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滿樓書坊

    紫禁城騎馬又稱“賞朝馬”,這是皇帝對大臣特別的恩典。

    歷朝歷代,大臣進宮都有規定,騎馬入內,大大的不許。在明代時,文武百官上朝,“從無賜紫禁城騎馬者”,有之,則始於清朝。

    清朝初年,也不過少有的幾個親王、郡王才有紫禁城內騎馬之賜。至於其他大臣,只能騎馬坐轎到宮城外。

    由此,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外各立有“下馬碑”,上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字樣。即使是現在,“下馬碑”在故宮博物院仍可見到。

    當然,偌大的皇宮,官員一路走進去有兩三里,對那些年邁體弱的大臣來說的確辛苦。

    為此,康熙朝允許個別年高勳隆的大臣坐轎子或騎馬上朝,但這是特例。

    乾隆朝後,紫禁城不準騎馬的規定稍有鬆弛,據《嘯亭續錄》中記載:

    “乾隆中,上念諸臣待漏入直,每遇風雪,徒步數里,甚為顛蹶,因特許諸閣臣乘馬入內,以示榮寵。”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年屆八十的乾隆體會到年老大臣行動不便,上下馬也非常困難,於是再次加恩發諭:

    “內外文武大臣,特恩賞在紫禁城騎馬,用資代步。但年老足疾之人,上馬亦覺艱難,……嗣後已經賞馬之大臣,因有疾艱於步履者,仍加恩准令乘坐椅,旁縛短木,用二人舁行入直,以示朕眷念大臣、恩加體恤至意。”

    如此,原賜騎馬的待遇轉為坐肩輿(即坐兩人抬之小轎)。

    嘉慶朝後,入宮規定更加人性化。《嘯亭續錄》中載:“嘉慶己巳(嘉慶十四年,1809年),上特旨諸大臣年逾七十者,賜肩輿入直,尤為曠典雲。”

    之後,紫禁城內騎馬的資格進一步細化,一品以上不論年歲均獲得騎馬或乘轎資格,侍郎六十以上由吏部開列名單,個別未滿六十的侍郎而蒙賜紫禁城騎馬者,是為特例。

    咸豐、同治年後,大學士、軍機大臣、各部尚書及在兩書房任差使者,不論年歲均得賜紫禁城內騎馬資格,如有大功者,不在此限。

    清廷覆亡後,“賜紫禁城騎馬”的規定仍舊實行,直到1924年溥儀被趕出紫禁城為止。

  • 2 # 達摩說

    自明朝遷都北京,建立紫禁城以來,作為宮禁重地的紫禁城是不允許騎馬入內的。有明一代無騎馬進宮的資格,而到了清朝,出現了“紫禁城騎馬”的規定。

    紫禁城騎馬,又叫“賞朝馬”,簡單來說就是允許某些大臣在紫禁城內騎馬,跟黃馬褂、三眼花翎一樣,這是清朝對王公貴族、功勳重臣和老臣的一項重要的特權和政治待遇。

    清初定鼎北京後,只有一些親王、郡王才有紫禁城內騎馬的特權。到康熙年間,允許一些年老的官員在經過皇帝特批後,可以在紫禁城內騎馬。到乾隆年間,“紫禁城騎馬”逐漸形成定製,成為一項重要的政治待遇。

    首先,允許在紫禁城內騎馬的人員是有明確規定的。第一,貝子以上的滿族親貴可以在紫禁城內騎馬;第二,一品滿漢大員允許在紫禁城內騎馬;第三,侍郎及其以上官員須年滿六十歲才被允許在紫禁城騎馬;第四,吏部會在年末開列允許在紫禁城內騎馬的名單,並由皇帝批准執行。當然,皇帝如果想賜給誰“紫禁城騎馬”的特權,那是他的自由,無論官位高低,年齡幾何,都不重要。

    其次,凡獲得“紫禁城騎馬”待遇者,在紫禁城只許騎馬,不許坐轎。但在乾隆朝晚年,該制度由於缺乏人性化而被推翻。乾隆帝體恤老臣騎馬艱難,遂允許年老有疾的大臣經特准可以在紫禁城內乘坐肩輿。

    另外,有了紫禁城內騎馬的特權,也不是想在哪兒騎就在哪兒騎,有明確規定好的路線。凡自東華門入紫禁城者,可騎馬至景運門外之箭亭下馬,而自西華門而入者,可騎馬至隆宗門外以南之內務府前下馬,再往裡就是禁區了。

