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走的石頭stone

    典故和詩詞是密不可分的,一種解釋就是詩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來自於詩詞的典故數量會以百計吧,只不過現在人們引用的越來越少了。今天先介紹和偉大詩人蘇東坡有關係的三個典故吧。

    廬山真面目】出自於蘇東坡著名的詩作《題西林壁》,意思是因為廬山山峰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縱橫交錯,在廬山內部是看不清廬山的全貌的。這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深受後人的喜愛,成為千古絕唱。現在用“廬山真面目”比喻事情的真相或是人們的真實動機。

    雪泥鴻爪】出自於蘇東坡的詩作《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意思是人這一生啊,就像飛鳥在雪地上留下痕跡一樣,東西南北,到處奔波。這個典故讀起來很美,但是表示出“人生如夢”的處世哲學,有些消極。現在用“雪泥鴻爪”表示以往的經歷在人生道路上所留下的點點滴滴的痕跡。

    釣詩鉤、掃愁帚】這個典故相對比較陌生,出自蘇東坡《洞庭春色(並引)》。詩中把美酒成為“釣詩鉤、掃愁帚”,意思是說“洞庭春色”美酒色香味俱全,能夠激發詩性、掃除煩惱,不要被現實中的不如意所束縛。後人用“釣詩鉤、掃愁帚”比喻為美酒。

    雖然現在典故的應用越來越少,但是我們有理由繼續熟悉、掌握它們的寓意,尤其是熱愛詩詞的朋友,引經據典,推陳出新,多出好的詩詞作品。

  • 2 # 亦有所思

    太多了!

    窮一年時間也寫不遠!隨便填上幾個回答罷!

    【紅葉題詩】宮女題詩“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於紅葉之下,順宮河飄之,被顧況拾之,復題之,順水流入宮牆內,十餘日後,有人亦在河中掬得紅葉詩與顧況。

    【紅葉題詩】開元年間,玄宗下詔令宮女為邊韁將士製衣,一士卒在袍中得一詩,中有“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今生已過也,重結後身緣”等句,遂報上官,上官報與朝廷,玄宗聞之甚為感動,遂將該宮女嫁於那士卒,傳為佳話。

    【在水一方】典故出自《詩經·蒹葭》,比喻心愛的女人離自己那麼遠。源於詩經的典故還有靜女其姝,清揚婉兮等。

    【結髮夫妻】古時夫妻婚後同床共枕,由於古代男女皆為長髮,所以夫妻頭髮便會交織在一起,是為結髮。樂府有詩云“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便指此事。

    【白首不相離】源自樂府《白頭吟》,虛託於卓文君所作,表達一個女人面對舊情的尊嚴與驕傲。

    【香囊】源自樂府《孔雀東南飛》,繁欽《定情詩》中也有“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之句,後多為定情之物。

    【鴛鴦】源於詩經“鴛鴦于飛”,司馬相如《琴賦》中也有“室邇人遐獨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古詩十九首》《孔雀東南飛》都用了這個意象是。

    【氣若幽蘭】源於曹植《洛神賦》,這篇文章裡的所有對氣質對容貌的描寫,都成為了典故。

    【蓬山】形容心上人的遙遠,直接的典故就是李商隱的《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

    【蕭郎潘郎沈郎】(等二十多個郎)這個小可特意發了一篇文章在個人主頁裡,大多都是用來形容心上人的。

    【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丁香芯如心狀,兩兩相扣,意男女情思相合。

    【魚書(雁書,青鳥)】源自樂府《飲馬長城窟》“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延伸為書信。其實書信不精準,應當是私密的書信。而雁書青鳥卻沒有隱私的含義。

    【油壁香車】錢塘名妓蘇小小的典故,形容世間品格性情都十分美好的女子,而且讓人魂牽夢縈,需要強調的是,可能帶有香豔幻想的部分。

    【偷香】韓壽與賈午的故事,兩人相愛,賈許將皇帝賜給其父賈充的天下奇香贈與韓壽,卻不知這香三日不散,韓壽與賈充相見,賈充聞香即知兩人私情,遂許之。

    【絲、雨】,絲同思,雨同語,所以青絲即情絲,絲雨即私語,《孔雀東南飛》有“皆用青絲穿”,《宮詞》有“波臣莫織青絲網”

  • 3 # 原卉詩詞

    一:七步詩:魏文帝曹丕忌其弟曹植之才,令其在七步內成詩,不成則行大法。曹植應聲起步吟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丕深有慚色,貶而不殺。

    二:人面桃花:崔護京都郊遊渴而求飲,邂逅一美女,彼此顧而有情。次歲同日復遊,門庭如故,女子已逝,遂題詩於門牆: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是,桃花依舊笑春風。

    三:紅葉題詩:盧渥偶然從御溝中拾得宮人的紅葉題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情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後來盧渥巧與辭退宮女結當夫婦,見收藏紅葉,雙雙無不感嘆人生之奇遇。

    四:斷送老頭皮:隱士楊樸被強召為官,在回答宋真宗問能詩否時,佯狂不能。又問臨行總有人贈詩吧,答只有妻子贈詩:更休落魄躭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帝聽後大笑,知其意放還。

    五:碧紗籠:王播貧賤時寄食僧門,僧人煩他,故先吃飯後敲鐘,待他聞鍾趕來,飯早已吃光。後來他重位出鎮此邦,復遊於此,題詩於寺牆: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闍黎飯後鐘。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

    好了,分享到這裡吧!有機會再說詞的典故。

  • 4 # 北溟四海

    “青衿”,意為“青色的衣領”,在古時是學子讀書人特有的服裝,之後逐漸化用,代指秀才、讀書人、乃至是賢士。看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彷彿看到一位身著青色長衫,頭戴儒冠,充滿儒雅風度的讀書人站在我們面前。

    這一典故是從何而來呢?

    最早出自於《詩經·鄭風·子衿》,全詩是這樣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在周代時,士人和君子們就穿著青色衣領的袍服,戴著繫著玉佩的帶子。一個男子在城闕,也就是城門旁的閣樓,等待他的同窗好友,久候不至,甚至是有些埋怨,心想:“就算我沒有去找你,你就不能告訴我,或者過來嗎?”一日不見,真如隔了三個月一樣。

    這樣直白熱烈的情感,可以說是朋友,甚至也讓人聯想到也許是男子間的愛戀。

    後來,“青衿”就成為學子秀才們的代稱。但是把“青衿”這一典故用的最好,最令人稱道的無疑是曹操的《短歌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若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青青子衿”,在這裡,成為賢士的代稱,全詩典雅莊重,又不失磅礴熱烈,是一種政治家的胸襟和豪情,將對招納人才,求賢若渴之意表達的淋漓盡致,成為一首千古絕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值得長期玩的武俠類網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