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創史人
-
2 # 東方大史
為什麼在清朝要留辮子?
為什麼在清朝要留辮子呢?其實,在清朝之前,漢民族並沒有留辮子的習俗。
從清朝開始,舉國開始留辮子。當然留辮子的同時,需要把額頭上方的頭髮剃掉。
當時清朝有一個很有名的剃髮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表達出了這項政策的堅決性。
如果不剃髮、不留辮子,誰就會面臨被殺的危險。
其實,剃頭留辮子這種習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原本屬於滿族。
在清朝沒有成立之前,滿族大都聚集在東北的黑龍江流域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一代。滿族人過著一種狩獵打漁的生活。
長髮飄飄容易遮擋視線,容易讓獵物溜走,讓魚兒逃掉,所以額頭上方被剃光了,同時後面的頭髮也被束而成辮子。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清朝成立。
為什麼清朝要留辮子,主要是因為清朝想要加強統治。
清朝初期,滿族的勢力遠遠不如漢族。雖然掌握著封建權力,但是很容易引起漢族的反抗。
為了肅清反抗的力量,加強統一,清朝想到了這個比較有效的辦法。
因為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檢驗出哪些人是造反派,哪些是順民。
這樣做對統一全國,加強清朝的統治非常有利,既保證了滿族的特色,又起到了統治的作用。
留辮子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我們可以看到清代皇帝和皇子們也會剃頭、留辮子。
對於為什麼清朝要留辮子這件事,我們只能說為了鞏固統治。
它是滿族人把自己的一些風俗附加在漢族人身上的一種表現,屬於一種統治的符號。
所以,這些辮子可能不是很多人原本就願意如此的,而帶有了一點點被迫的意識。
雖然後來清朝很多人都以留辮子為習俗,但是這種習俗附帶了強制色彩,是一種陋習。
-
3 # 跪射俑
這是女真族人的生活習性。就像我們華人用筷子吃飯,而印度人用手抓飯吃。
清朝政府強迫漢族人留辮子,是用這種方法讓漢族人產生歸順意識,妄圖同化漢族人。但漢族文化博大精深,事實上是滿族人(女真族)許多方面被漢族同化了。
滿清早在女真的時候就已經剃頭留辮子,或許留辮子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踢個大腦門光頭,那就會讓很多人不理解了,因為對於太多的男人來說大腦門光頭並不帥,從某種層面上來說還會拉低顏值,所以大家對於滿清人的剃大腦門光頭不理解也算正常。不過,滿族人是屬於戰鬥民族,因為他們常年在馬背上生活的原因,所以他們不能留太長的頭髮,因為騎馬奔跑的時候頭髮被風吹亂了會迷住眼睛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利於他們和敵人作戰,所以他們也就習慣性的剃大腦門光頭了。
-
4 #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這個提問邏輯關係有問題,中原人在清朝以前滿頭蓄髮不加干涉的任頭髮瘋長,按正常邏輯,如果不經常搭理肯定又髒又臭,因為頭髮厚重搭理起來不方便,肯定不能經常搭理。清朝剃髮只保留頭頂拳頭大面積的頭髮,再編起來,乾淨整潔衛生健康,又方便生產生活,因此普遍被中原百姓接受,清朝使中原誕生了理髮師這個行業,清廷的剃頭改革還是不夠徹底,應該毫無保留的全部剃掉,那樣的話,中國將是領先世界最先實現頭型現代的國家了。直到清朝全盤接受學習西方民主化《清朝新政》改革時期,清朝政府廢除科舉,實行現代化建設,多次釋出禁令,剪辮放足,剪辮首先由駐京八旗整編的禁衛軍和由八旗整編的新軍第一鎮開始帶頭剪去辮子,受此風影響街上的警察也剪去了辮子,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莫里哀在報道中寫到:大清帝國的陸軍換上了德國試樣的歐式軍服,同時剪去了辮子,同時有英國記者巴斯克證實,當剪去辮子穿上歐式軍服計程車兵過街時受到孩子們的嘲笑,那個時候這樣的窘境時常發生。
