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夫說歷史

    前言:作為劉邦兒子的劉恆,應該說是幸運與不幸運的綜合體,他沒有能受到劉邦的恩寵,這點而言似乎是弱了許多。但是也正因為不是最受寵的兒子,才能在劉邦駕崩後,呂雉稱制之時,能夾著尾巴做人,比起他其他的兄弟而言反而是幸運的,那麼劉恆不受劉邦的待見,而且排行居中,怎麼就成為帝王,而且還是一代聖君呢?

    謹慎的母子終回帝都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問左右郎中令張武等。

    陳平與周勃在除盡呂氏之亂後,商議要擁立代王為帝,這對於一直在代地為藩王的劉恆而言,無疑是天上掉餡餅,他的反應是什麼?問左右的心腹!可不要以為他是沒有主意的藩王,他這麼做一方面看和他一起在藩地的將士,對於突如其來的好運是何態度?畢竟去京城繼位為君,前途未可知,他的屬下張武分析時:劉邦的舊臣都是狡詐之人,呂后的勢力也除去了,現在讓代王您繼位為君實不可信!那麼對於漢廷的迎立該怎麼回覆呢?八個字可以解決:稱疾毋往,以觀其變。有不同意見嗎?顯然是有的,宋昌的分析是劉姓藩王已經逐漸凋零,目前就淮南王與大王了,而大王是淮南王的兄長,況且孝名在外,此時朝中的大臣擁立大王為帝,沒有什麼不對!那究竟去還是不去呢?劉恆選擇問計於天,結果自然是上佳之卦。就這樣的情況下,劉恆還是比較謹慎,派宋昌現行打探朝中動向,確認是真實的,劉恆這才進入漢帝都。

    消除隱患,彰顯英明決策乃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軍。以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還坐前殿。

    在接受群臣的跪拜之後,劉恆並沒有踏實的睡龍床,而是第一時間確定了心腹的人事安排,張武為郎中令,這官職是掌宮廷侍衛,是秦漢時的九卿之一。而宋昌呢,被封為衛將軍,屬於二品品級。這樣的安排顯然對漢庭內的防衛還是有顧慮的地方,劉恆更絕的地方是下詔書:賜民爵一級。這樣一來,天下的百姓都享受到了皇恩浩蕩,這樣的拉攏手段絕對奏效,等這一切封賞走完之後才是老臣的機會,封賞陳平與周勃為左右丞相,隨後而來的是一系列的改革,其目的是與民更始,把漢廷的實惠普及到老百姓手中。

    剪除功臣勳貴,任用新人能人二年十月,丞相平卒,復以絳侯勃為丞相。

    在被貶職務後,隨著陳平的離世,劉邦的班底成員中的周勃被再次啟用為相,此時的周勃如同虛設的一般,謹小慎微,劉恆隨後對朝廷的政務進行改革,如廢除連坐法,廢除肉刑等。在繼位後的第二年,劉恆在太子家令晁錯的建議下推出了優惠的邊民政策,如減免稅賦等,很有效的緩解了漢初戰爭後遺症,而晁錯的啟用與重用顯然也劉恆的知人善任分不開。

    總結:劉恆從藩王到漢室的帝王,其成功逆襲不得不說一個人,就是他的母親薄太后,是她的低調與隱忍為他的日後發展謀得一絲可能。而他高超的認識與用人,為大漢的延綿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也為後面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2 # 披著狼皮的羊163276508

    受待見的都死了啊,都被呂后幹掉了,文帝就是因為不受待見才活下來的,至於成為聖君,那是他根基不穩,不敢折騰,延續了蕭何曹參的無為而治的政策,正好複核當時漢初休養生息的社會要求

  • 3 # 柔情風

    劉恆不是不受劉邦待見,而是劉恆的母親不受劉邦待見,所以劉邦死後呂后沒有對劉恆的母親下手也就保全了劉恆。

    具體說劉邦是想讓他和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當太子,但是呂后何等人也,他不可能允許戚夫人挑戰自己的太后之位,於是在張良的建議下,請出商山四皓輔佐劉盈,劉邦一看心裡覺得這四個人他請都請不動,竟然甘心輔佐自己的兒子,心想自己的兒子羽翼已滿,太子之位不可撼動,於是給戚夫人唱了一首鴻鵠歌,意思是他也無能為力了。戚夫人大哭,同時也斷送了戚夫人母子的命。

    所以,劉邦死後,呂后殺死劉如意,把戚夫人雙手雙腳砍掉,眼睛挖出來,嗓子毒啞,耳朵燻聾,扔到廁所裡做成人彘!還讓自己的兒子劉盈去看。

    至於呂后為什麼沒把劉恆的母親殺掉,也沒殺劉恆吶?

