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間歷史社

    武則天,且不論手段能不能見光。在一個男權思想遮天蔽日,夫為妻綱,的國家裡,(雖然唐朝可能不是那麼的)當上世人普遍承認的最高統治者,並且穩坐帝位15年之久,再而且這十五年也堪稱貞觀遺風,算的是海清河晏。 不是一般人。

  • 2 # 使用者101550121599

    史書有載的不少,史書無記應該的更多。首先,我這裡要說的都是在史書實證的女子,有真正雄才大略,於民族於國家有大貢獻的,或傑出事績的女子,不是傳說,不是小說,所以什麼楊門女將,樊梨花、花木蘭這種歸於傳說的並不會出現,只是殺了幾個強梁,孝女啊什麼貞烈女子之類的並沒有表現出有雄材大略的也並不會出現。

    1、婦好,真正來講,我們現在都知道她的威武,但其實流傳下來的史書中並沒有她記載,一百年前都無人知道婦好是誰,她一直在歷史中沉睡了三千幾年,無人知道。是我們後人從殷墟的甲骨文中發現了她的記載,並且發現了她的墓地,所以我們今天才知道她。這個不用我多說了,現在差不多中國人都知道了,威猛的女將軍、女戰神,武丁的皇后之一,中華文明的悍衛者,擊敗了來自西方的強敵,保證了中華文明的延續。總之一句話,她的貢獻實在太重要了。

    2、鍾離春,史書記齊四十不嫁之醜女,外貌極醜,四十歲不得出嫁,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點,為齊宣王採納,立為王后。於是拆漸臺、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言,選兵馬,實府庫,齊國大安。

    3、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陽昭公主,薄薄句話,蓋不住,女將軍千秋英名,其雄材大略足令鬚眉汗顏,是縱觀歷史是唯一一個以軍禮下葬的女人,也是唯一一個有諡號的公主。史書無記真名,但以她為原型的小說人物,不計其數。

    李淵:“鼓吹,軍樂也。往者公主於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勳。周之文母,列於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新唐書》:“乃申法誓眾,禁剽奪,遠近鹹附,勒兵七萬,威振關中。” 《唐會要》:“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義兵起,公主於鄠縣莊,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得數百人。起兵以應高祖。略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無得侵掠,故遠近奔赴甚眾,得兵七萬人。公主間使以聞,使者至,高祖大悅。及義軍渡河。公主引精兵萬餘,與太宗會於渭北,與其駙馬柴紹,各置幕府。營中號為娘子軍。京城平,封為平陽公主。以獨有軍功,每賞賜異於他主。及薨,追諡曰昭。”

    王世貞:“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關前高義旗。今日關頭成獨笑,可無巾幗贈男兒。”

    至今娘子關猶在,因大唐長公主駐紮守城而得名。

    4、武則天,可能謗其私德的人很多,但誰也無法否認其作為一個皇帝是合格而且英明的,其時治下百姓是安寧安居的。其雄材大略自是不用多說,她如果是一個男兒身,那麼很多後的攻謗之言都不會存在,錯只錯在於她身為一個女人,幹了很多男人乾的事,也幹了很多男人想幹而不敢幹的事,更是幹了很多男人,想幹而幹不成的事,但她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是她就是一個女人,以女人之人挑畔了當時整個男權社會的秩序,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女皇帝。事績不用我多說中國人都知。

    5、李侃妻楊氏

    《新唐書·列女傳》“楊烈婦者,李侃妻也。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謀襲陳州。侃為項城令,希烈分兵數千略定諸縣,侃以城小賊銳,欲逃去,婦曰:“寇至當守,力不足,則死焉。君而逃,尚誰守?”侃曰:“兵少財乏,若何?”婦曰:“縣不守,則地賊地也,倉廩府庫皆其積也,百姓皆其戰士也於國家何有?請重賞募死士,尚可濟。”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誠若主也,然滿歲則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墳墓存焉,宜相與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賊乎?”眾泣,許諾。乃徇曰:“以瓦石擊賊者,賞千錢;以刀矢殺賊者,萬錢。”得數百人。侃率以乘城,婦身自釁以享眾。報賊曰:“項城父老義不下賊,得吾城不足為威,宜亟去;徒失利,無益也。”賊大笑。侃中流矢,還家,婦責曰:“君不在,人誰肯固?死於外,猶愈於床也。”侃遽登城。會賊將中矢死,遂引去,縣卒完。詔遷侃太平令。”