    當然,總會有人像故宮賓士女一樣,撒歡兒過度,無視禁令,任性而為。比如乾隆年間的寵臣和珅和中堂,他就曾仗著乾隆帝的寵信,直接縱馬進入神武門。後來嘉慶帝清算和珅,這件事就成了和珅的一大罪狀。

    在乾隆朝之後,“紫禁城騎馬”還有一些細小的修正。

    比如在嘉慶年間,嘉慶帝下令,入朝大臣年過七十歲的,都允許在紫禁城內騎馬,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末。而到了咸豐、同治年後,大學士、軍機大臣等無論年齡幾何,都可擁有在紫禁城騎馬的資格。有功另賞者,另當別論。

    有清一代,許多大臣都獲得過“紫禁城騎馬”的特權,諸如張廷玉、鄂爾泰、和珅、曾國藩、李鴻章、盛宣懷等。

    上面這個圖是盛宣懷。盛宣懷是唯一一個在紫禁城騎馬撒歡兒,並留下影像資料的人,而後世效仿者基本上都是開車進入故宮了。

  • 3 # 北方雪野一樵夫

    從前的紫禁城如果沒有皇帝的恩賜,任何人是不允許在紫禁城內騎馬的,今天在有錢有人的情況下,汽車都可以開進故宮,這就叫與時俱進,但不知初心何在……

  • 4 # 當朝大學士

    紫禁城可以騎馬,但是有前提,那就是天子口諭當事人可以“紫禁城駕馬”,又稱“賞朝馬”。除此之外,任何一人,哪怕是皇宮貴族、世襲貴族、亦或是當朝元勳,只要未經賞賜而縱馬揚鞭紫禁城,那可是掉烏紗帽的重罪。

    今日此,網壇被某個網友開車去故宮“撒歡兒”的照片驚呆了。自從明成祖朱棣建立紫禁城,歷經兩朝皇城的紫禁城竟然淪落成為了“撒歡兒”的去處。隨便擺拍,隨便炫耀,任憑車輪狠狠地碾壓過幾百年曆史的地磚,而這一切歷史財產竟然成為了炫耀的本錢。

    古代的紫禁城管制是非常嚴格的,筆者可以斷言,比現在要嚴得多。

    因為古代的紫禁城是皇宮,皇宮安危身系帝王安危。清代最常聽說的“九門提督”,也稱“步軍統領衙門”,就是專門掌管紫禁城安危的。

    下面,筆者來分析一下“賞朝馬”。

    “賞朝馬”可不是大家想象之中的那樣,獲得皇帝口語之後可以在故宮縱馬馳騁,東遊西逛。

    所謂“賞”,指的是“恩賞”,“朝”指的是“朝覲”、“上朝”。也就是說,“賞朝馬”是隻有在上朝的時候才可以進行的活動。

    在明朝,沒有開過“賞朝馬”的先例,真正出現“紫禁城駕馬”現象是在清朝。

    大家都知道,滿族也算得上是中華民族中的戰鬥民族之一,是在馬背上奪得天下。滿人自小交要練習騎射,自然對馬有著特殊情感。

    在皇太極、順治年間,一些位高權重的親王、郡王被允許“賞朝馬”。這是對其功績的一種讚賞,因此,當時的“賞朝馬”也就成了地位的象徵。

    到康熙時期,老一代的親王、郡王都死的差不多了。“賞朝馬”沒有再例行封賞功臣,而是轉向務實,給那些年邁的高階官員的實惠。

    到乾隆時期,這位“十全老人”先是下令所有貝子以上的滿清貴族都可以騎馬入朝,可是到了乾隆後期,此行為對紫禁城造成的影響很不好,於是在乾隆五十五年,乾隆皇帝親自下口諭,用乘轎子來代替騎馬。

    到咸豐、同治時期,只有那些身兼軍機大臣與尚書房職務的兩書房人員,才會被批准“賞朝馬”。

    大家要注意的是,“賞朝馬”的路程是規定好的:①,自東華門入至景運門外箭亭下馬;②,自西華門入至隆宗門外內務府前下馬。要明白的一點是:“賞朝馬”不是特定製度,只是皇帝恩典。