    呂后也不是不殺劉恆,是劉恆的母親薄姬的經歷,劉恆的巧言拒絕和平時軟弱的表現讓呂后,放鬆了對劉恆的警惕,也收了殺心!這事應從劉恆的姥娘說起,他姥娘在薄姬小的時候就給薄姬算了一命,說是此女當生天子,後來劉恆的姥娘就把薄姬送給了魏豹,以圖富貴!後來薄姬就把她當生天子的事說給了魏豹,魏豹一聽大為高興,心想他的老婆生天子,那他就是老天子,於是毅然決然的背叛劉邦,自己幹,心想有天他能當皇帝。

    可惜後來魏豹被劉邦滅了,劉邦就自然而然的把魏豹的後宮收編了,薄姬也在其中,在劉邦的後宮做個洗衣服的,劉邦的後宮美女太多了,根本就不記得還有薄姬這個人,有一天劉邦聽後宮兩個女子談薄姬,說她們三個是發小,從小就發誓以後富貴不相忘,現在他們兩個被劉邦寵幸了,薄姬卻還在洗衣服。劉邦聽了挺可憐薄姬,於是就召見了薄姬,並讓她侍寢也是唯一一次,就這一次薄姬懷孕了,生了個兒子叫劉恆,薄姬不被劉邦喜歡,更不像戚夫人那樣與呂后爭寵,與劉盈爭太子,這個時候呂后的專注點在戚夫人哪裡!

    劉恆做了代王之後,安安分分,一直稱呂后為嫡母,在呂后害死了三位趙王之後,呂后讓劉恆去做第四任趙王,劉恆知道沒有好下場,所以她給呂后說,自己才疏學淺,願為嫡母在代國戍邊,呂后一聽很高興,就答應了他!劉恆才得以活命!劉邦八個兒子,呂后間接或直接的害死了六個,其中有一個還是他自己的親生兒子漢惠帝,呂后讓漢惠帝看戚夫人的人彘,看完後沒幾年嚇死了。劉邦還有一個兒子劉長是呂后養大的,所以沒殺!劉恆能夠活下來,真是薄姬不被寵幸的悲哀,和劉恆表面唯唯諾諾,換來以後的母子平安。

    呂后死後,周勃,陳平,劉襄,劉章等人把呂氏滅門。那麼接下來該立誰當皇帝吶?他們有幾個選項1繼續讓呂后立的後少帝做皇上。2.擁立劉邦的弟弟做皇帝。3.劉邦的兒子4劉邦的孫子

    陳平周勃這些功臣再權衡利弊的情況下選了劉邦的兒子做皇帝,為什麼不願其他?劉邦的弟弟劉交這個時候差不多七十咯,太老,就算不老他們也不會選,因為年齡大的人,政治經驗就多,他們這些功臣控制不了。不選後少帝是因為那是呂后立的,不選劉邦的孫子劉章,劉襄,因為他們兩個太強,太能幹了,功臣派同樣怕控制不了。所以只能選劉邦的兒子。

    這個時候劉邦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劉恆,一個劉長,那麼為什麼選劉恆吶?首先,劉恆平時表現的比較老實,唯唯諾諾,誅殺諸呂的時候他老老實實的,不像劉章劉襄那麼猛。第二,劉長是呂后養大的,功臣派怕以後劉長為呂后報仇,所以,最後只能選劉恆。

    劉恆當上皇帝后,重用人才,與匈奴和親,自己也是勤儉節約,休養生息,開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 4 # 神推李

    呂后如狼似虎,劉家能冒尖的兒子,一一被她幹掉,讓一個資質平庸的人做皇帝,符合各方利益,有利於朝局穩定。文帝也不會折騰,中規中矩,按照既定方針辦,經歷過大亂之後的中國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培植國力,文帝的無為而治,符合這一歷史需求,所以被稱為仁君。

  • 5 # 劉一千五

    眾所周知,劉邦兩口子建大漢幾百年天下實在有大功。但在分封功臣為王為侯這件事上,劉邦一句"非有功不得侯,非劉氏不得王,不如約天下共擊之"。這一出來,讓呂后後家沒"王″了,只有少得可憐"侯″了。

    而劉氏三王佔天下一半的土地。這對呂后咋都覺得窩心。劉邦的其他六個兒全是王。又佔了大好土地,呂后惦記上了的。只是沒權利動,先壓抑著。

    劉邦好色,好色的結果是後宮不寧,後宮不寧必成禍亂。這禍亂還不單行,雙倍兒地來。

    劉恆,四子,代王。他母親薄夫人原是魏王宮裡人,算卦的誤了君王背離漢王,漢王讓韓信滅了魏國,收編了後宮人員。薄夫人被漢王幸了一夜,便懷上龍種。自此至劉恆出生也沒見漢王一面。呂后看不起這卑賤的魏虜宮人,又見漢王不喜歡,也就不在意了。