    姓楊的剛烈女子,李侃的妻子,(唐)建中末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又攻打陳州。李侃這時候是項城縣令,希烈將軍隊分開成數千隊去攻打各個縣城。李侃見城池又小賊人又很精銳,想逃跑。楊氏勸說:“賊寇來了當守城,力量不足的話(守不住),死就死了,如果你逃了,誰來守城?”李侃:“兵又少又沒錢,有什麼辦法呢?”婦人(這裡指楊氏,下不再註解)“縣城不守,那麼這個地方就變成賊人的了,倉庫啊官府的庫存都會變成他們的積蓄了,百姓都會變成他們計程車兵,國家還能有什麼呢?重賞敢死士計程車兵,(事情)還是可以成功的。”李侃於是在庭院裡召集胥和百姓,講“縣官的確是一城之主,但是一到任期滿就會離去,不同於你們吏和人民生在這塊土地,祖墳都在這裡,應當相互出力死守,怎能忍心失身去侍奉北面的賊人呢?”大家都哭著答應了。楊氏宣佈命令“用瓦片石頭打中賊的,賞一千錢;以刀劍弓箭擊中賊人的,賞一萬錢。”這樣集合了幾百人。李侃帶著登城,楊氏親自到城上為大家做飯吃。對賊人喊話“項城的父老,守義而決不從賊,即使得到我們的城也不能顯示你們的軍威,不如趕快離去,白白地失利,沒有什麼好處。”(引起)反賊大笑。侃被流矢射中,跑回家裡去,楊氏責備他:“你都不在(崗位),還有哪個人肯固守陣地?死在外邊(指城上)不比在死在床上好嗎。”於是李侃又登城。(交戰中)恰好賊人的將領中箭死了,全部撤走,縣裡計程車卒得以完好。朝廷下詔升李侃去做了太平令。

    你看這麼一個有眼光有氣度的奇女子,事情做完,升官的是她開始想逃跑的丈夫,連名字都沒有被記下來,只寫一個楊氏。

    6、兩晉時期的荀灌,

    荀崧小女灌,幼有奇節。崧為襄城太守,為杜曾所圍,力弱食盡,欲求救於故吏平南將軍石覽,計無從出。灌時年十三,乃率勇士數千人,逾城突圍夜出。賊追甚急,灌督厲將士,且戰且前,得入魯陽山獲免。自詣覽乞師,又為崧書與南中郎將周訪請援,仍結為兄弟,訪即遣子撫率三千人會石覽俱救松。賊聞兵至,散走。灌之力也。

    荀崧的小女兒荀灌,幼年就有很高的氣節。荀崧擔任襄城太守,被杜曾圍攻,兵力薄弱,糧食也吃光了,打算向自己的老部下平南將軍石覽求救,如何突圍求救卻沒有辦法。荀灌當時十三歲,於是率領好幾十名勇士,晚上出城突圍。敵人追趕得很急,荀灌督促激勵官兵,一邊交戰一邊前進,進入了魯陽山才甩掉了追兵。親自面見石覽請求派兵救援,又替荀崧寫信向南中郎將周訪請求救援,並願意和他結為兄弟,周訪立即派兒子周撫率領三千人會合石覽一同救援荀崧。敵人聽說救兵到了,分散逃走,這是荀灌的功勞。

    7、高滔滔(1032年—1093年),小名滔滔,北宋英宗皇后史稱宣仁聖烈皇后,1085年―1093年臨朝稱制。勳戚之後,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她的姨母,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縣)人。自幼養於宮中,曹皇后本想把她獻給宋仁宗,仁宗婉拒,將其許配宋英宗。

    治平二年(1065)被英宗冊封為皇后。元豐八年(1085年)其子神宗死後,立哲宗,以太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復起用司馬光等,恢復舊法。

    1085年,神宗病故,新登基的皇帝哲宗趙煦只有十歲,還是個小皇上。時高太后已是太皇太后,她奉神宗遺詔輔佐年幼的皇上,垂簾聽政。高太后一執政,就開始任用司馬光為宰相,將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廢止。高太后雖反對王安石的變法派,但是卻有十分優秀的執政才能。她執政期間,勤儉廉政,勵精圖治,因此這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也十分繁榮。因而,宋哲宗時期是北宋最後一個經濟繁榮、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國勢較強的時期。這與高太后的賢德是分不開的。高太后也被後人譽為女中堯舜。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9月,高太后病逝,終年62歲。諡號為宣仁聖烈皇太后,與宋英宗同葬永厚陵(今河南鞏縣)。

    8、冼夫人,公元522年出生於古高涼, 又稱冼太夫人、譙國夫人,名英,高涼郡(今廣東茂名、陽江一帶)人,是梁、陳、隋三朝時期嶺南地區的百越女首領, 史稱譙國夫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奉為“嶺南聖母”。

    夫人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即百越,隋唐後文獻稱俚僚)一生身歷三朝,順應人民的要求和願望,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促進廣東南部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她的英雄形象一直深深地刻在中國人民心中,被陳朝、隋朝敕封為“石龍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譙國夫人”,死後諡封為“誠敬夫人”。後來,明太祖和清朝同治帝分別追封為“高涼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