    建國之後,故宮一直是當作國家重點文物單位來保護,故宮全面禁車的舉動則是在2013年完全落實。

    有規定:故宮內禁止行機動車輛,特殊情況下,可以使用電瓶車或腳踏車。

    何為特殊情況?2013年10月,81歲的印度總理辛格參觀故宮,鑑於其年歲較大,有關部門特決定用電瓶車,乘坐觀賞。這裡要注意了,在這裡可以坐電瓶車的標準是“總理級別”、“年歲老邁”、“外國貴賓”。

    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沒有開過先例。

    同是2013年,法國總統奧朗德想要參觀故宮,結果是一路步行,完成了參觀活動。有關方面始終沒有提供代步工具,這就是規定

    結束語:古代的“賞朝馬”,與紫禁城禁止騎馬的一系列制度,反應的是天子威嚴。騎馬入紫禁城是對天子威嚴的褻瀆,所以說那些獲得“賞朝馬”的人也就是獲得了無上的恩典。作為當代人,對於文物的保護是一種最基本的素養,想想看,當你的車輪胎壓在一塊比你祖上五代年齡加起來還要年長的地磚上時,你還能愉悅的擺拍。可想而知,素質的確有待提升,這是我們全民共同話題。

    【文 / 楚南青史君】

  • 5 # 掘史老師

    紫禁城是帝王的家,到帝王家門口,無論富貴貧寒、高尊卑賤,乘轎者下轎,騎馬者下馬,這是規矩,也是禮制,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意即百官上朝到了皇宮的外門,都停下車來,步行進宮。漢朝的時候,文武百官已經不能隨便騎馬乘轎出入皇宮了。 

    清朝的時候,大臣進宮的規定更加複雜。《北平懷舊》中提到清朝皇帝召集官員上朝的情形:每天天還不亮,軍機大臣除外的所有官員都在宣武門外等候進朝,王公大臣皇親國戚由神武門、其餘各官員由東華門進宮。神武門、東華門外各立有“下馬碑”,上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字樣。到了這個地方,官員們必須下馬步行去見皇帝。今天,“下馬碑”在故宮博物院東華門處還可見到。

    實際上,紫禁城裡的東門東華門、西門西華門、北門神武門各有下馬碑。可以說,四立的下馬碑把皇宮的各個入口都把住。僅僅根據這些下馬碑,就可大體上標示出紫禁城的大致範圍。

    偌大的皇宮,禁止官員隨意乘轎騎馬,維護了皇帝的權威,也維持了皇宮的秩序,但是對於一些年老為官,或者身體不便者來說,增加了很多的麻煩。歷朝歷代,既然有不準在紫禁城內乘轎騎馬的規定,也就有網開一面的特例。譬如官員中的年高者,經過皇帝特賞可騎馬或乘轎,叫“賞朝馬”。

    滿清皇族從馬上得天下,為了使旗人子弟不丟棄騎射的本領,規定文武官員,特別是武職官員,只准騎馬不許乘轎,“親王、郡王、大學士、尚書準其坐轎;貝勒、貝子、公、都統及二品文職大臣,俱不準坐轎,違者交部治罪,斷不寬宥”。

    乾隆年間,禁止在紫禁城內乘轎的規定稍微有了鬆弛。如果被允許騎馬者年齡太大或者身體不適,經特准可乘轎或乘車。內閣大學士張廷玉、鄂爾泰年老不便乘馬,乾隆特批可以在紫禁城內乘轎。內閣大學士趙國麟腳部有疾病,不能騎馬,奉旨可以乘車到內閣辦事。隨著乾隆帝自己年齡的增大,他日益體會到年長者和疾病患者騎馬的難處,乘轎的現象也就更為普遍,乾隆五十五年頒諭:“年老足疾之人,上馬也覺艱難……著加恩准令乘小椅,旁縛短杆,用兩人舁行入直,以示朕眷念大臣,恩加體恤至意。”

    嘉慶年間,御前大臣鄂勒哲依圖自恃位尊,擅自坐轎,被嘉慶皇帝嚴厲申飭,並交理藩院議處。道光年間,道光的侄子奕經乘轎進入神武門,也受到了嚴厲處分。皇親國戚尚且如此,普通官員更是不敢隨便造次。

    能夠在紫禁城內騎馬乘轎是一種榮耀,也成為最高統治者籠絡官員的一種手段,這一點,慈禧太后尤其擅長。慈禧的父親惠徵只是一個侍郎,但准許在紫禁城內騎馬;禮部右侍郎剛毅護送慈禧西逃有功,特許在紫禁城內騎馬。

    即使辛亥革命后皇帝退位,遜位的溥儀仍然用賞賜騎馬的手段拉攏“有功之臣”,直到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部逼出宮為止。

  • 6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大臣被賜紫禁城騎馬的場景,在小說或影視劇作中,大概都有出現過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是有這個印象的,不知道準確不準確?

