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洋海軍炮手
-
2 # 沉140769451
因為都護府不等於唐的疆土,西域各國,東北各族,不是唐的臣民,而只是朝貢者和附庸的小兄弟,唐也不控制西藏,清以前,漢人政權心中的疆域是便於農耕的漢地十八省。唐人把甘肅當成邊疆,西出陽關,就是離開了故土、故國、故鄉、故人,長城內才是唐的疆域,之處是勢力範圍,都護府是境外駐軍,與美國的海外駐軍並無本質差別,駐軍地,會建立自己的小社會,並設定官員管理,駐軍會在認為勢力範圍內的某國危脅唐的利益時,出兵干涉,甚至侵佔該國,扶植親唐政權,有時也拉著西域的附庸國一起,有時也會像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一樣拿洗衣粉假冒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悍然發動戰爭。如著名的高仙芝汙衊石國叛亂,侵入石國,燒殺搶掠一翻,還享受制外法權,得到唐政權的包庇。
-
3 # 大寶劍三次郎
兩者時代不同,相隔千年,清朝站在前朝的屍體上,繼承了前朝的領土,如宋朝大規模開發了嶺南和福建,明朝透過移民和征服,將雲貴徹底納入版圖。
清朝自身開拓的實際控制土地很少,很多地區也是透過土司間接統治,並不比唐朝鼎盛時期強多少。
-
4 #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說唐朝鼎盛時期領土比清朝大,要麼是沒見過地圖,要麼是面對地圖眼睛瞎了。
因為唐朝的強盛,寄託了後來華人太多的理想,流傳下來的好多地圖還是附會了今天人們的想象(地圖中紅色部分),青藏地區屬於吐蕃,直接是大唐的敵人,還曾經攻佔過長安; 滇藏地區屬於南詔,天寶年間的戰爭三十萬唐軍將士在西洱河畔全軍覆沒,給後來的中原王朝留下深刻的陰影,以至於宋太祖統一天下時,打到大渡河邊就噶然而止,地圖前玉斧一揮,疆域到此不再南征,雲南全境及四川、貴州的一部分都不屬於中原王朝。
現代人容易忽視的事就是唐朝有效管理的疆域實際上只比北宋大一點點(因為宋朝之前唐末五代十國時丟失了燕雲十六州),西部很大一塊疆域唐朝的統治方式只是羈絆,統而不治,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勢力範圍,它能有效阻止吐蕃,突厥等勢力的染指,但是沒有像中原地區派官員直接管理,沒有稅收,甚至還要轉移支付
但是由於大唐是中華文化最輝煌的時期,不打折扣真正做到了文化的自信,制度的自信,道路的自信了,理論的自信,以天朝上國的姿態傲世群雄。儘管周邊還是強鄰環伺,但這些強鄰知道自己和唐朝相比也是剛穿上褲子不久的野蠻人,自行汙穢,心理上矮了一大截。
由於受到“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反滿主義的強大影響,就近代華人對滿清王朝的印象是選擇性的,有意無意的看低了這個最後王朝的歷史功績,認為它是積貧積弱,腐敗無能,喪權辱國,這種以偏概全的看法也是一種嚴重的歷史虛無主義。現代中國和滿清是一種歷史繼承關係,沒有武功烈烈的滿清何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何來長城內外,世界屋脊,茫茫戈壁,白雪皚皚?大清帝國無愧於中華文明傑出的繼承者和傳續者,在冷兵器時代達到極限,凡八旗鐵蹄踏上的皆為中華熱土,凡滿清戰刀下屈服的都是中華子民!桀驁不馴的蒙古,心存疑心的西域,天高地遠的吐蕃,或成為大清東征西討的鷹犬,或成為大清拒敵於千里之外的藩籬,或成為大清萬里江山的院牆,而且都是改土歸流,派中央官員直接治理,誰敢不服那就是刀刃添血,八旗軍可不是吃素的。
雖然滿清源於南下的西伯利亞的通古斯人,它佔據了北宋金人進軍中原留下的真空地帶建州,所以稱為後金。這是一個不固步自封,不墨守成規,非常善於學習的民族,自1644年入關後,除留下那根被人詬病,算是滿族人唯一的念想的豬尾巴小辮,輕裝前進,全盤繼承中華文化典章制度,迅速漢化,成為如假包換的華人。幾千年來中華文明就是文化的認同而非種族的認同,不管高大威猛的北方人還是身形玲瓏的南方人,只要他敬畏天地,祭祀祖先,書寫方塊字,操著南腔北調的漢語就是華人,我們當下通行的普通話就是滿清參與創造的。