    9、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貞素,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

    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砫宣慰使(俗稱土司),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讚頌秦良玉。

    1648年,在西南顛沛流離的南明永曆帝派人加秦良玉太子太傅,授"四川招討使"。久臥病床的一代女豪傑,聞之瞿然而起,拜伏受詔,感泣道:“老婦人朽骨餘生,實先皇帝(崇禎)恩賜,定當負弩前驅,以報皇恩!”可惜的是,幾日之後,秦良玉就因病重抱恨而終。其孫馬萬年把奶奶葬於回龍山,墓碑題文可彰示這位女中丈夫不屈的民族氣節和赫赫功勳:“明上柱國光祿大夫鎮守四川等處地方提督漢土官兵總兵官持鎮東將軍印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貞侯貞素秦太君墓”

    秦良玉死後後世文人讚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對秦良玉大加稱讚,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說到:"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諡秦良玉為"忠貞侯"。

    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裡,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

    10、獨孤伽羅

    文獻皇后獨孤伽羅(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陽人,漢化鮮卑人,北周衛國公、關隴集團重要成員獨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

    十四歲嫁給大將軍楊忠之嫡長子楊堅。同年父親政鬥失敗被殺,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權臣猜忌。獨孤伽羅保持低調謙恭作風,以期為夫消禍;周隋交替之際,親自勸勉楊堅定下立隋大計;之後拜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開國乃為皇后。

    她輔佐和支援了隋文帝穩定政局,幫助其,領導著以高熲為首的能臣干將們開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影響深遠的全面改革。恢復漢制,建立起以漢文化為主導的意識形態理念;北破突厥,重新建立起以中原王朝為核心的東亞國際政治新秩序;南平陳朝,統一了分裂將近四百年的中華大地,並且使政治上長期分裂導致經濟、文化分裂的南北方初步開始融合;改革官制,正式確立分工明確的以三省六部為主體的中央官僚體系;開創科舉制度,開始了打破世家門閥壟斷政治、文化資源第一步;修訂律法,廢除大量酷刑,制定出影響之後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法制建設的《開皇律》,首創死刑三奏而決制度;休養生息,減輕農民負擔,文帝時期朝野豐足,隋朝國富程度歷代矚目……隋文帝完成的這一系列定萬世之基、成富國強兵的宏大偉業,在職官、禮法、經濟、文化、軍事、公共工程等各個方面都有突出表現,深遠地影響了之後的唐朝以及未來一千多年封建王朝的發展,史稱“開皇之治”,獨孤皇后對此功不可沒。

    獨孤皇后深度參與朝政,終身對隋文帝保持了強烈影響力,於開皇之治功不可沒,宮中並尊帝后為“二聖” 。

    雖然她晚年主導罷黜宰相、廢易太子引發史學界爭議評價。隋文帝和皇后夫妻恩愛,“誓無異生之子” ,共誕育有十個兒女。

    仁壽二年八月,皇后崩逝。隋文帝迷信皇后升化為妙善菩薩,並親自為其送葬;又營造天下最盛佛寺為皇后祈福,臨終前企盼和愛妻“魂其有知,當地下相會” 。仁壽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皇后諡曰文獻。

  • 3 # 豆漿盒子

    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唯一一位正統繼位的女皇帝,曾掌管華夏億萬子民。她67歲繼位,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同時她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她即位後,定都洛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改國號為“神龍”。

    武則天曾馴服烈馬,她當時這樣說道:“馴服這匹烈馬,只需給我三樣東西,一條鞭子,一把錘,一把匕首。馬的性子烈,就用鞭子抽它,讓它聽話;不行就用錘子錘它,讓它馴服;馴服不了,就用匕首把它殺掉!”

    在她死後,她在墓前立了一塊無字碑,任由後人評述其功過,這樣博大的胸襟令男兒都汗顏。

  • 4 # 阿慧說娛樂

    泱泱華夏,5000年的璀璨文明中,雖然大多數英傑皆為男子,但也不乏一些女子巾幗不讓鬚眉。

    其實不僅僅是各個封建朝代有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子,而且三皇五帝時代也存在。

    比如大禹的妻子娥皇,女英,再比如軒轅黃帝的三個妻子,也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中豪傑。

    商朝的婦好,春秋時代的各個諸侯國的諸侯妻子,再比如三國時代司馬懿的妻子,再比如黃月英。還有南北朝時期的馮太后,大隋王朝的獨孤皇后,唐朝的長孫皇后等等一系列都是,所以說不要看不起女性,即使是在重男輕女的古代,也是有了不起的存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齡差距太大,如何搞定女方家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