    既然說到這個話題,那麼,出於好奇,有沒人想過,賜紫禁城騎馬,究竟有沒有這麼一回事?假若有,其真實情況又是如何呢?

    關於紫禁城,雖然一說到,大家似乎都知道;但是,要大家詳細說說紫禁城是怎麼回事,可以大膽猜想,或許還真沒有多少人能夠說出個所以然來。

    基於此,我覺得,在話入正題之前,這裡有必要先簡單描述一下紫禁城的相關概況。

    紫禁城的名稱,乃是借紫微星垣而起。

    依照中國古代的星象學說,將天上的星相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而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

    根據中國古代對星相的長期觀察,認為紫微垣居於中天,位置永遠不變,因此,紫微垣就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也被認為是天帝所居之所。於是,就把天帝所居的天宮謂之紫宮,另外,還有“紫微正中”之說。

    皇帝稱“天子”,也就是天帝(上天)的兒子。以“天子”所居擬天宮,然後,以天應人,於是,人間皇帝所居住的皇宮,也就被比喻為天上之帝所住的紫宮。

    皇帝出於居住理政、維護權威和尊嚴、保護自身及后妃侍從安全的考慮等,修建了皇宮。

    因為掌握權力、擁有財富,所以,皇宮一般都富麗堂皇,壁壘嚴密,是一座完整的城池。這座城池,不僅宮殿重重,樓閣櫛比,並圍有高大的城牆和寬廣的護城河,而且哨崗林立,戒備森嚴。平民百姓不要說觀賞一下皇宮樓臺殿閣,就是稍微靠近一些,也是絕對不允許的。這就是所謂的“禁”,意即:皇宮乃是皇家重地,閒雜人等不得來此。除了為皇宮服務的宮女、太監、侍衛之外,只有被召見的官員以及被特許的人員才能進入,這裡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

    明代的皇宮,既喻為紫宮,又是禁地,故舊稱“紫禁城”。

    由此推測,紫禁城一稱,或發源於明代。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從親侄奪取帝位之後,決定遷都北京,隨即,他便安排,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永樂十八年(公園1420年),始落成。

    由此可知,明朝所建的紫禁城其實有兩座:一在南京,一在北京。

    清軍入關後,依然以北京為京師,故而,根據歷史統計,北京紫禁城曾經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

    關於紫禁城,要說的,大體如上。

    至於“騎馬”,大家都明白,這裡就不用多說了。

    紫禁城已說,騎馬不說自明,那麼“賜紫禁城騎馬”,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再者,紫禁城可不可以騎馬?

    還有,誰可以在紫禁城騎馬?

    另外,“賜紫禁城騎馬”,又是怎樣的狀況?

    下面,就從清人陳康祺的筆記《郎潛紀文初筆》卷二《賜紫禁城騎馬》一節說來,看看清朝“賜紫禁城騎馬”的詳情。

    首先,必須清楚:清廷對那些有功於國家治理的年邁之臣,比較優待和禮遇,的確有“賜紫禁城騎馬”的制度。

    這樣一說,似乎一切都清楚了,再說下去似乎也沒有必要了。

    其實不然!

    有此一制度,這一制度的來龍去脈怎樣,這一制度的執行情況如何,都還未知,可以一說。

    清朝的時候,的確有“賜紫禁城騎馬”一說,主要是為了優待、禮遇、體恤年邁的大臣。受到這項禮遇的老臣,一般情況,都是由兩個人抬著一個小坐椅,老臣安坐於椅上,進入紫禁城辦公、面聖、議事。這種形式,也是“賜紫金城騎馬”的實際執行情況之一。

    據此,可以說,“賜紫金城騎馬”並不全是大家想象的那樣:大臣騎著高頭大馬進入紫禁城,前去辦公、面聖、議事。

    筆記《郎潛紀聞初筆》的作者陳康祺早期剛進入東華門時,他曾經問過老輩人:

    “不是說‘賜紫禁城騎馬’嗎?怎麼都沒見被賜紫禁城騎馬的大臣騎著高頭大馬呢?怎麼被賜紫禁城騎馬的大臣都是被人抬在坐椅上呢?”