-
5 # 北洋海軍炮手
然而實際上是,清朝留辮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不是短時間內就完成的,因為即便在嚴格執行剃髮令的清初,剃髮令也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諭飭衣冠服式》以及《再諭剃髮服制》兩份清朝檔案已經說明強制推行的剃髮令並沒有達到清朝預期的結果,更何況還因為強制剃髮而激起本已歸順的百姓反抗。
到了康熙朝滅了三藩,天下總體太平後,對剃髮令的執行上就放寬了,不再強制剃髮,因此老百姓不給朝廷幹活也就可以不剃髮,也不用留辮子。
《康熙南巡圖卷》河工部分,民眾鮮有留辮子的,但是這一時期不嚴格執行剃髮令不代表沒有剃髮令,比如圖中清朝官吏依然是剃髮扎辮子的。
這一點還可以用清初漢族士大夫的畫像來佐證,因為這些畫像裡計程車大夫們頂多是剃去了前額少許頭髮,也沒留辮子。
《康熙耕織圖》也可以佐證我的觀點,圖中的勞動群眾髮際線靠後,可見已經剃髮,但是依然扎髮髻,沒留辮子。
這種情況差不多持續到了乾隆朝初期,根據郎世寧《羊城夜市圖》,老百姓依然是扎著髮髻而不是留著辮子。
但是到了乾隆朝後期,老百姓就普遍留起了辮子,從乾隆朝的圖畫來看,辮子反而成了主流。以前看過日本商人(其實是間諜)畫的嘉慶朝清朝社會的畫像,男人基本都留了辮子,只不過這幅畫找不到了。
而且剃髮令一直在執行,但是執行上依然打了折,因為想要保持腦袋鋥亮兩三天就得刮一次,而底層勞動人民沒有那麼多的閒錢,也沒有太多的閒工夫,不會經常剃頭,也就只有大戶人家能做到,因為人家不差錢,也有的是閒工夫,兩三天刮一次還是能做到。所以清朝後期老百姓是留辮子,但是前額要麼是全發要麼是寸頭,並不是電視劇裡那種鋥亮的情況。
到了清末,很多人主要是沿海開放口岸的人受西方思想影響剪了辮子,但是清朝的態度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你不是革命黨就可以,因為清末只有革命被殺頭的,沒有因為剪辮被殺頭的。
否則也不會有牛兆廉、夏震武這兩位鐵桿的大清遺民為清朝戴發效忠了。
全文完
-
6 # 遊歷往事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是清軍曾頒發的“剃髮令”的執行口號,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十日內都要剃頭,留成“屬於當時的清朝部族”所留的髮型,當時的清朝部族所留髮型還不是像我們在影視劇中所看到的那樣,前面剃光,後面留個粗辮子。當時的髮型是“金錢鼠尾辮”。而為什麼清朝時要實行剃髮令讓人們都剃頭並且留辮子呢?
這要從當時清朝本身說起,當時清軍已經攻入關內,但是,當時清朝的部族與中原的部族,不管是服飾還是髮型都不相同。這對於入關後的清朝統治者來說,是不大能接受的,因為清朝是新建立的王朝,是要進行國家的統治的,如果國家大部分百姓髮型和服飾都與統治階級不相同,那就不利於清朝的統治。
於是,“剃髮易服”便開始了,特別是剃髮方面,實行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哪怕漢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並且《孝經》也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但這些依然阻止不了“剃髮令”的實施,不剃頭,就要死。全部剃成清朝初期時的那種“金錢鼠尾辮”。當時的清軍實行“剃髮令”時,曾有言:“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
“剃髮令”這個政策,一定程度上使得滿漢同化,削弱了漢族的反抗意識,鞏固了清朝統治者的至高地位,而在這種高壓政策之下,人們剃髮易服,而後來的清朝時期的人也都是如影視劇中所見,都是留著辮子的了。
-
7 # 蘿蔔君
男子剃髮留辮是滿族人的風俗,漢人和其他民族是不留辮子的。1644年清兵入關以後,為了從心理上壓制漢人的反抗,清朝皇帝強制推行的剃髮令“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清朝統一中國後,剃髮留辮憑藉政權的力量成為滿漢民族共同的風俗。
