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爾雅休養札記
-
2 # 孩子成長營
辦法不是沒有!就看有關遊戲廠商是否真的作為了!
當前,未成年人沉迷手機遊戲,真的是個大問題,家裡有孩子的,都有著切膚之痛,有多少家庭因為遊戲鬧得雞飛狗跳,甚至大打出手……然而,孩子們還是沉迷遊戲,一天玩十個八個小時,都不覺得累,曾經有個家長說,他家孩子玩了21個小時,我的天啊……
有多少本來和睦的家庭,因為孩子玩遊戲,孩子變得不愛看書,不跟家人溝通,甚至連電視都不看,因為遊戲有著天生的魔力!讓你越玩越想玩,根本停不下來!
有資料統計,2019年,中國的未成年網民已達1.75億,未成年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這是多麼龐大的資料,又是多麼高的普及率。
河北一位家長反映,孩子玩遊戲充值3萬多,遊戲防沉迷系統如同擺設:
你看,儘管早在今年8月,教育部、新聞出版署、中央網信辦等機構都聯合下發通知,必須重點落實使用者實名認證,但是,問題並沒有解決!
實際上,要解決孩子們沉迷遊戲的問題,並不難:真正落實好實名認證和人臉識別,就沒有搞不定的事!
一方面,實名認證可以將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真正分開,對未成年人,嚴格控制遊戲時間,可以比現行政策再緊一點,比如週一到週五,根本不讓玩遊戲,週六週日,各一個小時,這個很容易做到吧!
另一方面,嚴格執行人臉識別!這個技術現在已經爛大街了吧!這就杜絕了孩子使用父母等成年人身份證註冊賬號的問題。
你看,支付寶人臉識別支付,你看出問題了嗎?
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不作為!
眼看著近2億的未成年網民,這正好是非常沉迷遊戲的“愛好者”,同時又是“消費力很強”的消費者,如果都人臉識別了,遊戲公司怎麼掙錢?所以,各大廠商,打的什麼算盤,不說自明!
開發遊戲,國家還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是要鼓勵廠商開發有價值的遊戲;
國家並不支援一心想著挖老百姓錢財的遊戲;並不支援整天坑害青少年的遊戲……
孩子們沉迷遊戲,家長肯定難辭其咎,但,真正的問題還在於遊戲廠商,置2億未成年人的未來於不顧,一心只想賺錢,這樣的企業遲早會狗帶 !
-
3 # 做好自己283761916
黨和國家要下決心禁止網路遊戲,禁止這種精神毒品,精神瘟疫,應和國際衛生組織的真實判斷“網遊毒品易促人得精神病”果斷不畏強暴禁止網遊傳播,從根本上消除原頭,象當年國令出動派出所,公安拉走街上電子遊戲機集中公眾監視下銷燬一樣作禁止理,給家長扣帽子是別有用心的人避實就虛,轉移問題的重要方向,是遊戲財團為淹蓋,躲避真實害人嘴臉而使用大量水軍亂點鴛鴦,亂指導方向的陰險行為!我是被騰訊網遊毒品深害的家長,我痛恨網遊公司為了錢散盡天良製造,販賣,傳播網遊精神毒品!我深知根源,罪歸何方!
-
4 # 小美李老師
最主要的是家長不配合老師,不給孩子買手機,不讓孩子玩,多和孩子在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和孩子一起鍛鍊,溝通,讓孩子多讀書,多參加一些活動。孩子就會找到有趣的事做,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就不會更多沉迷網路遊戲了。
-
5 # 一顆痛苦的子彈
我相信科技的力量,電子遊戲開發商完全可以透過實名制或者人臉識別限制未成年人玩遊戲,當然這個需要法律或政府要求。
未成年人由於缺乏自律,難以主動拒絕電子遊戲的誘惑,所以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管控。從家庭責任來說,要將小孩接觸手機的時間作出限制;學校則要明令手機禁止入校;社會要對開放給未成年人使用電子遊戲的場所進行處罰,對電子遊戲生產商進行制約。
-
6 # 東籬公子w
強烈要求國家禁止網路遊戲毒害青少年!在孩子的最好的年華,學習的黃金時段,他們沉迷遊戲。耽誤學習不說,導致他們對除了遊戲之外的事物基本不感興趣。對大自然、對書籍、對陪伴家人都不感興趣。只有一部手機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物品!家長無可奈何!