    適值匈奴攻代地,皇兄代王劉仲逃回長安,氣得劉邦要咔嚓,忍了又忍之後,給了皇兄一個飯碗,讓他靠邊站。這代國不可一日無王。這邊境戰事多,天寒地惡,誰去也呆不長久呀。劉邦呂后找來找去,就讓四子劉恆當代王,去守邊,也不知出於何種考慮。薄夫人一聽,上書願意和兒子一同去為國為皇上皇后守邊分憂。這讓大夥兒都高興。於是劉恆去了"磨笄山"下的代國。

    呂后在劉邦死後,懲治劉氏藩王,收了許多地方回來。七個劉姓王中只剩劉恆和劉長了。呂后一死,立繼承人,挑來找去,劉恆綜合道德,品行,修養達標。成了漢文帝。

  • 6 # 遙望燕園

    說劉恆不受父親待見,或者說薄夫人不受劉邦待見,我以為極為不妥。

    “高祖崩,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從如代。”

    上邊這段記載出自《史記·外戚世家》。

    對於這段記載,通常的解讀都是字面上的意思,認為呂后是個妒婦,把劉邦所有的寵妃都幽禁了起來,而薄夫人不夠受寵,所以能跟兒子到代地去,安安穩穩地做代國的王太后,薄夫人的弟弟薄昭也跟著姐姐一起到了代國。

    但如果結合西漢初年權力鬥爭的大背景和最後的結果來看,這段記載很可能是摻了水,把劉恆母子往白蓮花的方向上寫。

    一切都得從劉邦說起。

    劉邦的崛起,打破了很多權力傳統。

    從前,權力是血統的衍生物。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王侯將相,靠的不僅僅是能力,更是出身,出身好,才能稱王稱侯,沒什麼出身的,頂多也就是個辦事員,跟韓信在楚營的結果一樣,你怎麼努力,最後也不過是個執戟郎罷了。

    雖然項羽起家前並非王族,但項羽在起家過程中,卻全盤複製了舊社會王族的思路,重用有血緣關係的項家人和有婚姻關係的妻之一族,田儋、魏豹等諸侯,也跟項羽差不多,選擇了同樣的操作方法。

    但在劉邦這裡,情況卻很不一樣了,你能否上位,跟你是不是劉邦的族人,是不是劉邦妻子的族人,沒多大關係。因此,陳平、韓信等在楚營中沒法出頭的能人,才在漢營中大放異彩。

    出於同樣的思路,劉邦後宮中的權力鬥爭,也異常激烈,劉邦的哪個兒子能最終繼承劉邦的位置,也未必要看嫡庶,這也是劉邦和戚姬想要改易太子的核心思路。

    這種全新的權力思路下,你若說薄夫人對於皇位沒什麼想法,我是不信的,尤其是薄富人曾被聞名天下的女相士預言會生天子的情況下,薄夫人多少會相信自己唯一的兒子非同凡響吧?

    比起戚夫人來,薄夫人當然算不得受寵。

    戚夫人在劉邦剛剛成為漢王的時候做了劉邦的妃子,而後和劉邦共同經歷了楚漢戰爭中最艱難的日子,這是戚夫人的優勢,這樣的優勢是薄夫人、曹氏乃至呂后都不曾有的,所以劉邦最寵戚夫人。

    雖然薄夫人不如戚夫人受寵,但薄夫人和劉邦的感情絕對不差,只是他倆相處的模式有別於劉邦和戚夫人的相處模式,劉邦跟戚夫人經常膩在一起,跟薄夫人則更像是英雄美人,天雷勾地火,寶塔鎮蛇妖。

    或許有人要說了,薄夫人不是“一幸生男,是為代王”嗎?你怎麼還說天雷勾地火寶塔鎮蛇妖呢?的確,劉恆是劉邦和薄夫人“一夜情”的結晶,但這並不能證明,劉邦和薄夫人沒從“一夜情”發展到“N夜情”呀!

    我開篇引述的那段文字中說,薄夫人是“希見”,不是“不見”,既然是“希見”就是“有見”,只不過“見”的次數不夠頻,不夠戚夫人那麼頻罷了。結合語境,可知“見”就是“幸”的另一種表達,不然呢?劉邦為什麼要見“有色”的薄夫人呢?跟薄夫人吃吃點心談談心嗎?當然是共進晚餐後共赴紅燭昏羅帳了!