滿人之所以有剃髮留辮的風俗,是源於一個傳說。其祖先女真人曾出過一位傑出的英雄人物叫束機能,因其前額和兩壁天生禿髮,所以被後人稱作禿髮束機能,努爾哈赤於是束髮為辮,不光是為了紀念前輩英豪,更有利於以此為始開啟統一女真各部程序。
清朝滅亡之後,民國政府曾經發布“剪髮令”,但是大多數民眾仍不願剪掉辮子。事實上有相當數量的人,仍然留了很長一段時間辮子。也許是因為經過兩三百年的薰陶,在他們看來電子是一種美的象徵,已經融入到他的潛意識中,一時難以割捨。
透過查閱一些資料,簡單的陳述這個問題。如有不當之處,還請海涵。
-
8 # 真我85918
清朝人為什麼留辮子,這是要符合滿人的民族習慣,誰讓滿人坐著天下呢。至於滿人為什麼留辮子,這些馬背上的,戰鬥民族都差不多這種髮型,頭髮儘量少或剃光,後面留點頭髮或者梳辮子,或者弄個抓髻,常年盔甲不離身的都養成這種習慣了,滿族入關前是全民皆兵,戰時為兵,平時為民,可不就全這頭型了。至於為什麼現在滿族不留金錢鼠尾辮了,還真是不好意思問滿族朋友。要說當年民國政府也沒強制剪辮子,只是提倡,不像滿清入關施行剃髮令,怎麼滿族就把自己民族習慣摒棄的這麼徹底了呢?現在很少看見滿族朋友留辮子吧,當然也有別有居心的貨,我只能當他們是病態。
-
9 # 千佛山車神
清代人留辮子是源於滿族的習俗
華人,或者說中國古代的漢族人在清代以前是留全發的。漢族男子僅僅在出生之後剪一次胎毛,此後就基本不再剪髮了。
小男孩子在頭髮達到一定長度之後,就綁在頭頂兩邊,類似小牛角的樣子,稱之為總角。(漢族小男孩的髮式)
等長到15歲之後,男孩子就需要把頭髮束於頭頂,邦成髮髻,成為漢族男子的標準髮式。(古代漢族男子的標準髮髻)
束髮之後,男人的髮式就不會再變了。一直再到20歲時,男子行冠禮。就是將一種叫“冠”的束髮工具戴在頭上,表示正式成年,步入社會。
(圖中黃軒頭頂所帶的就是“冠”,這是漢族男子獨有的一種裝飾和束髮飾品)
在漢族人心中,自己的髮式與服飾是區別於“蠻夷”的標誌,是華夏文明的象徵,是大漢民族的自豪。
漢族人髮式最遲在商代就已經定型,以後與漢服一道,歷經千年未有大的變化,直到明末清初。
明朝末年,來自東北的滿洲族人趁中原內亂,定鼎天下,統一中國。
清帝國作為一個異族政權,面對著數十倍於己的漢族人,滿洲統治者強制推行剃髮令,要求漢族男子遵從滿人習俗,剃髮留辮,禁穿漢服,更換滿人的服飾。以此打壓漢族人的民族自信心,穩固其統治。
1645年,在清軍攻下南京後,清廷開始嚴厲推行剃髮令。清攝政王多爾袞下令全國上下,旨到之時,十日之內全部剃髮,否則格殺勿論。(清朝初期男子的髮式,時稱“金錢鼠尾”)
清廷的野蠻行徑,激起了各地漢族百姓的強烈反抗。對此清政府採取了鋼刀硬弩的高壓政策,強調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到1683年,隨著堅守臺灣的明鄭政權的兵敗,大明第三任延平王鄭克塽剃髮降清,至此漢族人徹底被迫放棄了祖先流傳千年的傳統。
以致時至今日,很多漢族人再也不認識自己祖先的模樣了。
-
10 # 史韻流香
對於這個問題,眾說紛紜,下面是我所知道的一個答案,僅供參考。
清朝之前,漢族男子是不留辮子的。剃髮留辮原本是滿族人的風俗。1621年,努爾哈赤攻下遼瀋後,即大規模的強迫漢人剃髮留辮。1644年,清兵入關,在攻佔北京,尤其是在攻佔南京之後,厲行剃髮令,“叫官民盡皆剃頭”,違令者“殺無赦”。當時不僅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之令,而且還有“一個不剃全家斬,一家不剃全村斬”之令。因為中國古代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祖訓,所以,剃法留辮實質違背了漢族的歷史傳統和思想感情,於是,在清朝初期有許多人寧願掉了腦袋也不願理髮,比如歷史上有名的“揚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劇。清朝統一中國之後,剃髮留辮憑藉政權的力量由滿族的風俗變成了滿漢民族共同的風氣。從此,中國男人在腦後就多了一條長長的髮辮。
-
11 # 騰飛說史
關於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需要講清楚。
第一,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為什麼留辮子?