大清帝國最大的不走運是身處中華文明已經越過最輝煌的黃金時期,西方工業文明卻恰好進入上升擴張階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華農耕文明遭受風馳電掣的西方工業文明的無情碾壓,這是文明的悲劇而絕非僅僅是滿清王朝的無助!被西方諷為“東亞病夫”的大清在甲午戰爭之前綜合國力一直是上升的(朝廷歲入達到創紀錄的3億兩白銀,而明朝最高僅是四百萬兩白銀),有能力與“歐洲憲兵”俄國抗爭,把新疆從俄熊口中奪回重歸中華版圖,而沒有像“西亞病夫”奧斯曼土耳其四分五裂僅留下七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由於存在著和西方勢力的巨大差距,清末和清朝之後,中華疆域被繼續蠶食無法避免,但有的帳是算不到滿清頭上的(圖中紅色部分)。
因此無法否認,滿清帝國和大唐帝國都是中華文明史上的輝煌偉大的帝國,因為它們處於不同的歷史時期,後人的視角變化產生了不同解讀,撇開意識形態,當歷史的塵埃落定,滿清依然是值得我們自豪的王朝。
-
5 # 南宮外史
清朝時期的領土比唐朝時期的領土廣大,這就是滾雪球效應。
一、唐朝版圖最大時期為唐高宗龍朔年間即公元663年,當時中亞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方達到羅伏州(今越南);北方達到玄闕州(今俄羅斯);西方達到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東方達到哥勿州(今吉林通化)。
國土面積達1237萬平方公里,一說1076萬平方公里 。
地圖圖形顯示成東西長,南北窄的長條形,故看著面積大,實際面積則小。
上圖:唐朝龍朔年間地圖
二、清朝時期,約公元1760年,平定準噶爾後的清朝疆域達到極盛,東北方已經全部把原清朝的地盤給捎帶過來了。具體來看如下圖,與俄羅斯帝國分界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這條疆線直達到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
正北方也把蒙古的部分領土捎帶了過來。具體看,與沙俄分界薩彥嶺、沙畢納依嶺、恰克圖與額爾古納河。
西北方達到與哈薩克汗國等西北藩屬國分界薩彥嶺、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至帕米爾高原。
西南方則把自唐以來時叛時合的西藏地區置於中央政府管轄之下,具體到到與印度莫臥兒帝國、尼泊爾、不丹等國分界喜馬拉雅山至野人山一帶。
正南方大致上與現今與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近,包含南坎、江心坡及緬甸北部等地。
東方達到與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與北韓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一帶。清朝還領有臺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時稱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等。
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1316萬平方公里 ,至晚清1908年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 。
可見,清朝鼎盛時期的國土面積,大於唐朝鼎盛時期的國土面積。中華民族就如同滾雪球一樣,隨著歷史的延長,多個民族都先後融合進來,領土面積自然也會越來越大。
-
6 # 騰飛154187914
中國歷史上只有唐元清,未修過長城,尤其是唐朝作為從中原起家的王朝,可以不修長城,其魄力是大於元清的,這在中原古代漢族王朝裡是唯一的,唐朝在中原漢族王朝裡是真正做到了萬國來朝,民族大融合,其領土面積與清朝相當,對外蒙西域的控制面積大於清朝,沒有控制西藏,東北小於清朝,而清朝末年的領土面積小於唐鼎盛時期。
-
7 # 黑眼歷史觀
