速能做到和其他參賽隊員一樣好,證明了大個子一樣具有完美的反應速度和強有力的起跑能力。這也印證了現在的百米運動員不再追求模板式的體型和技術動作, 而是向更加務實的方向發展。
蓋伊有著瘋狂的擺腿頻率、鮑威爾強壯的上半身、博爾特身材高大瘦長的雙腿和步幅開闊,都證明他們都是天賦異稟的短跑天才。
.博爾特的跑步技術符合當今短跑的技術特點
• 博爾特啟動快速,加速時間短,途中跑高頻,步幅大,踝關節的支援能力強,放鬆能力無人能及。表現出高步頻、大步幅、跑的動作有力、動作平穩、重心起伏較小,節奏感好,向前動作流暢、自然、協調的技術特點,柔韌性非常好 爆發力強,在途中跑階段頻率不變的情況下步幅大,協調性好,途中跑技術動作協調流暢提速快,30米之後就將變得無人能敵。整個短跑技術表現出高效和節省化。是對當今短跑技術完美的演繹
• 技術特點: 提前結束起跑加速過程博爾特的教練米爾斯認為博爾特這樣的身高,他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起跑選手,但他是一個途中跑高手。因此在前30米是他必 須下功夫有所突破的基礎上,又根據他的特點和優勢採用了提前結束加速跑過程,儘早地抬起上體,進入途中跑階段,儘可能早地讓加速階段過渡到途中跑階段。在北京奧運會的比賽中博爾特起跑加速階段以快速的反應、兇悍的後蹬迅速擺脫靜止狀態,良好的加速能力保持在所有隊員前列。
為了儘快的過度到他的優勢技術途中跑階段。在加速階段,博爾特減少了逐漸抬起上體的技術動作的環節,而是採用比別的隊員提早2—3步的時間提前抬起上體。我們透過比賽可以看到,博爾特抬起上體以後,能夠充分的利用和發揮他的途中跑優勢,只用了3— 5步就確立了領先的優勢,在整個起跑加速過程中充分讓技術和和自己優勢相結合,突出自己的個性化和優勢,在比賽中完美地展現出來。.完美的途中跑技術
他的步頻高、步幅大、動作有力平穩、重心起伏較小、節奏感好、動作流暢、自然、上下肢的協調的技術動作整個途中跑堪稱是博爾特最完美最有優勢的技術,博爾特能充分發揮身高的優勢,取長補短,制定適合自身特點的步頻和步長髮展計劃。透過博爾特的比賽錄影發現,在北京奧運9秒69破100米世界紀錄,以不可思議的40步就到了100米的終點超強的放鬆衝刺能力
• 我們看到博爾特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就像開足馬力的汽車,不用踩剎車, 任由已經得到的加速度隨慣性衝下去,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對短跑加速跑距離從生化角度講,100m跑主要的供能系統是 ATP—CP系統,而這個供能系統只能維持人體劇烈活動6~ 8s。當人們全力跑時,不論其運動水平高低,都將在第6s達到最高速度。達到最大速度後,只有順其自然盡力保持已獲得的最高速度才是明智的,這樣才不會破壞跑的節奏。企圖再加速只會造成緊張而使技術動作變形,使跑速急劇下降。
• 解讀“運動中放鬆的好處”
• 1.放鬆能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減輕高速跑中大腦皮質的負擔,加快大腦皮質運動中樞興奮與抑制的轉化速度,
• 2.有利於步頻的發揮。
• 3.放鬆能減少肌肉本身對抗肌的阻力,增加使肌肉伸展性、關節靈活性、全身的協調性以及柔韌性,增加肌肉收縮前的初長度,有利於加快肌肉收縮速度和力量,來提高步幅。同時減少能量消耗,提高能量利用率和速度耐力。 穩定的心理狀態
回覆列表
1、臂展超過2.20米測量資料顯示,他第七節脊椎骨到手臂腕骨之間的距離達到了驚人的99釐米。在沒有算上他兩個大手掌長度的情況下,博爾特雙臂展開的直線長度已接近兩米。而我們所知的常識是,正常人的臂展基本與身高相同。而博爾特的情況卻與這個國際通用的人體標準完全不符,因為他赤腳測量的身高只有1.94米。因此,博爾特的身高和臂展看起來才顯得那麼不符合“比例”。
一個可以肯定的事實是,按照博爾特自己的身體比例,他的手掌長度可達20釐米,這意味著他的臂展將超過2.20米。
2、腿長超過1米
我們每次看博爾特比賽,也都會驚歎他的那兩條大長腿。據測算,博爾特從腰際線到腳跟的長度達1.16米,而從兩腿分叉處到腳跟的距離也達1米。正因如此,我們會感覺他跑步時每一步都邁得如此之大,同樣的距離,別人要跑兩步,他只用跑一步半。百米賽道,博爾特用41步即可跑完,他平均每一步的步幅都達到2.44米,最大步長達2.65米。而其他選手則可能需要45步以上才能跑完。
3、腿圍達64.5釐米
要想跑得快,光腿長還不行,必須得有支撐腿部擺動的爆發力。腿部爆發力來自肌肉。通常,舉重和健美運動員的腿部肌肉力量十分突出,而博爾特的腿部肌肉力量絕不遜色。大腿圍度是考量肌肉力量的重要指標,成年男性的標準大腿圍為身高乘以0.293,這樣算來博爾特的標準大腿圍只有56.85釐米,但事實是他的大腿圍度超過了標準近8釐米,達到了驚人的64.5釐米,這甚至已超過了一些舉重運動員或者健美運動員。
科學家曾嘗試用數學方式解釋博爾特的秘密。
根據數學模式分析,博爾特在柏林創造世界紀錄9秒58時,他實現了每秒12.2米的速度,相當於27英里每小時。
科學家小組精確計算了博爾特的能量達到峰值(最大力氣)發生在比賽的最後一秒內,此時的速度只有他最高速度的一半左右。
這是因為達到高速之後,空氣阻力減緩了他的前進,所以他才會消耗更多的能量。
他們也發現博爾特肌肉產生的能量提供給運動所用的不到8%,而剩下的全部用來對抗空氣阻力了。
在比較了博爾特在不同海拔和氣溫下的體重後,科學家們得出了他的風阻係數,即用來衡量單位面積的阻力——這個數字比普通人都要更低,也就是說會受到更少的空氣動力影響。
“他身上具有大量的快速抽動的肌肉纖維,可以快速給出反應,配合加速他的步伐,所以他才能跑得跟閃電一般迅速。”他還提到,如果博爾特的起跑反應速度能夠再快一點,同時在一個有點順風、海拔更高的空氣阻力較小的地方比賽,那麼他的紀錄還會有很大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