其實,不僅滿人喜歡剃髮留辮子,契丹人、女真人也有相應的習俗,關於契丹人的髮式,我們在一些繪畫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契丹人的髮型被稱為“髡髮”,把頭頂的頭髮剃除,在前額和兩鬢留少量的頭髮,髡髮是東胡族系諸民族的髮式特徵,鮮卑人也可能擁有這樣的法式。
(契丹人)
中國東北有四大族系,分別是華夏族系、肅慎族系、穢貊族系和東胡族系,漢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遼東一帶;肅慎後來發展為挹婁、勿吉、靺鞨、女真、滿族;扶余人、高句麗人與穢貊人有一些淵源關係;鮮卑人、契丹人、蒙古人則屬於東胡族系。
女真人的髮型在《三朝北盟會編》中有詳細的記載,“婦人辮髮盤髻,男子辮髮垂後,耳垂金環,留腦後發,以色絲系之,富者以珠玉為飾。”這段記載說明,女真人的髮型與滿人的髮型是一樣的,“辮髮垂後”。
那麼,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為什麼喜歡把頭頂的頭髮剃除,在前額和兩鬢留少量的頭髮,或者“辮髮垂後”呢?其實,這與東北地區的氣候有關,中國的東北地區,冬季的氣候十分寒冷,遊獵民族長期在山林裡打獵,需要戴非常保暖的帽子,而在古代的時候,這些保暖的帽子,透氣性都很差,時間長了以後,帽子裡會有水氣,如果不把頭頂的頭髮剃掉的話,頭髮上會結一層厚厚的冰,不方便。另外,“辮髮垂後”更有利於騎馬射箭。
第二,清朝人為什麼留辮子?
(乾隆皇帝身穿漢服的畫像)
清軍入關以後,漢人也開始剃髮留辮子,這主要是清初統治者強行推廣的結果,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說法,多爾袞等人把是否剃髮易服看成是天下臣民順逆的標誌,這種改變傳統習俗的做法,引起了漢人老百姓的激烈反抗,在統治者的威懾之下,順治、康熙年間,漢人老百姓基本上都已經剃髮留辮子了,但是,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有時候也會穿漢服。
-
12 # 朕甚慰
簡單的說:1,狩獵時避免額前頭髮遮擋視線。2,在外露宿把辮子盤起來做枕頭。3政治含義,“削平四圍,留守中原”
-
13 # 忠武軍
清朝辮子髮型源於滿族,這與他們生活習慣有關,包括滿蒙在內的北方遊牧民族大多“前髡後發”,就是前面剃掉後面留髮,這樣騎馬打獵方便阻力小,走山路不掛頭髮,射箭時頭髮不擋眼睛,也便於打理頭髮,包括看到日本戰國時代影視書畫中男人也要颳去一部分頭髮。這些和中國古時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禮儀文化截然不同。在中國古代,剃髮是一種懲罰罪犯的手段,是很傷尊嚴的髮型。
清朝及前身後金統治者的認為,敵人剃掉關乎本民族文化代表的頭髮,按照滿族的風俗就代表對自己的臣服 ,消滅對手抵抗意志,也是有利自己統治的重要的手段。因此在入關之前的對明戰爭中就推行了剃髮令,1644年(崇禎十七年)入關後逐步由北至南逐步推行,以作為征服者辨別順逆的方式。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更激起了漢人的反抗情緒,各地紛紛起來反抗,有人統計因剃髮易服被屠殺的人達千萬,雖不能確認但真實的資料估計也很恐怖。
另外還要說明的是清初剃髮和電視電影的髮型並不一樣,是金錢鼠尾髮型,頭上留一條細如老鼠尾巴的辮子,辮子根剛好銅錢大小。剃髮令執行的標準是孔方金錢穿過即是符合標準。後期才逐漸放鬆標準,成為現在審美能接受的清宮髮型,成為滿清國民的最明顯標誌。