    可見,薄夫人和劉邦的感情,不能說是不好,只能說是跟戚夫人比不了,或者說是另一種好的樣子。

    另外,從薄夫人唯一的兒子劉恆受封代王的事情上也能看出來,薄夫人母子和劉邦的感情,應當是相當不錯的。

    劉恆受封代王的時候,劉邦或許已經集齊了生命中的八個兒子,就算皇八子劉建尚未出生,當時的劉邦應當也已經擁有七個兒子了,這七個兒子中,皇長子和皇三子已經封王,皇次子也就是唯一的嫡子劉盈已經被立為太子,在無封地可封的情況下,劉邦並沒有把曾經作為封地的代地一分為四,而是作為一整塊,拿出來封給了劉恆。可見,在劉邦所有的兒子中,劉恆還是比較受寵的,只不過沒有前三子那麼受寵。

    說完薄夫人和劉邦的關係,再簡要地談談薄夫人和呂后的關係。

    前邊我已經分析過了,薄夫人不是不受寵,只是沒有戚夫人那樣受寵,但在其他寵妃都被幽禁的情況下,薄夫人竟然能被放出皇宮,到劉恆的代國去做王太后,如此不尋常的結果,或許真正的原因是薄夫人和呂后的關係好。

    可以佐證劉恆母子和呂后關係的,是呂后稱制後的表現。

    劉友、劉恢等人,都被呂后許以呂家女,呂后需要透過聯姻的方式來繫結劉友、劉恢等皇子,但劉恆和劉長,卻都沒有娶呂家女,這說明,呂后早就把劉恆和劉長當成自己人了,不需要再透過聯姻的方式來綁定了。

    劉長被呂后當作自己人,很好理解,因為劉長是被呂后養大的,為什麼劉恆也會被當作自己人呢?很可能是在劉邦活著的時候,薄夫人就站到了呂后的陣營之中,所以薄夫人才會在劉邦駕崩後被放出皇宮,而呂后幽禁戚夫人等妃子,也不是什麼醋意,而是假借醋意來消滅政敵。

    再看三個劉姓趙王先後殞命,呂后對劉恆的安排,她有意把更好的趙地給劉恆,跟劉恆商量,這就非比尋常了,呂后沒有直接下命令,而是以商量的口吻來詢問,這不是對待自己人的方式啊!

    從這些細節來看,薄夫人和呂后的關係應當很好,所以薄夫人母子才沒有才呂后主政的時候受到衝擊,薄夫人母子也不願意參加到誅諸呂的行動中,周勃、陳平等功臣和薄夫人母子一樣,也跟呂后的關係很好,所以沒有在呂后亡故時候對呂家發難,呂祿也才會相信功臣集團中的酈寄,周勃、陳平等人在誅諸呂后選擇薄夫人母子,並不是因為薄夫人母家弱,而是因為他們和薄夫人本就都是相似的,他們不過是在結盟對抗以齊王為首的其他劉氏諸侯王。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外戚世家》、《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 7 # 遺產君

    劉恆之所以不受劉邦的待見,這和他的母親有關,他的母親薄姬原是私生女,後來成為魏王豹的妾,魏王豹被韓信打敗後,薄姬也成了俘虜,劉邦見她有幾分姿色,就把她納入後宮,偶然臨幸了一次,便生下了劉恆。

    薄姬沒有強大實力的孃家做後盾,自然就不受到劉邦的寵愛,無奈母卑子賤,就把薄姬母子拋到了腦後。

    劉恆作為劉邦的兒子,其封地在各皇子當中也是最差的,劉邦平定陳豨叛亂收復了代國的疆域,於是就冊封七歲的劉恆為代王,前往邊疆鎮守,代國主要位於山西與河北地區,冬季寒冷,條件極差,北方的匈奴又時常騷擾邊境,因此這個代王其實就是個苦差。

    然而劉恆能當上皇帝確實有不少運氣的成分,而且還少不了一個女人的“幫忙”,這個女人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惡毒皇后呂雉,可以說呂雉剪除異己,殺害皇子的過程就是幫助劉恆上位的過程,到呂雉死的時候,劉邦的八個兒子就只剩下皇四子劉恆和皇七子劉長,最終這個大餡餅砸在了劉恆的頭上。

    漢文帝時期是漢朝從穩定走向繁榮富強的過渡時期,劉恆即位後不負眾望,勵精圖治,繼續實行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的策略,多次減免全國的田賦,極大的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他還下詔廢除了許多慘絕人寰的酷刑。 劉恆前期的人生是不幸的,遭到劉邦的遺棄,與母親相依為命,受盡磨難與嫌棄,但他不屈不撓,沉著應對;他的後期又是非常幸運的,他幸運地逃過了呂雉的迫害,萬眾矚目的皇位不爭自來,歪打正著成就了他精彩的一生。

  • 8 # 有書共讀

    漢高祖劉邦有八個兒子,庶長子劉肥,嫡長子劉盈,三子劉如意,四子劉恆,五子劉恢,六子劉友,七子劉長,八子劉建。

    八個兒子中有兩個兒子後來登上皇位。一個是皇后呂雉所生的劉盈,劉邦去世後順理成章繼承劉邦的大統做了皇帝,史稱漢惠帝,而劉邦四子劉恆最不受劉邦待見,出乎意料的成了一代聖君,建立“文景之治”,為後世所傳頌,那麼劉恆是如何成為一代聖君的呢?