這樣下去,多少青少年毀於遊戲,國家的教育和未來又在哪裡?
-
7 # 九眼藕粉
國家禁止網遊可能性不大,網路遊戲現在發展到可以參加國際比賽,應該要正確面對這個新鮮事物!在18歲之前,尤其是高中畢業之前,應該禁止玩網路遊戲,這個沒有錯!但成年人就沒有必要禁止,只要玩的時間合理,不是壞事,可以適當減壓,他們應有自制力,可以控制能夠合理安排。的確難以控制自己,有網癮的時候,建議適當參加戶外活動,旅遊,培養自己學習、生活、工作的其他興趣及愛好予以解決!
-
8 # Excel泉水永恆
堵不如疏,家長強硬不讓孩子玩,他就找藉口找理由出去玩,出去管理更不上,惡性迴圈!怎麼辦?還是像酒駕一樣有規定,禁止就是禁止,沒有其它商量的餘地,讓所有人都知道,玩就是另類,開發收限制。但是遊戲也要發展,如何良性發展?特別規定範圍?年齡?指定地點?這需要政府的大舉措。
-
9 # 使用者106495368515
首先沉迷遊戲和網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遊戲成癮和網癮現在已被列列為精神疾病。和過去的酒癮,毒癮是類似的精神類疾病。
網癮和酒癮一樣都屬於輕度的精神障礙,既要高度關注,也沒必要過分緊張誇大他的危害。
網癮既是一種行為障礙和人格障礙那麼戒除網癮最重要的就是行為治療。可以加上正念治療,認知治療 ,焦點治療和意義治療等方案。
只要做好了,激發病人的求治動機,切斷網癮的環境,做好健康教育,給予親情。 培養新的生活樂趣替代網路,手機。嚴重的給予藥物治療,可以得到有效康復,不用過分誇大它的危害。
-
10 # 青少年健康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說說這個——網路遊戲不是精神毒品,但是如果成癮了那就是海洛因。
下面的這個連結是人民健康網所發表的(遊戲非毒品玩一下不用擔心“被精神病”):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0620/c14739-30068543.html
其實,我們現在考慮的,不是如何將電子遊戲完全給消除,如何打壓電子遊戲,如何禁止電子遊戲。而是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讓孩子自己有自我抵抗的意識和適當的約束孩子的行為。
其實,孩子沉迷於手機,除了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低以外,還是缺少有些家長的正確引導。
就像上面有個答者說的那個農村的孩子,家中窮,本來是特別好的那個小夥子,因為不正確的行為,沒有家長和社會正確的引導,最終走向違法犯罪的行為。
其實,如果在他上學的時候,就和孩子講清楚網路電子遊戲到底都是有什麼危害和影響。向孩子說清楚,其實有些東西適度是可以的,甚至是可以使你的身心健康。不要以為你不和他說,或者就是嚴行禁止,他就不會去做。
如果在他上高中之前和他說清楚的話,或許,他就可能不會造成最終將母親推入血泊中然後獨自離開了。
手機遊戲和電腦遊戲,其實,在很多的地方是會鍛鍊一個人的各項能力的——邏輯思維,分析,運算,觀察等等能力。但是,過於沉迷的話就會導致不可改變的影響。
這個東西,就像是:小酒怡情,大酒傷身,強行喝酒喝傷肺。
而如果說如何解救的話,我想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開始進行:
1、源頭:從孩子的心理方面開始引導——遊戲是可以玩的,但是要限定好時間,類別(有些的遊戲確實是特別不健康的),知道什麼是好遊戲,什麼是不良遊戲。
2、工具:手機或者是電腦。如果家中有的話,你可以適當的控制一下,這些使用用具。
3、興趣:引導孩子除了玩手機以外,他們還可以有其他的興趣愛好。如果孩子有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又怎麼會一天到晚都是玩著手機,玩著遊戲呢?