-
14 # 丹書戰史
滿清入關建立清王朝後,漢人為低等的人,為了威懾漢人同化漢人,強制漢人剃頭,所謂: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漢人官員只能稱臣,奴才一詞是滿蒙專用的。透過一系列的政策下來,漢人確實從心底向滿清跪下了,革命幾十年才轉變過思想站起來,最近幾年好像又蹲下去,就差順勢跪著了。
-
15 # 禾木草原禾木炊煙
一是滿族習俗,二是對其他民族特別是大漢族的奴化統治象徵,如果第二點沒達到,滿族人始終會呈現極少數狀況,滿清也不可能統治中原兩百多年。在種族與皇權專制下的國家,不是處於少數人種的統治者攜本民族融入佔絕大多數人口德民族(北孝文帝),就是令被征服的佔大比例人口的民族從形式上隨自己少數民族習性,從而達到外表形式上的統一,對其他少數民族倒不一定要求得這樣嚴格就是最好的佐證(如滿清),而二者皆不苟且的,最終涇渭分明無法長期共同認同和統治(如元朝)。其實滿清入關就總結了宋遼金以及元朝的歷史得失,剃頭留髮不僅僅是簡單的強暴無禮要求,而是在外表形式上從根子上削掉佔絕大多數的漢人的特性,使漢人與滿人外表上依從滿區族形式沒有差分區別,從而達到同化的認同感奴化。除了外表使漢人低頭同化歸順滿清外,在文化上滿清很明智的占主導地位的使用更為成熟和有利於統治的漢文化,從而使佔絕大多數人口的漢人保持和有了文化的認同感和繼承性,殊不知此時的傳統漢文化只不過已經成為滿清的工具。滿清即沒有讓自己的民族像北魏孝文帝的做法完全同化於漢人血統,同時透過形式外表上歸順滿清的同化手段達到了使自己少數民族統治者大隱於市的效果,同時歸同漢文化使得自己沒有走元蒙統治手段和文化落後的敗路。滿清前幾任其實是很有韜略和歷史獨到之處的。
-
16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在最早以前,滿族人也並不是剃髮留辮子的,而是披髮。
明朝初建的洪武年間,有一次北韓國與女真部落遭遇,北韓國收服了一部分女真部落的成員,把他們編入治下,其中有些人還在北韓當了官,被同化了。北韓認為自己做了好事,把落後的族群教化成了文明人士,《李朝實錄》中就記載了這部分女真人在同化過程中服飾和髮型發生的改變,這樣描述: 這就說明,在這段時間,女真部落人員是披髮的,而不是剃髮。
到了明朝的成化年間,北韓有個叫省有的和尚,在旅途中被女真人給捉住了,後來他找到機會,逃了出來。回國以後,向北韓政府彙報這段驚險的經歷,他說起過女真人的打扮:
這件事情也在《李朝實錄》的記載中。
而《殊域周咨錄卷二十五·女直部》中,又記載了明朝成化年間的另一件事: 說是有個名叫宋全的女真人(這名字應該是漢名),為明朝效力,做了士兵,他和領兵的將領滕雲勾結,扮成土匪,搶劫財物,殺人掠貨。滕雲被捕伏法,而這個宋全畏罪潛逃回鄉,後來被捉住以後,發現他“全削髮如僧”,把髮型改成禿葫蘆了。
也就是說,在明朝成化時期,女真人已經出現了剃髮的現象。但史書專門關注了他的髮型,也說明這還是比較稀罕的,並不是個普遍現象。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明朝萬曆年間的時候,女真人的剃髮現象就變得很普遍了。
北韓人申忠一曾經寫過《建州紀程圖記》,其中就對當地女真部落的髮型有這樣的記敘: 這種髮型在當時就已經成為滿族人的一個特點了,說明獲得了普及。 不僅這樣,還把鬍鬚也大部分拔掉,只在嘴角兩邊留幾根。
搞不懂鬍子的造型是為了什麼,看起來像是東北虎的樣子,顯得很威武嗎?