    劉恆是劉邦和薄姬一夜情的結晶,漢高祖、呂后皆不看好母子二人,任其在封地代自生自滅。當劉邦病逝,呂后專權一一除去劉氏諸王,對窮鄉僻壤的劉恆網開一面,呂后病逝,大臣們誅殺呂氏一族,迎回劉恆為帝,劉恆勤政愛民,勵精圖治,創“文景之治”,成為一代聖君。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母親薄姬位卑為劉邦所不寵,劉恆得以保全性命。

    劉恆的母親薄姬地位卑微,曾是魏王的妃子,但魏亡後,劉邦接收了魏國的國土珠寶及美女。薄姬長得風姿綽約,劉邦好美色,自然收入後宮,幸而與劉邦有過一夜情,而這一次邂逅便讓薄姬懷上了龍嗣,在公元前203年生下劉恆。

    劉邦後宮美女如雲,從那一夜之後就很少見薄姬,更談不上寵愛,以至生了劉恆,劉邦也愛搭不理,好像沒這個人一樣。

    呂后好妒,對劉邦的寵妃一個個幽禁在宮中,不許和兒子們見面,獨有薄姬孃家沒幾個人,地位又卑微,凡事不爭,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劉邦又不待見,呂后覺得這樣出身的薄姬對自己不構成威脅,所以當劉恆八歲封為代王去為劉邦戍守邊疆時,薄姬也跟著去了山西,呂后居然放行了。

    這樣兩母子在山西相依為命經營了十五年,雖然辛苦,但也相安無事,保全了性命。

    二、嫡母呂后專權盡殺劉氏皇子,為劉恆鋪平道路。

    劉邦十分寵愛戚夫人,愛屋及烏,對戚夫人所生劉如意也寵愛有加,在戚夫人的泣請下,想廢了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周昌等眾大臣勸諫廢長立幼,廢嫡立庶不明智,呂后聽張良建議,趕緊請來商山四皓,劉邦才斷了廢立之念。

    公元前195年,劉盈繼位,呂太后專權,先是把劉邦最寵愛的劉如意毒死,後又把如意之母戚夫人做成“人彘”[zhì],劉盈親眼見到慘狀,嚇出一場大病,此後天天聲色犬馬,無心朝政。

    公元前193年,劉肥來京拜見惠帝,呂后發現劉肥不尊君臣之禮,坐在上座,又要毒殺劉肥,漢惠帝救下劉肥,劉肥獻了城陽郡給魯元公主,叫魯元公主為乾孃,這才倖免於死,但鬱結成疾,幾年後去世。

    公元前188年,劉盈抑鬱而亡,呂后立幼太子劉恭為帝,開始臨朝主政。

    開始一一排殺劉姓皇子,以除隱患。趙王劉友娶了呂后之侄女,但這劉友偏偏不喜歡自己的王后,卻專情於別的王妃。呂王后也是個醋罈子,找到呂后告狀,居然說劉友要謀反,呂后召劉友進京,關押在官邸,不給吃喝,劉友不久就餓死了。

    梁王劉恢本來有老婆,呂后為政治聯姻,把呂鏟之女塞給劉恢為王后,這王后既然毒殺了劉恢原來的老婆,還監視劉恢的行動,讓他沒了自由,劉恢生無可戀,便自殺身亡。

    燕王劉建打獵時被狐狸咬傷,得狂犬病去世。除了呂后養子劉長,劉姓皇子基本去黃泉與劉邦團聚了。

    呂后對劉宗室皇子不斷殘殺,劉恆以戍邊為由,有幸生存下來。呂后為了自己的權欲,間接為日後劉恆登基剷平了道路。

    三、劉恆低調韜光養晦,眾臣剷除呂氏一族,扶劉恆上位。

    劉恆在封地代國循規蹈矩,一直十分低調隨和,從不與人結怨,在代地發展農業生產,與百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把代地那不毛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條,豐衣足食。