-
11 # 小胖學泰語
對於那些長時間沉迷於手機遊戲或電腦遊戲的學生來說,最需要反思的是家長。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環境對我們的成長至關重要,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發現只有在學堂附近才能學習到更多的禮儀,這也是對孟子的成長和將來的成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很多孩子在家就是像父母學習,他們的言行舉止、一言一行都深深印在孩子的腦海裡,這正是家長們的言傳身教。不管好壞,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說是沒有辨別能力的,孩子只能全盤吸收,不僅吸取家長好的禮儀,同時也不摒棄家長的壞脾氣。前幾天看到一則影片,父親躺在床上玩遊戲,孩子在父親的邊上看著,隨後孩子母親教育孩子,說:“爸爸躺在床上像什麼,像不像廢物,我們不要像爸爸學習”,結果孩子的回答真的是一大亮點啊,孩子說:“媽媽,我要像爸爸一樣做個廢物”。這個故事又告訴我們什麼,孩子是有樣學樣的。
現在是暑假,對於對多數家長來說,有個很不好的習慣,當自己沒時間去照顧孩子的時候,總能想到一些招數。遇到在加班趕材料的母親,為了防止孩子對自己的工作產生影響,直接把手機或者平板直接給孩子,讓孩子自由支配。當然孩子不會去看國學類或者是科學類的影片,往往都看些動畫片,有些孩子甚至開始玩小遊戲或是大型手遊,都忙著“吃雞”、王者榮耀。年輕的家長們看到小胖說的有沒趕緊收起孩子手中的手機或者平板,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最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缺乏管教造成的。以上是從家庭層面對孩子的影響,當代網路發展迅速,要想孩子對網路不上癮,請家長們端正自身的態度。
如果孩子現在已經對網路遊戲上癮,你要是想一下子徹底戒除是不可能的,需要時間。
家長需要正確指引孩子擺脫網癮。很多孩子還沒很深的認識到網癮對自己帶來的影響,很多時候,由於父母對孩子缺乏關心,導致孩子內心空虛想從虛擬的網路世界獲得別人的認同感。所以作為父母在沒收孩子手機的同時可以多帶孩子去走走,不一定是旅遊,哪怕是在小區散步也是可以的。父母應該多在思想上去指引孩子,讓孩子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多和孩子交流,請勿使用粗暴的言語。
家長可以選用一定的獎懲措施。比如這次考試成績進步了,週日獎勵兩個小時的遊戲時間。重要的是家長在施行獎勵的同時,一定監督孩子的遊戲時間,是說好兩個小時,一分鐘都不能多給。
最好,我希望有關部門一定要加強未成年的網路保護,中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69億,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7%,高於同期全華人口的網際網路普及率(57.7%)。不希望網路耽誤祖國的花朵,更不希望看到鴉片戰爭的情景再現,網路遊戲成為當代的鴉片,不要等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我們的孩子還再說等我打完這局,謝謝。 -
12 # 淡利名安靈魂
管理是一個辦法。但以個人工作經歷來看,還是得解決深層次問題,即思想問題。由外而內,用任務施壓牽引,充滿其時間,逐漸脫離受手機電腦束縛。由內而外,當解決了外在,那麼就不會有太大的阻力,這個時候就是培養興趣愛好成長了。
回覆列表
一天,鄰家阿姨帶著孫子來我家玩,她看到小毛絨正在玩電腦遊戲時,吃驚地指責我:竟然讓孩子玩遊戲!