    老輩人的回答是:

    “紫禁城內禁衛森嚴,大家都很害怕牲畜的性情沒法掌握,萬一出點差錯,衝撞了儀仗,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對於這樣的解釋,陳康祺覺得,似乎不怎麼可信。

    後來,關於這件事,陳康祺留心,還真看到了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的上諭,其大體內容如下:

    “在京師以內或者京城以外的文武大臣,因考慮到一部分人上了年紀,步行多有不便,所以,朝廷特別降恩,賞賜他們可以在紫禁城內騎馬,以此來代替步行。可是,朝廷仔細斟酌,那些上了年紀、腿腳不靈便的大臣,賜他們在紫禁城內騎馬,便是要上個馬、下個馬,他們的行動也都不方便。所以,經過計議,從今以後,原來已經賞賜可以在紫禁城騎馬的各位大臣,考慮到身體因素,若其步履艱難,繼續加以恩賜,准予其乘著坐椅進入紫禁城。大臣所乘坐椅,可在兩邊綁上短木,讓兩個人抬著,進入紫禁城,以便其入值當差。”

    看過這一上諭之後,陳康祺才清楚,賜紫金城騎馬與紫禁城乘坐椅的關係、由來與真實情況。

    原來,賜紫禁城騎馬也並不是死板的,也是可以隨宜變通的。

    按照宋代王得臣所著《麈史》的記載:

    唐朝時,宰相出入宮禁,都是可以乘馬而行的。

    到了五代,宰相出入宮禁,才開始用簷子。

    所謂簷子,就是肩輿之類的乘坐工具。唐初盛行,用竿抬,並無屏障。唐代劉肅所著的《大唐新語·釐革》有“只坐簷子,過於輕率,深失禮容。”也就是說,唐代人覺得,大臣乘坐簷子出入宮禁,過於簡單輕率,有失禮儀風貌。另《宋史·輿服志二》有:“龍肩興,一名椶[zōng,同棕]簷子,一曰龍簷子,舁以二竿,故名簷子,南渡後所制也。”到了宋代,南渡之後,又有了改制後的簷子,名稱也就變為龍肩興、椶簷子、龍簷子了。

    宋代時,只有文潞公(彥博)因為年紀大、司馬溫公(光)因為身體不好,朝廷才容許他們乘坐簷子出入宮禁。

    據說,在宋朝時,享受這樣優厚待遇的,也就只有文潞公與司馬溫公兩個人。

    明代情況不詳。

    到了清朝,凡是卿貳(次於卿相的朝中大官。即二品、三品的京官,特成一個階級,稱為“卿貳”。卿是指大理寺正卿等三品京堂,貳是各部侍郎。)以上的官員,只要年紀到了六十歲;另外,還有那些在外戰功卓著的大臣,十有八九;都可以享受賜紫禁城騎馬的優遇。清人認為,僅此一點來看,清廷對大臣還是比較寬大的。

    過於這件事,還可以繼續上溯。

    其實,在《左傳》裡面,就有:

    公叔文子老了,乘輦(古時用人拉或推的車)去見衛靈公。

    猜想,用人來拉車,應該更加感覺到安穩舒適吧。

    發展到清朝,就有了朝廷的恩典,賜紫禁城騎馬、紫禁城乘轎。清人覺得,這真是養老尊賢的曠世大恩啊!

    (全文結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 7 # 不下樓主人

    紫禁城騎馬,是皇帝對有功之臣的特殊恩典,而這項規定在執行中也是變通的,並不全是高頭大馬浩浩蕩蕩湧入京城,更多的是“肩輿入直”(用一把椅子兩邊綁上抬杆,由兩人抬著入宮),見於清人《嘯亭續錄》記載:“乾隆中,上念諸臣待漏入直,每遇風雪,徒步數里,甚為顛蹶,因特許諸閣臣乘馬入內,以示榮寵。嘉慶己巳,上特旨諸大臣年逾七十者,賜肩輿入直,尤為曠典雲。”

  • 8 # 詩雨花魂

    歷史書籍或者近年流行的宮廷戲中,經常出現“紫禁城騎馬”一語。紫禁城是眾所周知的皇帝住所和朝廷辦公場所,怎麼可能讓人隨隨便便在裡面騎馬溜達呢?