    劉恆十分節儉,從不講排場,對屬地百姓寬容大度,性格又十分穩重,辦事小心謹慎,給朝中眾臣老實可靠的印象。

    呂后稱制十六年後去世,漢朝大臣陳平等迫不及待地剷除呂臺、呂產、呂祿等呂氏外戚,又廢了呂后曾立的傀儡皇帝劉弘(非漢惠帝所生),眾大臣商討遵守劉邦旨意“非劉姓子弟,不得封王”,決定迎接外戚勢力不大,劉邦四子,恭儉有為,溫良仁厚的劉恆為帝。

    劉恆謹慎的先派舅舅薄昭打前站,做探路先鋒,快到京城,又派心腹宋昌入城一探究竟,最後看到諸臣都十分恭順,才放心進城接受玉璽,陳平等扶持劉恆登上皇位。

    四、劉恆勵精圖治,寬儉待民,“無為而治”成為一代聖君。

    公元前180年,劉恆稱帝,時為漢文帝。馬上封侯拜相,對原來劉氏諸王恢復王候,對剷除呂氏一族有功者,一一分封,還對隨父親建國的老功臣,論功行賞,封官晉爵,鞏固了漢文帝的帝位。

    漢文帝又令宋昌等親信掌管軍權,對皇宮、京城嚴加防護,保證皇室成員安全。

    劉恆便開始治理國家,他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他採用“無為而治”休養生息,減輕老百姓賦稅,寬儉待民,廢除肉刑等讓漢朝經濟得到發展,人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綜合國力日益強盛,最終開創了“文景之治”。

    綜上所述,劉恆兩母子位卑勢弱不受寵,無後臺反而因禍得福,保全了性命,這為劉恆成為一代聖君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礎。

    呂后的“除苗”工程,讓劉邦的兒子一個個去父皇那兒報到去了,只留下劉恆和劉長,而劉恆為長也更仁厚,呂后的殘暴行為反為日後劉恆成為一代聖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證。

    眾大臣慧眼識真龍,扶劉恆上位,為劉恆成為一代聖君提供了最直接的保障。

    劉恆的勤儉治國,輕徭役減賦稅,廢酷刑,最終成就了劉恆一代聖君的美名。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9 # 拼搏1514878035

    劉邦總共8個兒子,從大到小排列為: 齊悼惠王 劉肥 (曹姬生) 漢惠帝 劉盈 (呂后生) 趙隱王 劉如意 (戚夫人生) 代王/漢文帝 劉恆 (薄太后生) 梁王 劉恢——呂太后時候降為趙共王 淮陽王 劉友——呂太后時候降為趙幽王 淮南厲王 劉長 燕王 劉建齊王劉肥的母親是劉邦未稱帝時候就跟著劉邦了,當時沒有名分,劉肥是私生子,礙於身份的原因,劉肥做太子是沒有希望的。但是劉邦這個人還念及和他母親的舊情,所以早早的就封他為齊王了。領七十多座城池,也是封邑最大的諸侯王。但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呂后認為齊王會對自己兒子劉盈造成威脅,曾召入宮中欲用毒酒加害,劉肥在自己謀士建議下把最富庶的三座城池獻給呂后女兒做禮物,呂后才放過劉肥,得以善終。

    劉盈是劉邦的嫡長子,劉盈這個人心地還是不錯的。可能有點懦弱,因為母親太強悍的關係,由於呂雉的一手運作,也做上了皇位,他就是漢惠帝,可惜壽命太短。

    劉如意是劉邦和最受寵的戚夫人的兒子,劉邦曾經因為劉盈太懦弱想立劉如意為太子,這也為劉如意的坦途埋上了地雷呀。劉邦死後,呂雉把戚夫人禍禍個人不人鬼不鬼的,劉如意也離奇的死亡了。

    梁王劉恢被迫娶了呂雉的侄女,這個女人依仗呂雉的權利,根本不把梁王放在眼裡,他不但不讓劉恢碰其他的妃子,還暗中加害梁王的妃子和女兒。梁王不堪其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懸樑自盡了。

    劉友。劉如意死後,被呂后封為趙王,強迫劉友娶呂氏宗女為妻,但是劉友對這種婚姻也很反感,不過他沒有像劉恢選擇自殺,而是去寵愛其他妃子。但是這卻惹惱了這位呂氏宗女,她向呂后告了一狀,最終劉友被呂后召入都城,他應該是餓死的。

    淮南王劉長,劉邦第七子。於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時,驕縱跋扈,常與帝同車出獵;在封地不用漢法,自作法令。前174年,與匈奴、閩越首領聯絡,圖謀叛亂,事洩被拘。朝臣議以死罪,文帝赦之,廢王號,謫徙蜀郡嚴道邛郵,途中不食而死。

    燕王 劉建是打獵時候被野狐狸咬傷,感染而死的,他的死是個意外,唯一一個意外死的。

    看了劉邦這些兒子的下場,你就能看出來為什麼劉恆能當上皇帝了,因為沒得選。為什麼劉恆沒被呂雉害死呢?因為劉恆和他的母親都不得寵,呂雉根本沒把他當回事,所以他才得以存活下來。劉恆稱帝這個事情告訴我們做人要低調!