因為清朝時期有明確的邊界設定,這個直接影響了民國和共和國。清朝以此為基準維持了一百多年的統治。
而清朝之前,國際秩序未曾成型,以至於更多的人叢林法則為主,漢地十三省外,中原王朝強一點的話,遊牧民族就附庸,弱一點就脫離。中原王朝也沒辦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漢朝的西域,同時期的西域三十六國、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等,都表明漢朝在河西走廊以西的地區的統治權並沒那麼強。之後的唐朝護都、明朝關外衛所,更像是軍事基地一類的存在。
以至於清朝之前,除了穩固統治的漢地,其他地區的領土都是短時間內大開大合,並不穩定,也就維持個二、三十年。
-
8 # 西北望v射天狼
唐朝最鼎盛時期的領土面積看似比清朝大,實際嚴格意義上來說那不能算是他的領土,只能說是他的勢力範圍,他並不能有效掌控。古代並沒有現代意義的領土概念,不是說你曾打到過哪裡,哪裡就是你的領土,只能說你的勢力延伸到那裡。
-
9 # 歷史縱橫帝
導讀:關於題主這個提問小編不敢苟同:什麼叫唐朝鼎盛時期的領土實際比清朝小很多呀?請問有什麼根據嗎?唐朝鼎盛版圖出現在唐高宗李治龍朔年間,在征服高句麗和百濟後版圖面積達到1237萬平方公里。歷史上有多少王朝的能突破這個數字。即使是清朝也只有在鼎盛時期(乾隆、嘉慶時期)的1316萬平方公里的略微超過了鼎盛時期的唐朝版圖,題目中這個小很多又從何說起呢?況且唐朝時吐蕃不包含在國土範圍內,所以唐朝在西部中亞、北部邊界、南部交趾以及東部的北韓半島控制區域都大於清朝控制範圍。什麼叫看著的大?那是真的很大,只不過邊疆地區多實行以都護府形式存在的羈縻政策,控制力度不是那麼強大罷了。詳細情況如下:
根據史書記載,唐朝的版圖空前遼闊四個方向的起止是:極盛時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也就是西部抵達鹹海、阿富汗;北部在滅亡突厥後已經抵達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北部區域;南部把交趾納入國土;東部佔據北韓半島的大部區域。
而清朝版圖的就比較具體了,在乾隆徹底平定西北以後版圖達到鼎盛:東北與沙俄以外興安嶺為界(含庫頁島);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分界,在貝加爾湖以南;西北邊界在巴爾喀什湖至帕米爾高原;東與與北韓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南部邊境不包含早就獨立的越南,只是維繫了宗藩體系的存在。
所以清王朝和大唐王朝相比,版圖優勢在於把東北老家和青藏納入中原王朝直轄;當然還有對蒙古草原各部的直轄統治。而唐朝對應清朝的版圖優勢在於對中亞和北韓地區由更強大的輻射和滲透能力。當然再邊疆地區實行以都護府形式的羈縻政策無法和清朝相比。小編不是清黑也不是唐朝死忠粉,所以如果客觀的評價兩個王朝在開疆拓土方面都很厲害,但是如果說唐朝鼎盛時期版圖比清朝小很多純粹是亂說。唐朝的邊境實行羈縻統治的都護府不是唐朝領土?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如果不是大英帝國分佈在五大洲的統治如何奠定殖民時代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的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雖然舉例不太恰當,但是更直觀形象)
版圖西部大唐和大清比較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如果說統治西域、橫跨蔥嶺已經成為一種大一統王朝的常態,但是如果說大唐在中亞地區的滲透和影響力來說只有大唐王朝最厲害。即使版圖最大的元朝都不如大唐對於中亞的控制,因為元朝時期西域都是察合臺汗國的領地更別說國力輻射中亞了。即便是版圖廣闊的大清王朝在西部的邊界也只能到達巴爾喀什湖和蔥嶺,而大唐王朝的西部邊境已經到了鹹海、藥殺水的中亞河中地區以及阿富汗。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唐鼎盛版圖怎麼小了?