又過了些年,到了明朝末期天啟、崇禎時代,這個髮型在滿族人中就推廣開了。《建州聞見錄》描述了具體模樣: 有小辮辮,還“編而垂之左” ,在當地掀起了時尚流行風。
這個造型與咱們平時在電視上看的清宮歷史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時候的滿族人頭上留的頭髮很少,辮子也很細,“如小指許”。
那麼,依我個人分析,這主要與當地滿族人的生活方式有關。
當時,滿族人有幾種生活方式:捕獵、打魚、採摘和種植。
平地上圍捕射獵,這需要騎馬,頭髮太多,影響出汗散熱。他們還經常在茂密的從林中採挖人參和採摘野果,頭髮太多太厚,毛皮帽子就容易掉落,肯定不能搞成明朝那種豆包形式。
有的人員還要下海捕魚,採找珍珠,入水出水,頭髮少了,幹得快,工作效率也高。像明朝漢民那樣的厚長的頭髮,萬一被水草掛住,可不是鬧著玩的。
而且,常在林中穿行,各種小蟲、跳蚤也很多,頭髮越多,越難打點。
後來,明清相爭,雙方對抗,清朝對那些已經征服了的地區民眾也施行過剃髮,進關以前,就搞過。 而這時候的剃髮,說實在話,征服的意味並不強烈,更多的是一種儀式的象徵,對髮型的要求和管束其實也並不嚴格,因為此時的滿族人連自己都沒有制定很明確具體的標準。
在皇太極執政時期,他所面臨的不但不是民眾“剃髮易服”,反而是“蓄髮易服”的問題。
當時,清朝無論滿漢,很多官員和民眾都開始了蓄髮,有些人還喜歡穿上了漢服,甚至有官員上奏皇太極,提議讓滿族官民們遵循漢制,按照漢民族的衣冠髮型,進行“蓄髮易服”。
這當然遭到皇太極的反對,他專門下旨說了這個問題:皇太極認為,明朝漢民族的那種豆包頭髮型和寬袍大袖的穿著,很不利於戰鬥和生產,長此以往,就失去了這個民族英武敢戰的特質。
皇太極的“剃髮”,是為了維護本民族的尚武精神。
到了李自成進京,崇禎上吊,吳三桂開關。清軍入主中原,順治坐殿,多爾袞輔政,“剃髮易服”就開始了。
“剃髮易服”還是漢族人出的主意呢――孫之獬,大家都知道,是他首先提出要全國的民眾都“剃髮易服”。
吳三桂是反對剃髮的。他聽到清朝下達了“剃髮令”,流淚說:連被征服的北韓都能堅持抗爭,保住了自己的禮儀冠服,而我們漢族卻要接受,多麼令人羞愧啊!
吳三桂晉見多爾袞,暫停了剃髮易服。
隨著清朝勢力的逐步擴充套件,北方大部安定,南方的抵抗力也日趨弱小。“剃髮令”就再次被提上日程。
這個時候讓民眾剃髮易服,可就不是為了射獵和捕魚了,而是為了讓牆頭草們選邊站隊,以為甄別順逆。
不剃的,清軍看到了砍頭;剃了的,反抗軍看到了砍頭。
這下子把那些靠嘴巴展示勇氣的人可整慘了,不需要吹噓,用生命來踐行自己的信念吧!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並沒有什麼“剛明”,有勇氣反抗的力量也沒那麼強大,絕大多數都選擇了屈服。時局發展到這一步,瞎子都能看出來誰強誰弱,整個民族懦弱的草頭草本質被暴露無遺。
所以,別看現在某些人罵得挺兇,胸脯拍得啪啪響,彷彿很勇敢的樣子,其實都是屈服者的後代,還總以為比自己的祖先更有骨氣。
到了順治死後,康熙時期,“剃髮易服”也就沒怎麼重視了。像雍正、乾隆還經常穿著漢服做個pose搞擺拍,完全不當回事了。
胤禛漢服圖:
乾隆漢服圖:
連統治者最高層都不在乎了,底層更是寬鬆,從那時候的一些畫作中就能看出來,豆包頭和明朝服飾比比皆是,怎麼方便怎麼來。
康熙南巡圖殘卷:
但是,在官場上和科舉中,可千萬不能胡來,事關前途啊!錢和權在心中的地位可永遠比髮型重要得多。
回覆列表
清朝之前,漢族男子是不留辮子的。剃髮留辮原本是滿族人的風俗。1621年,努爾哈赤攻下遼瀋後,即大規模的強迫漢人剃髮留辮。1644年,清兵入關,在攻佔北京,尤其是在攻佔南京之後,厲行剃髮令,“叫官民盡皆剃頭”,違令者“殺無赦”。當時不僅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之令,而且還有“一個不剃全家斬,一家不剃全村斬”之令。因為中國古代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祖訓,所以,剃法留辮實質違背了漢族的歷史傳統和思想感情,於是,在清朝初期有許多人寧願掉了腦袋也不願理髮,比如歷史上有名的“揚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劇。清朝統一中國之後,剃髮留辮憑藉政權的力量由滿族的風俗變成了滿漢民族共同的風氣。從此,中國男人在腦後就多了一條長長的髮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