  • 10 # 狐筆春秋

    話說受不受父親待見和能不能成為一代聖君,兩者之間幾乎沒有任何聯絡,劉恆的繼位本身不過是權利博弈的結果,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柔弱容易掌控的傢伙,不過是扮豬吃老虎罷了。

    一:關於劉恆不受待見的謠言

    中年創業的劉邦在百戰生還之後,終於成功逼死楚霸王項羽,成了大漢朝的開國皇帝。而深知創業艱辛的他。一方面開始大規模剷除勢力龐大,實力雄厚的外姓諸侯王,另一方面則大肆培植劉氏宗親,希圖以封建同姓的方式來鞏固大漢的天下。

    但由於前半輩子的落魄潦倒,導致個人子嗣非常稀少。雖然創業期間在有意識的擴充後宮,繁衍後代,可終究戰果不盡如人意。

    公元前196年,在擊滅陳豨之後,劉邦將劉恆封在了地勢兇險、處境艱難的代國。在天下人看來,父母如果疼愛子女,又怎麼捨得將其遣送到如此兇險的絕境?更何況還只是一個年僅8歲的孩子呢?再加上,劉恆的母親薄姬並不被劉邦所喜歡的事實。於是,關於劉恆不受待見的謠言紛紛揚揚,流佈天下。

    二:劉邦真不待見劉恆嗎?

    在我看來,劉邦一生事業的基點,即在於有“識人之明,用人之度和容人之量”對於身邊隱藏爪牙強自忍受的呂雉不可能一無所覺。

    護犢之心人皆有之,更何況是晚年得子的劉邦呢?自即,平定陳豨之亂後,劉邦的身體更是江河日下,而就在此前提之下,劉邦一方面與諸臣立下“白馬之盟”另一方面又為趙王如意聘請丞相,甚至在彌留之際還命陳平誅殺樊噲。

    如此頻繁和劇烈的動作,究其根源無非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子嗣、穩固漢家的天下,而所預防的物件無一不指向昔日的糟糠之妻——呂雉。

    所以,就此而言,我們有理由相信,劉邦在有生之年,將自己的孩子全數遣返封地的目的很可能是另一種方式的保全。由於身體問題,或許他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在盡人事了。畢竟,種種跡象表明,早在劉邦生前,對於呂氏已然百般堤防。甚至於他能夠清晰的意識到漢室江山必有一場浩劫,不然他又何必說“安劉氏天下者必周勃”的話呢?

    三:夾著尾巴做人,韜光養晦才得保全的劉恆

    公元前195年,劉邦溘然長逝,呂雉執政天下,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劉氏宗族幾乎遭到血洗,劉邦子嗣僅存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

    劉恆的母親薄姬自來不受劉邦待見,其人也優容涵雅、沉穩低調,尊卑禮節做的極為到位,使得呂雉對她不僅沒有堤防之心,甚至還有些許同病相憐的感覺。而自幼深得薄姬教誨的劉恆對呂雉更是恭順異常,不敢有所違逆。再加上地處荒僻險絕之所,自幼遠離政治中樞,在天下幾乎沒有存在感,於是,綜合各方因素,劉恆得以倖免於難。

    至於淮南王劉長由於自幼喪母,由呂雉一手養大,“虎毒不食子”呂后自然不會對他下手。

    四:天上掉下個皇位來

    公元前180年,呂雉病死,陳平、周勃平定“諸呂之亂”出於權力制衡和政治利益的需要,功臣集團在經過仔細考量之後決定迎奉寂寂無聞的劉恆為帝。

    但人算不如天算,誰也沒料到,原本以為易於控制的傀儡劉恆,竟然是雄心潛藏、智略恢弘的一代明主賢君,在初入長安城的當晚,就以雷霆萬鈞之勢控制了長安城,確保了宮廷內禁的安全和穩定,然後又以懷柔示恩的方式先後收服功勳集團,進一步穩固皇權。諾大的權利更迭竟然就在風平浪靜之中得以順利過渡。

    再之後,深悉百廢待舉、民間疾苦的漢文帝劉恆開始偃武興文、大興教化。勸課農桑、薄斂賦稅,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經過二十餘年的艱難治理,百弊叢生的大漢朝終於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再經過漢景帝的承續,成就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為漢武帝年間的拓土開疆,驅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11 # 東吳周郎