    其實,“紫禁城騎馬”在古代是一種很高的“政治待遇”呢。朝臣得賜在紫禁城內騎馬,既是皇帝對大臣的恩遇,也是一種榮典。

    紫禁城作為宮禁重地,嚴禁騎馬入內。明代百官上朝,向無賜紫禁城內騎馬之制。清初,始有親、郡王等在紫禁城內騎馬之賜,康熙間始有年老高階官員經皇帝特准可在紫禁城內騎馬之制,乾隆初續準貝子以上滿族親貴在紫禁城內騎馬。朝臣得賜在紫禁城內騎馬,既是皇帝對大臣的恩遇,也是一種榮典。凡獲恩准者,只許騎馬而不許乘轎。自東華門入紫禁城者,可騎馬至景運門外之箭亭下馬;自西華門而入者,可騎馬至隆宗門外以南之內務府前下馬。凡有資格在紫禁城內騎馬者,由吏部於每年年終開列名單奏進皇帝批准,一品以上不論年歲,侍郎則必須年在六十以上始能開列,個別侍郎未滿六十而蒙賜紫禁城內騎馬者,是為特例而非制度。鹹、同以後,則軍機大臣及侍郎且在兩書房任差使者,亦可不論年歲而均得賜紫禁城內騎馬。乾隆中葉以後,被恩准在紫禁城內騎馬者,若年老有疾,經特准可坐肩輿(也通稱坐轎)或乘車入內。至乾隆末年,大臣乘肩輿入紫禁城者更為普遍,乾隆五十五年(1790)曾有上諭: “內外文武大臣,特恩賞在紫禁城騎馬,用資代步。但年老足疾之人,上馬亦覺艱難,如大學士嵇璜雖經賞馬,仍恐難於乘馬。嗣後已經賞馬之大臣,因有疾艱於步履者, 仍加恩准令乘坐椅,旁縛短木,用二人舁行入直,以示朕眷念大臣、恩加體恤至意。” 自此以後, 原來賜紫禁城內騎馬之制,逐漸為在紫禁城內坐肩輿(坐轎) 或坐車所替代,但賜紫禁城內騎馬之制仍存。

  • 9 # 請叫我囡囡

    大臣被賜紫禁城騎馬的場景,在小說或影視劇作中,大概都有出現過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是有這個印象的,不知道準確不準確?

    既然說到這個話題,那麼,出於好奇,有沒人想過,賜紫禁城騎馬,究竟有沒有這麼一回事?假若有,其真實情況又是如何呢?

    關於紫禁城,雖然一說到,大家似乎都知道;但是,要大家詳細說說紫禁城是怎麼回事,可以大膽猜想,或許還真沒有多少人能夠說出個所以然來。

    基於此,我覺得,在話入正題之前,這裡有必要先簡單描述一下紫禁城的相關概況。

    紫禁城的名稱,乃是借紫微星垣而起。

    依照中國古代的星象學說,將天上的星相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而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

    根據中國古代對星相的長期觀察,認為紫微垣居於中天,位置永遠不變,因此,紫微垣就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也被認為是天帝所居之所。於是,就把天帝所居的天宮謂之紫宮,另外,還有“紫微正中”之說。

    皇帝稱“天子”,也就是天帝(上天)的兒子。以“天子”所居擬天宮,然後,以天應人,於是,人間皇帝所居住的皇宮,也就被比喻為天上之帝所住的紫宮。

    皇帝出於居住理政、維護權威和尊嚴、保護自身及后妃侍從安全的考慮等,修建了皇宮。

    因為掌握權力、擁有財富,所以,皇宮一般都富麗堂皇,壁壘嚴密,是一座完整的城池。這座城池,不僅宮殿重重,樓閣櫛比,並圍有高大的城牆和寬廣的護城河,而且哨崗林立,戒備森嚴。平民百姓不要說觀賞一下皇宮樓臺殿閣,就是稍微靠近一些,也是絕對不允許的。這就是所謂的“禁”,意即:皇宮乃是皇家重地,閒雜人等不得來此。除了為皇宮服務的宮女、太監、侍衛之外,只有被召見的官員以及被特許的人員才能進入,這裡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

    明代的皇宮,既喻為紫宮,又是禁地,故舊稱“紫禁城”。

    由此推測,紫禁城一稱,或發源於明代。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從親侄奪取帝位之後,決定遷都北京,隨即,他便安排,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永樂十八年(公園1420年),始落成。

    由此可知,明朝所建的紫禁城其實有兩座:一在南京,一在北京。

    紫禁城可以騎馬嗎?大臣被賜在紫禁城騎馬,究竟是怎麼回事?

