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鄉村故事瘋一把

    矛和盾,

    先後而生,有了矛的長驅直入,相應而生盾的牢不可破。——那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一剛一柔,一攻一守。矛用來進攻,盾用來防守。——光腳的還怕穿鞋的!

    若勢均力敵,則相互對立;若一方勢勝,則對方遭殃。——要麼凱旋而歸,要麼戰死沙場!

    矛和盾都可用來攻,都可用來守;對立而同一。—— 左手矛,右手盾,可攻可守!

    如果某一超強大的力量同時掌握著堅矛利盾(應該是利矛堅盾)的話,和平就會遭到破會;它會用很多種吃法吃掉其他各方;就像現在的美地鍋——最好的辦法是:聯合一切可聯合的革命力量,放到那個大傻瓜!

    矛盾是可以化解的——矛若不再攻,盾可不用守,矛可用來支帳篷,盾可用來當井蓋!

  • 2 # 脈動12345

    如何看待茅與盾呢?

    茅與盾在古代是的兩種不同的武器。茅的特點是穿破力強。盾的特點是防守性好。有一個人又賣茅又賣盾,別人就問,拿你的茅刺你的盾哪個更厲害呢?這個人便不說話了。常常用來說一個人說話的不嚴謹。

    現代戰爭中矛和盾已經退出舞臺。但是這種相互對立又統一的思想哲學卻依然是卻被廣泛使用。

    矛盾,反應了事物對立統一、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一種狀態。

    事實上,矛盾是事物狀態的一種普遍性,中國道家思想中的二元對立恰恰是說這種存在和對立。一方因為另一方的優勢而存在。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便不存在了。相互制約才能相互存在和改變。

  • 3 # 鬼影問道化真身

    在古代,長矛是攻擊性武器,當然長矛也具有防守的功能。

    為了應對他人的主動攻擊,有人採取了被動防禦舉措,因而誕生了“盾”。

    “盾”雖然不具有直接攻擊力,但是“盾”作為純粹的防衛武器,因為其功能單一而純粹,所以效率很高,價效比很高。

    雖然“矛”的威懾力很高,“盾”也不是完全堅不可摧,但是“盾”的高性價比,卻讓人更為迷念。因而“盾”的思維方式在人類社會中,大行其道。

    漢字很有趣,“盾”加“彳”就是“循”,“循”有遵守固有秩序的意。“盾”加“辶”是“遁”,“遁”隱含“逃避”的意思。

    通常富貴致極的人,不希望世界有任何改變(逃避競爭),他們希望一切都遵“循”舊有秩序。對他們來說,一切改變都有風險,都意味著高成本,因而只有較為純粹的防守,才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價效比最高的選擇。因此,頂級富貴階層,十分推崇“盾”的思維方式。

    因此,秦始皇為了守住中原富貴,而修築長城。漢武帝為了皇權永固,而獨尊儒術。西方殖民者為了奴役全世界,而大搞種族主義,宣傳“白人至上”。美國為了霸權永固,而回避“公平競爭”精神,甚至還在千方百計的阻止“全球化”程序。

    “盾”的思維方式,固然價效比高,但是會阻礙社會進步,“盾”可以擋往“矛”的N多次攻擊,但是總有一天“盾”會被“矛”擊破。

    因此,歷史上的大國,強大到一定程度後,就會不思進取,就會千方百計的構築“神盾”,試圖以此擋住一切挑戰,進而實現“江山永固、富貴永昌”的願望。只可惜事與願違,“神盾”遲早會被“矛”擊穿,皇帝終歸得輪流做,大國總被小國滅。

    總而言之,“盾”雖好,卻不可依賴,一旦過度依賴“盾”,而失去了銳氣,就遲早會被“矛”擊殺。在一手擁“盾”的同時,必須一手緊握“矛”。沒“盾”不一定會被滅,沒有“矛”一定會被滅。

    我們可以手中無“盾”,但是決不能手中無“矛”,沒有銳器、沒有銳氣丶沒有進取心,不但會遭人蔑視,也很可能會不得好死。

  • 4 # 浮木盲龜

    西方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東方人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然後西方人想也不想,隨即便拿起矛野蠻地去戳盾,結果盾陷,他們丟開矛開始拆解、研究盾,找各種材料試,設計結構、改造工藝,好了,造了一個新盾,又拿了矛去戳盾,這下矛折了,他們又去重新改造矛,反反覆覆,沒完沒了。

    東方人在一旁看著西方人瞎折騰,心裡嘲笑怎麼會有這樣的傻子和野蠻人,說我們的古人早知矛盾論了,你們西方人怎麼理解不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正確客觀的評價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