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都醉仙美
-
2 # 薩沙
因為根本就指揮不了。
原因如下:
第一,超遠距離無線電通訊不可靠。
確實,二戰期間確實存在日本大本營和艦隊的通訊,但這僅僅是通訊。
在當時日本本土,只能透過無線電報同一線軍艦聯絡。
然而,珍珠港和中途島都距離日本本土太遠,比如珍珠港為6000多公里。
這麼遠的距離,採用無線電報方式也會不可靠。
通訊很容易受到天氣和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型號傳遞失敗或者不清晰。
大家都知道,正常的民用和軍用通訊儘量會採用有線方式。
比如英美不惜巨資鋪設穿越大西洋的海底電纜,就是因為有線通訊可靠。
而無線通訊尤其是超遠距離,資訊傳送會有問題。
如果是平時的民用電報,用來拜拜年、慰問朋友、做做生意,這種傳送不好當然也沒問題,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
但這是打仗,資訊的傳送必須及時。
以日本中途島海戰為例,日軍4艘航母中的3艘,是在15分鐘內被擊沉的。
可以說,戰爭瞬息萬變,能夠等待你慢慢的傳送和解析資訊嗎?
要知道,二戰即便已經所有軍艦都安裝了無線電,但艦隊內部仍然依靠諸如旗語、燈光進行溝通,因為效率最高。
所以從日本本土指揮根本不靠譜,就算在二線指揮一線也不靠譜。
實際上,中途島戰役指揮工作完全交給南雲忠一大將,而他就在赤城號航母上,在最前線指揮。
第二,很容易暴露自己。
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期間,從日本本土到珍珠港附近長達2周的航行中,根本沒有同日本本土進行通訊。
為啥?
因為當時無線電偵聽技術還是存在的,敵人可以透過無線電大體定位艦隊的位置。
而海軍作戰,第一重要的就是隱藏自己的艦隊的位置,第二才是消滅敵人。
如果山本在日本本土指揮,一天少說要發幾十份電報,一線艦隊早就暴露光了,還談什麼殲敵。
第三,日本沒有這種指揮的先例。
日本海軍也好,陸軍也罷,在1000年軍事生涯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君主和大將不會干涉一線指揮。
比如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他在中國擔任軍長(類似於戰區司令官),總司令時期,均不干涉一線的具體指揮工作。
他只是對前線指揮官部署此次戰役的基本戰略,需要實現的目標,並且大力提供後勤援助,通報核心情報,其餘的就不管了。
岡村寧次不會在上千公里外,隨便讓一些旅團長、師團長如何去作戰?
這就是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是無數次實戰得到血淋淋的教訓。
因為只有身處戰場最前線,才知道具體作戰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知道應該做出什麼決定才最正確。
打仗不是打電子遊戲,對方將領也都是身經百戰的高手,絕對不存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這種事。
這都是古代臣子拍皇帝馬屁的 阿諛之詞。
所以,即便通訊完全沒有問題,山本也不會這樣干涉南雲忠一的指揮。
-
3 # 小約翰
二戰時期的通訊技術是什麼狀態呢?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近距離用電話,遠距離靠電報,海底光纜最可靠。
一戰之前的1895年,義大利人發明了無線電收發報機。
1897年,電話在美國誕生了。 一戰期間,使用長波通訊。 二戰的時候,超短波通訊已經實現,甚至還能像接力賽那樣,進行長距離接力通訊。 二戰時期夜戰電話已經開始廣泛在作戰中應用,比如美軍的EE8,在戰前用的是鋁製的笨笨的箱子,後來變成了體積小點的塑膠,外部是帆布做的。
日軍也有便攜形的供電電話,一部分是自己生產,一部分是從美國進口的。 英國軍隊在部分作戰時使用莫爾斯電碼進行聯絡,但通訊訊號無法持續,是時斷時續的,只能使用密碼,比電報要先進,但跟現代意義上的電話還有區別。
而且由於日本跟英國是交戰國家,這種技術,日本軍隊是無法掌握的。
二戰前,SCR-300電話誕生,當時產量很小,只給美國總統和他的保鏢配備,到了二戰中期才開始給美國海軍陸戰隊配備。
這種電話最大的優點就是重量從幾十千克下降到2千克,通訊距離從5公里提高到20公里,跟我們後來的對講機有點相似,頻率不能調。 同樣因為是交戰國,美軍的通訊裝置日軍也無法擁有。
總之,二戰期間,短波、超短波電臺開始推廣,無線電接力機、傳真機、載波機也應用於作戰,微波站和有線電通訊支線等大量技術應用於戰場,成為實施指揮的主要手段。
那麼山本為什麼不在本土指揮作戰非要冒險上前線呢?