    清軍入關後,依然以北京為京師,故而,根據歷史統計,北京紫禁城曾經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

    關於紫禁城,要說的,大體如上。

    至於“騎馬”,大家都明白,這裡就不用多說了。

    紫禁城已說,騎馬不說自明,那麼“賜紫禁城騎馬”,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再者,紫禁城可不可以騎馬?

    還有,誰可以在紫禁城騎馬?

    另外,“賜紫禁城騎馬”,又是怎樣的狀況?

    下面,就從清人陳康祺的筆記《郎潛紀文初筆》卷二《賜紫禁城騎馬》一節說來,看看清朝“賜紫禁城騎馬”的詳情。

    首先,必須清楚:清廷對那些有功於國家治理的年邁之臣,比較優待和禮遇,的確有“賜紫禁城騎馬”的制度。

    這樣一說,似乎一切都清楚了,再說下去似乎也沒有必要了。

    其實不然!

    有此一制度,這一制度的來龍去脈怎樣,這一制度的執行情況如何,都還未知,可以一說。

    清朝的時候,的確有“賜紫禁城騎馬”一說,主要是為了優待、禮遇、體恤年邁的大臣。受到這項禮遇的老臣,一般情況,都是由兩個人抬著一個小坐椅,老臣安坐於椅上,進入紫禁城辦公、面聖、議事。這種形式,也是“賜紫金城騎馬”的實際執行情況之一。

    據此,可以說,“賜紫金城騎馬”並不全是大家想象的那樣:大臣騎著高頭大馬進入紫禁城,前去辦公、面聖、議事。

    筆記《郎潛紀聞初筆》的作者陳康祺早期剛進入東華門時,他曾經問過老輩人:

    “不是說‘賜紫禁城騎馬’嗎?怎麼都沒見被賜紫禁城騎馬的大臣騎著高頭大馬呢?怎麼被賜紫禁城騎馬的大臣都是被人抬在坐椅上呢?”

    老輩人的回答是:

    “紫禁城內禁衛森嚴,大家都很害怕牲畜的性情沒法掌握,萬一出點差錯,衝撞了儀仗,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對於這樣的解釋,陳康祺覺得,似乎不怎麼可信。

    紫禁城可以騎馬嗎?大臣被賜在紫禁城騎馬,究竟是怎麼回事?

    後來,關於這件事,陳康祺留心,還真看到了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的上諭,其大體內容如下:

    “在京師以內或者京城以外的文武大臣,因考慮到一部分人上了年紀,步行多有不便,所以,朝廷特別降恩,賞賜他們可以在紫禁城內騎馬,以此來代替步行。可是,朝廷仔細斟酌,那些上了年紀、腿腳不靈便的大臣,賜他們在紫禁城內騎馬,便是要上個馬、下個馬,他們的行動也都不方便。所以,經過計議,從今以後,原來已經賞賜可以在紫禁城騎馬的各位大臣,考慮到身體因素,若其步履艱難,繼續加以恩賜,准予其乘著坐椅進入紫禁城。大臣所乘坐椅,可在兩邊綁上短木,讓兩個人抬著,進入紫禁城,以便其入值當差。”

    看過這一上諭之後,陳康祺才清楚,賜紫金城騎馬與紫禁城乘坐椅的關係、由來與真實情況。

    原來,賜紫禁城騎馬也並不是死板的,也是可以隨宜變通的。

    按照宋代王得臣所著《麈史》的記載:

    唐朝時,宰相出入宮禁,都是可以乘馬而行的。

    到了五代,宰相出入宮禁,才開始用簷子。

    所謂簷子,就是肩輿之類的乘坐工具。唐初盛行,用竿抬,並無屏障。唐代劉肅所著的《大唐新語·釐革》有“只坐簷子,過於輕率,深失禮容。”也就是說,唐代人覺得,大臣乘坐簷子出入宮禁,過於簡單輕率,有失禮儀風貌。另《宋史·輿服志二》有:“龍肩興,一名椶[zōng,同棕]簷子,一曰龍簷子,舁以二竿,故名簷子,南渡後所制也。”到了宋代,南渡之後,又有了改制後的簷子,名稱也就變為龍肩興、椶簷子、龍簷子了。

    宋代時,只有文潞公(彥博)因為年紀大、司馬溫公(光)因為身體不好,朝廷才容許他們乘坐簷子出入宮禁。

    據說,在宋朝時,享受這樣優厚待遇的,也就只有文潞公與司馬溫公兩個人。

    明代情況不詳。

    到了清朝,凡是卿貳(次於卿相的朝中大官。即二品、三品的京官,特成一個階級,稱為“卿貳”。卿是指大理寺正卿等三品京堂,貳是各部侍郎。)以上的官員,只要年紀到了六十歲;另外,還有那些在外戰功卓著的大臣,十有八九;都可以享受賜紫禁城騎馬的優遇。清人認為,僅此一點來看,清廷對大臣還是比較寬大的。

    過於這件事,還可以繼續上溯。

    其實,在《左傳》裡面,就有:

    公叔文子老了,乘輦(古時用人拉或推的車)去見衛靈公。

    猜想,用人來拉車,應該更加感覺到安穩舒適吧。

    發展到清朝,就有了朝廷的恩典,賜紫禁城騎馬、紫禁城乘轎。清人覺得,這真是養老尊賢的曠世大恩啊!

  • 10 # 重岐真好

    “賜紫禁城騎馬”可以簡稱為賞朝馬,這是清朝皇帝給予王公皇親貴戚以及老邁高官的恩賞,王公官員上朝,到了宮門需要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步行入宮。

    在紫禁城各宮門外,皆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警石,無論從哪個進入到乾清宮或是養心殿覲見皇帝,至少要步行千米左右,對年老體弱的官員是不小的體力消耗。

    所以就有了經皇帝恩准後,親王,郡王等有爵位的皇室宗親,年邁高官可以騎馬入宮的優待。可無論是王公還是高官獲此殊榮,只能騎馬而禁止乘轎,且有必須由東華門至箭亭、西華門至英武殿北內務府的嚴格路線規定。嚴禁私自更改,任意穿行。現在的一些清裝劇,經常出現的在紫禁城內騎馬直接到宮殿門前下馬的情景,多為藝術創作,背離了歷史實際。

  • 11 # 考古者說

    到了皇宮門口要停車下馬,步行進宮,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禮制。

    細心的朋友到故宮博物院去參觀,在東華門附近還可以看到一塊"下馬碑",上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字樣,也就是到了這裡,想進入皇宮拜見皇帝的官員們,就不能再騎馬了,要緩緩步行入宮。

    其實在清朝歷史上,故宮不僅在東華門門口有"下馬碑",在西邊西華門,北邊兒的神武門也都有。所以說無論從哪個門進,都不能騎馬。

    既然有規定,當然也有特權,總會有一些人享受到一些特權被網開一面,准許在皇宮內乘坐轎子或者騎馬。

    比如說乾隆年間,就特批許多人可以乘著轎子在紫禁城內走動。比如內閣大學是張廷玉和鄂爾泰,因為年紀大了不方便騎馬,乾隆皇帝就大筆一揮,特批兩人可以在皇城內坐著著轎子走動。

    還有內閣大學士趙國麟,因為腳部有頑疾,騎馬走路都不方便,所以乾隆皇帝又大筆一揮批准可以乘著車到內閣辦公。

    可能是由於乾隆皇帝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大,感同身受,感受到老年人在偌大的紫禁城內走動不方便,特批可以在紫禁城內做轎子的條子就特別多。

    另外,乘坐轎子或騎馬在皇城內走動,還是最高的禮儀規格。乾隆皇帝在慶祝自己70歲大壽的時候,邀六世班禪,就特批班禪可以乘坐轎子,一直到大殿前。

    除了乾隆皇帝時期,清朝末帝溥儀也特批了許多人准許在紫禁城騎馬,不過那時候溥儀已經退位,他所能管轄的範圍,只剩下紫禁城那一塊小天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收藏最搞笑的動圖和圖片來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