    劉恆,劉邦第四子,是漢惠帝劉盈的庶弟,他是漢朝第五位皇帝。   

    ↑漢文帝乃千古賢君↑

    劉恆最終能夠成為歷史上大名鼎鼎,頗有賢名的漢文帝,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有一個好母親。

    身為中國第一個長期存在的大一統王朝——漢朝奠基人和創業者劉邦的兒子,絕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是充滿了危機。   

    在劉邦死後,劉邦的兒子們有好下場的沒有幾個:   

    漢惠帝劉盈,被自己母親呂后弄出的人間慘劇——人彘嚇壞了,從此放飛自我,沉迷酒色,在位七年,一陣折騰後病死,年僅22歲。   

    劉邦庶長子劉肥,倒是僥倖活了下來,但要不是他為人機警聰明,怕也是離不開長安城。漢惠帝六年時,他病死,他在位十三年,劉邦死後,活在呂后的陰影下戰戰兢兢;   

    至於劉如意,劉恢,劉友,呵呵,不是自殺,就是被殺,沒一個活到天年。

    ↑薄姬是一個很智慧的女子↑  

    所以,劉恆之所以笑到最後,多虧他的母親——平民出身的薄姬。   

    劉邦並不是不愛劉恆,而是對薄姬感情非常一般,當初他看薄姬可憐,薄姬昔日的宮中閨蜜管夫人和趙子兒得寵之後,嘴臉可惡的很,劉邦看不下去,他又聽薄姬說昨晚夢到一條蒼龍盤踞她的腹部,就對薄姬說了一句:“這是富貴的徵兆啊,我就為你成全它吧”,當晚就臨幸了薄姬,並且一炮中的!   

    從劉恆出生後,劉邦對薄姬很冷漠,這本是悲傷的訊息,可在醋瓶子呂后眼裡,薄姬不被受寵,反而沒有了威脅,加上薄姬十分聰明,及時帶著劉恆遠離皇宮。   

    本來呂后想關門打狗,把那些被劉邦寵幸的女人一個個幽禁起來,慢慢算賬,但因為薄姬的低調和冷遇,反而答應讓薄姬離開。   

    ↑漢文帝坐收漁翁之利↑

    然後,直到呂后駕崩,陳平等人誅殺諸呂后,薄姬和劉恆才回到歷史舞臺。   

    漢文帝之所以是明君,他的這段成長經歷對他起了巨大的作用,他學會了如何生存,他見識了人心險惡,他養成了寬厚孝順的性格,他當了皇帝之後,仍然能保持樸素的衣著。   

    值得一提的是,漢文帝十年,漢文帝的舅舅薄昭因為濫殺朝廷使者,使得漢文帝罕見大怒,他不顧及母親的感受,強硬命令薄昭自殺,薄昭一度想拖延,抵賴,希望姐姐薄太后能夠出面說情,但漢文帝很絕——他命令群臣都穿上喪服去薄昭家裡哭喪,事已至此,薄昭只得自殺。   

    敢於對自己的親舅舅痛下殺手,而且是出於維護中央皇帝威權,能做到這一點的皇帝,怎麼可能沒有作為?   

    事實也證明了,漢文帝時期,漢朝開始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百姓富裕,天下小康。   

    漢文帝時期面對的局面絕不輕鬆,他的方法其實是拖延——對內,諸侯王國勢力過大,嚴重威脅皇權,但他深知,還不到解決時機,後來在他兒子漢景帝時期果然解決了諸侯王國隱患。   

    其中,漢文帝最大的舉措是安撫了吳王,尤其在自己兒子,也就是未來的漢景帝失手打死吳王兒子之後,能夠平定吳王的情緒,使得吳王失去了最佳的起兵時機和藉口,其中的政治智慧,不可小覷。   

    對外,匈奴入侵是一個長期困擾漢朝的外部問題,漢文帝也是先發展,裝慫,等時機合適了再由後人解決問題。   

    這種政治智慧是不是很眼熟啊?沒錯——鄧公的智慧啊,不管怎麼說,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把改革搞起來,堅持下去,容忍適度的不公平和不完美,讓發展去解決問題,這個思路是很務實的。  

    ↑漢文帝及其皇后竇皇后,以及兒子景帝都是黃老思想的擁護者↑

    實際上,漢文帝也是深受當時的政治思想影響——黃老無為而治的指導思想起了巨大作用,漢文帝及其妻子竇皇后,其子景帝,都是如此謹慎穩重的增強國力,然後——漢武帝橫空出世,掃蕩匈奴,光大漢朝國威。   

    後人沒忘記漢文帝的傑出貢獻,歷史上他牢牢佔據賢君一席之地,可謂流芳百世了,如此人生贏家,讓人歎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有時莫名的開心,有時莫名的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