1、 距離太遠,電話通訊根本無法實現。我們已經知道,二戰無線電話也就是手機還沒有誕生。 長距離通訊靠的是接力電話,一站又一站往下傳。
長距離通訊還可以靠基站發射訊號,實現中轉。 但是日本聯合艦隊作戰的範圍都是在煙波浩渺的太平洋,日本本土跟戰艦和飛機的距離動輒都是上千公里,日本本土到珍珠港的距離6000公里,到瓜達卡納爾島也有2500公里左右,這麼長是距離在當時的條件下,根本無法用電話接力,也沒有中轉站可以使用。
2、 戰場特點決定。太平洋戰爭不是長途奔襲,不是步兵作戰,都是艦隊和航空兵近距離作戰,這就決定了戰爭的突然性和多變性。
用那句常用的話,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敵人如何行動,是不會事先通知你的,己方如何應對,必須在現場才能做出正確而及時的反應。 戰艦行動的速度比步兵快多了,戰機行動速度更快時速在500公里左右,往往一個命令還沒有下達,戰艦或者戰機就被幹掉了,根本就來不及聽取彙報,或者決策還沒有下達就已經過期作廢了。
3:日本軍人的習慣。大家知道以色列軍隊打仗是時候,軍官往往衝鋒在前,他們衝鋒時的口號是“跟我來”,不是“給我上”。 日本軍官這一點雖然不能跟以色列比,但日本軍人沒有在後方指揮作戰的傳統,軍官也是不怕死的,將領也是如此。
有些軍隊作戰,師長離前線始終保持100公里的距離,日本軍官作戰必須跟部隊同時前進,好掌握前線情況進行指揮。
1939年11月,日本名將之花,旅團長阿部規秀被我軍擊斃在戰場。阿部規秀來中國作死是罪有應得,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日本軍隊有大將上前線這個傳統。
山本是個敢於玩命的賭徒,喜歡鋌而走險,在後方指揮軍隊被看做是懦弱的表現,是軍人的恥辱,依他的性格,根本就不可能在大後方,哪怕條件允許。
儘管如此,日本軍部大多數時間,還是透過無線電指揮聯合艦隊作戰,山本事實上也沒有始終都在一線指揮作戰。 日軍前後方的聯絡,軍隊調動,戰略意圖很多時候是透過電報實現的。
可是美軍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後,就破譯了日軍的密碼,對於日軍前後方的通訊內容和戰略意圖以及兵力調動都瞭如指掌,因此才牢牢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取得了太平洋戰爭的勝利。準確地說,山本最後被除掉,也是電報暴露了行蹤。
回覆列表
因為二戰時期,日本的陸海軍矛盾極大,這從他們的進攻方向就可以看出來。陸海軍完全不協調甚至拼命給對方使絆子,有時候互相帶軍隊包圍對方,為了軍費大打出手。
而山本本人也一直住在海軍的軍艦上,有家不敢回。就是因為海路軍矛盾極大,山本擔心遭到陸軍的暗殺。來到聯合艦隊起碼有整整一個艦隊的兵力保護他。這一安排也是米內光政內閣下臺前為山本做得最後一件事,因為按照他們的預估,如果山本一直留在東京的話,估計活不過1939年,就很可能被陸軍的人馬乾掉。
而如果山本呆在聯合艦隊,陸軍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動得了那些萬噸軍艦一根毫毛。因此,山本到任聯合艦隊後,基本上就以艦為家。不是山本不想本土指揮聯合艦隊作戰,他實在是不能回。回去小命就沒了。