大唐和大清南部、北部、東部版圖比較大唐在滅亡突厥後北部邊境推到了貝加爾湖北岸,南部抵達安南境內。而清朝的北部邊境在貝加爾湖南部(根本不包括貝加爾湖),越南也僅僅維持了宗藩關係。東部唐朝在唐高宗時期平定高句麗和白濟,而清朝只到圖們江、鴨綠江。
歷代王朝領土傳承和漢文化的影響奠定了大清王朝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從秦始皇完成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歷代王朝都在版圖擴張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西漢初次把西域和交趾納入版圖;唐朝時期更把西部版圖推至阿富汗和河中地區;東部的在西漢設定漢四郡後,到唐朝攻滅高句麗和百濟再次維繫了對於此地的統治;明朝時期奴兒干都司的設定,第一次明確的把東北(涵概外興安嶺)納入版圖;元朝時期首次把西藏納入中原王朝版圖。正是這些王朝的赫赫戰功和孜孜不斷的努力,才讓漢文化遠播到這些區域。所以說清朝的版圖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隻靠清朝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是在歷代王朝的基礎上透過清王朝自己的努力,才逐步奠定了超過千萬平方公里的版圖。套用一句俗話: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大清王朝的版圖也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舉例來說:唐朝中後期為什麼衰落了,除了安史之亂外就是因為唐朝不斷的對外戰爭造成的。大唐兩百多年的國祚當中幾乎年年在打仗,強悍的吐蕃和南詔就是在唐朝中後期的屢次打幾下才遭到削弱乃至徹底崩潰的。而大唐後期僅僅憑藉不到巔峰一半的版圖的國力生生的把吐蕃耗成了四分五裂的部落;而曾經強大的南詔也在大唐滅亡前五年的902年壽終正寢。大唐為後代王朝納入青藏和西南區域做了如此大的貢獻,居然還有人質疑大唐在西南的戰敗導致大宋西南版圖止步於大渡河(真是可發一笑)。所以無論是在北部草原還是在中亞地區以及西南,大唐都做出了積極的嘗試和無與倫比的努力。
小結:
透過具體的事實我們可以看出,鼎盛時期的唐朝版圖幾乎和清朝鼎盛時期差不多。甚至還大於清朝晚期,所以不存在唐朝鼎盛時期的版圖遠小於清朝版圖的說法。大清王朝130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也是在歷代王朝的不斷努力和開拓的基礎上形成的。
-
10 # 眾森淼
唐朝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但是他們的強大在當時來說其實也不是無敵的存在,即使是在最鼎盛的時期也存在著很強大的外患。
那麼,為什麼在歷史上對於唐朝有著那麼崇高的嚮往。其實不可否認的是唐朝作為封建歷史上比較成功的朝代也是對外文化輸出最鼎盛的時代。這個也就給唐朝留下了更多的傳說。包括在國外的影響力甚至都影響甚遠。比如說我們的近鄰日本。
但是歷史上,其實可以說除了宋朝這一個朝代,從秦開始,直到清朝中期,可以說強大幾乎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即使是在其他地方偶然興起的帝國中,我們也可以有一定的自信與之相比擬。但是後來的輸出似乎反而沒有唐朝那麼的強烈,影響力似乎開始只輻射周邊的一些國家了。
所以,沒有過多的對外交流。這也就意味著沒有很實際的對比。即使是強大,也是自己一個人的。而且沒有對比,似乎也有很多的空虛。
但是到了清朝呢?其實要是單純的和唐朝去對比呢?清朝絕對是比唐朝要更加強盛的。無論是領土,還是財富累積,甚至由於有了火器,軍事也可以比較。當然這也有歷史推進的結果。但是很不幸,清朝和唐朝一樣,也是一個對外交流十分頻繁的時代。
但是,交流都是有的。但是方式和時間卻差了很多。唐朝是在自己處在一個上升期,並且也是一個很強大的時代在輸出文化。而清朝呢?大規模的輸出是在自己的末期,而且是被別人打著去強行輸出的。
而且,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加鮮明的對比。也就是地位,唐朝對外輸出可以說是保持了一種比較平等的態度,而且彰顯了大國形象。清朝呢?不僅僅是不情不願,而且即使是人家來拿清朝的東西,還不給清政府好臉色看。地位上差太多了。
-
11 # 完顏翠花
唐朝在唐高宗的李治龍朔統治時期達到頂峰。征服高句麗和百濟後,領土面積達到1237萬平方公里。歷史上有多少個朝代能突破這個數字?甚至清朝在其全盛時期也只有1316萬平方公里,略超過唐朝全盛時期的疆域。這個小得多的話題從哪裡開始?此外,吐蕃在唐代並不包括在內,所以唐朝在中亞西部、北界、、南趾、和北韓半島東部的控制區都比清朝大。看起來大是什麼意思?這確實很大,但邊境地區大多以資本保護政府的形式實施限制政策,控制力度也不是很強。詳情如下:
根據歷史記載,唐朝的疆域在四個方向上是前所未有的:從東方的日本海、到西方的鹹海、,再到最高峰時的北方貝加爾湖。也就是說,西方到達了阿富汗、鹹海。突厥被摧毀後,北方已經到達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的北部地區。在南部,腳趾被納入領土。東方佔據了北韓半島的大部分。
清朝的疆域更加具體,在乾隆完全平定西北後達到頂峰:東北和俄國以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為界;正北和俄羅斯的邊界是貝加爾湖以南的薩揚嶺。西北邊境就要從巴爾喀什湖到這個帕米爾高原。東朝邊境沿著圖們江、鴨綠江。南部邊境也不包括越南,越南長期獨立,但保持宗主國-屬國制度的存在。
例如,唐朝在中後期衰落的原因是除了安史之外,唐朝持續不斷的對外戰爭。在有200年曆史的唐朝,幾乎每年都有戰爭。強大的吐蕃和南詔在中晚唐幾次戰鬥後才被削弱,甚至完全崩潰。然而,在晚唐時期,吐蕃被其不到一半的領土消耗成一個支離破碎的部落。曾經強大的南詔也死於902年,也就是大唐陷落的五年前。大唐為未來王朝融入青藏和西南地區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有人懷疑大唐在西南的失敗導致大宋的西南在大渡河停下來(這真的是一個笑話)。因此,大唐在北方的草原、中亞的地區和西南的地區做出了很多積極的嘗試以及無與倫比的努力。
總結:透過具體的事實,我們可以看到唐朝全盛時期的疆域與清朝幾乎相同。它甚至比晚清時期還要大,所以不言而喻,盛唐時期的疆域比清朝時期小得多。清朝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域也是在歷代不斷努力和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
回覆列表
唐朝鼎盛時期的疆域,很多人認為是這個樣子。
但是這是地圖開疆的結果,因為你在地圖上看到的都護府並不是唐朝直轄地區,也就是唐朝派遣行政官吏、駐軍、發行貨幣、核查人口、收稅的地區,唐朝和這些地區的關係不過是封貢關係而已。
封貢關係嘛,就是冊封個少數民族首領,人家每年上繳貢賦換來唐朝的賞賜。譚其驤先生在《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曆代疆域》一文當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我們知道,府、州的長官是流官,是中央政府可以隨時調動的。府、州秉承中央政府的政令進行統治,向中央繳賦稅,服徭役。但羈縻府、州只是給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一個都督或刺史的名義,實際上是當地基本上自主的統治者,他的地位是世襲的。王朝動不了它,它只是歸附而已,你要動他他就會舉兵叛亂。羈縻府州和正式府州完全是兩回事。
另外,封貢關係的好處是唐朝隨時可以獲得一支戰鬥力不錯的僕從軍。比如,唐朝隨時可以得到一支突厥騎兵,而且唐軍騎兵基本上被突厥騎兵壟斷。因為唐朝同周邊少數民族實際上類似於封建聯盟的關係,少數民族在與唐朝確立宗藩關係時候,也有提供僕從軍的義務。
這裡有一個特例是安西都護府,因為安西都護府確實有駐軍,而且對西域屬國的僕從軍有指揮權,但是安西都護府並不是唐朝的疆域。
因為安西都護府只有駐軍,沒有劃分行政區並派遣官吏,而且安西都護府境內本身還有一堆城邦小國。所以,安西都護府的性質屬於武裝使團,以及保護商路的海外駐軍。
所以,唐朝的疆域實際上還是維持在傳統意義上的漢地,準確點說就是東起遼東,西到玉門關,北起沙漠,南到交趾。確實沒有清朝的疆域大。
清朝和唐朝的區別在於,唐朝同周邊少數民族維持的是封貢關係,而清朝則將其實際控制,畢竟清朝的疆域是中國古典時代長期穩定控制的最大疆域。
相比於唐朝,東北地區、蒙古高原、天山南北、雲南、臺灣島以及青藏高原都處於清帝國的實際控制之下。除了清帝國更有開拓性之外,再就是清汗國的地緣環境並不容樂觀。
所以,為了保障帝國的核心區,也就是漢地的安全,清帝國憑藉強大的國力和武力開拓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周邊少數民族為主的邊疆區全部納入帝國的直接管轄之下。
而且清帝國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在今天還在發揮作用,比如說金瓶掣籤制度。這是因為清朝對少數民族的統治策略比較靈活,對基層採取因俗而治的策略,帝國派遣的官吏駐軍雖然負責地方行政、司法和軍事事務,但是基層管理仍然按照當地的習慣法管理,由當地的少數民族領袖負責,比如新疆的伯克制,同時也負責官府和基層的溝通。
同樣,這些少數民族地區也有為帝國服兵役的義務,清帝國的官吏會在少數民族地區抽取壯丁組成軍隊,以應對戰爭。
比如中法戰爭清帝國就抽調臺灣高山族壯丁參戰,擊斃了不少侵略者。
所以,雖然唐朝和清朝在管理少數民族方面有部分相同之處,但是兩個古典王朝並不能同日而語。
這也是為什麼清朝實際控制的疆域會比唐朝大很多的原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