我明白她擔心的理由,在現實和網路中經常得知這樣的教訓案例:
某熊孩子沉迷於手機網路遊戲,學習不用心,某次竟然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銀行卡和手機玩xx遊戲,花光家中N萬元積蓄,家長將xx遊戲訴至法院……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孩子沉迷於手機網路遊戲,不能一味怪手機、怪網路、怪遊戲,主要在於孩子自身及家長。
按照心理專家的話講,就是因為“心力不足”。
何為心力?所謂“心力”,乃是影響行為的內驅力,是精神或意念層面的力量,衡量著人的心理能量。
那些偉大的科學家、政治家、作家等成功人士,都是心力強大的人。心力強盛,諸事易就;心力不濟,一事無成。
心力不足為什麼容易沉迷於遊戲?心力不足的孩子,枯燥的學習很難讓他們產生“”(讓人感受到興奮及開心的東西),而刺激有趣的遊戲能很容易使他們產生“多巴胺”,所以才會上癮、沉迷。
不止是孩子,喜歡購物的女人、喜歡美食的吃貨、喜歡喝酒的酒鬼……都是同樣的道理。當你對每件事情慾罷不能的時候,就能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對遊戲情有獨鍾。
心力不足還有哪些危害呢?心力不足的孩子,專注力很差。課堂上,心力強大的孩子可以認真聽講、聚精會神、紋絲不動,經常被老師表揚;心力不足的孩子就喜歡做各種小動作、講小話、坐不住,經常被老師批評。
心力不足的孩子,理解力很差。心力強大的孩子學習知識一點就通,簡直就是“神童”;心力不足的孩子除了對遊戲無師自通外,簡直就是“腦袋一團漿糊”。
心力不足的孩子,執行力很差。寫作業時,心力強大的孩子能夠很自覺地,又好又快地完成作業;心力不足的孩子就會搞得老母親腦梗。
你也許會發現,你對沉迷於手機網路遊戲的孩子嚴加管教、耐心引導,自己累得吐血,結果就是對牛彈琴,基本上沒多大作用。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哪裡不足補哪裡。
心力不足該怎麼補呢?1.搞好親子關係
很多父母白天忙於工作,晚上回到家就沉浸在手機或電視的世界裡,根本顧不上和孩子溝通、玩耍,根本不瞭解自己的孩子喜歡什麼,在想什麼?
就是這樣,父母們親手將孩子推向了遊戲的懷抱。於是,手機代替了父母,遊戲成了最好的夥伴。
父母可以多帶孩子旅遊或郊遊,多帶嘗試各種體育運動,多和孩子一起讀書,讓孩子見識到更廣闊有趣的世界,找到比手機遊戲更有意義、更有樂趣的事情。
父母也要跟上時尚潮流,瞭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些什麼,這樣才有和孩子交流的談資。譬如明星、遊戲、電影等,爭取和孩子成為知己。
2.父母以身作則
網上有個段子:“爸爸目不斜視地玩著手機遊戲,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以後絕對不能玩遊戲。’”
你要明白,孩子的思維、語言和行為都在模仿父母。如果你能改掉吃飯玩手機、上廁所玩手機、睡覺玩手機的習慣,你才有資格來教育孩子不能玩手機。
父母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心力,下班後拒絕一切誘惑,拋下手機、電視或麻將,陪伴孩子讀書、玩耍、運動等。作為大人來說,應該比孩子更有自制力吧。
3.循序漸進
以前很著名的“電擊戒網癮”的方法,讓很多網癮少年聞風喪膽。雖然用粗暴的手段讓孩子戒掉了網癮,但孩子卻對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失去了興趣,如同行屍走肉。
“遊戲是人的天性,它有競技的快樂,又有社交屬性。”釜底抽薪的方法只會適得其反,反而毀掉孩子,任何事情都應該循序漸進。
父母可以先嚐試和孩子一起玩同樣的遊戲,向孩子請教遊戲攻略,成為遊戲裡的“戰友”。
以平等的姿態走進孩子的世界,體驗孩子的樂趣,瞭解孩子的內心,然後才能對症下藥,逐步引導孩子學會制定規則、自我管理,慢慢從沉迷中走出來。
遊戲並非洪水猛獸,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只要孩子心力足夠強大,適度的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愉悅精神,放鬆精神,有何不可呢。
如果你的孩子真有遊戲天分,說不定將來還會成長為電競高手,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